体教融合背景下中职学校体育竞赛李的现实挑战与实施路径
摘要
关键词
体教融合;中职学校;体育竞赛;实施路径
正文
基金项目:本文为“安顺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体教融合背景下安顺地区中职学校体育竞赛的现实困境与出路》(课题编号:2022KTA030)”阶段性研究成果。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指示,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通知》体发[2020]1号[1],这是保证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青少年健康成长事关国家未来,体育与教育相融合,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体育竞赛作为体教融合的核心内容,学校作为育人的主阵地,将扮演者着重要的角色。体育与教育部门协同发展,建立“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的赛事机制,以创新赛事机制,协调发展比赛,绿色举办竞赛,开放比赛思想,共享赛事精彩的发展理念,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体教融合发展之路。学校体育竞赛在新时代的发展中,更要不断探究,中职学校体育竞赛中将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1中职学校体育竞赛中的现实挑战
1.1体育赛事资源融入不足
中等职业教育属于高中阶段中两种不类型教育,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指出学校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拥有良好的体能,为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中,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学生在校不仅要学习职业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还要学习基础学科知识,为学生后续的发展打下基础,在面对体育学科的学习,会存在弱化的现象。当前的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中,部分学校还是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主,课外体育活动也是比较单一,没有形成“一校一品”的特色,对于体育赛事还是以校内传统的田径运动会、篮球赛、足球场等形式开展,缺乏赛事机制的创新,难以快速的发展。目前社会优质赛事资源,有着一套完整的赛事运营体系、标准化的赛事组织流程和优秀的团队,却难以与学校的体育赛事互相融合,存在资金、社会效益、价值等因素的制约,一定程度上影响学校的体育竞赛的开展,缺失优质的体育服务。
1.2基层学校缺乏专业教练
国家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尤其是专业技术课程教师的快速发展,但是对于基础学科教师,重视程度不够;相对于基层县、市级的中等职业学校而言,发展道路更加的艰难。许多基层中职学校缺乏专业的体育教练团队,部分体育教师是从中学转入中职,学情不同,延用岗前的学科知识,而职后的学习机会相对较少,学生在训练和比赛中的技术指导会存在滞后的现象。一个优秀的专业团队,有着行业领军人物的领头,各团队成员之间互相传、帮、带作用,让其快速成长,产生的效果不言而言;团队教练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一线的实践经验,运用最新的训练方法和手段,结合实际情况分析,能够在训练中给予学生专业的技术指导和帮助;另外善于对专业的学习不断的自我更新,进行总结反馈,把学习实践、总结反馈结合起来,形成闭环的模式,促进教练的成长。
1.3体育竞赛思想认识差异
思想认识是行动的前提,正确的认识会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党的的教育方针明确提出培养“五育”并举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但是在教育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分数论”、“重智轻体”等现象,忽视了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即人格的教育。体育被誉为塑造完美人格的教育,以体强身、以育铸魂,形成”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的思想认识。体育竞赛作为体育的核心内容之一,赛是学、练、训的结果体现,而竞赛是教学训练的检验手段。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教师正确的体育观念,是影响学生成长的关键因素,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有时候会强调文化技能的学习,而忽略了体育的内涵教育,使得学生认识差异;体育教师的体育思政观更要清晰的认识,才能把体育思政观念融入常规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让兴趣成为自己的老师。
2中职学校体育竞赛现实挑战的原因分析
2.1 体育与教育分离
体育与教育部门之间的融合,加快体育的发展,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但是存在一定的阻力,学校的教育体制对体育部门竞赛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限制。部分学校顶层设计,将学科教学和升学率作为主要关注点,忽视了体育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把体育和教育作为两条道路发展,这导致体育在发展不中断的减弱,在资源分配和决策制定中被边缘化,学校体育设施的投入以及教师队伍建设上没有得到倾斜,无法为学生提供优越的竞赛环境和专业的指导,体育竞赛的价值就难以呈现。同时,优越的体育社会资源,因学校赛事活动产生的社会效益偏低,校内赛事自身定位、宣传等价值难以实现转换,导致赛事资源难以引入;长期的分离形成思想的分离,因此更要让制度与机制的保障结合,才能产生合力效应。
2.2 资源分配不足
学校的发展存在东西部位置、地方经济水平、地域文化等之间的差异,资源的配置与分配也自然受到影响。相比职业学校,学科各专业群之间的发展,又是一个良性竞争,因此有限的经费和资源分配不均会让中职学校体育竞赛的道路发展更加的艰难。学校对资源进行再次分配,针对体育竞赛可能会对专业教练团队引入缺少资源,同时还包括购置先进的体育器材、场管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影响学生日常训练和竞赛中的发展。学校的赛事体系因配套资源建设不完善,有的基层中职学校甚至在组队、训练、外出参赛因资金而阻碍了体育竞赛的发展。
2.3 体育兴趣缺乏
许多中职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时,缺乏对体育兴趣的培养,这也是体育竞赛难以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家庭父母的教育观念,有的处于应试教育的思维,孩子即使读了职业学校,但是任然还是坚持“重智轻体”观,家庭体育的开展未能为学校体育的学习奠定基础;社会化的群众体育基础是学校体育的延申,对于体育赛事的开展、宣传、价值体现未能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导致部分学生体育学习不足;学生自身的原因,由于有的学生身体素质太差,日常的体育活动根本找不断参与体育的乐趣,处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态,何来兴趣的培养;体育教师的教学,存在“放羊式”教学,对学生要求不严,自己处于躺平状态,严重影响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和兴趣的培养。
3发展中职学校体育竞赛的实施路径
3.1完善学校赛事体系
中职学校应审视体育与教育的价值融合,建立由教育、体育部门共同联合举办赛事机制,扩大体育竞赛的影响力。制定相应的政策和目标,确保体育竞赛得到足够的发展空间和支持,充分引入社会公共的体育资源,让学校与社会接轨,实现竞赛的融通,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
3.2强化政策保障
研读国家文件政策,了解行业的发展态势,抓住体育竞赛发展的时机,学校应积极申请政府资金支持,与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合作提升内涵建设,以体育竞赛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对于优越的体育服务资源引进来,同时教师更要走出去,到行业协会去实践学习,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去争取获得更多的资源,充实团队的建设。
3.3加强体育实践
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意识,通过宣传教育和实践参与度,让学生感受体育的魅力,参与的激情、汗水挥洒,开设多样化的体育俱乐部和兴趣小组,提供丰富多样的体育项目供学生选择,家校共育并为他们提供指导与帮助,学校可以组织分层次、水平体育比赛和活动,营造良好的竞赛氛围和激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
参考文献:
[1]体育总局教育部关于印发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通知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9/21/content_5545112.htm
[2]赵晓梅,郑庆兰. 中职学校体育竞赛发展策略研究[J]. 体育科学, 2018(03): 51-57.
[3]钟秉枢.问题与展望: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 [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0,44
[4]许弘,李先雄.体教融合背景下青少年体育活动开展的困境与思考[J].体育学刊.2021,28(02):7-12.
基金项目:本文为“安顺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体教融合背景下安顺地区中职学校体育竞赛的现实困境与出路》(课题编号:2022KTA030)”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张家宇 男 汉 贵州榕江 1989.03 硕士 讲师 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