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学校管理模式优化策略
摘要
关键词
初中;学校管理;优化策略
正文
前言
伴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民对教育的关注,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地向纵深发展。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中学的管理要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充分发挥学生在管理中的作用,让他们有更多的自主去思考、去解决问题,营造一个更加融洽的校园氛围。“以人为本”是当代比较新的一种管理思想,它是一种顺应时势、反映现代人文主义思想的新型管理思想。中学的管理要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充分发挥学生在管理中的作用,让他们有更多的自主去思考、去解决问题,营造一个更加融洽的校园氛围。
一、当前我国中学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中学学校管理方法不合理。传统教学方式也对学生的自主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制约,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了很大的消极作用。另外,有些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比较松散,常常缺少完善的制度,对学生的管理也有较大的缺陷。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不利,造成了学生的懈怠与不良的风气。二者均未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从而制约了办学质量的提高。
(二)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中学教育的主体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实现学生的指导与发展需求为核心,而当前部分学校教育并未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另外,由于缺乏对学生需要的关注,造成了对学生教育的针对性不足,以及对学生教育的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有些学校需要向政府递交申请。高校招生工作中,过于注重录取分数,忽略了对学生质量的培养,以及对其全面发展的重视。比如,老师们需要帮助学生们做好功课,安排学生们的就座,安排学生们的发言。因为中学生还处于青春期,他们具有较强的思维和行为的冲动,因此,当他们的主体地位无法得到保障时,他们将会表现出一种“反叛”心理,不愿参加校园活动。这对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三)中学学校缺乏对人文精神。首先,有的老师在课堂上一味追求分数,没有表现出老师应有的人性化,不能使同学们感觉到团体的温馨。其次,在中学阶段,由于时间比较紧迫,许多师生之间缺少了有效的交流与沟通,不能将人文主义与中学的教学相结合。此外,在大部分的中学,只注重对学生的关注,对老师的关注不够,没有站在老师的立场,理解老师的特殊需要。比如,一些老师的待遇不够好,不能完全投入到工作之中,也有一些老师在生活和工作上遇到了一些问题,没有能够得到学校的关注和帮助,从而造成了最后的教育效果并不理想。
(四)制度落实不够严格。目前,学校管理在实施制度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学校在对学生进行评价和管理的时候,仍然以考试成绩为基本依据,没有建立健全的综合素质考评体系。这不仅会影响到学校的正常运转,而且会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使其难以达到教学目的。另外,在学校内部还存在着一些交叉的权利,这不仅会影响到老师们的工作热情,而且还会对管理系统的执行造成不良的影响。在管理上,太过刚硬,没有顾及到他们的内心情感。这就影响了教师在课堂上的学习热情,也影响了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
二、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的运用策略
(一)强化人本管理理念。首先,在中学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将其贯穿于中学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并转变中学教育教学落后的观念与方法,采取更为弹性的教学方法,教师与教师之间要构建更为融洽的教学与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要尊重、爱护、以全面发展的观点来看待每一位同学。应该使用一种科学的老师评价方式,对学生展开一种系统、全面的评价,将学生的理论表现当作评价学生的惟一标准,并将学生的课堂表现、团队合作、创新创造力等因素纳入其中。在评估时,要注意并激励那些成绩不好的同学。通过对学生进行主动的教育,让他们感觉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怀和认同,从他们的心态出发,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以人为本”的管理效应最大化,从而推动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科学管理模式。要求优质教育的中学不应该采用一极化的管理方式,而应该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管理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拥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和更大的发展空间。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首先要充分认识到中学管理学专业的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需要与个性特征,制定出有针对性与实用性的教学计划,使学员能够从自身的观点出发,思考问题。其次,要主动倾听同学们对于校园经营的看法,使同学们对校园有一种归属之心,并主动、自觉地参加校园经营活动,并严格遵守校园的各项规定,从而提升校园经营的品质。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提高其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比如,学校可以通过问卷、匿名建议、投票等方式,来对学校的管理问题进行广泛地调查,最后才能对学校的管理问题作出决定。这样,就可以让同学们主动地参与到学校的管理问题中来,在满足同学们的现实需要的前提下,还可以为同学们的管理提供一种更适合他们的管理模式。
(三)完善学校的规章制度。为了更好地进行管理体制的变革,学校的规章制度也是非常重要的。健全的校规能够充实教育内容,使教育目的更加清晰,校规的执行往往是非常严格的,要让同学们明白校规的重要。学校应更新教育观念,以新的教育方式指导学生的学习。除此之外,在学生取得进步的同时,教师也要跟随他们一起前进,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计划进行完善,对每一个阶段的学生学习进行好总结,这就要求学校要做好对教师能力进行提升的工作。正所谓“家有族规,国有族规”,一所培养出了许多优秀人才的学校,当然也应该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制度。
(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建设对一所学校的长期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文化建设应从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进行。在制度文化的建设上,要保证各种规章制度的严肃性与权威性,并对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教学进行深入研究,保证制度的制定与现实相吻合。另外,应了解学生和教师的需求,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加强制度的人性化,使全校师生在遵守规章制度的情况下,增强归属感。在物质文化建设上,要加大引入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技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在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中,校长们要更加注重道德教育,经常组织道德教育的专题讲座,组织丰富多彩、趣味盎然的道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五)传承民主精神建立管理新模式。中学管理课程不应盲目强制或约束学生,而应该倡导以民主为本。“以人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应当给予学生更大的自由度与民主性,根据不同的学生个体特征,学校的教育管理不能一成不变。为了符合“以人为中心”的要求,继承和发扬中学民主的传统,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改革与改进。要让同学们主动地去适应校园的运转。此外,中学还可以将学校的实际需要与其他学校或国外学校成功的人性化管理经验进行密切地联系起来,为学生们提供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案,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方面入手,从而产生一个良性的互动关系。在中学的管理过程中,管理理念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它的效果,从而极大地提升了中学管理的效率。
(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主要指导者。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会极大地影响到学生的思想理念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初中学校管理工作中,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初中教师的团队建设。在教育事业持续发展的今天,管理应充分认识到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教师的教学指导作用的重要性。所以,在质量管理的指导下,我们要加大对学校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初中教师对待教学工作的热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校长要对教师进行一系列的激励,充分激发初中教师对教学的认真态度和热情,使教师更加关注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增强教师对教学的责任感。校长要多与教师交流,让教师感觉到自己受到了校长的重视,这是一种人性化的管理。与此同时,加强初中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训,要通过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初中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例如,基本功比赛,现代教学手段应用比赛,百科竞赛,校本研究项目等。同时,管理者要与其他学校建立友好的协作关系,为教师的学习提供更多的交流渠道,提高教师对教学质量的关注,为初中教育的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
(七)教师要体现人文精神。要想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就需要在教学中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构建以人性化为特征的教学制度,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体现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首先,行政与老师之间的关系要协调,教育行政人员要树立适当的服务观念。其次,要强化师生间的沟通。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作为主导主体,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了较强的自主与创新意识。同时,也要给老师们一个充分发挥自己教育才能的舞台。最后,要对老师们所提的合理的要求给予高度重视,学校的管理者要以老师们的现实需求为基础,构建起一套完善的道德教育管理体系,对老师们的工作和生活给予足够的关怀,在遇到困境的时候给予老师们一些必要的援助,让老师们的物质和精神上得到充分的满足,从而提升老师们工作的热情和工作的品质。
(八)加强德育教育管理。在现实中,校长制定计划,执行战略,往往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制定计划,执行战略,这就造成了学校的道德教育工作相对僵化,老师们无法理性地进行革新,如果校长做出了错误的决定,那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校长应始终坚持“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强化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让全体老师都积极投身于思想道德教育和管理之中,重视道德观念的培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比如,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定期组织德育教学主题班会,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德育意识。此外,教师还应该适当地丰富德育教育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德育行为,并学会礼貌待人,从小就立志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九)加强学校安全教育。在学校的管理中,最主要的一项工作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一个好的校风是一个安全的校园的根本,它可以在学生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关爱、互相尊重的和谐氛围。相反,坏的校风会导致在学校中经常出现打架、欺负弱小的情况。学校应该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对校园中频繁发生的安全问题采取防范措施,同时对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展开有针对性的教育,全方位的增强学校和学生的安全意识,让学生和老师都能掌握一定的防范危险的技能。在此基础上,为了预防和减少校园内的暴力行为,学校应该做更多的工作。在此过程中,老师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督促学生和平相处,为建立一个安全的校园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学校可以利用讲座等形式,让学生主动参加安全教育;积极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开展安全模拟培训,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总之,在学校的管理工作中,道德教育和安全教育是两项主要工作。学校把创建一个安全的校园作为重点,把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上,并指导学生注意自己的日常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这样就可以把学生培养成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结束语
总的来说,学校的管理工作比较复杂,而且具有很强的内容。但是,现代的人本管理思想在人们当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因此,中学学校可以将这种管理思想引入到自己的工作当中,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中学落后的管理思想与方式,很难满足当今社会对学校的要求,所以中学要把人文管理思想融入到学校的每一个过程中去,强化师生之间的协作,创造一个和谐的校园氛围。
参考文献:
[1] 肖广胜.人本管理理念下的中学学校管理对策探讨[J].考试周刊,2020,000(017):23-24.
[2] 袁昌清.浅析中学学校管理的内涵及建设策略[J].魅力中国,2020(13):108-109.
[3] 周寒.基于人本文化视界下的学校管理创新路径初探[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20):81,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