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韦吕花

南宁市武鸣区标营新区小学 530100

摘要

分析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即可发现,现如今语文教材在编排的时候一个单元内的文章主题大多是相同的,单元文章之间的关联性较强,所以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还需要具有一定的整体意识,在课程实践中采用恰当的教学策略来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及方法,以此来增加学生阅读量、提升阅读质量,最终有效发展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主题教学是一种有效激发学生语文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效率的重要教学手段,将其应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不仅能够优化及改进语文阅读教学模式,还能将优质阅读资源有效整合在一起,这样学生整个阅读效果自然也较高。


关键词

主题教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正文


主题阅读教学指的是在教材中挑选出某一篇特定的阅读文本,然后以这一阅读文本主题内容作为主线,将教材内及教材之外的相关主题文章有效串联在一起来引导学生展开阅读及思考,这能有效改善传统语文阅读教学的单一性及无趣性,真正让学生深入阅读本文进行思考与探究,是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鉴于此,本文就新课标下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展开了研究,希望借此来提升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及质量。

一、主题阅读教学的内涵及特点

(一)内涵

主题教学作为一种全新教学理念,现如今已经有不少学者及专家对其展开深入的研究,而在这其中窦桂梅老师可谓是代表人物,其认为主题教学是围绕着某一主题,全面关注学生个体经验,借助多个文本之间的有效碰撞,从而有效实现课程主题意义建构的一种开放性教学模式。主题教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在教学的同时超越教材,突破之前单篇教学模式的局限,可是其又和单元教学、群文阅读教学有所不同,是以某一主题作为核心而开展的一种有效教学活动,其需要教师在大语文观指导下,按照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以及阅读文本特点,依托教材、以生为本来有序开展主题阅读教学。

(二)特点

主题教学作为一种全新教学方式,也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课程内容主题化。主题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其教学内容整合、教学过程实施都需要依赖于一定的“主题”开展,所以说课程内容主题化是这一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之一。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先提炼阅读文本主题,而且在提炼的时候不能只是流于教材表面,还需要结合课内外资源来深度解读,并且在阅读讲解的时候将主题贯穿于整个教学始终,这样才能真正提升教学效果。第二,课程资源整合化。主题教学资源整合化同样也是其重要特点之一,而这里提到的课程资源主要指的是每一位学生需要按照课程标准所制定的、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使用的课程资料。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旦明确了主题,整个课程资源自然也需要服务于这一主题。传统模式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知识点较为分散,学生很少整合思考与探究,对于教材之外的资源也经常视而不见,这种情况下学生对于主题的把握自然也就不够深刻。最后,强调师生关系的合作化。即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文本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当是平等、合作的,要改变之前灌输式、一言堂的语文阅读教学形式,让学生在主题引领下独立思考、合作讨论,这样自然能够促进学生把握主题、激活学生阅读思维,真正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二、主题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促使学科知识走向学生生活

语文这一学科知识本就是从生活化语言中提炼及总结出来的语言、文字使用规律等内容,语文课程开设目标之一也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较为良好的文字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而主题教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则可以借助特定主题来有效发挥出课内外资源的共同价值,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在语文课堂上具有较为具体的语言使用、思考方向,还可以让学生在不同主题构建的情境中真正学会利用语言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真正促使语文阅读教学走向学生真实的生活及情境中,最大限度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二)促使阅读文本内容与学生精神诉求融合

文字本就是内心价值、心理活动的外在反映形式之一,也是有效实现精神对话及碰撞的重要渠道,而主题教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则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文本背后蕴含的价值及中心思想,让学生在语文阅读课上更为深刻地理解其文字背后的深刻内涵,以及文字对于表达个人内心诉求方面的意义及作用,这样就能有效促使学生有意识地应用文字、语言的不同形态来表达自我,另外还能让学生在阅读中与不同作者形成良好的精神对话与交流,更好地满足学生不同阶段的成长诉求。

三、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以主题整合教材阅读内容,提升阅读教学效率

主题教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突破传统单篇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局限,以主题的形式来重新整合教材阅读内容,这不仅能够让学生语文阅读兴趣得到激发,还能增添语文阅读教学趣味性及新鲜感,这样学生的阅读自觉性自然能够提升,是有效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重要方式。教师在应用主题教学来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需要围绕着阅读文本主题来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还需要综合考虑到整个学期的教学大目标、不同阶段的教学小目标以及学生学习兴趣、能力及诉求等多方面内容,以此来确立一个既符合阅读教学目标又契合学生能力的教学主题,这样学生自然能够更为高效地参与到语文阅读课堂中。例如,在《富饶的西沙群岛》阅读教学中,教师即可应用主题教学法来对学生进行教学,在课程实践中整合这一单元的阅读文本,将《富饶的西沙群岛》与《海滨小镇》《美丽的小兴安岭》有效整合在一起来对阅读文本主题进行明确,即“祖国的大好河山”,然后在阅读课上借助多媒体技术来为学生展示出祖国的大好河山,借助生动的视频画面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能够更为迅速地参与到文本阅读之中,最后要求学生在完成主题阅读之后书写观后感,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发挥出主题教学法的应用价值,从而真正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二)整合阅读材料,培养阅读素养

在面对这一单元内容的时候,我尝试将《七律·长征》和《狼牙山五壮士》两个主题相同的课文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我向学生讲解:“在《七律·长征》中,作者用‘逶迤’‘磅礴’等词语衬托出长征道路的凶险以及当时条件的恶劣,但在首联用了‘万水千山只等闲’这样的诗句来衬托红军乐观向上的精神,正是这股精神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在学生回顾诗句内涵的同时,我还适时地搭配课件为学生播放电影《雪国的篝火》的相关片段:一位年轻的战士苦中作乐,将食物让给战友,最后光荣牺牲。这样感人的情节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当时的恶劣条件和红军战士的惊人毅力。在了解了这些背景后,学生对这首诗产生了更为深入的理解,课堂气氛也被调动起来。“同学们,在《狼牙山五壮士》一课中,同样展现了五位壮士在日本侵略者数量数倍于自身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到最后一刻,为大部队的转移争取了宝贵的时间。结合刚刚在片段中了解到的事迹,相信五位壮士的精神品格大家也一定有所了解了。”在学生意犹未尽的时候,我趁热打铁,将黄继光的事迹作为阅读材料引入课堂教学中。学生对这些故事进行阅读,在了解相关历史事件以及革命烈士的精神品格的同时,也能够借助各类历史资料,掌握阅读历史类文章的方法和技巧。这也体现了在主题教学的影响下,学生很容易理解某一主题文章阅读方式的优势,从而提升自身阅读能力。从主题阅读教学的实际效果来看,它抓住了学生的学习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贯通了新旧知识,使零碎的语文知识细致化、系统化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一些教师还会将以往学生学过的课文引入课堂教学中,也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回应。例如,一些学生在学习《开国大典》时会不自觉地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课相联系:正是因为有许多像周恩来总理这样立志为中华民族复兴而不断奋斗的伟人,才有开国大典这一举国欢庆的历史时刻。教师将这种相近主题的文章进行结合,同样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温故知新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联想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结合学生的兴趣,将各类同主题的单元文章、课外文章进行整合,让兴趣成为学生阅读的原动力,从而使阅读成为习惯。

(三)以主题拓展语文阅读,增加学生阅读量

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着全新的要求,教师若完全依赖于教材来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的话,是无法满足新课改要求的。新课改认为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还需要以教材上的阅读文本作为根本来做好纵向、横向拓展与延伸,借此来进一步增加学生阅读积累,同时还能让学生主题阅读变得越发深刻,确保学生对文本主题的把握。为此,教师在应用主题教学法来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还需要以教材阅读文本为基础来做好横向及纵向延伸,而且在课程实践中一方面要做到有的放矢,即在阅读拓展的时候围绕着教材阅读文本、学生阅读水平来合理拓展,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阅读能力提升;另一方面,语文阅读文本拓展思路也要尽量广泛,最好是能够从阅读文本题材、表达方式、传递的情感、语言描述等多个方面来推进,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的语文阅读质量得以提升,从而有效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阅读水平。以《小英雄雨来》为例,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这一文本阅读讲解的时候,考虑到这一阅读文本主要是歌颂了雨来热爱祖国、不畏强敌、机智勇敢的品质,具有爱国教育意义,教师在课程实践中即可围绕着这一阅读文本的主题“爱国”来进行拓展与延伸,要求学生自行搜集抗日战争时期的相关资料以及在这其中有所奉献的人物,通过阅读这些资料来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抗日战争艰辛的理解,以及对于那些无私奉献的英雄的认知及敬佩,有效树立学生爱国情怀,强化学生阅读感悟,同时还能丰富学生阅读积累、有效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四)以主题明确评价标准,优化阅读教学评价体系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同样也属于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不同的阅读主题其教学侧重点自然也会有所不同,而且还有着不一样的教学目标及教学模式,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实践期中最好是能够为学生制定出不同的评价标准,而且还要不断对其进行细化与具体化,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教学评价质量,让教学评价的价值得以有效发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对阅读文本主题内容、学生实际情况形成良好把握,然后再以此作为出发点来制定出科学且合理的教学评价标准。而且在评价的时候最好是能够以鼓励、表扬、支持为主,这能帮助学生从小树立起阅读学习自信心,同时还需要坚持动态多变这一原则来及时改进评价,这样才能真正提升主题评价效果,促进学生阅读水平得以提升。以《猫》为例,其主题是“可爱的动物”,所以单元内的其他阅读文本同样也是描写动物,如《母鸡》《白鹅》,教师在阅读教学完成之后,即可围绕着这一主题来对学生进行合理评价,评价内容则是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程度、有没有学会这一课时生字词及动物描写方式,这样才能提升评价合理性,确保学生在主题教学中掌握文本中心思想及内容,从而真正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四、结语

总之,对于语文主题教学而言,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实际教学需要,以学生的学习特点为基准,创新教学思路,加强趣味性导入,引发学生对比、思考,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阅读素养,实现核心能力的全面提升。将主题教学应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不仅是时代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学生阅读能力得以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此,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上一定要准确意识到主题教学的价值,围绕着阅读教学内容来为学生合理开展主题阅读活动,以此来促进学生深度阅读、把握阅读主题及中心思想,从而真正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阿莲.主题教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施[J].中学生作文指导,2020(35):74-75.

2]唐霞.主题教学下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19(2):24-24.

3]陈霞.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研究[J].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2011(12):12-12.

4]张留忠.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研究[J].学周刊:上旬,2014(12):175-175.

5]吴锦.探讨主题式阅读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学子:理论版,2016(10):64-6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