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樊骥凯

保定理工中等专业学校 071000

摘要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育质量提供理论与现实依据,从而加快其教学改革。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体育教学

正文


1前言

中等职业学校的主要教育目标是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具有良好身心素质和综合技能的各种劳动者和专业人才。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直接进入社会。如何使即将步入社会的学生有良好的体能素质和我们学校的体育教学质量息息相关。体育教育又是增强孩子身体机能,培养其自信心和生活信心以及沟通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本文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现状的研究上,了解现状从而引起教育部门重视,同时为提高中职学校体育教育质量提供理论与现实依据。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将中职学校中71名教师及464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

3结果与分析

3.1 体育课基本情况

体育教学开课率反映体育教学开设体育课的基本数量状况,是体育教学的基本指标,每周开课的次数,反映开展体育教学工作的程度及体育课的地位[1]

  调查显示,在所有调查学校中开课率为百分之百,每周一次体育课的学校7所(占12.2%),每周两次课45所(占78.9%),每周两次以上体育课的学校5所(占8.8%),开展状况良好,基本能够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的中小学每周开设2-3节体育课的要求。

根据调查显示,80%的运动场地都不足200平米,甚至是不足100平米,这种情况实在让人吃惊,特教学校呼唤上级部门重视,加大投资力度,建设体育场地设施。

3.2 体育教学计划分析

体育教学工作计划是根据国家颁布的体育教学大纲,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的,保证学校体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必不可少的教学文件,也是体育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2]          

     调查显示选择学校制定学年体育教学计划学校占70.4%,选择没有制定的占29.6%。说明部分学校的体育教学随意性很大,没有很好的规划,这十分不利于体育教师的自我提高和学生的成长。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于很多学校学生生源不稳定,流动性大,很多学校学生毕业或实习后,学校在校生人数会锐减到原来数字的三分之一,在校的学生就被冷落。这种情况会随着中职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领导重视程度提高和生源的慢慢集中得到改善。

3.3 体育教学目标分析

 

1             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目标分析表

教学目标

传授体育知识、技能技巧

提高

身体素质

促进

心理健康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养成终生体育意识

其他

选中次数

43

48

50

31

9

1

选择率

60.6%

15.5%

67.6%

43.7%

12.6%

1.4%

 

通过上表(表1)可知中职体育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促进身心健康、提高身体素质、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技巧、养成终生体育意识。中职体育教学目标比普通体育教学目标多出一个——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究其原因,学生毕业后马上走入社会,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差,因此就需要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激励手段,使孩子们学会与他人沟通交流的技能。

3.4 体育教学内容、方法分析

体育教学内容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手段,是体育课程目标与体育教学实施的中介[3] 。体育教学内容也是体育教学中的要素之一,制约体育教学方法和手段,是直接关系到体育教学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要素[4]。调查显示,上课内容排在前三位的是篮球、跳绳、乒乓球。篮球和跳绳对于场地没有什么要求,有片空地即可开展,简易的乒乓球台用一些砖和水泥板材就可以搭建, 占地面积也不大,同时器材便宜也是开展比较好的一个原因。体育教学方法方面由于教学对象特殊性决定,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主要采用启发式教法。学生学法上多是采用的自练法。常用的自练法是模仿练习法。

3.5 体育教材分析

教科书是学校教学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它左右着教学质量的达成,影响着教育目标的实现[5]调查中我们发现中职学校没有专供学生使用的体育教材,学校只能借用普通学校的体育教学大纲和体育教材。

3.6 体育教学工作难点与制约因素

中职体育教育工作与普通体育教育相比有自身的教学困难,在对体育教师提问是否认为自己对学生进行教学与管理时很困难,选择是的体育教师34人(48%),选不是的体育教师37人(52%),说明48%的教师在体育教学工作中存在困难。产生这种困难的因素调查显示:排第一位的为“生源复杂,受教育程度不同”,排第二位的“课时少,跟学生的沟通较少”,排第三位学校场地器材资源匮乏,其次还有自身知识和能力的欠缺,工作有成绩得不到肯定等等。

 

2                 制约学校体育发展因素分析(N=71)

因素

 

场地器材短缺

体育经费短缺

师资建设

 

统一体育锻炼标准

教师地位待遇低

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其它

 

教师数量

61

46

38

30

28

16

2

选中率

86.0%

64.8%

53.5%

  42.3%

39.4%

  22.5%

 2.8%

 

从上表2,我们可以看出,体育场地器材以及经费短缺是中职体育事业发展制约因素和应解决的突出问题,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最重要的一个是上级领导不够重视,对体育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学校投入少,只重视学校学生数量而不重视教育质量。

3.7学生体育生活现状

3.7.1学生上课效果分析

让中职学校的学生更好的掌握体育知识技能,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观,有利于推动中职学校体育的繁荣发展。

 

3         中职学校学生自评体育知识掌握程度(N=464)

  

体育课课堂表现

自评体育课上课效果程度

积极主动   比较被动   表现不好

能够     一般      不能

  

316         120        28

273      164       27

  

 68.1%      25.9%      6%

58.8%   35.4%    5.8%

 

调查显示(如表3),课堂表现积极主动的学生中86%的都能学会老师所教内容,说明教师所安排的内容基本上是合理的,但是由于教师的教学缺乏趣味性,不能吸引绝大多数同学对体育课产生兴趣,在今后教学中教师应该从教学技巧上不断提高,广泛采用奖励激励措施,通过教学比赛和体育游戏等多种形式,使更多的学生喜欢体育课,喜欢体育教师,从而更加积极主动的上好体育课。

3.7.2学生对体育课喜欢状况分析

体育课是室外课,是很多人喜欢的课程,但是由于很多原因,学生对它的态度不尽相同,对中职学校的学生调查发现很不喜欢体育课的24人,占总数的5.2%,不喜欢体育课的20人,占总数的4.3%,对体育课喜欢程度一般的51人,占11.0%,比较喜欢体育课的104人,占22.4%,很喜欢体育课的265人,占57.1%。

喜欢上体育课原因:A掌握体育知识技能的被选择169次;B提高身体素质被选择325次;C促进心理健康被选择215次;D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被选择178次;E提高运动能力被选择243次;F培养意志品德被选择190次;G养成终身体育意识被选择78次;H其他被选择13次

从喜欢的原因里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对通过体育课可以提高身体素质、提高运动能力,掌握体育知识技能,促进心理健康、培养意志品德已经有了广泛的共识,但是很多学生对养成终身体育意识这一点并不了解,从学生选择的喜欢原因中我们看出只有78人选中养成终生体育意识,占总数的16.8%。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我们体育课教学目标中对于养成终身体育意识没有明确规定,从而使教师在授课时没有对学生灌输这方面的思想。今后走入社会的很多中职学生,运动的意识会慢慢消退,对于我们国家推行的全民健身计划是一个很不利的因素,学校健身是全民健身计划中的重要部分,只有从学生接触体育开始,不断地对其强调锻炼的重要性,才能从思想上养成终身体育意识,从而从根本上推动全民健身计划。

在不喜欢课的原因里边,认为体育课太累的占首位,其顺序是:体育课太累>要求太严格>自身的身体素质和条件差>不喜欢体育课的内容。通过访问调查由于中职学生平时锻炼少身体素质差,体育教师在负荷方面都有考虑,较普通学生的负荷已经有些降低。通过调查说明,目前体育课负荷还是有些让孩子们吃不消,在现有体育课的负荷上再适当降低一些,课上教师与学生多交流,通过学生反馈,看情况增加休息次数和时间。我们还看到学生虽然身体条件差,但是意志品质不错,没有同学因为害怕受伤不上体育课,很多是出于自卑心理,体育教师在课上教授体育技能的同时,应该兼顾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采用激励方法,使其对存在心理障碍的活动慢慢接受,并通过集体游戏活动,学会与人沟通互相合作,掌握技术锻炼身体的同时树立起自信心。建议,中职体育教学应在改善场地设施的基础上,注意教学内容的安排要负荷和趣味性相结合。

对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调查中,排在前五位的是羽毛球>跳绳>乒乓球>游戏>篮球。从这些项目受欢迎的原因看个人兴趣、好学易练、适合自己的身体特点是主要原因,另外一点是学校有这些器材。很多项目由于没有器材,比如武术、体操,学生根本没有接触过,更谈不上对项目的喜欢了。对于有器材的项目,很多学校只有球没有场地,教师只能利用这些器材上游戏课,根本无法开展这种项目的教学。大多数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往往场地和器材都比较有限,只能根据自身条件和学生特点灵活掌握体育课教学,根据简单的教学条件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学生的选择也比较单一。

3.7.3学生考核评定

河北省现行体育课程对学生评价的方式主要以教师评价为主,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互评为辅的形式,领导评价和家长评价采用较少[6]

评价标准中体育教师自行制订考核评价标准30人(42.3%),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学校制订统一的考核评定标准26人(36.6%),参考同年级正常人群的考核评价标准,适当调整13人(18.3%),借用同年级普通中学的考核评价标准2人(2.8%)。说明中职学校还没有自己的针对性地评价标准,现有的评价标准随意性很大。从国内外体育学习评价的基本情况看,体育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运动技能水平、体育和保健知识、努力学习和进步程度、运动精神、体育学习态度、兴趣、习惯、出勤等方面[7]

4参考文献

[1] 惠艳.广西中学体育发展战略研究[D].广西:广西师范大学,2005,04:11.

[2] 李祥.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5,129-130,275.

[3] 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4] 姚蕾.体育教学论学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08:75,123,18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