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易杰为

奉新县第一中学 邮编:330700

摘要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在高中物理的教学中,遵循核心素养培养的具体观念,使其真正体现出核心素养培养的育人价值。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必须要对这一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组成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课堂教学的具体原理和优化的策略有一个精确的把握,这样才可以真正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达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为学生未来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核心素养;高中物理;教学;策略

正文


前言

在高中课程中,物理知识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对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老师更注重对学生解题的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就造成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这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不利。新课程标准对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要让他们在生活中,通过自己的实践,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现象,让他们体会到生活中的物理,从而使他们对物理的理解和掌握更加透彻,从而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一、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目前,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了以下四个方面:物理观念、实验探究、科学思维、科学态度与责任。(1)物理关键是指物理学中的物质概念、运动观、相互作用观、能量观及与之有关的因素,强调对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2)实验探究,是在物理课程中,利用实验去发现物理规律或现象的一种方式,具体包括:理性猜测,问题发现,实验设计方案探究,分析论证,合作交流,评价和反省。(3)科学思维是指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需要的重要思维方法,主要有:分析综合思维,抽象概括思维,推理论证思维与方法,批判性思维,理想化思维,模型化思维等。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对学生物理思维能力的培养。(4)科学态度与责任,即学生对物理学的价值观念、态度,主要包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具有研究物理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理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就核心素养而言,主要指的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侧重对基础知识的讲解之外,还应该加强对多种教学方式方法的运用,积极创新教育理念,在明确学生能力的前提下,科学地制订教学方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能够自主对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深刻感受物理学科的魅力。在探索过程中,学生可以对物理原理进行多方面思考,增强思考和分析能力,从而提高物理水平。同时,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教师还应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使他们能够自主地进行研究,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他们能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从而形成良好的学科素养。同时,通过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探索能力。可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基础,不仅能不断夯实学生的基础,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物理水平和能力,体现新课改的教学要求

三、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现状

1.核心素质重视度不够

目前,我国高中学物理课堂大多是应试教育,在开展素质教育的高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领导也只把基础教育质量作为应对检查的手段,忽视中学生基础教育质量的长远利益。这种问题使得我国大多数中学片面关注实际利益,过分关注考试成绩,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没有深刻的认识。学校管理者过去一直以素质教育为口号,这种状况的存在使得高中物理课堂核心素养培养意识薄弱,它严重制约了高中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

2.核心素养培养未找到正确的方法

在许多高中物理课堂上都没有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这种教学方式并没有让学生更深刻地思考核心素养培养的思想内涵和情感共鸣。核心素养的培养渗透不是简单的传递,而是要引导中学生更深入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理解核心素养培养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作用,使高中学生对物理学习内容有更深刻的认识。

四、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

1.利用合作尝试,提高学生的学科探究能力

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学生一般都是自己去学习,自己听课,自己做笔记,自己写作业,自己分析错题,或者是记住知识点。但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和不足,比如,明明有更好的学习方式,却找不到,从而影响到学习的质量。进行合作教学,就是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形成一种对学科知识的探究意识,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以提高学习效率,弥补认知短板。

例如,我们在学习“传感器的应用实验”这一节内容时,就围绕“温度报警器”这个实验环节展开了一次合作学习。教师设定的研究课题为:某客户需求一款温度报警器,用于对其(仓库、工厂、牲畜笼舍、机械设备)等进行温度报警监测。要求同学们不但要提出温控报警的概念,而且要对温控报警的具体方案进行细化。例如,对于鸡鸭等家禽的饲养笼舍设计温度报警器,应设定温度报警线在什么范围?在教师的项目指导下,学生们会组成一个小组,共同完成报警装置的设计。

在此过程中,老师得知有一组学生是这么分工的:他们先决定了课题的研究方向,为某个蔬菜储存仓库安装温度报警装置,以确保仓库的温度被控制在蔬菜储存的最佳温度范围。以此为依据,有些学生负责收集数据,为蔬菜储藏室设定最佳温度范围;有些学生负责设计温度报警电路;部分学生负责选择温度表的材质。最后,他们将所有的资料都整理了一遍,终于有了一个相对完整的计划。这种合作学习可以加深和扩展课堂内容,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团队协作精神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影响,与核心素养教学的要求相一致。

2.创设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为了提高学生的物理意识,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老师应主动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主动参与,从而促进他们的科学思考。老师可以通过运用物理现象或者物理常规知识,引导学生进入物理世界,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对物理的理解。同时,教师要始终围绕着学生,根据他们的兴趣、行为习惯来设计他们感兴趣的课程,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比如,在“力的分解”的教学中,老师可以用细绳和铁块,将它们固定住,然后用一根线或者两根线提起铁块,让学生仔细观察,看看线段的根数和铁块之间的区别。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地动手操作,增强他们的物理意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3.依据实际生活,做好学以致用

教学原则与态度是高中物理教学的核心,物理教师要认识到,物理现象源于生活,与现实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要善于把物理现象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通过运用所学的知识,对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进行分析,并巧妙地把物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内在能力,使他们能够学以致用,从而使学生逐渐认识到物理的内涵,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能的转换与守恒”的时候,老师可以给学生展示磨刀石和菜刀的图片,激发他们的视觉感官,让他们的注意力集中,然后再进行提问:“磨菜刀的时候,为什么要用水?”在磨刀过程中会产生什么样的能量?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能够理解,磨刀的过程会增加菜刀自身的内能,温度会升高,从而影响到刀刃的锋锐程度,从而将物理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从而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

4.强调物理学习方法

在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物理教学的目的是在传授物理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向学生传授物理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物理课上,老师要根据课本的要求,将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法融入到物理课堂中,让学生在科学的环境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思考习惯,并在建立科学的思维框架下,熟练地运用物理学习的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物理学习能力。例如,“曲线运动”的教学,老师可以从篮球运动的角度出发,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主动地投入到曲线运动的计算练习中。当学生思考怎样决定篮球在某个时间点上的速度方向时,老师会让他们思考速度、质量、方向等因素对他们的运动有没有影响,从而得到“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防线,沿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的理论。在这样的指导方式下,学生对曲线运动的认识和运用,并非老师单方面地教导,而是通过自身的反思,找到了自己的物理学习方式,从而增强了他们对曲线运动的记忆。

5.结合多媒体教学

目前的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没有具体的教学计划,课堂气氛不活跃。此外,高中学生面临着很多压力,枯燥的课堂环境会让学生陷入劝退的状态,这样长此以往下去,在物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很难培养起良好的科学兴趣。要使学生真正走进物理课堂,在多样化的课堂环境中认识到科学严谨的重要价值,教师应在物理课堂中融入新的教学方法。积极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设备,提高物理课堂的趣味性,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物理学习环境中感受到每门物理课程的核心价值,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责任感。

例如,在电学实验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地运用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的电学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互联系。使他们了解电力学的原理和电力磁场的建设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收集核领域的文献资料,让学生了解核武器的强大威力和核武器对国防的重要性,学生不仅可以详细了解与身体有关的基本知识也能激发他们潜在的爱国主义精神,充分体现他们的科学责任感。

6.合理创设趣味实践活动

物理实践的形式多种多样,所学的内容都是要运用到生活中去的,而完全以实验室为基础的模式化实践,很容易使学生的麻木。现代的教育改革,对教学模式的多元化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传统的课堂中,完全依靠教师讲解、学生操作的方式,早已不能满足现代的教学理念。因此,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增加他们的兴趣,就必须设计出创新的教学活动。例如,在《曲线运动》这一课中,我们可以借助周围的资源,进行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和实践。高中物理老师可以以学生们熟知的“打水漂”为主题,带领学生们去公园,进行一场“打水漂”的比赛。物理学习不是一个封闭的过程,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物理知识进行合作研究,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别人的意见,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实现自主探究的教学目标。用行之有效的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程度,加强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总结和反思,从而推动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因此,教育者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发展的机会,以学生的学习感受为依据,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教学思想是培养学生的基本物理技能,物理是一门非常有用的学科,贯穿于生活的每一面,通常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有效地与日常生活中的相关实例和物理现象。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教师应注重加强核心素养的教育,促进学生物理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全面发展,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物理能力的目的,以此来促进学生基础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千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优化方法探讨[J].物理之友,2019(3):7-9.

[2]蔡千斌.核心素养下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优化的关键环节[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19,814(1):21-25.

[3]乔红霞.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与反思[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9(4):64.

[4]王强,周晓林,帅晓红.基于科学史教育发展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J].湖南中学物理,2020,16(11):54-55.

[5]耿宜宏,杨国庆.基于IYPT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践与思考[J].物理之友,2020,23(5):1-5.

[6]蒋华.基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探讨[J].物理教学探讨,2021,35(4):4-8.

[7]安磊.“等效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及策略探讨[J].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2021(09):51-53.

[8]王书琴,杨子林.立足核心素养促进能力培育——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物理教学策略研究[J].求学,2021(36):13-14.

[9] 解永平.基于物理核心素养培养谈“探究动能定理实验”的考查:解读《2017年江苏省普通高中考试说明》[J].物理教师,2020(6):84-8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