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在中职德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摘要
关键词
红色文化;中职德育课程;教学应用;实践
正文
【课题基金】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红色文化的中职德育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研究+ZJGB2022925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的核心文化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同时,“红色文化”又具有一定的德育功能,对培养我国优秀人才以及构建和谐社会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职德育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美德品质和社会伦理道德,使他们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们需要寻求有效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将红色文化融入中职德育课程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爱国情怀,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和社会责任感,也有助于提升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一、“红色文化”的价值形态和德育功能
“红色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我国人民在民族的解放与自由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过程中所凝结而成的观念意识形态。“红色文化”具有独特的历史印证、文明传承、政治教育等价值,不仅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实现,也对中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1. “红色文化”的历史印证价值
“红色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印证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昭示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真谛。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不仅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是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呈现出了勃勃的生机。
2. “红色文化”的文明传承价值
“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发展的重要体现。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起,马克思主义指导着中国革命走向一个个胜利。毛泽东思想、邓小平思想、“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及科学的发展观,皆是“红色文化”文明鲜明的传承与发扬。而代表着红色文化精髓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二弹一星”精神、抗洪抢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精神,都是“红色文化”得以传承的体现。
3. “红色文化”的政治教育价值
“红色文化”具有丰富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革命道德情操,每一处革命遗迹、每一件珍贵文物都是红色教育资源,蕴含着革命先辈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爱国情操。“红色文化”用鲜活的历史告诉青少年,老一辈革命家和现代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功绩都建立在对祖国和人民深厚的爱之上。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化资源,“红色文化”具有重要的思想教育意义:它是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开展青少年德育的有效载体,其感召力是学校和书本不可比拟的,可以为中职德育课程提供有力的支撑和引导。中职德育教育教学,要深入探索“红色文化”的价值形态,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对培养中职学生爱国意识和正确“三观”的教育功能,进一步加强“红色文化”在德育教学中的应用。
二、中职德育课程教学现状
“红色文化”蕴含了丰厚的革命精神和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对中职院校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培养具有较高素质职业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段时间以来,各大中职院校已经意识到了“红色文化”的重要性,将其与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并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实践“红色教育”。但目前我国的中职教育理念还是以专业技能教育为主,对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不足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重视度不高,尚未形成完整的“红色文化”教育体系
一直以来,我国中职教育皆是以专业技能教育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够重视,虽然部分学校也开设了思想品德教育课程,但教育的内容以枯燥的理知识教为主,且教育方式较为生硬,极少有将“红色文化”融入教育教学之中。近几年,在教育主管部门的引导下
“红色教育”兴起,“红色文化”逐渐进入中职思想品德课堂。但对“红色文化”的关注度不足,对于“红色文化”的理解仍停留在表面。学校没有营造“红色文化”教育氛围,教材、教学内容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也少,未能结合时代特点,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创新力不足,依旧传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教师教研重心依旧在专业课程上,“红色文化”极少真正走进教学课堂,让学生将“红色文化”入脑入心。综上,“红色文化”的教育在中职学校尚未形成体系,须加以重视,对“思政课堂”和“课堂思政”推行整体性改革。
2. “红色文化”资源挖掘力度不足,无法充分发挥其教育效力
“红色文化”作为革命先辈奋斗过程中所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是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多得的历史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学习“红色文化”就是对无数先烈和英雄历史的记忆。青年学生没未经历战争的洗礼,未体验过艰苦的生活,对革命历史缺乏体验感,难以理解“红色文化”的精神。这就需要教师深入挖掘相关资源,还原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让中职学生对革命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使之更好领会“红色文化”的精髓,领会其深层含义。然而,部分中职教师未受到“红色文化”教育的熏陶,自身对“红色文化”认识模糊,对相关资源相关内容理解不够深刻,导致在教育教学中难以将“红色文化”结合现实,并融入到教育教学中,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在教育中的作用。
3. 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部分学生在思想政治观念出现偏差
生活在信息化新时代的中职学生的成长,自然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影响。中职学生在课外的闲暇时间,大多会沉浸在网络世界中。各种信息、视频、游戏、小说等充斥着他们的课余生活。虽然互联网对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一定帮助,也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空闲。但网络上也存在一些负面信息,是中职学生身心健康的潜隐患。比如西方思想、文化和价值观的渗透,会致使部分学生在理想信念和思想政治观念上产生偏差。尤其一些别有用心的外国媒体发表恶意抹黑中国历史、破坏英雄形象的言论,对让学生们误解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淡化学生对革命历史的崇敬感。另外,一些明星的八卦消息传递出的不良价值观,也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不良的影响。在信息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类海量信息充斥着网络,中职学生在接触网络世界时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一些不良的内容。这些内容不仅会消耗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还容易误导他们,对“红色文化产生误解,对相关教学采取敷衍的态度,无法完成红色文化的正确学习。
三、“红色文化”在中职德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路径
1. 将“红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营造“红色教育”氛围
弘扬“红色文化”是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狠下功夫。首先,就是要在思想上重视“红色文化”,发掘“红色文化”中所蕴含的内在价值,营造“红色教育”氛围,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感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比如校园景观中加入“红色文化”元素,在图书馆图添置红色书籍、在校园广播中讲述“红色故事”、播放“红色歌曲”等等,使“红色文化”渗透到师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之中。让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时刻感让中职学生的一言一行。而在“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节”和“八一建军节”等重要的中职纪念活动日中举办“红色”征文大赛、“红色”歌咏比赛、“红色”文艺晚会等,促进“红色文化”的推广,通过盛大的活动让“红色文化”深入人心。同时组织学生开展红色主题的社会宣传活动,让“红色文化”从校内向校园外部扩展,以更好地传播和宣传“红色文化”。
2. 深挖“红色文化”资源,创新中职德育课程
要让中职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精神,就需要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创新中职思想政治教学课堂。首先,在教材设计方面,可以将“红色文化”元素可以融入德育课程的教材设计,包括德育教材的选题、内容编排以及案例分析等方面。教材应该以党的历史、革命精神、英雄人物等为主要内容,通过生动有趣的描述和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其次,在教学方法方面,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实践活动等,来融入“红色文化元”素。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红色文化”的背景中,实际感受和体验红色文化的内涵;通过讨论和互动,引导学生思考红色文化对他们的影响和意义;青少年学生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敬仰为理想信念不惜牺牲生命的人。通过实践活动,让中职学生亲身参与到“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中。此外,若能在教学“红色实践”课堂中融入历史知识、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让学生能真切地感受了祖国壮丽的山河,体验华夏民族的博大精深,感悟斗争岁月的艰难和如今幸福生活的不易。从而能主动、真诚地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接受理想信念的教育,思想政治教学课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红色文化”形式多样,可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中职学生获得“润物细无声”的熏陶;最后,红色文化的融入需要有相应的评价体系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红色文化的传承程度。因此要构建科学合理的中职“红色文”教育评价体系,以综合考查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表现以及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推动其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3. 利用网络平台,提升中职学生“红色文化”的学习能力
提升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学习能力,是提高中职德育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核心力量。一方面,教师要加大对“红色文化”的研究力度,深挖“红色资源”,以便能在教学课堂中能够有效传播“红色精神”;另一方面,根据当代中职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特点和兴趣爱好所在,利用网络平台传播“红色文化”,并集合学校的信息技术部门、网络中心人员和宣传部门的集体力量,共同搭建线上“红色教育”服务平台。广泛而深入地探索、挖掘“红色文化”资源,设计“红色文化”课程、考试等内容,并将其分类整合到教学平台中,作为共享资源供师生教学、课后做作业所用。此外创立学校微信公众号,并在公众号中开辟专门的“红色文化”栏目,为师生推送“红色故事”“红色新闻”等,方便师生浏览和学习,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进而转化为爱党爱国的热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
四、结束语
红色文化”是我国特有的文化,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蕴含了非常丰富的革命精神,以及非常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教学中应用红色文化有助于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担当意识、社会责任感等品质的培养,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因此,建议中职学校加强对红色文化的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参考文献
[1] 王开琼.红色文化资源价值与德育功能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3(24):219-220,232.
[2] 邢小丽.“红色文化”的价值形态与德育功能解析[J]. 现代职业教育.2019(53)
[3] 蒋昌忠.让红色成为立德树人的鲜亮底色[N].人民日报,2021-03-23
[4] 田晓红.红色文化进高职校园的理论思考[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2020,22(02):69-73
[5] 张连朋.红色文化资源在中职思政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学苑教育,2021(18):11-12.
[6] 蔡颖颖.红色文化融入中职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探究[J].亚太教育.201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