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陈莉

娄底市第二中学

摘要

项目化学习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加自由地探索和实践的空间,它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特殊的意义。将项目化学习与初中语文整本阅读相结合,可以达到1+1>2的教学效果。现在,本文从项目化学习的特点和整本书阅读教学的需要出发,对一些行之有效的实施策略进行了分析,目的是提高阅读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

初中语文;项目化学习;整本书阅读

正文

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浅尝辄止的阅读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整本书阅读更是备受关注。当前初中语文教材已增加了名著导读部分,新课标对整本阅读提出了指导性要求。可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整本书阅读模式正逐渐成为一种共识,也是未来阅读教学发展的方向。针对学生阅读能力薄弱、阅读环境碎片化的现状,如何有效地实施整本阅读,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重要问题。项目式学习是一种基于构建主义理论的现代教学方法,它具有目标明确、主线清晰、强调系统认知等特征,它与整本书的阅读互相加持,在解决教学困惑方面有很大的帮助。

一、项目化学习对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意义

什么是项目化学习?“项目学习”顾名思义,就是组织有效阅读活动,并以创造性的方式解决特定的问题。在整本书阅读中,教师根据整本书的“整”字特征,将阅读结构化,系统化,实现了语文阅读对提高语文能力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作者认为,在整册阅读教学中有效地实施项目学习,具有如下意义。

(一)提升阅读高阶思维

整本书的阅读方式实现了由单篇阅读向群文阅读的转变,由“散点式”向“焦点式”的转变。在整本书的项目化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整本书的核心内容,选择合适的主题,设置驱动型的问题,逐步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更深更远的方向发展。同时,“专题化学习”还通过设置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为学生创造更高层次的思维情境,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这样才能有效地将学生的思维引导到一个不断向上攀升的阶段。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不断地寻找,验证,推理,归纳,从而形成一个系统的阅读框架。

)提升阅读探究自主性

阅读是思维活动的动态过程。整本书的项目学习要求学生对整本书的内容,结构,语言等进行深入而不断探索,最终形成整本书的阅读模式。在这段时间里,学生们需要制定一套完整的阅读计划,并自主地确定研究项目,从而解决困难。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自主监控,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在项目学习中,有效建立驱使问题成为优先事项。唯有如此,才能做到做中学、学中研、研中思。

)提升阅读评价高效性

“项目学习”是指把阅读当作一个整体来做,使阅读更加有计划。在项目学习中,有效实践活动能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使学生沉浸其中。在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中,实施项目化学习可以有效地将繁重的阅读任务转化为细碎的阅读目标,可以积极开展阅读评估,提高阅读效率。同时,适时的阅读评价既要评价项目化学习的结果,又要评价在项目化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探索和实践。这样能够有效地保证整本书项目化学习的质量和素养目标的实现,提高整本书阅读效率。

、以项目为导向的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面临的挑战

(一)阅读难度与阅读能力的矛盾

对教师和学生来说,在项目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整本书的阅读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具体来说,项目学习在实践中面临着如下难点:

第一,项目学习的组织与实施难度较大;与讲练式教学不同,项目化学习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育人体系,从项目主题的选择、实践活动的设计、指导策略的实施,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与此同时,项目化学习是一种探究式教学活动,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在激发学生潜能的同时,也放大了初中学生叛逆好动的短板。如果教师不具备严肃和灵活的课堂掌控能力,很容易造成课堂秩序混乱、阅读教学指向性不够明确等问题,从而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

第二,要对整本书的阅读有深刻理解,并不容易。与单篇阅读相比,整本书阅读的知识容量和阅读深度是无法相提并论的。但是,长时间生活在传统阅读教学环境中的初中生,他们缺乏对关键信息进行提炼和分析的能力,因此在面对大量认知信息的整本书阅读时,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不适应。这就导致了学生对阅读的理解只停留在文字基础的层面上,而没有与阅读材料和作者进行深度对话,虽然有高频度的阅读输入,但所获得的感知却很少,甚至在读完本读物之后,他们的脑海中也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阅读框架,又如何能够激发出真实情感。这不仅削弱了学生的阅读成就感,降低了他们的阅读积极性,同时也使得教学活动偏离了教育的本源,使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教学活动设计失位

当前,在传统的教育理念和素质教育的新潮流发生剧烈碰撞的情况下,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初中语文整本阅读教学的组织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困惑,教学活动的设计和教学模式的要求之间出现了不协调的现象。

第一,没有明确的教育目的;阅读是语文考核的一个重要模块,受中考机制的影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目标依然向认知层面倾斜,仅仅以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程度作为阅读教学的落脚点。不管是对项目的流程设计,还是对整本书阅读的目标设置,都存在着明显的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思维的问题,这就造成了教学活动脱离了原来的轨道,从而削弱了项目化学习的教育价值。

第二,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使用不当。有效整本书阅读,需要以科学的阅读方法为基础。然而,教师对于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缺乏针对性指导,学生还在使用单篇阅读的方式,目前的阅读能力还很难支撑起一本书的阅读,这不仅会造成学生对书籍主题内涵、语言特点及写作技巧的理解不到位,还会导致他们无法持续地完成项目化学习活动。

第三是教育评估制度的不健全。在基于项目化学习的整本书阅读组织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许多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对此进行及时反思和调整。然而,在教学评价环节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对于学生的阅读习惯、学习态度以及关键能力缺乏必要的关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教育的局限性和学生的认知短板都一直存在着,而且还在不断地恶化,这样就会造成一个恶性循环,最终会造成教育的低效问题,从而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以项目为导向的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策略

(一)制定阅读任务,明确认知目标

项目化学习并不意味着忽略知识性内容,它是把零散的知识串联成一个有机整体,引导学生深入挖掘隐藏在表象后面的思维性知识,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应根据核心素养培养的需要,明确项目学习的认知目标,构建项目学习的核心知识体系。以《红星照耀中国》为例,作为一部纪实新闻作品,以培养学生对新闻、传记、回忆性散文等主题的解读能力为切入点,制定“项目化”整本阅读教学目标。

(二)构建问题驱动,强化文本分析

所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问题不仅是推进项目化学习进程的驱动因素,也是深化阅读思考的载体。因此,教师应通过设计具有引导性和启发性的阅读思索问题,来提高整本书的阅读活动的深度。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为例,本单元名著导读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摘抄意识和做好阅读笔记。通过设计不同层次、不同层次的探究项目,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要了解保尔·柯察金的成长过程,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保尔·柯察金的思想经过了几个阶段的变化,使学生明白了故事的主线,学会了逻辑结构的安排。其次,我设计了一个形象分析的专题,提出了一个开放式的问题:保尔·柯察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促使学生能从不同的视角去揣摩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塑造出生动立体的人物形象。第三,设置阅读积累专题,要求学生摘抄书本上的哲言和优美词句,分析语言特点,梳理写作技巧,尝试模仿和拓展。最后,通过对“红学经典”主题的分析,来解读“红学经典”的现实意义。老师引导学生思考,站在新的时代视角下,我们可以从主角那里得到什么样的精神支撑?您如何理解《钢如何炼》这本书的题目?在阅读过程中,可以自由地分享阅读感受,从而达到对整本书的升华,把文字转化为内心的情感和价值。以问题为核心,形成任务驱动,引导学生由阅读到悦读再到研读,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思维,提高他们对整本书阅读的理解深度,培养他们的自主阅读能力。

(三)推进阅读实践,引导感悟交流

阅读是一种以自主意识和自觉意识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活动,其实施过程是整个课程体系中最大的难点。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制定合理的阅读方案,在教学中渗透有效的教学手段,从而使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获得更好的效果,是语文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拿《昆虫记》来说,一是在阅读之前,要做好阅读前的准备。一般来说,在初中阶段,项目化学习是以合作的方式来实现的,尤其是对于整本书阅读这种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活动来说,建立学习共同体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教师要以学生的阅读能力、性格特点以及学习需求等为基础,坚持互惠互助的原则,对学习小组进行划分,从而提高在探索性阅读过程中的认知冲突与思维碰撞。

另外,针对初中生的阅读兴趣较低的现状,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通过法布尔毕生对昆虫的观察和研究,和《昆虫记》的惊人成就,来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其次,要注意对阅读的过程进行引导;整本书中所包含的信息量很大,因此,老师要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阅读方式,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同时还要对他们进行提炼出关键信息的能力进行培养,并养成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思考的良好习惯。比如,指导同学们通过书目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来制定阅读方案,并制定出研读分工方案。再比如,把书中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情节作为线索来整理自己的阅读笔记,去感受文学的表达方式,去领悟书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第三部分是对阅读结果的组织。教师让每一个学习小组都可以分享项目化整本书的阅读成果,这样可以在提高学生阅读成就感的同时,还可以打破小组的界限,让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更加深入,从而达到多维度视角与阅读感悟的融合,从而加深他们的阅读理解层次。

(四)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归纳反思

教学评估不仅是对整个阅读过程进行整理和思考,而且也是指导下一步有效开展的“风向标”。为此,教师应突破传统的“自上而下”“独裁式”的教学评估模式,拓宽评估对象,细化评估内容,构建一套与“项目学习”思想相一致、体现“全书性”的教学评估模式。比如,在讲授《社戏》这一篇课文的时候,老师根据这一篇课文《呐喊》,组织一套完整的读物,来帮助和扩展这一课的内容。在教学评价环节中,教师利用量化评分表,将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以及教师的评价进行了组织。

首先,在评估的内容上,从制定阅读计划、参与项目活动、完成个人和小组任务、完成项目活动的结果和结果的展示等五个方面来综合评估学生的态度、能力和知识,并确定各方面的权重。其次,在评定方法上,采用了评分制度,以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老师评定的平均值,来计算学生在每个评定维度上的总分,以确保评定的客观公正。通过对分数进行量化,使教师和学生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优缺点有一个更清楚、更准确把握。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设置一个反思自述环节,让老师和老师一起对在项目化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的提升、存在的不足和调整方案进行分析,以此来促进项目化学习的不断完善,逐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课程教学中实施整本书阅读,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促进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然而,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在实践过程中,还会遇到许多挑战,这就需要教师打破墨守成规的教学思维,积极探索创新,勇于实践尝试,引导学生好读书、读好书。

参考文献:

[1]童建平.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实施项目式学习[J].课外语文,2021(19):43-44.

[2]杨孟毅.项目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21.

[3]吴辰怡.初中语文项目化学习实践与思考[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1(3):7-9+9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