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初中信息科技创新教学落实的积极对策
摘要
关键词
初中信息科技;新课标;教学创新
正文
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2022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凸显让核心素养落地,为知识运用赋能,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要求的优秀人才。结合新课标背景下初中信息科技教学创新工作的落实,要在体现课程深度,拓宽教学广度,挖掘学生学习潜力的同时,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优秀科技人才。
一、新课标背景下初中信息科技教学创新的必要性
(一)拓展课堂的广度和深度,增强信息课堂丰富程度
信息社会的迅猛发展越来越需要信息创新类人才,初中信息科技教学工作的落实要具备明确的目标导向,有效整合多元素材,服务学生学习发展。以最优教学策略,促进学生深度理解,同时还要彰显学生生命价值,促进学生共同进步。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创新信息科技教学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多个环节,提升学生信息责任意识。同时,班班通、云计算、电子书报等新媒体手段的全面应用,可以彰显授课的趣味性。让学生真正参与到信息科技学习过程中来,提升信息科技课堂的授课丰富程度。
(二)构建智慧涌动活力课堂,让学生综合能力发展
信息科技课程让学生对人工智能、智慧社会、互联网应用、互联智能设计等多元任务有了一些了解,课堂体现学为主体,提高学生信息综合素养。在信息社会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学习者所拥有的最普遍的特征,初中信息科技教学创新工作的落实,引领学生具备现代化学习思想,掌握信息化学习方式,并能够运用各类信息工具进行信息资源的收集整合,提高信息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信息科技教学工作的开展,体现学为主体,设定适应学生学习成长的多级目标,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有效学习,并结合学生端的反馈在授课内容、授课方法、授课节奏中做相应的调整。善于应用差异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进取意识,消除信息科技呈现的神秘感。通过科学的任务安排、跨学科实践,让学生发挥自身特长,协作完成各类学习任务。
二、新课标背景下初中信息科技创新教学落实的积极对策
(一)恰当目标引领,培养学生信息应用意识
信息科技教学活动的落实最重要为学生学习成长而服务,创新性教学工作的落实需要教师发挥引导作用,把控教学过程,设计合理教学目标,引领学生学习参与。更要发挥学生自身学习能动性,结合一些具体的生活化问题,提高学生良好的信息应用意识。让学生关注信息科技在生活中应用的方方面面,以高涨的热情学习掌握,体验数字化学习的便利,并应用计算思维去解决不同的问题,丰富学生学习获得感。例如,在信息科技课堂,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计综合实践任务,调查当地的名胜古迹,让学生学会信息素材获取的有效办法,应用计算机思维去进行一些信息的梳理,并让学生学会利用计算机这样一种工具来汇总自己的学习成果。这样一项实践任务的设计,可以对当地的一些文旅资源充分挖掘,让学生先上网检索当地有哪些名胜古迹,接着通过手机、数码相机、摄像机等收集地方名胜古迹的素材,如一些名人故居、革命战役纪念馆、带有典型居住特色的宅院等,都可以让学生有效搜集,形成良好的信息意识。在成果汇总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将自己搜集的内容制作成PPT图文融合来展示,还可以将图片、视频融合在一起,剪辑加工为短视频,加入背景音乐,学生本人出镜或者是话外音的方式进行讲解。还可以让学生将自己收集的成果通过美篇、抖音、微博等平台来有效发布。通过多彩成果展示,提升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应用意识。让学生反思信息科技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价值,学生从中受到了哪些精神熏陶,将立德树人工作有效融入,提升学生学习创新的热情。
(二)开展项目化教学,发展学生计算思维
初中信息科技教学工作的开展,要将项目化教学这样一种新型授课方式有效融入。在凸显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同时,还要在丰富项目实践中强化学生技能培养。让学生主动学习消化课内所学知识,探索项目推进的多元化方式,将计算思维这一核心素养贯穿学习始终,推动学生项目体验,助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以数据处理的内容学习为例,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学习借助计算机开展数据处理的多种方式,尤其是对一些图表的生成要让学生学会科学的读图、识图、用图。以此为基础,可以为学生引入实践性项目任务,连续记录学生一个月的生活费。录入数据系统,并应用学过的统计方式,让学生分析自己每天的消费情况,如在餐饮方面消费比例有多高,娱乐休闲方面占比多少,还有旅游、学习、成长等多个模块都要有效地融入。将计算思维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有机结合在一起,引领学生树立节约意识,科学规划自己的日常消费。同时通过每天生活费的数据处理,锻炼学生的学习思维,让学生将数据图转化为问题模型,发挥信息技术优势,让学生进一步规划自己下个月的消费支出目标,从消费总额、策略调整、综合数据对比分析等方面进一步促进学生计算思维的有效应用。让学生学会科学合理地设定自己的消费目标,养成良好节约习惯,突出计算机思维对学生学习成长的引领价值。
(三)适应数字化方式,开展探究性学习
信息社会数字化学习已经成为我们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技能,在信息科技课堂教学也要组织丰富探究活动,让学生适应数字化学习模式,不断学习创新。凸显学生主体性价值,彰显学习活动的开放性,让学生展现自己的创意思维。例如,在学校艺术节期间,信息科技课堂中让学生以开放性视角组织探究活动,让学生自选角度,记录展示校园生活。这一探究活动的落实学生可以自选角度,自由组队,自主选择工具,形成学习记录成果并发送到邮箱,参与优秀作品评选活动。对于每天都非常熟悉的校园,让学生通过信息科技来有效记录和展示,每个学生都体现了强大的学习创造力。有的学生选取了每日入学方式调查来展示校园生活,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指引学生增强信息安全意识,安全准时入校。学生镜头下记录了一些逆行的片段,还融入了网络上的一些因为不按交通规则行驶引发的交通事故。一件作品有效地向学生传递了热爱生命、平安出行的主题思想。还有的学生以升旗仪式为切入点,展现了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通过多张PPT的自动播放,体现了青少年蓬勃向上的姿态。还有的学生选择的是书香校园这一主题,通过镜头展示班内学生阅读的情况,走廊内学生捧书的画面,还有三五学生围绕在操场上进行书目共读讨论的画面。丰富探究活动的背后,体现了他们对校园生活的热爱,同时在作品设计的过程中学生充分进行了排版的美化、文字的编辑以及一些音乐的选择。既促进了学生能力的提升,还强化了学生的数字化学习创新意识。
三、结语
总之,新课标下初中信息科技教学工作的开展要体现与时俱进等特点,关注学生个人信息素养的提升。从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信息社会责任等多个角度推动学生有效学习、积极体验、项目实践、合作互动。核心素养融入与立德树人工作开展有机结合在一起,完善学生学习体验,提升学生综合素养,鼓励学生数字化学习创新,让学生越学越进步。
参考文献
[1]彭少霞.新课标背景下初中信息科技计算思维的培养策略[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1(6):37-39.
[2]郁栋.初中信息科技新课程实施深度思考[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1(24):62-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