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本土历史文化资源构建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幼儿园;本土历史文化;园本课程;实践策略
正文
本土资源的应用优势与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可以应用在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中,能够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幼儿园在开发和利用本土资源的过程中,要始终立足于本土资源,挖掘本土资源的文化属性、内在品质和外在形式,巧妙地融入园本课程中。形成融入本土资源的园本课程后,便需要借助园本课程丰富的教育活动内容和扩大教育范围,努力让本土资源呈现在幼儿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本土资源在园本课程建设中的现状分析
本土历史文化资源为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开发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但是在本土历史文化资源运用中仍存在部分问题,具体如下:部分教师缺乏对“本土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价值”科学的认知,部分幼儿教师更加重视教材知识的讲解,没有结合幼儿的认知能力进行教育活动的合理化筹划、忽视本地区幼儿发展的个性,也忽视了本土历史文化教育资源的优势;本土历史文化资源运用形式过度单一化,幼儿教师忽视了本土历史文化资源的综合利用。在活动中,教师运用本土历史文化资源往往局限于参观当地博物馆等,忽视了在教育活动中将本土优秀的文化内涵渗透于幼儿教育中,且活动形式过于单一,难以引导幼儿在趣味活动中感知本土优秀历史文化;教师在运用本土历史文化资源优化园本课程开发中仍存在形式化,尽管部分教师认识到本土历史文化资源对园本课开发的助推作用,但是对本土历史文化资源的运用往往浮于表面,往往借助本地生活设立活动形式,活动内核仍旧是知识学习,因此难以发挥本土历史文化资源的生活性、适应性价值。由此可见,尽管本土历史文化资源对园本课程内容具有补充意义,但是运用中仍面临较大的挑战。
二、本土文化资源构建园本课程的必要性分析
将本土历史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的园本课程中,一方面可以有效传承本土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培养幼儿的乡土情感,对提高教师的素质也有较大的裨益。在当前的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和实践中,园本课程已然成为幼儿园价值取向的行动方案,可以从根本上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有助于实现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按照《纲要》的要求,幼儿园开展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当地所有的本土资源,并将有价值的本土资源转变为教育资源,最大限度支持幼儿学习与发展。通过有效应用本土资源,可以让幼儿身处一个良好的环境中,这一教育环境往往具有交互作用,能够较好地捍卫幼儿教育的本真,帮助幼儿感知到学习的乐趣,获得良好的发展。因此,可以说,在当前的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和实践中,已经逐渐形成一个明确的教育理念,即“回归自然、回归生活”。从本土资源与园本课程融合的合理性这一角度来说,在幼儿学习过程中,单纯依靠人为设置的环境无法实现预期的教育效果,要求教师借助本土资源创设幼儿所喜欢的乐园,让他们可以身心舒适,自主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本土环境中获得成长与发展。
三、本土历史文化资源构建园本课程的具体策略
(一)挖掘本土历史文化,丰富学前教育课程资源
一是深入幼儿的生活场中。幼儿的生活环境中会存在本土历史文化资源,且这些本土本土历史资源对幼儿可以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甚至与幼儿的成长和学习形成了良好的关系。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这些有较高价值的本土本土历史文化资源,确保可以适应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在深入幼儿生活场挖掘本土历史文化资源时,教师务必引导幼儿全身心参与,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意愿,展示自己所知晓的本土历史文化资源。
二是当本土历史文化资源可以较为直观地呈现在幼儿眼前时,教师要善于挖掘和整理,提高本土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价值。在挖掘和整理本土历史文化资源时,对所拥有的本土历史文化资源要进行系统化的筛选、归纳,主要是对自然资源、社会文化、生态文化进行分类,可以归纳成多个类别,如民俗民情、民间传说、风景名胜、名优特产、民间游戏。需要特别注意一点,考虑到幼儿学习时的特点,挖掘本土历史文化资源时应注重“趣味”因素。本土资源可以有足够的可玩性,能够设计成游戏活动,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学习和感悟。
(二)将本土历史文化融入特色课程
本土历史文化具有独特性和纯粹性,是文化整合发展的文化形式。因此,在园本课程开发中,教师可以借助特色课程融合本土历史文化资源,进而构建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在过去教师更加依赖于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增加视频、图文吸引幼儿注意力,这样的园本课程缺乏创新和特色。基于此,在园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美术、传统文化等特色活动融入园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可以针对幼儿的逻辑思维、自主学习能力等进行锻炼,也能锻炼幼儿的语言水平,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学习自信心。因此,在综合利用本土历史文化资源的环节中,教师要结合资源特性提升课程层次性、挑战性、独特性,让幼儿积极投入学习活动中。
例如,幼儿教师可以结合“创意美术”这一特色课程融合本土资源,教师在教育中展示传统画作、手工艺品等,让幼儿依据自身想法进行简单的水墨画、手工编织、陶泥制作等创作。如在“创意美术”主题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趣味剪纸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本土特有的点染工艺,组织幼儿进行“点染剪纸”活动,通过融合本土的特色技艺,使幼儿在活动中既能学到本土特色的技能,又能让幼儿在活动中创造和深度学习。结合本土资源构建园本课程能让幼儿在“传统文化”的主题活动中尽情展现,让幼儿充分感受到本土资源的多元性和特有风采。
(三)将本土历史文化融入一日教育活动
幼儿园以幼儿的发展状况为依据,结合幼儿的学习经验、兴趣和需要,筛选出适合幼儿一日活动的本土文化教育内容。此外,幼儿园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和社区资源,开展丰富的教育活动,整合构建幼儿园园本课程。本土历史文化文化与一日活动相融合,其意义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可以提高幼儿园园本课程的文化适宜性,进一步促进幼儿成长;二是可以促进教师的思考和反思,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教育强调关注一切与幼儿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把本土资源融入幼儿园课程,有助于推动幼儿园课程的有效开发和实施,提高幼儿的认同感和自信心。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马田合韵幼儿园基于本土资源,在教育过程中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幼儿的生活、学习较好地与地方民俗文化相融合。
参考文献:
[1]曹海琴.让本土民俗文化点亮园本课程 — —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再思考[J].儿童与健康,2021(09).
[2]翁英.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水乡本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家长,2020(13)
[3]刘星妤. 本土文化视域下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22(9).
[4]赵珍凤 .寄情于资源 成长于探索 — —幼儿园本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好家长,2019(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