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教学中开展游戏化教学的思考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潘婉华

铅山县第二幼儿园 334500

摘要

在幼儿早期教育过程中,游戏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幼儿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还可以帮助幼儿发展潜力。因此,在这一阶段的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有效的教育方法,充分发掘幼儿的潜能,使其得到充分的发展。但是,在幼儿园的教学工作中,应该给予充分的关注和倡导,因为它既与幼儿的本性相一致,又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唯有充分理解幼儿园课程教育游戏化的实际意义,把握好与之有关的概念,并主动将以学科为主导的幼儿园课程观念进行转型,将这些有助于幼儿发展的重要措施付诸实施,这样就可以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打下一个牢固的根基。


关键词

幼儿园;课程教育游戏化;幼儿成长.

正文


如果仅仅使用常规的教学方法,不但不能满足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需求,还会对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产生不利影响。如果能够将游戏化的教育理念与课程教学工作相结合,那么就会对促进科学教育的发展产生有利影响。然而,这就需要老师们始终将游戏作为教学的基本活动,明确游戏在幼儿课程教学活动中所处的位置,并对目前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本论文将以幼儿园课程教育游戏化助力幼儿成长为话题,进行探讨,并对目前幼儿园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对开展幼儿园课程教育游戏化的价值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最终得出了以幼儿园课程教育游戏化为基础,来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

 

一、当前幼儿园教学的不足

未组织多样活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目前幼儿园中的游戏教学理念已经深入到了幼儿课程教学的每一个阶段,并坚持以游戏为主线,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规定,要在幼儿园的工作中,始终坚持“以游戏为基础”,要确立“游戏”在幼儿园的教学中的位置,要将“游戏”的教学观念贯穿始终,同时,要有正确的教学观念,积极开拓新的教学方法,注重“玩”与“教”的有机结合,从而促进孩子们的健康发展。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目前幼儿体育教育还面临着种种弊端。过去,在现实的教学工作中,老师们仅仅将艺术科学、社会、语言、健康的教学领域当作了幼儿园课程的重点。老师们针对幼儿展开了各种各样的室内教学,但是对于幼儿的独立自主的活动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教学节奏来进行学习,并将这些知识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这就制约了幼儿的发展。在教育教学形式和手段上,使用了群体讲授法和注入讲授法,教师对幼儿进行指导,没有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

 

)幼儿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问题

幼儿园的课程化教育要将游戏的特点融入到自己的课堂中,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我国的教育机构对于游戏的深入研究与剖析,在游戏搜集、幼儿园游戏活动指导等方面进行了多种实践活动,从而获得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身为一名幼儿园老师,他们也善于学习,善于总结归纳,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殊的教学特点。然而,教师群体是有差别的,因为他们的水平不一样,他们的实践智慧也就不一样。对于那些初入幼儿园的老师们,他们没有足够的教育经验,也没有足够对游戏的深刻理解,因此很难完全掌握游戏的特点和操作规律,从而造成了课堂教学改革的低效化。在进行各种教育活动的过程中,缺少和孩子们的互动和交流,无法对孩子们的个体需要和每个孩子的真实参与进行充分的理解,无法充分发挥孩子们的主体性,对最后的教育结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幼儿园课程教育游戏化对幼儿的促进作用

在幼儿园中实施“游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它所起到的功能是多方面的。

第一,改善孩子们的体质和精神状态。为了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幼儿园要提供一种科学的、平衡的营养膳食,为幼儿提供足够的睡眠时间,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培养良好的卫生和生活习惯,并将游戏引入到课程中,营造出一个温馨、轻松、愉快的氛围。在幼儿阶段,幼儿正是发育的关键阶段,在传统的教育工作中,老师只会进行各类机械式的训练,即使会组织一些实践活动,但却缺少与幼儿的互动,无法把握幼儿的个体需要,并根据幼儿的实际需要来实施这些活动,因此无法引起幼儿的注意,不能实现良好的教育效果。而将游戏引入到课程的教学工作中,就可以让孩子们改变他们的学习态度,将他们的被动学习转化为积极学习,融入到各个学习环节之中,从而可以将重要的知识、各种技能都得到有效的提高,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让孩子们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促进幼儿的认识与创造。如果能够对游戏进行适当的运用,就可以提高幼儿的认识水平,给幼儿以灵感,可以对某一问题进行简单的重复和研究,并做出具体的答案,帮助幼儿更好地、更全面地、更灵活地掌握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而老师们也要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他们要主动地进行创新,将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很普通的东西,转化成孩子们更容易接受的学习方式和内容,从而提高孩子们的创造力,让孩子们在参加各种游戏的过程中,能够达到心对心的交流和沟通,从而将他们的内心想法表达出来,从而使他们的单词更加丰富,从而达到语言发展的目的。另外,老师要对每一名幼儿进行认可,孩子们都想要得到老师的关注,老师在对孩子们进行认可的时候,可以将孩子们的各种潜力都挖掘出来,老师要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帮助孩子们更好掌握他们所需要的知识

第三,提高幼儿的人际沟通与合作技巧。进行课程教育的游戏化工作时,很有可能会使用到各类的教学工具,有些既便于随身携带,又可以突破时间和地点的制约,而老师们应该将各类的游戏融入到幼儿的学习中,有些游戏是要求孩子们相互合作,相互合作,因此,在参加游戏活动的时候,还可以学会与其他同学进行沟通、合作,而要让幼儿与他人建立起和谐的关系,老师可以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寻找适合自己的玩伴,自己去自主选择玩具,让他们有更多的选.择权和自由权,从而提高交往能力。总的来说,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是不能离开游戏的支撑的,而游戏的融合可以将娱乐与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关于幼儿园游戏的有关概念的思考

幼儿园游戏与日常意义上的游戏存在着根本的区别,也就是说,它与幼儿园游戏之间存在着一条界线,我们所熟知的课本式的游戏必然会拥有积极的情绪、内在动机、自由选择等特点,而这些特点都直接体现出了在自然条件下的游戏的普遍特点。而就幼儿园的游戏而言,它仅仅是一种在社会性环境下的教学活动,其本身的特征是比较深的。对幼儿园游戏要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它不仅仅是一种出现在幼儿园里的智力游戏,从逻辑上来分析,它是一个集体概念,也就是说,它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它并不具有所有的游戏特征。

从整体上来看,可以将幼儿的游戏分为“工具性”和“自主性”两类。所谓的自主游戏,指的是对幼儿有很强的自我学习意识,能够做到对每一项游戏进行独立的安排和设计。至于“工具性”,它指的是在教育目的基础上进行的游戏,它包括了合作游戏和教学游戏。对幼儿游戏进行正确归类,使其具有专业化、科学性和全面性。将这两种游戏综合起来看,在幼儿园的教学中,对它们的运用、转换也受到了很大的关注,而孩子在这两种游戏中拥有的自主权是非常关键的,因此,我们要注重这两种游戏之间的转换与推动

 

四、落实幼儿园课程教育游戏化助力幼儿成长的关键举措

很多人都以为,在幼儿园里玩的那些小游戏,也算是在学习,可是这并不等于在上课。因此,要防止把游戏看作是这一教学理,所谓的“课程”就是一种有目的性的学习进程,它的重点在于解决孩子们学些什么的问题。就课程目标而言,可将其划分为“科学”和“过程”两类。但这要求教师们改变把学科知识作为教学目的的观念,勇于进行创造性的变革,主动地“跳”出教科书的死板要求教师们主动地“跳”出去,使自己变成一种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共同创造,最终达到成功的目的。

从实践出发,通过学习和总结,提高了师资队伍的素质

积极收集与项目有关的材料,完成项目的申请,最后确定参与项目的教师人数,安排实验班级,善于学习,善于反思,深入研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材料,对幼儿园的实践基础进行全面的调研,并对目前阶段教师开展的游戏活动的方式和引导方式进行深入的探讨,从而为项目的实施做好充分的准备,制订项目计划,明确自己的责任与责任,保证项目的规范化、专业化、科学化。

通过这环节的展开,可以让幼儿老师对其进行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从而使其能够实际动手操作各类典型实验。借鉴典型教改经验,根据课程方案,按一定的步骤,采取科学的方式进行研究,坚持从幼儿的个性化需求和特征出发,以完善游戏活动为中心,以体现幼儿园游戏课程化教学的特点为保证。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对课题进行合理化调整和完善,并积极地与别人进行沟通,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对课题展开研究和归纳,最后形成一份完整的实验报告。

(二) 关注游戏的设计,通过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寻求最优的教学方法

擅长设计游戏活动是保证幼儿课程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不同种类的游戏所对应的教学内容是有区别的,具有的教学意义也是有区别的。因此,在选择和设计游戏的时候,应该要根据主要的学习内容来选择游戏形式,并要充分考虑游戏与幼儿园课程教学之间的内在联系,要认识到趣味浓郁的游戏,才能调动幼儿的参与积极性,并主动进行。但是,就教育目标而言,它并不是可以直接获得的,它隐藏在了游戏环节之中。因此,老师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引导优势,让孩子在活动过程中拥有善于发现的眼睛,从而增强孩子们的经验,并将课程知识应用到孩子们的身上,从而让孩子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掌握孩子们所要做的事情。比如说,在老师带领孩子们进行“感受八以内数字的组成与分解”这一活动的时候,老师应该首先跟孩子们进行交流,从而对他们的实际情况有一个了解。在与孩子们的交流中,老师们发现孩子们最爱吃的就是西瓜,所以老师们应该根据孩子们的特点来进行“运西瓜”的活动。当他们把8个的西瓜送到目的地时,他们就会看到8个的西瓜被一分为二。这个时候,“分”“”,就是要用视觉化的方式,来教导孩子。在观察西瓜的时候,要展示西瓜从高大的坡度上自由滚落的场景,从而让孩子们对这个游戏有强烈的兴趣。通过进行多次的试验,让孩子们对8个西瓜的组合和分解有更深刻的体会,并精确地记录下各个数据,并且能够熟练地总结出8个西瓜的各种分法。

 

结语

总而言之,要让老师们对幼儿园课程教育的游戏化工作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发展,更好地促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然而,在幼儿园中,游戏化的实施并非一蹴而就,它必须是一个逐步进行的过程。因为在幼儿阶段,幼儿的心智并不成熟,他们对所有新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如果仅仅使用传统的课程教学手段,势必会降低幼儿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尽管在实践中,幼儿园课程教育的游戏化工作还存在着诸多缺陷,但一些教学模式的运用还是可以增强幼儿的主动学习意识和探索意识,为幼儿教学工作提供了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王成.实现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多样化、生活化、游戏化一“ 课程资源开发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多样性”学术研讨会综述[J].幼儿教育,2015(Z1):40- 41.

[2]杨婷,喻覓,刘蕾.幼儿园大班数学教研活动的新思路一基于“我是建筑师视频”教育要素的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 ,2021(1):181-182.

[3]刘卫梅.幼儿园课程教育游戏化助力幼儿成长的有效研究[ G]//《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六卷 ,2018:14031407.

[4]甘萍.幼儿园教学教育游戏化的课程设计策略[C]//2021年“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研究”研讨会论文集2021:273274.

[5]孙晓青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和区域活动有机结合的策略探讨[C]//教育人之为人的生长过程一校 长教育思想的凝练与践履会议论文集2022:515518.

[6]乌尼日胖胖乃日嘎.基于CIPP评价模型分析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应用及启示一以幼儿园科 学探究活动为例[C]//2022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学前教育发展重庆论坛论文集2022:150154.

[7]姜佳妮.谈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科学区改造新思路[G]//《“双减”政策下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探索》第二辑2021:93- 9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