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离异家庭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
关键词
初中离异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方法
正文
前言
随着社会文明和经济水平的繁荣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感情、婚姻质量的要求不断增加,离婚率逐渐上升,离婚现象日益严重。在离异的家庭中,子女的培养是非常关键的,一着不慎,就会造成孩子情绪波动大、思想品德缺失等问题,从而影响到他们的健康发展。因此,提高离异家庭儿童(尤其是初中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效显得尤为重要,值得引起大家的重视。
一、对离异家庭初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因分析
针对离异家庭的子女,应采用心理辅导的方式,让其在学校和家庭中得到更多关爱。如果我们忽略了对离异家庭的孩子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就容易导致他们的不良情绪滋生,严重的情况甚至患上抑郁症[1]。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二、离异家庭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
(一)心理创伤
家长的关爱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特别是对未成年的初中生来说,家长情感破裂会对他们的成长产生一定的不利作用,即便家长们提出了自己的离婚要求,但这种婚姻关系破裂不应该打断亲情的联系,有些离异家庭父母感情破裂给孩子造成了不可弥补的伤害,比如,有些离异家庭的孩子,曾经和同班的人相处得很好,后来因为父母离异而与同班的人产生了隔阂,他们不愿意和同学接触,一直把自己关在家里,导致了性格上的缺失。
(二)品德问题
教育理论认为,家长的模范作用是巨大的。初中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是循序渐进的,非一日之功,家长要给孩子树立榜样。此外,在婚姻生活中,夫妻双方往往存在吵闹、指责、辱骂、诽谤等行为。对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这就是一本消极的教科书,在这样的氛围中,他们会养成坏的个性[2]。有些调查显示,与一个健全、幸福家庭的孩子相比较,离异家庭的孩子在行为、思想和道德方面往往会出现各种问题。
(三)学习问题
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业,而学习环境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可以使他们在各个领域得到更好的发展。但是,家庭教育也会对孩子的学业产生一定的作用,比如父母离婚,他们的子女在恶劣的生活环境下无法安心地读书。同时,家长们也常常因为婚姻的失利,把全部的期望都放在了子女的上,期望子女将来会获得更大的成就,从而给子女造成了巨大的心理负担。首先,当儿童的学习成绩不佳时,父母往往会对其进行暴打和训斥。长期下来,儿童会对学业产生畏惧心理,从而对他们的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使他们在课堂上很容易走神。其次,这种情况导致了他们难以保持冷静,有些同学不能和别人进行正常地沟通,他们的学业表现会逐渐下滑,或者直接产生不想学的心理。
三、有效促进离异家庭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研究
(一)引导父母承担家庭责任,提升家庭教育质量
首先,教师要用科学的方式引导离异的父母对他们的子女进行恰当的教育,让他们意识到仅仅给孩子提供物质上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花更多的精力去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并对他们进行恰当的安抚。其次,教师要多注意提醒父母,要注意孩子的心理、学习和生活,给他们提供多个层面的关怀与教导,让他们真正体会到来自父母的关心,这就要求教师要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有效避免孩子在人生道路上误入歧途。再次,父母要多和子女一起参加一些家庭社交活动,以减轻他们的精神压力,确保亲情的不破裂。
(二)构建和谐社会大家庭
俗话说,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一个民族是由成千上万的小家庭构成的,要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从家庭和谐着手,从精神文明建设着手,切实加强全民素质和道德教育,以家庭的发展为中心,号召全社会的力量,包括个人、家庭、学校,采取切实的行动,加强对离婚家庭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为这些孩子创造一个良好、文明、和谐、温馨的成长环境。
(三)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工作
教师要注重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落实“以爱为本”的教育方针,多与这些孩子进行思想交流,尽力进行教育和指导。离异家庭的孩子往往有较强的自律、应付和叛逆的心理,因此教师要深入了解他们的心理,并通过学习有关的心理学知识和案例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要了解离异儿童的心态改变,并根据其特点,进行针对性辅导[3]。大多数时候,学生都会表现出强烈的模仿和自主意识,有时候,教师的行为会给他们带来一定的示范影响,但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对他们太过冷淡,那么这样的冷淡就会加剧孩子们的冷淡和厌烦心理。
(四)营造充满关爱的班级氛围
教师要对这些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三观,特别是不要歧视离异家庭的孩子,要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关怀和共同提高。教师在业余时间可以组织具有多样化、个性化和趣味性的团体活动,保证既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又能缓解他们的精神压力。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鼓励有离异家庭的孩子主动参加,以分散他们的注意力,逐步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
结语
总而言之,离异家庭的孩子,无论在心理上,还是在性格上,都存在着与普通人不同的问题,这需要父母和教师的共同努力,才能让他们重新找到信心,逐步克服自己的问题,进而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这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也应当被充分重视。
参考文献
[1]严欣怡.浅谈初中离异家庭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J].课堂内外(初中教研),2021(5):107-108.
[2]刘天歌.对单亲离异家庭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反思——家庭教育与社会、学校教育的关系[J].赤子,2019(29):165.
[3]车育婧.浅谈离异家庭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教育对策[J].考试周刊,2022(5):1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