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生物作业优化设计的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房丽丽

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东湖第一初级中学 110400

摘要

在“双减”中,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一个核心内容。课后作业是生物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一个重要方法。传统作业侧重于记忆,具有较强的重复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产生厌烦情绪,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多样化的课外作业可以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有效地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促进了“双减”的实施。科学、合理的作业设计,可以使作业的数量减少,质量增加,功能发挥。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初中生物课后作业的现状,阐述了在“双减”政策下课后作业设计的策略。


关键词

“双减” 初中生物 课后作业设计

正文


前言

2021年7月24日,《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家庭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政策)拉开了教育改革的帷幕。“双减”政策中明确提出了减轻学生家庭作业负担的要求,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长期以来,家庭作业一直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的难题。由于课时的限制,老师们只能通过布置更多的作业来提高自己的成绩。面对大量的作业,学生东拼西凑,以完成作业为终极目标,作业质量不高。长此以往,不仅会给师生的心理带来负面影响,还会让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使作业失去了它应有的功能。因此,要从科学、合理地设计课后作业入手,使“双减”政策得到有效的落实,使作业数量减少,质量提高。

一、“双减”政策下对初中生物作业设计研究的重要意义

个人知识体系的建构和能力的培养,都是在不断的思想碰撞和交融中完成的。在与同学、教师,乃至社会中具有不同特征的人的交流和合作中,学生的认知结构不断得到完善。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有些教师还停留在“自我主导”的教学模式上,在日常教学和作业布置上忽视了学生的思维;大多数学生对自主性学习概念缺乏认识。比如,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的时候,面对老师布置的任务,他们不能进行主动的自我分析,而是选择借鉴他人的学习成果。这就导致了学生很难跟上老师讲的内容,更别说主动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了。随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学校和家庭的重视。当前,我国初中生物教学及课后作业的开展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教师应该通过掌握更好的教学方法,学习更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观念,“主动”地建构知识结构,巧妙地运用作业设计来提高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

二、初中生物课后作业现状

(一)课后作业形式单一

生物作为理科中的文科,很多东西都是需要背诵的。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对知识点进行了总结和整理。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教师通常会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死记硬背,做一些巩固性练习。这类作业常常缺少挑战和探究。如果学生长时间地重复这种单一的作业,他们就会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因为无法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的热情,因此经常会出现完成作业或者抄袭作业的情况,这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二)课后作业脱离生活实际

生物学是一门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学好生物学知识对我们的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果布置作业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查漏补缺、提高成绩,那么必然是与现实生活脱节的。学生所学到的只是一些书本上的死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并不能被学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陷入了迷茫,因此学习就失去了意义,这对学生深入学习和主动探索不利。

(三)课后作业缺乏差异性

每个人的成长环境都不一样,他们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也不一样,同样的作业对不同的人所起到的作用也会有很大的差别。底子好的学生在课堂上已经基本掌握,因此作业完成起来也比较轻松。对这类学生而言,许多作业都是不必要的,过多的作业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而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他们在课堂上所讲的知识还没有完全掌握,这就使得他们很难完成作业,从而导致作业无法完成。时间一长,学生就会丧失学习积极性,甚至出现厌学的现象。

三、“双减”政策下初中生物课后作业设计策略

(一)设计活动作业,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在展开生物作业设计的时候,老师要以主题活动为起点,通过布置活动作业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参与程度,要鼓励他们自己去学习,去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去,去探索,去独立地完成作业。再进行作业设计时,要让学生学会积极地去思考,并按照他们的学习兴趣,布置相应的作业游戏活动。让同学们透过这些活动,来加深对生物学的认识,拓展他们的知识面。

比如:在学习动、植物细胞的过程中,要增强学生对生物学理论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增强他们的生物学经验。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们把很多同学带到了生物实验室里,让同学们在实验室里做一些生物实验。通过对洋葱表皮细胞的解剖,使学生对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教师可以利用学习小组的优势,6-8人为一组,让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结构。在实施分组实验前,生物学老师应向学生介绍标准化作业的步骤,以及如何制作洋葱片的样品。采用现场演示的方式,使学生了解显微镜的操作过程和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在讲解完之后,老师要给学生提供实验思路,明确实验任务。接下来,老师会给学生们布置一些实验探究作业,让学生们与刚才的生物实验相结合,自己去写出自己的实验报告,并对实验过程和实验数据进行详细地记录,从而对实验进行分析和总结。做完实验后,老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进行小组的总结,让每个小组派出一个代表做实验汇报和总结,谈一谈在实验中的收获和感悟。与学生的实验报告相结合,生物教师会对学生展开全面的评价,从而提升学生对实验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同时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强化他们的总结和分析能力,从而推动学生的生物学习和发展。

(二)开展小组合作,设计个性化作业

生物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建立起一个生物学习合作小组,把不同水平的学生平均分配到每个学习小组中,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合作,一起推动生物学习的发展。老师们在分配时,必须遵守平均数的原则。把不同水平的同学均匀地分成不同的学组,使每个学组的学习资源、成员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比如,就拿“生态系统的组成”这一初中生物知识来说,老师在本课程的作业布置中,将学习任务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分配给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各自承担不同的责任。首先,让同学们清楚地认识到“群组”的议题,并了解了群组的构成及构成要素。其中,成绩 A类的学生因其良好的生物学基础而具有较好的生物学学习能力,教师可以让小组中这样的学生充当小老师的角色,对其他学生进行单元知识和概念的考试,让他们对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食物链、食物网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还可以对其他其他同学的作业进行检查,解答疑问,从而使其他其他同学能够更好地掌握生物学知识,提升生物学的学习能力。对于成绩 B类的学生而言,他们之间能够进行交流并进行讨论,从而了解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从而发现自己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 C类的同学,则是通过团体合作互助的方式,让同学们对生物学的基本知识有了更深的了解。

(三)利用互联网科技,设计线上作业

伴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国家的互联网规模越来越庞大,无线的通信设备、手机、计算机,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为了对生物教学的改革进行更深层次的完善,让生物作业的布置变得更加地智能化和多元化,老师们可以充分地运用网络的平台,给学生们布置一些线上的生物作业,从而提升他们的作业学习效率。

比如,给学生们安排线上的生物作业,进行生物知识大闯关,就是与生物的教学内容相联系,以教科书为依据,进行更深层次的扩展和扩展。运用微课堂录像的方式,拓宽了生物学的知识面。比如,在学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这一章节的时候,可以通过线上微课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扩展练习,让学生对生物圈的组成结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在具体的教学案例基础上展开对其的分析,并在生活中对现实中的应用题展开实例,让学生对生物圈的功能有一个更为深刻的理解。还可以使用一个学习交流平台,这种“学习交流平台”指的就是将在线网络充分的运用起来,为学生创造出一个智能化的交流空间,让他们可以在线上进行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同学们可以将自己在生物教学中的发现与其他同学一起分享,也可以将自己在生物教学中所总结出的学习经验,和同学们交流。如果遇到自己不会的问题,同学们也可以在交流讨论空间中,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人多力量大,可以拓宽学生的学习思维,推动他们的深入学习和发展。

(四)设计观察作业,获取真实资料

观察是理解事物和获取新知识的来源。通过观察,使学生掌握了观察的技巧,从而使观察质量得到提高。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观察型作业的设计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这一环节可以帮助学生通过观察生物现象,获得第一手资料,从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比如,在教授《植物种子发芽》这一课时,老师让学生们在自己的课余时间里,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种种子来进行观察和实验。学生不但要为种子提供足够的萌发环境,而且要注意观察和记录其萌发的全过程。过了几天,每个团队都成功地做完了他们的家庭作业。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分享越来越多,他们不但感到生物现象是那么地有趣,更感到有机会深刻体验生物现象的神奇。

由此可以看出,在初中生物学的教学中,老师们应该给学生们安排合适的观察作业。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可以抓住正在发生的现象,获得的材料更加真实、生动,在此过程中,学生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都会得到提高。

(五)设计分层作业,满足不同需求

学生的基础、能力和个性的差异,这是一个客观的事实。所以,在布置作业的时候,教师可以进行有针对性地分层设计,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的能力。教师可以以教材内容及学生学情为依据,将作业设置为基础题与拓展题两种类型。基础题是必须要完成的,拓展题可以自主选择,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压力与学习时间展开充分考虑,对内容与量进行科学把握,给学生留出自主选择的空间。

比如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课中,需要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有一定的了解,这就是基础题。扩展题的版块中,可以放入分析题、说明题、简答题和计算题。所以,老师们可以用填空的方式,把肺炎双球菌化制成一个完整的实验流程,并把它写出来,把它当作一个基本的题目来巩固所学的新知识;但是,如果让学生以这一节课所学的内容为基础,画出思维导图,列举生活中可以证明 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现象等作业,可以对知识进行扩展和延伸,将生物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敲响学生思维的大门。分层作业设计和辅导,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能力,帮助他们拓宽思路,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六)设计协作作业,亲子共同体验

初中是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他们的独立思维和判断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亲子作业,在巩固知识的同时,还能促进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情感交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并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促进亲子共同体验学习与成长的乐趣。

比如,在《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一课中,学生需要关注并学会粗略地评价自身的营养状况,了解合理膳食的意义与价值。所以,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为学生准备了一项亲子作业:先独立设计一份食谱,营养要合理,然后邀请家长合作,制作一次营养膳食。经过了解,各家各户都做了细致的调查和制作,并将作品展示于班群中,并附以介绍。如有一户人家的午餐有:胡萝卜炖牛肉,海带汤,水煮大虾,炒豆芽,米饭。牛肉和豆腐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海虾中含有丰富的脂肪酸,能够为大脑提供能量。而胡萝卜则可以改善记忆,促进脑部代谢;海藻富含碘,可缓解紧张情绪,改善精神状态。

结语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的实施,不但要对作业形式进行改革,而且要让作业更加接近学生的认知;更要仔细考虑作业内容,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提高。让科学、合理的课外作业帮助“双减”,达到减负、提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韩滨岳,黄超凡.借作业设计、促学生发展——浅谈初中生物作业设计[J].中学生物学,2020,36(09):34-36.

[2]陈福高.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作业的设计[J].新课程(中学),2019(10):21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