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管理中的家校合作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林丽娟

陆河县河城第二中学 广东省 汕尾市 516700

摘要

在初中教育中,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对班级进行一定的管理。班级是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主要场所,通过建设良好的班级风尚,既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能促进学生的成绩提升。而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当中,班主任只是班级管理的一个方面,还需要学生共同参与到对班级的建设当中,这就离不开其家庭的教育和引导。因此,与学生家长保持一定的联系和沟通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这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初中班主任管理;家校合作;学生学业;有效策略

正文


在现代社会,教育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重要力量。初中教育是学生学业发展的关键时期,而班主任作为学生教育管理的核心角色,在学生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作用。然而,单纯依靠学校内部的教育管理往往难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因此家校合作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管理模式逐渐受到广大教育者的关注。

一、家校合作的重要性

(一)家校合作的概念与关系

家校合作是指学校和家庭之间建立起密切合作关系,共同育人、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它体现了学校和家庭在教育过程中的互动与合作,强调双方之间的合力,以此来共同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家校合作的概念和关系建立在相互尊重、信任和沟通的基础上。学校和家庭应该建立起开放、透明的沟通渠道,保持密切的联系和互动。同时,双方应该相互了解和尊重对方的角色和责任,共同制定学生的教育目标和培养计划,并在实践中相互支持和协调。通过家校合作,学校和家庭可以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问题,共同制定教育策略和行动计划,共同为学生的成功和幸福成长而努力。

(二)家校合作的理论基础

家校合作的理论基础包括社会交往理论、生态系统理论和家庭教育理论。社会交往理论强调人际关系对个体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性,家校合作提供了学校和家庭之间有效的社会互动机会。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是由多个环境系统相互作用所决定的,家校合作提供了学校和家庭两个重要环境系统的协同努力,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家庭教育理论认为家庭是儿童最开始的教育场所,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家校合作的地位和作用

家校合作是构建良好教育生态的关键环节。家庭和学校是学生成长的两个重要场所,两者之间的紧密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引导。通过家校合作,班主任能够与家长形成密切的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成长和发展,形成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协同育人力量。

再者,家校合作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家庭是学生最早的教育场所,家长在学生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与家长的合作,班主任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个性、兴趣和需求,以此来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并与家长共同协调和支持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时,它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的形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绩。

此外,家校合作还能够促进学生的社会适应和行为表现的发展。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班主任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帮助他们建立积极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社交技能。同时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和资源支持,以此来开阔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初中班主任管理中的特点和任务

(一)初中班主任管理的特点

初中班主任管理是学校教育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正处于青春期的过渡阶段。这个特殊的时期里,学生面临身体、心理和认知方面的许多变化和挑战,他们开始形成自我认同、价值观和兴趣爱好。因此,初中班主任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发展特点,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异,提供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

(二)初中班主任管理的任务

初中班主任管理涉及多个方面的任务。一方面,班主任需要制定学生的学习计划和目标,组织学习活动,进行学业评价和反馈,同时还要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和问题,促进班级的和谐氛围。同时,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业发展,包括课程指导、学习方法培养、学业辅导等,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动机。另一方面,班主任需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他们的兴趣、特长,并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他们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倾听他们的心声,必要时给予一定的鼓励。此外,班主任还承担着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任务,包括情感支持、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增强心理韧性。

三、现阶段初中班主任管理中家校合作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尽管家校合作在初中班主任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实践中仍然面临一些问题。首先,家庭背景的差异导致了家庭参与度的不同,一些家庭可能对学校的教育工作了解不足或参与度较低,影响了家校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其次,学校资源的不平衡也是制约家校合作的因素之一,一些学校可能缺乏专门的家校合作平台和资源支持,导致合作的效果不够理想。此外,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障碍也是一个现实问题,由于时间、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可能存在障碍,限制了有效的家校合作。

面对这些问题,初中班主任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推进家校合作。首先,学校可以建立家校合作的平台和机制,提供资源和支持,促进教师和家长的交流与合作。其次,班主任可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通过家长会议、家访和定期通信等方式,增进双方的了解与信任。此外,班主任还可以利用科技手段,如网络平台和社交媒体,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提供实时的信息和反馈。最重要的是,班主任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积极引导家庭参与学校教育,形成家校共同育人的合力。

四、家校合作对学生学业发展的影响

(一)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家校合作对学生学业成绩有着积极的影响。通过家校合作,家长和学校可以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并提供必要的学习支持和资源。家长可以在家庭环境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校则可以通过教师的指导和教学资源,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辅导和帮助。通过家校合作的紧密配合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业成绩。

(二)学习动机与学习态度的影响

家校合作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家庭和学校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动力,可以为学生提供激励和支持。家长可以鼓励孩子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律能力。学校则可以通过教育活动和教学方法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通过这样家校合作能够为学生更好地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以此来提高学习的质量。

(三)社会适应与行为表现的影响

家校合作对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行为表现也产生着一定的影响。家庭和学校共同关注学生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培养,可以协调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致性。家长可以在家庭中强调良好的道德准则和社会行为规范,学校则可以通过教育活动和班级管理,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交技能。通过这样的方式,家校合作可以为其提供一致的行为规范和引导,促进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行为表现,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与他人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

五、促进初中班主任管理中的家校合作的有效策略

(一)学校层面的策略

学校层面的策略是促进初中班主任管理中的家校合作的关键方面。为了有效推动家校合作,学校可以采取多种策略。首先,学校可以建立家校合作的平台和机制,这包括设立家长学校、家委会等组织形式,为家长提供参与学校教育的机会。这种平台和机制能够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合作提供一个稳定的桥梁,促进信息交流的机会。其次,学校可以为班主任提供必要的培训和发展机会,帮助他们掌握与家长沟通、协调和合作的技巧,提高他们的家校合作能力。此外,学校应该给班主任提供一定的支持和资源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开展家校合作工作。

例如,学校开设家长学校课程可以邀请专业人士就家庭教育、学生心理健康等方面举办讲座和培训,为家长提供参与学校教育的机会,以此来促进家校之间的良好互动和合作。同时,学校还需要组织家校合作方面的专业培训,提升班主任与家长沟通、协调和合作的能力。另外,学校可以提供教学教材、教学设备和教育技术支持,使班主任能够更好地组织家长会议、家校互动活动等,促进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有效沟通实现良好的教育合作氛围。

(二)家庭层面的策略

在促进初中班主任管理中的家校合作中,家庭层面的策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应该定期与班主任交流学生的学习情况、行为表现以及家庭环境的变化等。通过沟通交流,家长和班主任可以共同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并及时解决可能存在的教育问题。同时,家长也需要关注自己孩子的学习进展,鼓励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供适当的学习环境和资源支持。另外,家长可以带领着孩子共同参与社会实践和义工活动,不仅可以让他们拓宽视野,也能培养其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

例如,家长可以定期与班主任会面,分享孩子在学校和家庭中的进展和困惑,并与班主任一起制定解决方案。这样的交流可以加深双方的理解和信任,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同时,在家里可以给孩子准备安静的学习空间和必要的学习工具,以此来让孩子能够在家里心无旁骛地进行学习,提高在家里学习的效果。在闲暇时,可以带着孩子去参加“关爱老人”等志愿者活动,一方面可以锻炼孩子的心性,另一方面也能促进孩子良好品格的养成。

(三)班级层面的策略

班级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场所,为了促进初中班主任管理中的家校合作,班主任可以定期向家长发送班级通讯,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班级活动的安排和重要通知等。这种通讯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班级群聊或学校管理平台进行,以此来让家长可以一起关注学生在学校的成长。此外,学校也可以根据家长的时间来适当地组织班级活动和亲子活动,这样的活动提供了一个机会,可以让家长和班主任以及其他家庭互相交流,增进了解和信任,以此来增强家校之间的有效沟通。

例如,班主任可以组建一个与家长进行日常沟通和交流的微信群。在群里,班主任可以以图片的方式定期分享一下学生的上课情况,以及日常的学校活动安排等,让家长可以及时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表现状态是怎样的。另外,班主任可以争取各家长的意见,适时地建议学校组织家长参观日、亲子运动会、家庭拓展活动等,以便能够和家长共同讨论如何更好地支持孩子的发展和成长。

(四)教师和班主任的角色与能力培养

教师和班主任在促进家校合作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他们的角色和能力对于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至关重要。为了提升教师和班主任在家校合作中的角色和能力,学校可以开展相关的培训和专业发展活动。这些培训可以包括家校合作理念与策略的学习,沟通与协调技巧的提升,以及跨文化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意识培养等。同时,学校还应该为教师和班主任提供良好的支持和资源,如教育技术的应用培训、家校合作平台的建设等,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履行家校合作的角色。

例如,学校可以组织沟通和协调技巧培训,帮助教师和班主任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包括倾听技巧、问题解决技巧和建设性反馈技巧。他们可以学习如何与家长进行积极互动,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并协调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期望和需求。同时,由于学生和家庭的多样性,教师和班主任需要具备跨文化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学校可以提供跨文化教育的培训课程,帮助他们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家庭的特点和需求,增强他们的跨文化沟通和适应能力。此外,学校还可以建设家校合作平台,提供在线资源和指南,方便教师和班主任与家长进行交流和合作。

六、结语

总而言之,家校合作在初中班主任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提高学习成绩,培养良好的学习动机与态度,促进社会适应与行为表现的提升。然而,家校合作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这包括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沟通不畅,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和平台,以及教师和班主任在家校合作方面的能力和角色不明确等。最后,为了促进初中班主任管理中的家校合作,学校、家庭和班级应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措施。学校应建立家校合作的平台和机制,为班主任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同时给予他们支持和资源。家庭应定期与班主任交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行为表现,并提供适当的学习支持。

参考文献:

[1]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工作的创新管理策略探讨[J]. 吕建国.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02)

[2]初中班主任与家长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 李高田.西部素质教育,2019(14)

[3]初中班主任与家长合作中的问题与解决对策研究[J]. 欧自兰.才智,2017(3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