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地理信息技术;高中;地理
正文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逐渐成了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信息技术可以为地理教学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资源,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如何促进信息技术和地理教学的结合已成为当前地理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最大挑战。
一、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兴趣能够转化为学习动力,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也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打造学生喜欢、乐于参与的课堂,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中地理教学的部分内容比较抽象,涉及到的地理事物非常繁杂、地理区域范围大,地理现象的内在关系也非常复杂,大大增加了学习难度。高中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是生活、活动的范围比较狭小,能够接触到的地理现象、地理事物非常有限,教材中的地理知识涉及全国乃至全球,单纯通过文字描写学生难以深入把握相关的地理现象和事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自己没有经历或者见识过的相关现象和事物,只能通过文字展开想象,这就导致部分学生会觉得学习内容非常晦涩难懂。在以往的地理教学中,教师借助粉笔和挂图、语言传递地理知识,教学方法呆板、枯燥,学生也很难产生学习兴趣,甚至部分学生还会对地理学习产生抵触、排斥心理。而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则能够直观再现具体的地理事物,比如,可以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动画模拟地壳运动,可以运用遥感影像和数字地球技术直观展示各种地形地貌图,很多抽象的地理知识都可以借助地理信息技术直观、形象地呈现出来,化枯燥为生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在高中地理课堂上,经常会遇到一些关于地理的图表。教师在面对图表时,往往会选择绘制,而学生则会在此过程中无所事事,这会使课堂节奏间断、大幅降低课堂教学质量。如果一节课只讲述较为简短的知识点,那么,教学效率自然很低。但利用信息技术,教师可更高效地指导学生,让他们通过触摸屏和视频更加直接、有效地掌握地理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二、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设备缺乏和部分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部分学校缺乏相关的信息技术设备和设施,如电脑、投影仪等,或者缺乏相关的信息技术教师,无法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和指导。另外,部分地理教师缺乏信息技术应用的知识和技能,难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应用的学习。还有部分地理教师由于无法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难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应用的学习。具体表现为部分地理教师不熟悉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不了解各种信息技术工具的应用场景和使用方法,难以根据教学需要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工具,缺乏对信息技术教学的整体规划和设计能力等。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地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甚至可能导致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误解和产生不良影响。
(二)学生信息技术能力欠缺
学生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方面存在不足的情况,这会影响到学生的地理学习效果。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学生来说,掌握信息技术的能力不仅是一种学习技能,更是一种必要的生存技能,对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地理学习中,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和学习资源,如利用互联网获取地理信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数据等。然而,部分学生信息技术能力不足,难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进而影响地理学习效果。
(三)地理教学课程中信息技术应用不当或不合理
部分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可能存在过度依赖信息技术和使用不合理的情况,忽视了地理学科本身的特点和要求,导致地理教学的质量下降,学生的学习效果受到影响。另外,还有部分地理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缺乏合理的教学设计和应用思路,导致信息技术应用效果不佳的现象。
三、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解决对策
(一)加大对学校信息技术设备的投资
为了提高地理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学校要采取一些措施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学校可以加强设备投入,购置必要的信息技术设备和设施。这些设备包括电脑、投影仪等,能够为教师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和指导,提高信息技术应用的效果。同时,学校还应该制定合理的设备管理政策,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和维护,确保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效益。其次,学校可以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和教学指导。针对教师信息技术水平落后的问题,学校可以组织针对性的培训,帮助教师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各种信息技术工具的应用场景和使用方法。同时,学校还应提供更好的教学指导,帮助教师更好地规划和设计信息技术教学方案,以及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工具提高地理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最后,学校还可以鼓励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的创新和实践。通过引导教师参与信息技术应用的研究和创新,鼓励教师运用信息技术丰富地理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知和应用能力。
(二)利用多媒体播放功能,生成内在学习动机
高中地理课程的难度要远超初中,其抽象性特征更加明显,许多高中生由于缺乏抽象思考的能力,很难深入理解复杂的地理概念和定理,从而影响学习效果。以往由于教学技术所限,教师只能依靠语言讲解、图表演示和推理演算等方式传授地理知识,但这种方法并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地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从而使学生对地理学习缺乏热情和信心。通过使用多媒体进行地理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创造出逼真的地理场景,并利用图像、视频、文字、音乐等多种媒介,唤醒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原本枯燥乏味的地理课堂变得更有趣、有吸引力,从而激发学生生成内在的学习动力,切实提高“学”的质量与“教”的效果。比如,教师在教学“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危害”一课时,首先,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真实的案例和视频。通过观看这些视频,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意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并采取行动保护环境。教师还可以利用《寂静的春天》来引发学习兴趣。其次,通过播放《宇宙时空之旅》纪录片,教师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类为了保护环境付出的巨大牺牲和不懈努力。最后,教师提出“怎样看待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等课程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地理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学生可以通过收集新闻资料和提出问题的形式探索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成绩,调动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的精神,提升学习效率。
(三)创设生活情境,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生活即教育,从生活中发掘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鲜活的材料,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巧用信息技术创设生活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去探索和研究,让学生认识知识的价值,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思考、体验和沟通,引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促进学生掌握知识。此外,教师要从学生视角出发,贴近生活设计和安排活动,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使活动内容更加鲜活、生动,让学生对所处的环境以及生活有充分了解。
比如,教师在“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及主要方式”这一节教学时,首先教师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展示“2017年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图片”并配上以下文字:
文字1:零点刚过12分钟,第一个订单系统便开始自动完成订单签收。该首笔订单是嘉定区用户刘先生于11月11日零点之前下单成功,是在天猫超市下单并购买的零食,菜鸟智慧物流平台会负责从离他家最近的物流仓库中发货。
文字2:农村地区客户签收快递订单用时69分钟,由菜鸟乡村合作伙伴东骏物流集团统一配送。
其次,开展小组探究活动:在PPT上呈现生活事例,让学生判断并分析5种运输方式有什么优缺点及适合运送什么类型货物?
1.山东省是我国著名煤炭资源供应大省,每年都有大量优质的山东煤炭运往全国各地,你认为在此宜选用的最佳的煤炭运输供应方式是什么呢?
2.我校超市最近一年生意特别火爆,老板决定新进一批货物,包括一些学习考试用品、副食、生活用品等。你认为最佳采用的运输方式应该是什么?
3.想一想你家中现有的自来水、天然气管道等,采取最好的运输的方式是什么?
将学生分成6个小组,其中5组自主认领一个题目,剩下一组作为其他组问题补充组。每组在组长带领下积极讨论,畅所欲言,形成共性答案并记录后展示。补充组在每组展示后可以适当补充本组答案。最后,教师将中美贸易战持续发酵的事例引入课堂,契合课本中国际贸易部分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贸易不平衡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热点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迁移地理知识,树立家国观念。教师通过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引发学生情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四)应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知识具体化
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抽象知识具体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和技能。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地理模型,如地球模型等,通过视觉、触觉等多种方式感受地理模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地理抽象知识。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地理动画,如地形变化等动画,可把抽象知识形象化,让学生在动态变化中学习地理抽象知识概念。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地理图表,如地理分布图、地理统计图、地理流程图等,通过图表的形式将地理抽象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图形和数据,方便学生学习与理解。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地理案例,通过实际案例的形式展示地理抽象知识的应用场景和解决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地理互动教学,如地理问答、地理游戏、地理实验等,通过互动的形式将地理抽象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操作和实践,让学生熟练掌握地理知识。以教学“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为例,通过制作动画和视频的方式,将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具体化。例如,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太阳风、太阳黑子和日冕物质抛射的影响等动画,让学生更加形象地理解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通过制作模型的方式,将宇宙环境的一些抽象概念变得具体可见。例如,可以制作一个太阳系的模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以及与其他行星的位置关系。通过制作实验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例如,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月食、日食等现象的形成过程,或者展示地球的自转、公转等运动规律。
四、结语
总的来说,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丰富、更便捷的学习资源和互动交流渠道。然而,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不断更新的背景下,地理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及时掌握和应用新技术,以确保高质量的地理教学。同时,学校应积极搭建网络教学平台,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获取各类地理信息资源,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未来,教师要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研究和应用,探索更加创新和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为提高高中地理教学质量和学生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万川.浅谈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知识文库,2022(12):145-147.
[2]周菊敏.GIS技术在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22.
[3]谢嘉艳.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举措分析[J].考试周刊,2020(96):157-158.
[4]张艳秋,白月姝.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论坛,2021(04):108-109.
[5]孔德宇.浅谈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教学融合的类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0(24):71.
[6]曹静静.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融合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9):181.
[7]王守强.信息化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方式变革的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1,23(20):217-218.
[8]梁惠,杨上影.浅谈信息化环境下高中地理的情境化教学[J].科技与创新,2021(17):119-120.
[9]张博.多媒体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5):86-87.
[10]宋勇.基于多媒体技术的高中地理情境教学研究及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14):29-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