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摘要
关键词
新课改;初中体育;教学策略;体育游戏
正文
现代的体育教育思想,强调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重视对学生的兴趣和对运动的兴趣,通过对运动游戏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升中学体育的教学质量。体育游戏的运用对初中生体育学习有较大的帮助作用,它不仅可以让体育学习与训练变得更加有趣,还可以营造出积极、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还可以让初中生对体育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帮助老师们更好地掌握运动技巧和有关知识,提高教学效率。与此同时,还可以降低初中生文化课的学习压力,提高他们的体育综合能力和素质,从而提高初中体育学科教学的有效性。
一、初中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
对于中学生而言,在面对复杂的运动技能练习时,一定会产生相应的恐惧心理,这样的问题会增加学生的心理压力,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利。体育游戏的安排,通常可以用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来缓解学生的这种担心,从而更好地指导他们参加体育教学。因此,利用运动游戏游戏来进行体育教学,能够使学生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下进行训练,从而更好地促进其身体和心理的发展。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运动技术的掌握
游戏游戏活动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因此,在进行体育游戏的时候,学生可以表现出很高的参与热情和兴趣。把一些基本的体育动作融入到体育游戏当中,用一种趣味的方式来代替以前重复的训练,这样也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在初中阶段,在体育课上,我们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体育游戏。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对体育游戏进行合理的安排,这既可以确保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做到劳逸结合,还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对具体的体育技术和技巧有更好的了解。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游戏的组织和参与本身也具备了很强的协作性和参与性,在制定游戏规则等环节中,也可以利用师生之间的讨论和协商来实现。这样的一种活动形式,同样能够更好地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纪律教育,同时,通过开展并实施集体式活动,还能够提升学生的自律意识,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参与体育游戏的活动中,能够使他们更好地感受到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团队精神,团队的成功与个人的努力密不可分,而个人的发展更需要团队的协助。当他们意识到了这一点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的将个体和群体的关系融为一体。
二、体育游戏的理论基础
(一)体育游戏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的体育事业正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进步。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素质教育活动,主要有国民教育、终身教育等,其中,素质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人类的综合素质,从而为社会和个人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全民健身”、“健康中国”的大背景下,青少年是国民性素质形成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身心发育最快、最成熟的阶段。所以,在初中阶段,对体育教育理念与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对体育精神与创新能力进行积极的开发,成为了新时代少年人才成长成才之路上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运动游戏在解决体育教学中的缺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学生们自己的努力和教师的组织指导下,能够将学生们在学习、参与、竞争、合作等多种形式下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行充分地调动起来,进而增强学生们对体育内容、特点与作用等方面的认识,增强学生们的运动技能,培养学生们的体育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质,推动学生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为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体育游戏是师生间相互交流的一种重要手段
伴随着现代科技的持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持续提升,许多家庭都已经拥有了比较先进的智能手机。同时,现代人们对锻炼身体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所以,体育活动就变成了一种可以提高他们自身素质和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而在中学,初中生的身体素质和身体素质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所以,初中体育教师还应该重视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识,并逐步提高他们对体育游戏活动的兴趣。而学生们在对体育游戏活动有了一定的认识后,就会慢慢地对体育游戏活动感兴趣,并逐渐地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体育技能。所以,初中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游戏活动的时候,应该注重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并对体育技能有一定的追求。同时,还可以通过加强班级与同学们之间的互动,为体育游戏活动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
三、浅谈新课标下初中体育创造性教学的具体对策
1.运用体育运动提高身体素质
初中体育学科的教学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体质锻炼,提高他们的体育综合能力和素质,而通过强化体能训练来实现这一教学目的。但是,老师们经常会发现,初中生在学习体育方面的兴趣并不高,在课堂上,他们的注意力不够集中,而且还比较散漫,他们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也比较笼统。这样下去,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都不会得到很好的发展,他们的学习质量和教学效率都很难得到提高。所以,体育教师应该适时地对自己的教学策略进行调整,在教学的过程中,将体育游戏运用到教学中,从而充分地激发出初中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可以更快地融入到课堂中,从而让他们对体育技能和知识有一个更好的了解。并通过游戏的方式,增强身体素质,同时,班级的气氛也会变得更加活泼,让初中生体会到体育学习的快乐,进而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利用游戏来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是一种非常有效和新颖的教学方式。在设计体育游戏时,教师应结合初中学生的兴趣和心理特征,保证其趣味性和健美性。
2.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游戏活动
根据以前的教学模式,教师是教学中的指导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教学实践,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获得体育知识,学生既是体育课的参加者,又是体验课堂的主体,当体育教师进行体育教学时,如果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那么在课堂上就会变得枯燥无味。所以,体育老师要放弃原来的教学方式,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的机会,让学生提高参与感和体验感,在进行实际活动时,游戏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在选择游戏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比如,教师在进行田径项目的时候,会对学生的锻炼效果产生影响,从主观方面来看,包括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素质和兴趣爱好等,从客观方面来看,包括了天气情况、场地情况、课时问题等,这些因素综合起来,都会对学生的体育锻炼质量产生影响。比如,在进行足球训练的时候,要选择天气凉爽的时候,在天气炎热的时候,要选择时间较短的游戏方式,避免学生因为中暑而影响到锻炼的效率。教师在选择游戏时,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地达到运动的目标。
3.给学生实践的机会强化技能的应用
在初中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对技术有较好的理解,并将其应用到实际活动中去。但现在的教室里,大部分的学生都是重复的练习,而不是实践,这就导致了他们的进步很慢,而且教室里的气氛也很枯燥,久而久之,他们就会觉得无聊。所以,老师们应该积极地对体育课堂进行改革,给予初中生更多的实践和展现自我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将自己的潜能完全激发出来,进而强化对技能的运用。例如,老师可以利用初中生强烈的好胜心理,组织一些小型的竞技游戏,将初中生合理地分成几个实力相同的小组,让他们互相配合,互相帮助,共同完成游戏。在这个过程中,初中生会产生很大的动力,可以让他们对体育技能的掌握更加扎实,并且可以更加熟练地运用,这对培养初中生的团结协作意识也有很大的帮助。
4.切实加强对中学体育教师的培养,增强体育比赛的实效性
中学体育教师的职业素质与职业素养,对中学体育游戏的实践质量有较大的影响。因此,中学应充分意识到开展中学体育师资的专业化培训。初中可以分批、分时段对初中体育教师进行专业培训,这样既可以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又可以提高他们的教学质量,还可以让他们对体育学科的重要性有更深刻的认识。伴随着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体育游戏的形式和内容都在持续地创新和发展,同时,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效果也变得越来越显著。面对这种现实,初中体育教师在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的同时,也在持续地对现有的体育游戏的形式和内容展开更深层次的探索和创新,在实际的探索过程中,注重将体育游戏与体育教学的有机结合起来,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将体育游戏的趣味性、娱乐性和教育性充分地运用到实际的体育教学中,去激发初中学生对体育教学的热情、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真正地提升初中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效果。
5.规范游戏活动,促进学生积极参与
在初中体育课程中,游戏是用于指导运动技能的运动,但也要有一定的规则,才能使课程的开展更加科学。在游戏活动中,学生的动作具有连贯性,将运动技能动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使技术动作趋于整齐划一,从而提高学生的运动训练能力。游戏规则也符合体育训练规则的要求,从而提高了学生对体育游戏规则的接受程度。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能够向学生展示自己的技能,向学生讲解体育知识要点,并对学生进行挑战。要想在比赛中获胜,学生必须认真听老师所讲的技巧,并且按照游戏规则去做。学生必然会在游戏活动中感受到快乐,逐步掌握游戏的运动技能,熟悉运动规范,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体育技能的目的。
例如,在中长跑训练中,不一定要以跑步为主,而要以运动为主要内容,进行各种运动游戏。对于初中生来说,跑步本身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情,但通过游戏化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活动过程中,体育教师要求同学们站直身体,并用手摸自己的腰。游戏规则是,学生组不能断线,游戏内容就是,线上的同学追上线下的同学。这样,学生们就可以相互追逐,跟在队友后面,这样既可以避免犯规,又可以避免自己落后。在快乐的游戏过程中,学生要了解游戏的规则,通过互动和合作,学会一些技巧,得到跑步方面的训练,同时还能让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跃。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日益浓厚,课后可自愿性地组织相似的体育活动。在中学体育教学中,通过游戏活动,增强了体育活动的休闲性,促进了学生的体育锻炼。
6.进行合理的指导与分组
体育游戏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完成体育课的任务,体育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地指导学生。首先,体育教师应科学合理地将学生分组,使所有的学生都能组成一个教研组,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其次,要根据各年级、各项目、各阶段的特点,将所有学生按其特点进行分组;最后,体育教师还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对不同组别的学生进行相关的体育游戏指导,并提出相关的要求和目标等。所以,也可以充分考虑到年级、项目特点等因素,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并对他们进行分组,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参与到体育游戏中来。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还能够更好地促进了学生自身身体素质的提高和各项生理机能的健康发展。
结语:
游戏应用于初中体育学科教学中,可以显著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初中生体育综合能力与素养。所以,教师要对体育游戏的应用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并且可以将其应用起来,帮助初中生通过游戏理解,掌握体育知识与技能,并可以灵活运用。从而达到加强初中生体能训练,强化技能应用及培养团队精神的目的,促进初中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建东.体育课:既要“提”质,也要“育”人——提高农村学校体育教学效果的策略探究[J].学周刊,2022(03):177-178.
[2]刘勤.新课程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困境与突破[J].学周刊,2022(02):158-160.
[3]朱振宏.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趣味田径教学[J].山西教育(教学),2021(12):77-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