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中政治有效课堂教学方法
摘要
关键词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方法
正文
前言:
近年来,我国已经开始了新课程的教育改革,但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在教学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各种问题,从而严重影响了政治课堂的教学效果。所以,对高中政治课进行有效地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一、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现状分析
(一)课堂教学方法单一
从调查可以看出,在大部分的高中政治课堂上,教师都会按照教材进行授课,而不会将教材与实际情况相联系,简单地照着书本念,所以政治课堂会显得非常地单调,氛围会非常地压抑,从而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特别是有的教师会让学生死记硬背,从而影响了学生的思维,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课堂上缺乏趣味性和活力。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如果一直采用某些传统的教学模式,则高中政治课堂的教学方式也会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理论知识的学习先于实践学习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讲课、学生听讲是最主要的一种教育形式,在课堂上,师生间的交流也比较少,教学氛围也比较压抑。所以,课堂教学的死板也导致学生对政治学习有一种较为消极的学习心态。在政治教学的过程中,形式化的教学现象十分明显,通常情况下,由于体系评价所确定的教学环节,都不需要对其做过多的讲解,只要把它记下来就可以了。正是因为这样的现象,才会造成了学生对政治教育的形式化的现象非常严重。其次,目前高中政治课的教学主要是教师讲授为主,而这种教学方式却严重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现代的教学中,都是以教师对于学生的讲解为主导,在教师的讲解下,学生很可能会产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进而造成教学效果降低。
二、高中政治有效课堂教学方法分析
(一)教师教学理念的实时更新
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最终体现在全面提高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而提高核心素养的关键是教师的价值定位和实际的推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体会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出一些有益于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宝贵经验。在教学中,教师根据自身的专业素质,不断地对自身的教学实践与教学活动进行优化。教师的教育观念更新是一个积极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国情、社会、学情及时地调整教学方式,不断加深自己的知识。从高中政治课的角度来看,它的教学内容与国家的政策、方针等密切联系在一起。十九大的召开使我们处在一个新的时期,具有新的特点,而我国的主要矛盾也在不断地变化,而我们处在社会主义阶段的这个国情却没有改变。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向学生传授知识,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信念,正确认识国家发展的基本国情,为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并在教学实践中加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课前讲授时事政治知识,强化法治意识
高中教育教学工作具有时间紧、任务重的特征,学生要花很多时间去掌握知识和技能,教师要激发学生潜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所以,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广大的学生来说,课前预习时间起到了比较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利用这有限的时间,向学生简要地介绍一下社会上最近的时事政治,这样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好奇,也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法治理念,即法治意识。在短时间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社会上的热点问题,而且对我国的国情、经济发展等许多方面的信息有了更深的认识,从而在今后的考试和生活中,更好地利用这些信息,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例如,在正式开课之前的五分钟里,教师就可以通过网络技术,搜集到大量的社会上最近的,或者是较为典型的时事政治,并将其整理出来,让学生进行观看,让学生对其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也可以与身边的学生进行热情的讨论,表达自己的看法。如果材料不够的话,则能够询问班级中的学生,引导他们针对自己这一个星期观看到的新闻,或者是发生的法治事例,将完整的故事和新闻讲述给其余的同学。这样,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等,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法治理念和法治意识,这对学生后期的成长和发展都有好处。
(三)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方式
一是以学生的实践为基础进行教学。在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自己掌握主动权。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教师成了促进和引导学生成长的重要力量。传统的“教师说”“学生听”的“单向”教学方式已不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课堂上,教师要把知识传授转化为一个交互的过程,使学生具备政治学科的能力,并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地关注政治学科素养的课程改革,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他人身上学到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并借鉴他人的经验,共同探讨以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基础的教育教学方式。二是拓展教育与教学的新途径。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究学习的机会,这不仅包括了学科知识,而且还包括了教学内容的精炼。在实践活动中,要有明确的目标,有完整的思想,要把活动的设计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在进行活动的设计时,要把每一项教学内容都具体化、形象化。在实际操作中,要有针对性地回答问题,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实际含义,才能创造出以实际为依据的教学情境,逐步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遇到的种种问题。
(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过程中,师生交流的有效性得到了提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增加与学生的交流与接触,在课后的休闲活动中,逐步构建比较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师与学生可以建立和谐的关系。当学生在面对学习中的问题时,教师若能耐心地为学生进行剖析,并指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真心与帮忙,进而对教师产生信任,并愿意积极地与教师进行交流与沟通,在确保逐渐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同时,也能找到自己的问题与不足。尤其是那些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教师不能忽视这一类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到教师并没有抛弃他们,促进学生不会产生自己放弃自己的情况,从而也会促使学生在课堂上更有积极性和热情,主动地进行问题的思考。这将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五)强调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了学生对政治知识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进行政治教学时,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政治与人的实际生活之间有某种程度的脱节,所以唯有逐步地将政治教育生活化,才能真正地解决这一问题。仅仅进行理论的讲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使学生在某种程度上感到厌学。因此,只有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结合,才能逐步真正开展学生的政治教育。作为教师,要根据当前的时事政治,对政治的有关理论进行深刻的理解,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政治的真实含义。学校要求教师之间需要通过备课不断减轻教师的整体任务,促使教师教学的开展质量得到充分保障。此外,在社会上,对相关人才的吸纳也是相当广泛的,所以相当优秀的教师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状态。
(六)科学地安排生活化教学活动,建立有效的课堂
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课堂建设是提高高中政治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所在,所以高中政治教师应该科学合理地安排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例如,以高中政治“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章节中“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这一节出发,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要正确把握“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这两个关键与难点内容,教师要针对班级中学生目前的能力,尤其是文化倾向和他们所关注的问题,选取新时期文化传承与发展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事例,科学地安排教学活动,使之具备不同的生活化特点,并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学生和学生的互动,在生动的课堂氛围基础上,建立起一种高效的课堂,让学生把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与现实相关的话题和热点问题有机地联系起来,以政治的理论知识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在文化冲击下的传承和发展。在本课程结束后,教师可以运用层次分明的教学法,围绕本单元的教学主题,布置相应的“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练习中能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积极参与到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来,使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
(七)利用信息技术创造舒适的教室环境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经济实力和人口的整体素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对教育的投入较高。教师和学生都希望在新的教育时代有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作为一名现代教育中政治教师,我们必须及时地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以发挥其在课堂中的领导作用,并利用信息资源技术,创造直观性课堂教学。良好的课堂环境,使学生对所学政治知识有更深刻地了解,达到理想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质量。透过与信息技术结合的授课方式,能强烈地刺激学生们在课堂上的学习氛围,营造出令人愉悦的课堂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帮助学生将知识完全理解。
(八)注重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习的终极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政治进行教学是一种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活动,它既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也要服务于生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既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又要重视实践教学的引入。比如,在“劳动者”相关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性的教学,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获得更多的知识。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若干组,由学生各自进行分工,并进行问卷调查或者采访的形式,以完成有关失业与就业的社会调查,由各小组的成员对本区域失业人员进行讨论与分析而获得相应的结果,以及不能再就业的原因等等。在此期间,学生可以利用所学到的知识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或者考虑有关部门和个人如何处理这些问题。最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将调查过程和成果进行总结,以便于在课堂上与其他学生进行沟通与分享。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九)加强学生实践应用的能力
知识的可贵之处,不在于累积与回忆,而在于知道在生活中怎样运用知识。但是,当前高中教育依然是以考试为主。在面对高考的时候,很多教师和学生都把注意力放在了成绩的选择上,而不注重学习方式的选择。他们所学的东西,只是靠着盲目的记忆和背诵。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不懂得从海量的知识中提炼出所需的知识。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使之真正体现出教育的本质。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政治源于生活的道理。
三、结论
总而言之,上述教学策略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取得了理想效果,但新课程改革正在全面展开,教学策略的设计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的。所以,作为高中教师,一定要把思想教育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利用信息技术和教学实施以及其他战略合作,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夏相琴.浅谈新课改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J].农家参谋,2018(22):153.
[2] 姬志红.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参与现状及对策研究[J].才智,2017(33):72.
[3] 王伟.新课改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策略探析[J].才智,2017(1):137.
[4] 缪莉琼.在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政治教学质量的具体策略[J].高考,2018(11):22-22.
[5] 何兰波.丰富高中政治教学导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J].祖国,2018(11):227-227.
[6] 孙晓霞. 高中政治有效课堂教学方法的应用与研究[J]. 当代家庭教育,2018,(03):51.
[7] 夏雪琼.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政治课教学质量研究[J].成才之路,2017(19):1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