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教材读写结合点,落地融"写"于"读"语文课堂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谢红宇

娄底市第五完全小学417000

摘要

小学语文教师要认清“读”和“写”的关系,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优化“读”和“写”的教学方式,运用“读写结合”的理念,开展融合性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读”和“写”的综合能力。本文依据“读写结合”的教学理念,以教育资源与教学方法为切入点,阐述了小学语文教师如何通过整合资源,创编故事,改写文章,续写段落,模仿内容,养成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新课程

正文


本文系湖南省十三五规划课题《小学语文融“写”于“读”策略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XJK18CJC044

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和写作中采用“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既符合语文教育的本质规律,又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又能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提高“读写结合”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进一步优化教学思路和方法,以“读写结合”为切入点,合理整合教育资源,在教学策略的指导下,开展多样化的“读写结合”教学活动,以此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文章结合“读写结合”教学的优点,探讨了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在阅读和写作教学中,优化阅读和写作策略。

一、“读写结合”视角下进行教育资源统整

1.资源整合实现单元教学

在新课程指引下,语文教师可以创建单元化“读写结合”教学活动,利用文本阅读把小学生的思维引入到不同情境之中,以此来激发他们情感抒发的欲望。然后通过阅读多篇经典文章,使小学生逐渐掌握多种文学作品创作的思路和方法,进而提高其阅读与写作能力。

以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课程为例,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创建单元化阅读活动,让小学生学会从不同视角出发理解和分析同主题或同类型的文章。通过对《大自然的声音》《读不完的大书》《父亲、树林和鸟》三篇课文的对比性阅读,掌握自然景观和人物情感的不同描写方法,如,描写自然界中的小动物可以使用拟人修辞手法;描写大自然奇花异草可以使用排比句;描写各种自然现象可以使用拟声词或比喻修辞手法等。另外,在单元化阅读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还可以融入更多与主题相关的课外经典文章,以此来拓宽小学生的认知范围,开阔他们的写作思路,使其在多篇文章整合性阅读过程中积累更多写作素材,进而提高其写作的质量。

2.资源统整促进思维训练

语文教师带领小学生进行“读写结合”训练时,需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有合理的“读写结合”教学思路。小学生正处于思维开发与发展的关键阶段,教师应当从认知基础视角出发,对“读写结合”教学活动进行个性化设计,要满足班级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发展需求,进而真正实现有效的“读写结合”思维训练。

以《枫树上的喜鹊》一课为例,语文教师在开展“读写结合”教学活动之前,需要先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训练步骤。例如,此节课的“读写结合”教学目标是让小学生通过细致阅读课文内容掌握描写自然界各类小动物的方法,学会使用拟声词和排比句。而教学流程则是先让小学生模仿作者的写作思路,对课文中的词句进行自然界其他鸟类的仿写练习,如麻雀、家燕、绿头鸭、夜鹭等。然后,语文教师再开展拓展性练习活动,引导小学生描写自己在公园或校园看到的其他小动物,如小松鼠、流浪猫等,并在文章中体现出自己对这些小动物的思想感情。语文教师通过制定教学目标,梳理“读写结合”教学思路,能够使此种教学策略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同时,能够利用有效的资源统整使小学生得到语文思维启发与锻炼,从而提升其阅读与写作的效率。

二、“读写结合”策略中培养学生写作思维

语文教师可以利用阅读与写作融合性教学活动启发小学生的语文思维,使其能够灵活使用逻辑思维、迁移思维、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等多样化思维创作文学作品,进而提高其写作的水平。

1.创编故事,启发学生逻辑思维

故事是最受小学生喜爱的一种文学体裁,有趣的故事能够有效激起他们主动阅读的兴趣,也能激发他们自主讲述故事的欲望。对此,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这一优势开展故事创编读写结合教学活动,以此来锻炼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以《蜘蛛开店》一课为例,语文教师需要先带领小学生阅读文章,梳理故事脉络,找到此篇故事的主要线索和主要人物,然后鼓励学生融入创新性元素,通过合理的语境转换或情节创新编写出一个全新的童话故事。例如,小学生通过仔细阅读能够找到此篇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只蜘蛛,故事内容是围绕蜘蛛创办商店展开。而这篇童话故事最大的特点就是故事情节一直在反转,每一次都是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所以更具有趣味性和思考性。对此,小学生需要结合这一特点进行故事情节创编,例如,蜘蛛店长在编织完蜈蚣的袜子之后又一次修改了所销售的商品,这一次是编织帽子,但是购买商品的却是一头大象,于是蜘蛛又忙了很久才织完大象的帽子。在这段故事情节描写过程中,小学生既要融入新的元素,又要符合前文的创作思路,这样才能使前后文呈现出相互呼应的特点,使创编内容含有较强的逻辑内涵。语文教师利用趣味性阅读内容引发小学生文章续写和故事创编的兴趣,这不仅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提高其自主创新的意识,从而使“读写结合”教学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2.文章改写,培养学生多维思维

文章改写指的是学生在不改变文章主题和内涵的前提下,对文章的形式、段落、题材、内容、人称视角等方面进行合理改编。小学语文教师若想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联想思维、迁移思维等多维写作思维,则可以开展读写结合改写训练活动。

以《祖父的园子》一课为例,此篇课文是以第一人称视角进行创作的,作者描写了自己童年时期在祖父家园子里所发生的各种趣事,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祖父的思念之情。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这篇文章开展改写活动,例如,指导小学生使用第三人称对课文语句进行改编,或者让他们自行选取其中一个或几个片段进行故事情节改写练习。如对“祖父虽然教我……而不见蚂蚱了。”故事情节的改写,作者写自己还没有吃完黄瓜就去追蜻蜓,还没有追到又去捉倭瓜上的大蚂蚱……小学生在改写时可以把蜻蜓、蚂蚱改写成其他动物,黄瓜和倭瓜也可以改编成其他蔬菜,还可以再增加一些其他事物来丰富此部分内容,但重点则是要突出故事人物做事三分钟热度这一特点。语文教师通过指导小学生对文章进行改写练习,不仅优化了阅读与写作的教学方式,还能借此启发小学生多维写作思维,进而真正提高他们的文学创作能力。

3.故事续写,强化学生情感体验

在文章续写训练中,小学生不仅要了解原文作者的写作风格、创作思路、写作意图、文章结构、修辞运用方法等要素,还要充分体会到文章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要了解作者描写情感的方式,然后综合上述要素进行故事情节续写练习。语文教师开展此种“读写结合”训练活动,不仅可以启发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还能借此锻炼他们情感感悟和情感表达的能力,进而提升其阅读与写作综合素养。

以《珍珠鸟》一课为例,作者运用细腻亲切的笔触向人们展现了一幅人与小动物和谐相处的画面,并通过细致描写珍珠鸟从“害怕”人类到“信任”“依赖”人类的变化过程,体现了作者喜爱珍珠鸟、关爱珍珠鸟的思想感情。对此,小学生在进行故事情节续写时,也需要在字里行间中展示出这份浓厚的情感。此文倒数第二段内容写的是作者在伏案写作时,珍珠鸟却在他的肩头睡着了,还砸吧砸吧嘴,仿佛在做一个美梦。而小学生则可以接着这一段内容进行文章续写,例如,当珍珠鸟醒来后,它不舍得离开作者,便又跳回到书桌上,用小尾巴扫一扫稿纸,用嘴啄一啄墨盒,一会儿又在作者眼前蹦蹦跳跳,而作者也会不时与珍珠鸟进行互动,摸一摸它毛茸茸的小脑袋,给珍珠鸟喂水,等等。小学生通过续写作者与珍珠鸟的相处过程,不仅再一次加深对了文章情感的感悟,还能通过故事创新性编写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表达出自己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借此开阔小学生的文章写作思路,提高其阅读与写作的综合水平。

4.文章仿写,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仿写训练是语文教师最常开展的一种写作教学活动。小学生在仿写过程中不仅要合理模仿作者的写作手法,还要把一些优美词句或经典语句内化为自身的写作思维,并将其灵活运用到自己创作的文章之中,从而形成一篇内容新颖、语句通顺的优秀文学作品。另外,语文教师创建仿写训练活动,还能有效促进小学生对课文语句进行深层次剖析与研究,让其在反复阅读中真正体会到作者使用不同写作手法的意图和作用,从而提升他们课文深度阅读的水平。

以《竹节人》一课为例,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细致描写了自己在学习时期与班级同学一起制作竹节人,上课时悄悄看其他同学玩竹节人,眼睁睁看着教师没收了竹节人,而后又看到教师偷偷玩没收的竹节人的故事,借此表达了作者怀念童年游戏乐趣的思想感情。对此,小学生在进行仿写训练时,可以先回忆自己在这几年的学校生活中做过哪些有趣的事情,参与过哪些有趣的活动,然后参照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方式,把自己认为充满乐趣的游戏或活动描写下来。例如,有的小学生认为制作航模和参加航模比赛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在这项活动中他们不仅获得了一项全新的技能,还收获了更多的友谊。对此,小学生可以利用制作航模这项集体活动进行文章仿写训练。在仿写过程中,小学生需要参考课文作者的写作思路和写作手法。例如,作者在描写如何玩竹节人时使用了比喻句、拟声词,并且对玩竹节人的过程进行了细致讲述,小学生在写航模制作过程时也需要通过细节描写展现出集体活动的趣味性,以及班级学生参与这项集体活动时的喜悦心情。例如,在制作航模时每个人分到了哪项任务、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有趣事件、制作完成后班级学生进行了怎样的试飞活动,等等。另外,小学生还可以模仿原文,写一段班级某同学在上课时偷偷玩航模被教师发现的场景,以此来突出航模在学生心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它所带来的巨大乐趣。语文教师通过创建仿写练习活动,不仅能锻炼小学生迁移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还能使他们对课文原文进行更细致、更有深度的分析与研究,从而对其中新颖的、特别的、有价值的语句或段落进行仿写练习,在提高其语文迁移思维能力的同时,提高小学生文章创作的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既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阅读素养,又要重点培养他们的写作素养。而要想达到上述教学目标,语文教师则需要运用“读写结合”教学策略开展多样化课堂教学活动,利用阅读与写作相互融合、相互辅助的方式,锻炼和启发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思维和写作思维,并借此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进而提升其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 [1]张炤.课外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及有效开展策略探讨[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2(08):167-169.

· [2]胡演梦,胡树海.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的实践探索[J].现代农村科技,2022(09):89-90.

· [3]张燕红.基于素质教育背景探究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品位·经典,2022(15):160-161.

· [4]贾广岳.大数据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意识的研究[J].数据,2022(08):128-13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