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摘要
关键词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教学策略
正文
前言
作文作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是衡量一个人语文能力的一个主要指标,也是一个人用文字来表达自己情绪的主要形式。由于作文是我国语文考试中的重要部分,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作文教学越来越受到广大老师的关注,如何有效地提升和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是每个语文老师都应该探讨的课题。
一、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缺乏观察
语文课程的教学本身就具有生活性,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每个学生或多或少都会产生自己的兴趣爱好,然而,一些老师在实践过程中并没有针对这一特征进行深度的引导,也没有自觉地引导学生写作。长期如此,会导致学生缺少对语文知识的探究和学习,缺少对作文素材的收集,缺少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无法把自己的亲身体验与写作主题相结合。
(二)学生对写作素材的日常积累不够
一篇作文的创作思路和创作灵感都来源于日常的素材累积,若缺乏日常作文素材的积累,学生在写作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假大空”的现象。通过调查发现,初中生的作文存在着大量的“假大空”,这反映出他们缺乏大量的日常素材积累,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而初中生的素材积累主要是与他们的生活经验有关,大部分的学生都是家长接送回家,他们的生活经验比较少,没有形成自己的观察和记录习惯,在写作的时候,学生不能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三)教师写作理念普遍落后
教师的写作观念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会对学生产生了一种无形的影响,因此,作文教学的整体效果是由老师的教学理念所决定的。当前,许多初中语文教师对写作教学理念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高,有的老师根本没有关注到,因此,要加强老师写作理念的培养与沟通,
(四)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的教学状况来分析,教师的教学工作中有一些问题。(1)缺少正确地引导。在习作教学中,老师们仅仅关注于教学手段而不能针对学生的具体状况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造成了学生写作思路上的缺失;(2)写作技巧不适合。在教学中,老师往往要求学生们按照范文来进行写作,不给予他们适当的写作技巧,从而制约了他们的写作水平提升。(3)没有与现实的生活相联系。在课堂教学中,由于缺乏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写作的内容变得枯燥,有的甚至与现实脱节,缺乏创新。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老师没有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课堂教学,造成了课堂的低效。
二、提升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鼓励学生积极观察
在语文写作教学中,应鼓励学生主动地去关注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把真实的情感写出来,这样才能使语文作文的教学更加有效。语文的写作本质上也是一种情感的表现,老师要引导他们立足于现实,细心地去关注日常的细节,收集各种各样的材料,这样才能使他们在遇到不同的写作题目时,能够有自己的故事。比如,在《桃花源记》的学习中,老师可以指导学生们看看周围生活环境中是否有一个“世外桃源”,同时,让学生对这一环境的心理感受进行描述,使他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作家对于世外桃源的憧憬。通过这种方式,使学员能够在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细心地观察和学习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写作材料。
(二)积极整合教学板块
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听、说、读、写四大块,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仍有个别老师将这些单元单独分开,从而导致在语文写作中,无法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引导。四个模块在语文写作中相互补充的,老师在指导语文写作时应尽量做到四个模块的结合。举例来说,当我们学习《背影》的时候,老师可以把这些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给学生们放一段录音,让他们的心情变好,同时还可以让他们朗读自己喜爱的段落,这样就能让他们和作者建立起一种心灵上的联系,让他们在情感上有所感应。然后,让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运用想象力来激发他们对离别情感的联想,并以文章的内容为主题来安排他们的作文练习。
(三)创设环境展开教学
在进行语文写作教学的过程中,要创造相应的课堂情境,以促进学生的写作和运用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运用现代化的仪器进行语文教学,并能充分发挥其便捷的作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比如,当我们学习《出师表》的时候,老师通过给学生们放电影,使他们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和理解诸葛亮的创作背景和创作的情感,并创设出特定的情景来进行课堂教学。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对文章的内容、作者的情感进行正确的把握,有利于学生在以后的写作中进行练习。通过与他人的沟通,更能激起他们的写作欲望,以及对老师良好的情感认知。促进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合作,以达到提高语文课堂的效果。
(四)以学生为主体转变教学评价机制
在语文写作中,老师的评价是一个很关键的环节。在许多传统的语文写作中,学生普遍采取老师主导的评价方式,老师在课堂上为同学们作评论,学生在课堂下进行反思,没有第二次评价,所以,他们并没有发现问题的根源。要理解教育评价的真实目标,并不仅仅是单纯地评判学生的优缺点。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可以发掘出自己的优点,并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同时,老师也可以让同学们自行评价,充分利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老师也可以让同学们互相修改,让他们从中找出自己的长处,从中找出自己的缺点,让他们自己去寻找问题,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缺点。同时,在教学中要注意灵活使用,不要只将优秀和劣迹的作品拿出来做对比,要让他们和自己进行对比,就像有些同学,在这一次的作文中,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写作的自信心,使他们能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写作技巧,从而使其达到正确的写作目标。
(五)作文教学趣味化
目前的初中写作状况是:学生不知道如何下笔,一说起写作,就想到要去寻找一个可以作为参照的文章来抄,这样不仅不能真正地表达出自己的感情,而且还会白白地浪费了自己的写作练习时间。因此,在写作教学中,要注意从生活化教育出发,使作文具有趣味性。在老师的悉心教导下,让他们能够体会到写作的快乐,并且乐于投入到作文的学习之中,让他们能够在老师的细心地引导下,创作出充满生活情趣的作文。比如,在《餐桌前的谈话》中,老师可以用生活趣味化来指导学生,让学生们把这个貌似很严肃的话题进行表演模拟,然后再进行写作,学生根据家庭成员的多少,自由选择小组人数,然后仔细地讨论一下演出的细节,然后用诙谐的方式表达家长对他们的严厉和关心。别的同学看着这些的精彩演出,都哈哈大笑起来,进而联想起父母在饭桌上的对话,主动融入到模拟的表演中,通过这种生活化的体验,在后面的写作中,学生就可以把真实的情感写出来,达到“趣味性”和“生活化”的结合,体现了策略的执行效果。
(六)从生活中发掘和累积作文素材,充实生活经验
生活的实践是写作之源,它为写作提供了无限的范例和素材,并为其提供了情感上的认知。正如莫言在诺贝尔文学奖上所说的那样,写作就是讲自己的故事,讲别人的故事。同时,通过对小说、角色进行文学性的加工,使其在小说中得以超脱自我,成为具有独特意义的文学形象。莫言的生活阅历丰富,使得他的创作充满真情,被世人所认可。而缺乏生活经验的写作,仅仅是模仿,难免会显得呆板和空洞。因此,要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就需要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丰富的生活化写作实践教学活动。这样的实践应该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使他们能够在教学中获得全新的体验和感受,这样的体验和领悟,就是他们创作的源头,可以让他们的作文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情感。比如,在教学《学写游记》的时候,可以进行一次团体旅游或者小组旅游,可以是旅游景点,也可以是春游和野餐,使学生亲身体验旅游,体验到游园的感觉,体会游园的乐趣和快乐。在旅行中所看到的、听到的和感受将会为他们的作文提供大量的素材,使他们的作文不再是一片空白,而是有了游记的灵魂。
(七)将教学理念加以创新,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创新是一种前进的动力,而理念则是一种行动的引导。所以,老师们要充分认识到目前“互联网+”的发展潮流,正视教育信息化的大环境,这样才能保证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效果。在信息时代,要主动地进行教学观念的改革,并将其与信息化的教育观念相融合,在教学软件的运用上,老师可以做一些事情,比如利用“希沃白板”来进行写作教学,它所涉及的工具非常多,动画的生成方式也非常多,可以实现仿真教学和实验教学的目的,从而保证“云端”教学成为可能,老师们应该在这方面进行一些探索。同时,老师也要认识到目前进行教育方式的变革的重要和密切性,在写作教学中切实地将信息技术的功能和价值充分地体现出来,加速建立高效的课堂,推动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教育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理解信息技术是为了让学生学习,要防止信息技术在运用过程中“喧宾夺主”,要科学地规划信息技术的教学时间,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正确的指导下,让学生尽快地融入到自己的学习中,从而得到创作的灵感。
(八)重视阅读体验,提升写作深度
通过对语文教学的大量实践,可以看出,在教学中,学生对作文学习产生的兴趣来自文本阅读,因此,让学生们了解到,写作既生动又有趣,使他们意识到写作对抒发情感的正面影响,就算是著名的作品,那也是作者根据自己对人生的感悟而写成的,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在一部好的作品中,人物形象逼真,故事情节引人入胜,遣词造句优美,新颖的创作形式等都可以使学生们产生强烈的兴奋感,提高他们的写作热情,为他们的作文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老师在引导学生们进行多文本阅读的时候,可以利用文本中的情感升华点,来刺激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深入地体会和剖析这些资料的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例如,在《再塑生命》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老师们可以选择《老人与海》《钢铁是怎样炼成》等文章进行多文本阅读,通过了解文章中人物形象的描述,使学生对生命和升华的认知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在学生们积累了丰富的体验之后,他们就会在下面的写作中进行主题精练,将自己的作文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老师可以请学生们讲述一下他们对于残疾人面对生命和生活的态度有什么看法,并激发学生们对生活、生命的理解和感悟,促进同学们的思维和表达激情,同时也让他们从中提炼和发掘出技巧和思想内涵。在此基础上,学生会形成一种特殊的自我认知,并激发起对写作的热情,因此,老师可以借此机会,让学生用自己的文字来表达对生活和生命的态度,从而提高他们的作文品质,并使他们获得更好的写作体验。
结语
本文认为,初中生的语文作文是一个长期的学习历程,因此,在语文作文的实践中,应主动改变传统的语文写作教学理念,运用多种方法,激发了学生对语文作文的浓厚兴趣,使语文课堂的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
参考文献:
[1]王国卫.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与提高策略[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03):109-110.
[2]包润熙.提升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15):36-37.
[3]宋胜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分析及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 27(05):23-23.
[4]何惠惠.试析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创新的必要性及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7(07).
[5]余昱.用人生的真实书写真实的人生——叶圣陶作文教学思想探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6)
[6]欧敏华,王作为.基于信息技术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模式研究——以命题作文《味道》的教学实践为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8(22):67-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