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意义及策略分析
摘要
关键词
幼儿教学;区域互动;开展策略
正文
在幼儿园大班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在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在激发幼儿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行为习惯,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提升其社交能力,帮助幼儿更顺利地进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和生活中。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可以采用区域活动这一教学模式,因为良好的幼儿区域活动是基于尊重幼儿个性特征及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所以更适合幼儿学习,但是在区域活动实际的开展过程,因为其不限制幼儿的学习方式,幼儿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学习和锻炼,也导致这一活动中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教师需要在此过程中加强引导,以此全面发挥区域活动的功能和作用。
一、当前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存在的不足
(一)幼儿教师对区域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
每一次区域活动都能帮助幼儿丰富拓展学习经验,根据笔者的了解,当前许多幼儿教师在进行区域活动时,随意设计区域活动,没有明确的区域活动目标,盲目照搬以往或者其他幼儿园的区域活动模式,活动内容和活动材料的选择都缺乏针对性,与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并不相符合,教师在区域活动中指导随意,缺少系统性的观察,区域活动后也并未能及时帮助幼儿归纳、总结学习经验,造成区域活动过于形式化,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被大打折扣。这使得幼儿区域活动开展的效果并不理想,阻碍其幼儿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选择不合理
选择合理的活动材料能够有效的调动幼儿参加区域活动的积极性,让区域活动更加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据笔者了解,部分幼儿教师在进行区域活动材料选择时更为随意,对于材料与活动之间的关系、缺乏针对性、目的性的考虑,材料的投放不具有层次性、难易性,没有考虑本班幼儿存在的个体差异,而这种不合理的材料选择,不仅使得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效果大打折扣,还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材料浪费。部分幼儿园在投放活动材料时甚至想着一劳永逸,对材料未进行动态性的调整,其效果并不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
(三)许多幼儿教师忽视区域活动后的分享交流、评价环节
区域活动的总结和评价环节是区域活动开展的升华部分,通过分享交流,能够帮助孩子及时的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从而更好的投入到下一次的区域活动中去,同时激发对下一次活动的期望、兴趣等。在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中,目的是为了培养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的能力。正所谓温故而知新,相关的幼儿教师只有在区域活动后对幼儿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和拓展延伸,才能够真正的实现区域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二、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开展的意义
在幼儿园大班的教学活动中,区域活动是其中十分重要的教育手段之一,能够结合幼儿园大班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个性特征、认知水平及学习能力,创造多元化且有针对性的教学区域,为幼儿园大班幼儿提供充足的、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时间与空间,以及种类丰富的学习工具、材料等,并设立专门的主题来引导幼儿参与其中。在进行区域活动时,幼儿园大班幼儿处于相对自由的空间,可以自主选择学习方式,也可以与其他幼儿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所以区域活动在幼儿园大班教育教学中的合理开展是十分有必要的,一方面能够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为步入小学生活奠定基础。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一)有利于幼儿园大班幼儿独立性的培养
因为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所需要的材料众多,且在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开展时需要将用到的材料进行科学的摆放,以便幼儿随时拿取使用,这样的干净整洁且有序的环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再加上教师的指导帮助,会让幼儿形成在哪里拿的东西要送回哪里去的意识,并在实际的生活中也形成这样的行为习惯。另外,幼儿园大班幼儿在利用材料完成学习任务时,会按照一定的顺序选取材料,才能将任务完成,这有助于幼儿园大班幼儿在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时也能够独立思考,理清解决问题需要哪些步骤,以此提升其独立性。
(二)有利于幼儿园大班幼儿注意力的集中
尽管幼儿园大班的幼儿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认知水平、思想及行为能力,但是他们仍是幼儿,存在很强的好奇心、探索欲及个体思维意识,经常会因为一些事情而分散注意力。但是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将幼儿园大班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中,幼儿园有专门的活动区域、鲜明的主题及材料用具,因为幼儿园大班的幼儿在实际的操作中有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所以其专注力会一直集中于这个区域,通过自主学习和练习或看其他幼儿完成任务而学会学习的方法,不难看出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的开展是潜移默化地集中幼儿园大班幼儿注意力的重要方式。
(三)有利于幼儿园大班幼儿操作能力及沟通能力的提升
在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中,主要的学习内容大多带有游戏的形式,且需要幼儿园大班的幼儿相互配合完成,这不仅能够帮助幼儿园大班的幼儿提升参与区域活动的积极性,还能够通过幼儿园大班幼儿之间的交流合作来提升其动手操作能力及相互之间的沟通及交流能力。另外,在幼儿园大班幼儿实际操作的过程中,通过反复的实践和练习,能够提升幼儿园大班幼儿的实践能力及操作水平,并将这些能力有效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最后,在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中,教师通过对幼儿的指导,也能够潜移默化地使幼儿园大班幼儿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
三、幼儿园教学区域活动开展策略
(一)幼儿教师应积极创建科学合理的活动区域
在开展幼儿园区域活动时,幼儿园教师要做好幼儿已有经验的调查,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个体差异、兴趣、能力发展水平等进行创设活动区。除此之外,还需要考虑到地域性的差异以及幼儿园基础设施、硬件设备、周边、园内外环境可整合利用的资源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在综合考虑之后再对幼儿活动区进行选择、创设。比如,在春天刚刚到来的时候,幼儿园里的许多植物都在旺盛的生长,许多花朵也容易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这时候可以合理利用自然角,开设一个与植物有关的主题区域活动,让孩子们在与家长协商过后,把自己喜欢的植物带到幼儿园来照料,然后与孩子们一起对植物进行观察,记录植物的成长过程,或者是根据自己的观察进行写生、绘画、创作等。还可以把植物放在幼儿园美工区,方便孩子随时进行绘画、创作,进行区域之间的小联动。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小朋友对于这个植物区域非常感兴趣,他们常常会主动观察自己所带植物的生长情况,或者是照顾自己的植物,给它们浇水、晒太阳,通过这一系列的实践操作,能够较好的培养了孩子们的爱心,同时也能够增强了孩子们的责任感,让孩子的能力可以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二)幼儿教师要投放有针对性、有层次性、有选择的活动区材料
活动区域的环境选择和材料选择是相辅相成的。由于幼儿园的孩子家庭教育背景、文化的不同,其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兴趣也会有所不同,因此,相关幼儿老师在区域活动材料推出时,也需要对活动材料进行合理分层,注重材料的适宜性,按照幼儿的年龄以及幼儿的个体差异等对活动材料进行划分,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发挥活动材料的作用。比如在大班益智区的材料投放中,教师可以投放一些比如不同颜色、形状的卡片、大小不等的动物卡片、合适大小串珠等多样化的材料供幼儿选择,幼儿可以自由选择进行多种操作,例如:颜色配对、简单的分类、数量的点数、物体简单规律的摆放,在操作、摆弄中来加深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同时也可以用数字卡片作为辅助用具,让孩子在这一种活动中提高对数字的认知。
例如,相关的幼儿教师可以创设主题区域活动《亲亲热热一家人》,投放将一些与主题相关的图片投入到活动区域中,例如:阅读区投放全家福的图片制作成相片集,供幼儿欣赏、与同伴介绍自己的家人;娃娃家添加一些相框,挂孩子的全家福照片,以及父母做事的照片,帮助孩子回忆家庭生活的相关经历,更好的进入角色;益智区投放照片拼图,孩子们很快就会对与自己相关的图片产生兴趣。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主题投放有关的材料,阶段性的分批调整游戏材料。有针对性、有层次性、有选择的区域活动材料,它可以有效地吸引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兴趣,让区域活动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区域材料随幼儿的发展“勤”变换
教师要投放适宜的材料后,要进行系统性的观察,随着个别幼儿的发展需要及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行随机的调整,如:大班幼儿很喜欢飞行棋的游戏材料,根据所掷骰子的点数前进步数,部分孩子很容易完成,这时候教师可以多投放一个骰子,幼儿通过所掷骰子的点数进行运算前进步数,将有关数的知识融入到游戏中。教师也可以随季节的变化调整材料,如:拼搭区春季投放:小石子、各种花朵、绿叶等多种色彩的材料,秋天投放自然材料:各种落叶、广玉兰的果子、树枝等或黄色系的材料,冬天投放白色系的材料:棉花、纸盘、纸巾等材料,供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创作摆拼多种人、事、物的造型。
(四)幼儿教师要充分发挥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
孩子活动过程中,相关的幼儿教师需要注意观察区域中的幼儿表现,比如环境材料是否能够满足幼儿的需要;幼儿喜欢什么样的游戏材料;他们是否能够专注、投入到游戏中去;孩子们从游戏中获得了哪些经验等,同时对于幼儿在游戏过程中遇到问题、困难、受到干扰时如何正确的介入,如何给予支持与回应,教师只有基于观察,才能有针对性地介入给予指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促进区域幼儿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能够拉近老师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增强教学效果。在活动中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支持回应的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孩子们迅速的明确活动目标,也能够让幼儿的区域活动更加具有针对性、目的性,从而提高区域活动的效果。
(五)提升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指导的科学性
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是一种新型的幼儿教育手段,尽管其尚未形成系统的指导理论,但是在教师的学习和研究下,也可以提升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指导的科学性,具体来说,教师需要更贴近幼儿园大班幼儿,与其进行多次且深入的交流和沟通,切实了解幼儿园大班幼儿的实际需求,并且了解幼儿园大班的教学目标及教学计划。区别于幼儿园大班的教学内容,在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内容的设置更具有针对性,能够实现有效教育的良好衔接,将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开展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例如,为了培养幼儿园大班幼儿的团结协作能力,教师可以在幼儿园的自然区域内开展一次以“我是小小篮球手”为主题的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组织一场篮球竞技赛,四人为一小组,通过接力的方式将篮球运送至装球的篮筐中,在规定时间内篮筐中篮球最多的小组获胜,并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使培养幼儿园大班幼儿了解在活动中需要遵循游戏规则,也能够提升培养幼儿园大班幼儿的团结合作能力,在生活中养成遵纪守法、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三、结论
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帮助孩子锻炼动手能力、增强对知识的理解,也能够培养孩子良好的思维能力。当前幼儿区域活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相关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在对区域活动进行组织实践时,要充分考虑到活动区域合理的创设、材料的科学投放,注重活动中每一个细节的设置,掌握活动结束后评价的要点,并进行活动反思,根据所观察到幼儿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不断对各区域、材料进行调整,以幼儿为主体,满足幼儿自主性学习和发展,让幼儿园的区域活动效果实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杨金英.浅析在幼儿教育中引入区域游戏的意义[J].天天爱科学(教育沿),2021(06):11-12.
[4]聂伟.幼儿园区域活动——符合幼儿自主游戏的活动[J].教育界,2021(01):85-86.
[5]肖文莉.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要点指导[J].名师在线,2020(20):62-63.
[6]孙加岩.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文存阅刊,2021(17):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