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德育教育的融合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苏文钧

广州市番禺区钟村谢村小学,广东 广州 511400

摘要

伴随教学改革的持续推进,开展小学教育教学的理念发生了较大改变。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应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在实施德育教育时,通过合理的融入传统文化,有助于德育教育管理者更好的创新德育教育模式,满足对学生实施德育的需求。通过将德育元素与传统文化相融合,较好的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与道德水平,切实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关键词

传统文化;德育教育;融合策略

正文


小学阶段对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非常关键,尤其是伴随经济社会发展,人们需要及时转变教育理念。在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教育工作者还需重视培养学生道德素养,不断提升德育成效。对于很多小学生来说,在家庭中备受宠溺,成长过程中形成了很多不良习惯。教师在实际教育时,尤其需要重视对此类群体的德育,帮助学生更好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价值观。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非常丰富,历经长时间沉淀后,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精神文化财富。通过将传统文化与小学德育相融合,一方面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对于提升德育实效具有极为关键的作用,本文在此针对融合策略展开探究。

一、运用传统文化强化学生三观教育

在实施小学德育教育时,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非常重要的教育资源。从传统文化角度来看,针对小学生实施德育教育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德义礼智信等方面的素养,促使学生民族文化素养与道德水平得以有效提升。在实际开展教育工作时,通过融入传统文化,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增强学生认可传统文化的程度,帮助学生在学习成长中更好树立正确的三观。

比如,在实施德育教育时,可以要求学生定期诵读《弟子规》等经典文化,如通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入则孝”的内涵,帮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如何更好的孝顺父母,同时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德育教育任务,要求学生在回家后,帮父母完成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记录事件完成过程与心得感悟,在课堂上反馈给教师等教育管理人员。可以发现,一些学生回家后帮妈妈擦餐桌、拖地,给爸爸洗脚,倒洗脚水等。通过融入传统文化开展德育教育,对学生进行适度引导,帮助学生针对传统文化的精髓进行深入探究,以此促使学生对世界的认知水平不断提升,并培养学生形成较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此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诵读经典比赛,促使学生关注传统文化的发展,无形之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进而更好形成正确的“三观”。

二、运用传统文化强化对学生的礼仪教育

我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在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教育时,教师等德育教育实施主体,应着力培养学生懂礼、守礼和重礼的良好传统与意识,以此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从传统文化角度来看,“礼”具有对宇宙天地的敬畏之情,并且涵盖了对道德品质的追寻,也是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关键。教师通过将传统的“礼”的文化与小学德育相融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礼仪素养,促使学生更加适应当前社会发展。

比如,在《礼记》中,提出了“天下为公”的理念,实际描述的社会即为大同社会,体现了古人对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美好向往。顾炎武从家国的宏伟高度出发,提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观点,既具有丰富的“礼”的内涵,同时也体现了其忧国忧民和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思想,并且该观点广为流传,成为人们表达爱国之情的经典语句。教师在实际开展“礼”的教育时,可以充分发挥上述传统文化的作用,将其作为促进学生综合素养不断提升的重要教育资源,以此促使小学德育教育水平不断提升。

三、运用传统文化强化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

儒学思想对于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最早提出人和社会、自然应当和谐相处。因此,在针对小学生实施德育教育时,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儒家文化的作用,运用其中诸多较为经典的观点与思维主张等,培养学生形成宽厚处事的美德。同时,教师应对教育形式不断创新,充分发挥多媒体等教育手段的作用,以优化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满足德育教育要求。

比如,儒家最早提出“仁爱”思想,墨家提出了“兼爱”的观点,实际上表达的都是社会大众在人际交往方面的观点。教师在实际教学时,应充分发挥古代传统文化的作用,利用其中的仁爱有关的内容,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鼓励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应彼此关心和互帮互助,进而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规范。然后,教师可以在融入传统人际交往文化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学会如何与他人进行交流和相处,促使学生人际交往方面的能力不断提升。

结语

近年来,伴随经济社会发展和信息传播媒介的不断增多,小学生日常生活中充斥的文化内容与文化类型日渐丰富。教师在将传统文化融入德育教育时,应谨慎选择教学资源,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辨别能力,促使学生可以自主查找积极向上的传统文化,应用于自身的成长与发展当中。德育教育管理者要着力培养学生文化辨别能力,引导学生充分发掘传统文化的深刻价值,促使学生德育素养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张莉.小学德育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J].试题与研究,2020(31):131-132.

[2]刘萌萌,马风娟.小学德育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J].数码设计(下),2021,10(2):18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