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优化策略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赵楠

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第五中学 334500

摘要

高中语文是高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充分重视高中语文群文阅读的分析,改进现有的阅读教学方法,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传统的单篇阅读教学方式虽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但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等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提升,这与核心素养要求不相适应。而通过构建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对不同文本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进行系统对比分析,既能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又能对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进行培养和发展。本文通过对高中群文阅读教学现状的分析,探讨了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核心素养;高中语文;群文阅读

正文


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高中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进行全面提升,已经成为了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在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对具体篇目的阅读指导,不仅要将思想主题、思路脉络、形象特点、语言意蕴等语文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养成高尚的行为品格。这就要求教师要准确地把握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更好地进行群文阅读教学。

一、相关概述

(一)群文阅读教学概念

群文阅读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介绍同类型范文的阅读技巧和阅读经验,让学生阅读这类文章,了解文章的内容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这一教学方法要求教师有效地整合教材,因此教师要有扎实的知识水平,有扎实的语文专业技能,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教师在仔细阅读文章,理解透彻之后,再设计教案,在设计教案的时候,要突出范文之间的联系,要注意课堂上的趣味性,可以设置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去对比阅读,使学生在对比中对这一类文章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了解文章中所讲的道理,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自身修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群文阅读法典型特征

1.主体性

群文阅读法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教学方法,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实用性。这一教学模式强调要以“人”为本,要把阅读教学从整体上组织起来,要用集体的智慧把文本的内容和结构整合起来。第一,在确定阅读题目之前,语文老师要对高中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听取他们对于不同的阅读题目的真实意见,从中挑选出适合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文本。群文阅读相对于传统的单篇阅读教学法而言,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出发点来备课的目的,既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效率,又提高了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第二,群文阅读法可以让高中生亲身体验到阅读的过程,开阔他们的思路,积极地思考问题,在老师的正确指导下,他们的阅读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高,这对他们的考试能力和阅读兴趣都有很大的帮助。

2.开放性

开放是群文阅读教学的核心特征。群文阅读法是将多篇文本结合起来阅读的一种教学方法。第一,阅读的内容是开放式的。围绕某一主题,将多篇具有内涵联系的文本组合在一起,引导高中生在不同的情境中体验阅读的乐趣和价值。群文阅读并没有局限在课本上,老师们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自由的分组,让群文阅读更加自由,更加包容。除此之外,群文阅读不仅从不同角度对同一主题中每一个小题目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行分析和阐释,还需要学生自主选择文章的切入点,并运用多种方法深入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深层意蕴。第二是开放的阅读教学策略;在这种阅读模式中,教师不再是单方面地解释自己对所读文本的理解,而是与学生共同探讨。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让每一位高中生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思考、研究文本内容[1]

3.探究性

群文阅读法是一种探索性很强的教学方法,从教师的角度来看,群文阅读教学就是一种深入研究。为了保证群文阅读可以发挥出它应有的效果,语文教师必须对高中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有深入的了解,将高中生的阅读倾向和阅读能力等因素综合考虑进去,在不脱离教学大纲的情况下,对群文阅读主题的设置和阅读材料的组合展开深入的研究。以学生的视角为基础,每一次群文阅读教学,都是一场围绕主题展开的思辨活动。高中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可以独立地分析阅读材料的内涵,并通过大量的阅读,逐渐对该主题形成共识。就其实质而言,阅读共识的实质是一个不断探索和构建所阅读的文本的过程。

三、 应用群文阅读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主题设置不合理

群文阅读教学在本质上是一种探究式的学习活动,要达到目标,首先要有明确的主题。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有些语文教师对群文阅读主题的设置不尽合理,影响了活动的顺利开展。

1.高中学生的阅读需求未得到考虑

在实际教学中,部分语文老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学生参与群文阅读题目设置的积极性很低,大部分学生对题目的理解比较模糊。群文阅读选文与高中学生的阅读需求脱节,导致教师开展的群文阅读活动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2.缺乏主题基础

选题的不合理除了不符合学生的阅读需要外,还表现为选题缺乏学科基础。一般情况下,语文教师都会根据语文大纲和实际教学进度,针对语文科目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设置群文阅读主题,以帮助高中生攻克语文学习的高难度知识点。另外,也有一些老师会模仿网路上受欢迎的样板课,并根据当前的教学进度来设定题目。这些设置主题的方式虽然效率很高,但缺乏科学依据。前者使群文阅读变成了教材内容的延展,很容易让高中生产生畏难情绪。后者则忽视了高中生的学情,导致高中生无法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阅读知识体系。从长期来看,这对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不利的[2]

(二)阅读文本组合不恰当

在选择群文阅读材料的过程中,有些语文教师没有跳出语文教科书的框架,而是把目标放在某个单元上,按照单元的形式进行选择和组合。虽然这样的设计可以为群文阅读节省大量的筛选时间,但如果一味地按照课本内容来选择阅读材料,就会丧失群文阅读的功能。高中生们无法突破教材的框架,他们的阅读活动逐渐变得片面、教条,他们无法感受到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他们只能被动地进行阅读活动,这使得高中生们对群文阅读逐渐失去了期待和热情。

(三)教师缺乏有效的指导

在实际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有些学生总是无法将自己融入到课堂上的问题讨论中去,语文教师和高中生之间的沟通效果并不尽如人意,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缺乏有效的引导。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主要通过提问和启发的方式让高中生得到预设的答案,这种预设的答案具有唯一性和客观性。从抽象的角度来看,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就像是一种“口语问答题”,学生在得到正确答案之后就不再思考。但是,在群文阅读模式下,学生对阅读文本的感悟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没有清晰且唯一的答案,这导致很多高中生害怕自己得出的结论与老师的结论不一致,所以拒绝发表自己的意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果还用传统的引导和启发的方式,只会和少数学生进行交流,让“群文阅读”课流于形式。

三、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围绕语言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我们可以采取两种途径。首先是联系。该策略是指引导学生把握文本语言的内在联系,深入理解文本内容,从群文阅读角度来看,关注文本之间的关联,依托语言将不同文本连接起来。通过实施联结策略,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知识,逐步达到质变目标,加深掌握语言运用规律。例如,我们在学高中一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这一单元摘录了中外名剧《窦娥冤》《雷雨》《哈姆雷特》等等的片段。在本单元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重点分析这三篇文章的语言表达特点,明确中西语言运用的差异,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知识。其次是抽提。该策略是指在联结多篇关联文本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本语言,深度分析文本中的关键词句,促使学生全面了解积累的语言材料,吸收内化积累的言语词句,熟练运用于语言表达与写作。比如,我们在教《梦游天姥吟留别》和《登高》这两篇文章的时候,都提到了“猿声”。借助“猿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语言的异同进行细致的分析。同时,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引入《三峡》《长干行》等诗词,以扩大课堂学习的范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如《登高》一首“猿啸”,更是渲染出一种悲壮的气氛,奠定了该诗的悲壮基调。《梦游天姥吟留别》“猿啼”虽有离别之感,但李白笔下更显灵动,更具离愁别绪。通过这样的深入挖掘和分析,打破了学生的固化思维,对具体语境中的意象含义有更深刻的认知和分析,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二)选择合适的文章和中心议题

在讲课时,教师要注意选材和主题,使讲课条理清晰,思路清晰。在选择文章的时候,教师要对文章主体多加考虑,尽量保证文章的积极性,有效地实现对学生积极思想的引导。同时,教师还应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的思想素质,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群文阅读”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能对一系列文章进行分析和解释,即在课堂教学中,这些文章应该有一个基本相同的话题,通过对相同主题的讨论,使学生对文章主旨有一个更为深刻的把握,有效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在选取中心议题时,教师应与教材内容相结合,使之与教材内容相结合,从而有效地实现教师的教学目标[3]。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还应该注意对文章理解难度的控制,让学生对文章的大意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而更好地推进课堂教学,群文阅读的教学方法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帮助。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注意对阅读时间进行科学的安排,从而达到提高学生阅读效率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阅读效率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阅读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有效地培养学生阅读技巧,确保语文阅读教学与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的要求相适应。

(三)围绕文化品质

在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可以对民族文化进行充分的认同,并尊重和理解世界范围内的多元文化。比如,在高一语文上册的《登高》一诗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作者的家国情怀,老师可以引入《望岳》《登楼》《春望》这三首诗,这三首诗都是杜甫不同时期创作的,少年时杜甫胸怀大志,年老时杜甫饱经沧桑,但是杜甫的忧国忧民之情,却在这三首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通过对杜甫作品的引导,可以使学生对杜甫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从而更深刻地感受到他的家国情怀,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四)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只注重“自主性”,而忽略了“自主性”。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老师的教诲,缺乏主动性。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通过设定教学目标和设计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去领会文章的含义。以确定的教学目标为依据,在课堂上展开积极的互动提问,在学生之间开展分小组讨论,让学生对文章展开充分的思考和分析,培养他们独立自主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4]。同时,通过课本剧的形式,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更好地参与群文阅读。例如,在教学《鸿门宴》《长恨歌》《雷雨》《茶馆》等经典篇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课本剧的形式,引导学生进入其中,扮演其中的主人公,从而感受到经典的魅力。通过“以演促学”的“以演促教”活动,学生不仅可以感受到语文课程的多姿多彩和博大精深,而且还可以把自己的语言演绎得淋漓尽致,让自己沉浸在经典之中。

结语

综上所述,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下,以课本为基础的群文阅读,既能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文化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所以,群文阅读给老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促使老师们向更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需要与核心素养中提出的目标要求相结合,对教学策略和流程进行优化,使群文阅读的优势和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

[1]葛祥健.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评价优化策略探析[J].高考,2022(30):49-51.

[2]姜婷.核心素养背景下优化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分析[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4):28.

[3]张艳霞.浅谈核心素养背景下优化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J].考试周刊,2020(20):73-74.

[4]付航新.核心素养背景下优化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J].新课程导学,2020(05):3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