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优化策略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韦彦光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安县高级中学 545400

摘要

对高中生而言,高中化学学科知识的理论性较强,化学实验对逻辑性、思维性等的要求偏高,且化学实验和化学知识存在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的关系。所以,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一直以来都属于教学重难点板块。所以,将核心素养涉及的相关理论和理念作为引导,遵循教材内容有策略、有方法、有思路地优化化学实验教学,是促进高中化学课程改革、高中化学教学创新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新课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优化策略

正文


一、新课程化学实验教学特色

(一)新课程化学实验教学方法的变化

传统的化学实验更重视知识体系的建构。化学实验主要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化学实验的基础技能操作;第二,物质性质的验证实验。新课程下的化学实验教学,让这种原有的知识体系得到了改变,更关注学生是否能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化学实验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是一种引导学生了解客观世界、解决现实问题的重要工具。所以,教师应教会学生以实验探究的方法学习化学知识,感受化学实验的魅力以及实用性。传统的化学实验主要是验证性实验。教师演示实验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获得实验结论,并让学生通过实验方法在头脑中实践,验证结论。学生只能在被动的状态下学习知识,学习过程缺乏新颖性和趣味性。

在新课改思想的指导下,教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验证性实验,给学生探索的机会,创设教学情景,引导学生猜测、假设、实验、比较,鼓励学生收集实验资源,通过观察获得正确的结论,让学生交流、反思、评价,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习效果得到提升。实践活动是学生将所学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的手段。

(二)新课程化学实验教学内容的变化

1.化学实验生活化

新课程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提倡从生活中提取化学元素,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实用价值。设计开发生活中的化学实验,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身边的化学知识和元素。生活中的化学实验内容主要表现为:以生活中最常见的化学物质,把它作为实验材料,如“探究市场上摄入和销售的食盐是否含有碘元素”“食品膨松剂的作用”等。将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作为实验材料,如“新鲜水果和蔬菜中维生素C的还原性”“淀粉的水解及水解产物的检验”等。选择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作为实验内容,如“用REDOX滴定法测定污水中化学耗氧量”等。

2.化学实验探究化

当前的化学实验教学现状为:教师讲解实验的内容、步骤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而学生需要按照教师所讲述的内容做实验。要想让这一现状得到优化和转变,最重要的是加强化学实验的探究设计,让学生能参与到实验探究中,从而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使学生逐渐具备良好的科学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设计探究化化学实验时教师应注意的是,不仅要重视设计,还要采取探究式教学手段展开教学,以探究实验的方式指引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将演示性实验转变成探究性实验。

3.化学实验人性化

新课程倡导教育教学以生为本,保证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得到良好的发展。而立足这一背景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更要重视人性化实验探究情景的创设,将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具备的化学知识、现实生活中的现象、社会中与化学相关的内容、重要的化学实验历史、科学技术发展等作为实验探究情景的创设素材,开展多元化的实验探究活动,以人性化的口吻描述实验内容,使学生得到教师的尊重和重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化学知识。

二、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意义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在化学教育中,实验是十分关键的一个环节,可以提高同学们的实际操作水平,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效率,并以中学的实验为基础,促进了中学化学实验的发展。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通过持续地观察和研究,可以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得到很好的提升。除此之外,利用化学实验进行教育,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指导学生对化学知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度探索,通过这种方式,既能加强他们的探索意识,又能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促使他们更好地进行学习,在培养和提升他们的科技素质方面,有着不容小视的效果。在化学教育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加强对实验的观察,对实验中的基本原理、基本操作和基本技术有所理解,在进行实验的时候,要经过仔细的观察、思考和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通过对高中化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使其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高中的教学实践,得到了一些结果。在高中的化学实验中,要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探索,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落实实验学习的目标。

在高中化学实验中,教师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在进行的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将学生的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使学生对化学有更好的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化学是一门实验型的课程,在化学的教学中,通过反复进行的化学实验,能够加深对自己所学内容的理解,同时能够将所学内容运用于具体的问题之中,通过不断地探究,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技能。在化学教育中,化学实验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利用好它,可以让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很好的提高,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做实验的时候,对自己所学到的东西进行一些观察和思考,从而让学生对自己所学到的化学理论有更深刻地认识,让同学们把所学的东西应用到现实中去。

三、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优化策略探究

(一)创设直观实验教学情境

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是创设直观实验教学情境的重要方式,教师可以将多媒体设备与化学实验教学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助力实验教学工作高效开展。以“焰色反应”实验为例,其是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内容,这一实验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焰色反应的概念,理解焰色反应的原理,了解几种金属元素的灼烧颜色,掌握“焰色反应”实验的步骤,掌握实验操作要点等。从这项实验的内容可以看出,这项实验十分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明确实验内容后,教师可以优化实验教学设计,尽可能提升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首先,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加强对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应用,为学生播放燃放烟花的视频。烟花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教师可通给向学生呈现燃放烟花的场景,点燃学生开展实验探究的热情。在导入环节,教师还可以提出具体的问题“烟花为什么是五颜六色的,而不是单色的?”学生可以从宏观层面出发,对问题的本质进行探究,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教师可以利用PPT向学生展示“焰色反应”实验的操作过程。在展示过后,教师可要求学生用语言叙述焰色反应的过程,这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总结能力以及表达能力,让学生对焰火反应有一个更加完整的认识。

最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开展“焰火反应”实验。若教师仅让学生观看实验操作过程而不让其去亲自动手开展实验,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就难以获得提升。为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实验,提升实验能力。

(二)立足生活实际开展实验教学

通过对生活用品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不同的生活用品所含的化学成分不同,不同的化学成分之间能够产生不同的反应。因此,教师可以以生活用品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探究生活用品中的化学成分,并对不同化学成分之间的反应进行分析,这样能让学生更好地探究生活,发现生活中的化学,建立化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比如,人们使用铝锅做饭,经过一段时间,铝锅会逐渐变黑,这是因为发生了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为了使学生了解铝锅逐渐变黑的原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铝锅的化学成分,了解铝锅变黑背后发生的化学反应。教师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探究生活中的化学反应,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能使其将化学知识广泛地应用于日常生活中,能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效率。又如,暖水瓶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产生难以去除的水垢,这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其也想分析水垢产生的原因。因此,教师可以将暖水瓶中的水垢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分析水垢的主要化学成分。通过对水垢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学生可以发现暖水瓶中出现水垢背后所发生的化学反应。

另外,在实验器材的选择上,教师也可以将生活用品作为实验仪器,推动实验的顺利开展。实比如,教师可以尝试用矿泉水瓶代替试剂瓶,也可以尝试利用眼药水瓶代替滴管。使用生活用品代替实验仪器,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另一方面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在今后的实验中能够巧用生活用品代替相关的实验仪器。

(三)创新实验教学设计

在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也呈现出新的特点,教师如果依然按照传统的实验教学设计思路开展实验教学设计,往往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对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在了解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前提下创新化学实验教学设计。

“钠与水的反应”实验为例,本次实验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观察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正确地描述钠与水反应的过程,了解钠与水产生反应的原因,明确钠着火后的正确处理方式,掌握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等。在明确实验教学目标后,教师可以以此作为本次实验教学的切入点,优化实验教学设计,提升实验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在本次实验教学中,教师不应直接给学生讲解实验的步骤以及流程,而可以运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段视频:某工厂存放了大量的金属钠化学产品,因为一些原因工厂发生爆炸,金属钠瞬间发生化学反应,引发火灾。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视频,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接着,教师可以提出探究性问题,让学生思考钠与水接触后会发生哪些现象?在教师的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纷纷展开思考,相互讨论并表达自己的看法。然后,教师可以两人为一组,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实验小组,向学生讲解“钠与水的反应”的实验操作步骤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要求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在学生开展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再次对学生进行指导,可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如,为什么滴加酚酞?为什么只取绿豆大小的金属钠?为什么用镊子将金属钠轻轻地放入水中?最后,教师要带领学生一起总结本次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过程,让学生了解钠的相关用途。通过总结,学生能回顾本次实验过程,加深对钠的相关知识的理解。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综合素养,高中化学教师需要了解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弊端,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构建科学合理的化学实验教学体系,帮助学生从多个维度理解化学知识的内涵。

 

参考文献:

[1]光青.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方法探究——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J].热带作物学报,2021,42(02):614.

[2]靳爽,王良.新课程理念下科际联系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氮的固定为例[J].山东化工,2021,50(04):243-244+246.

[3]林桂新.自主学习自我提高——刍议新课程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4):152.

[4]巨发青.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优化策略探析[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2(8):98-100.

[5]扎西卓嘎.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优化策略探索[J].传奇故事,2022(21):2.

[6]尚伟.绿色化学教育理念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渗透分析[J].中国新通信,2020,22(16):190.

[7]朱锣坚,钟沈璐,吴文清,等.《高中化学实验》立体学习材料的开发与教学实践[J].化学教学,2021(2):51-5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