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如何进行科学诊断及质量分析初探
摘要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诊断 质量分析 教学质量
正文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进度并结合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情况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及时的诊断,以便全面了解学生对于本阶段知识的掌握水平并及时调整后续的教学节奏和教学内容的侧重点,可以实现更高效的教学,无论是在课堂教学或者是作业设计以及潜优生的针对性辅导方面都可以提供全面细致的指导作用。
一、科学诊断,全面把控
诊断的内容一定要结合近阶段的教学重难点以及学生的易错点进行精细化的设计,可以以教学单元作为诊断对象,或者以知识领域作为诊断对象。如五年级下册中数与代数领域包括: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减法;图形与几何领域包括:观察物体(三)、长方体与正方体、图形的运动(三);统计与概率领域:统计。或者以专题作为诊断对象,如分数的加减计算或者用排水法求体积等。诊断内容、形式及范围的选择主要参考教学的阶段的时间点,如果是新课程的教学阶段,建议选择单元诊断或者专题诊断。如果是期末复习阶段,建议选择模块诊断或者综合诊断。只有选择合适的诊断方式和范围才能够更好的实现诊断的价值,对于后续的教学也会更加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作用,正如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二、及时分析,有的放矢
诊断后及时进行科学的质量分析是整个质量监测中的重中之重,根据学生的卷面扣分情况,利用小题分登记表逐题登记扣分人员及扣分情况,这样可以全面细致的掌握学生的易错点及扣分集中点,具体要落实到每一道小题多少人扣分,扣了多少分,都是哪些人被扣分,这一题考察的知识点是什么,出现大面积扣分的具体原因有哪些?是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的差异所导致的,还是教学过程中对于这一块的知识点落实的不够扎实,这些诊断的结果对于后续教学的整改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这便是诊断的真正意义所在。
三、及时反馈、有效沟通
诊断结果出来以后,除了教师本人对于教学班的水平有了清晰的把握,更重要的是要把诊断的结果用科学和正面的方式反馈给学生和家长,只有学生本人和家长对于自己和自己的孩子有了及时和清晰的认识,才能够在后续的学习和指导的过程中有更加科学有效的规划和方向。比如每次在进行完一个阶段的诊断后,我会结合本次具体考察的知识点做一个表格,表格中会具体呈现每一个小题的题号、考察的知识点、错误的人数及人员名单,这个表格除了给教师本人作为留底参考,在课堂的试卷评讲的过程中也会反馈给学生,这样学生就会更加详细的了解自己错误题目所占的比率及错因,在听取教师评讲的过程中就会更加的认真和细致,也更加有利于后续的反思和小结。每次的诊断我会对比上一次的诊断结果,评选出各种进步奖,尽量实现全员覆盖,并进行量化的学生币奖励政策,原则上只进行鼓励和奖励,不批评不惩罚。这个环节是学生们每次最期待的环节,同时也达到了正面反馈和鼓励的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四、反思小结,目标明确
诊断反馈后会布置给学生一项课后反思和小结的作业,结合本次的诊断进行一个细致全面的自我分析和小结,具体落实到每一个小题的错因分析,以及今后的学习目标及规划等。
五、小组合作、家校共赢
在日常的学习中,我会根据学生的学业水平及综合能力进行分组结对,实行生生互助的学习机制,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合作意识,并在每次的阶段性的诊断后对于进步的小组进行奖励和并邀请优胜小组进行经验分享,营造良好的学风氛围。家校合作是实现教学质量提高的良好助推器,诊断后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反馈可以让家长及时、全面的了解学生近期的学习状态与学习成果,并配合教师与孩子共同制定合理有针对性的学习和辅导计划,真正的实现家校共赢的局面。六、教学整改、个性辅导
教师结合诊断的结果进行科学全面的质量分析后,及时在后续的教学中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可以实现更加精准的教学目标。如五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长方体与正方体》是本册书的教学重难点也是学生在考察过程中的易错点,所以在本单元的诊断和质量分析完成后,会暂停新课的教学,并结合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求算的实际问题进行专题训练,首先会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典型题目先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和评讲,然后在下课前发给学生一到两题的过关练习纸,进行及时的验收和检测,课后及时批改和统计,这样过关的比率以及哪些学生还没有掌握就能够获取及时的数据,如果没有过关的比例较小,会针对未过关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第二轮的过关,直至全员过关为止。经过反复的操作和验证,本教学手法获得了非常有效的结果反馈,同时教学质量也获得了扎实的保证,学生和教师都获得了非常好的成就体验。
总之,科学有效的诊断与质量分析对于教学质量的监控和指导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如何结合新课程标准,与时俱进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更加可持续化发展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法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顾长明.发现与改进,从学业质量测试数据分析开始——以江苏省连云港市小学数学学业质量测试为例[J].小学数学教育,2015(11):5-7.
[3]刘学智,高云龙.区域性学业水平测试质量分析——小学数学学业水平检测试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的视角[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2):167-171.
[4]顾燕.对小学数学试卷评讲有效性的思考[J].小学教学(数学版),2014(02):6-7.
[5]文婷.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学业质量检测卷的评价分析[D].中南民族大学,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