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中学习习惯和兴趣的培养措施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于敏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六合街道中心小学 单位邮编:257200

摘要

对小学生来说,兴趣是很重要的。孩子们的身体和心理都还没有成熟,如果没有兴趣的话,他们的英语会很枯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英语学习中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小学英语;教学;学习习惯;学习兴趣

正文


新课标提出,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从而提高英语水平,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使学生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感受英语的魅力,爱上学习英语,这是最重要的。在新课程改革的倡导下,一线教师应该循序渐进,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后续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的价值

第一,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情绪、学习习惯进行培养,可促进班级学习氛围改善,解决现阶段小学生上课“溜号”、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等问题,还可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意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教学目标实现。

第二,可以减少学习障碍。陶行知先生曾言:“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消除其对英语学习的恐惧,从而减少学习中的障碍,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第三,可以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部分研究指出,学生对某一科目的喜欢程度与对该科目教师的喜欢程度存在极大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培养,可增进师生间关系,利于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当前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的不足

1英语课堂枯燥死板,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小学生还处于成长发育时期,难以保持长时间的专注力,因此,若教师还是延用以往的教学模式,则难以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且针对于英语教学本身来说,且有着一定的枯燥性,大部分学生只能是依赖于机械背诵方式来进行英语学习,学习质量非常低下。在应试教学理念束缚下,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也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这极大程度上制约了其良好习惯的养成,久而久之,也导致学生英语综合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这也严重背离了小学英语的教学目标。

2教学过程模糊,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要求

现阶段,部分小学英语教师缺乏对课程重点的研究,没有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这导致英语教学缺乏针对性,教学计划也缺乏导向性,不利于学生对英语学习方法的掌握,长此下去,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部分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延用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即没有考虑小学生个体差异来因材施教的进行英语教学,而是运用“大锅饭”的教学形式来进行授课,在此过程中,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教学互动,整个课堂也成为了教师的“一言堂”。在弱化了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的同时,也导致一些基础能力偏弱的学生难以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进而大大抑制了该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基于此,教师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模式,深刻做好教学反思,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让自身的教学模式能够迎合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进而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能够全身心投入于英语课堂教学中。

三、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习惯和兴趣的培养策略

1.创设适当情境,从感官层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生而言,其心理、个性均处于早期成长阶段,对事物具备较强的好奇心,且对众多知识、事物的学习存在一定兴趣,但待了解知识、事物后,其兴趣往往会逐渐降低。鉴于此,就需教师采取合理的方式使学生长期维持对某一知识的学习兴趣。情境教学是当前教育界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种教学方式,将其融入英语教学,有针对性地创设情境,可实现对学生的引导、启发,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实现强化记忆与实际运用。通过设置听、说、游戏、表演等场景,可帮助学生快速走进课堂,从而激发学生兴趣。以5年级下册“Unit1WinterVacation”一课为例,教师有针对性地创设情境:“Winterholidayarrived,theclasswentskiingtogether.”。随后组织学生对创设的情境进行演绎,并选取部分学生充当从国外到国内来旅游滑雪的游客,学生之间进行英语对话,不但能锻炼口语表达能力,还能掌握vacation、parent、wonderful等词汇,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英语学习活动中,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小学英语教师在开展初步教学时,可利用一些学生较为熟悉的语句、单词展开授课,如Hello、Please等,或者教授可给学生一些简单乐曲,从而拉近学生与英语学习间的距离。在每节英语课中,教师均要运用一些常见的单词、语句,引导学生利用它们展开交流、沟通。在热身环节,也可采取唱英语歌谣的方式,将学生带入英语学习气氛中。长期应用常见的单词、短句,可有效提升学生英语语感,并且可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并非想象中那么困难。通过教师的鼓励,小学生英语学习信心会持续增加,最终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更加认真、努力地学习英语。

3.组织开放式教学

为让小学生的表现欲望得以充分激发,教师可展开开放式教学,利用自由、宽松、愉悦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其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激发其求知欲望与表现动机。小学生乐于在同学和教师面前表现自己,具备较强的表现欲。因此,在授课时,教师采取开放式教学,促使小学生主动表现自己,主动认知,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兴趣。

第一,电化教学。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加强多媒体应用,从而给学生创造出更为理想的生活和语言情境,创造出富有时代特征、具备科技含量的英语学习平台。因此,学生在学习期间可获得较强的情绪感染,从而形成主动、积极的探究意识。

例如,五年级下册“Unit8Datesofthemonth”一课,教师使用多媒体,在屏幕上放出一幅珍馐满桌的画面,并低声播放英文歌曲“ChristmasinMyHeart”,以此营造浓浓的节日气息。随后,询问学生:“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这个节日在一年中的哪个月份?”待学生回答后,可组织学生展开对话练习,如圣诞节收到什么礼物、宴会上有什么食物、你最想过哪个月份等。小学生通常极为喜欢节日,乐于和小伙伴们分享节日的喜悦之情。因此,通过多媒体所营造出的情境,为其提供和同学、老师交流的机会,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参与学习。因此,教师可加强多媒体应用,为学生创造出较为理想的情境探究机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

第二,分组教学。教师采用分组模式展开教学,可以实现学生间的交流合作、互相帮助以及协同发展,通过团队合作以及集体智慧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从英语教学层面而言,它主要是给学生传授一定的语言技巧与语言知识,加强学生的语言积累,所以需要学生主动参与,亲身感受,积极思考。因此,教师可通过分组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兴趣进行培养。如五年级下册“Unit2Avisittothezoo”一课,教师可以以学生座位为依据,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并对教材中的词汇、动物进行整合,组织学生自由讨论。

第三,扮演教学。在五年级下册“Unit6Feelings”教学中,教师可采取扮演教学(扮演教学即陶行知提倡的“小先生制”)方式组织教学活动,教师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选派多名“小先生”对本组活动进行组织、负责。若学生觉得自己对教材内容已经掌握得极为熟练,即可找“小先生”展开过关测试,测试成功过后,就可变为本组第二名“小先生”,拥有测试、指导其他同学的资格,依次类推。这样,学生就会以尽快变为“小先生”而努力学习、自觉表现,并且在辅助他人学习期间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可利用扮演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培养,促使学生努力学习,快乐成长。

4.组织趣味朗读活动

在五年级下册“Unit5SportsDay”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趣味朗读活动,使用多媒体将课本图片投放至屏幕上,如跑道、操场、跳远的沙坑等,请学生看着屏幕开展朗读活动。为削减学生在朗读期间的厌烦情绪,教师可组织学生采取分组齐读、自主朗读、女生齐读、男生齐读等形式多样的阅读方式。另外,也可开展分角色朗读,并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指导其组内展开分角色朗读,从而提升学生的课堂活动参与度。如此形式多样、自由度高的朗读活动,可使学生维持较为愉悦的心情,使学生学习兴趣得以激发,还有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并且还可通过大批量信息丰富学生知识储备。

5.尊重学生差异,注重个性发展

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英语学习的原因主要是在英语学习期间频繁受挫,无法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鉴于此,教师在组织英语教学活动时,应对学生学习能力、知识储备、学生实际学情等方面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案,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就感。例如教师可应用分层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对英语进行学习。例如,五年级下册“Unit4ASpringOuting”一课,针对部分基础薄弱学生,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可设置以下情境:“What'reyougoingtotakewithyou?或Areyougongtotakeacamerawithyou?”此类问题是教材内容,学生凭借教材图片提示予以回答。在此期间,学生也能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也可取得一定的成就感。而针对部分学习能力较强、基础好的学生,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难度较高的问题,如“Springoutingiscoming.Whatthingsdoweneedtotake?”要求学生用英语回答,从而使其英语口语得到锻炼。在作业布置时,教师可以设置分层练习。如针对基础薄弱学生,可布置以下作业:使用“I'mgoingto…”,“Whatis…”,“Thisis计a…”设计对话。而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则设如下作业:围绕“Springoutingdiary”主题写一篇作文,畅想一下自己参加春游的情景。这不仅可使后进生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还可使优秀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有助于所有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激发。

6.巧用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笔者在20多年从教生涯中,总结出一个结论,就是巧用评价,也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正确合理地评价学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课堂评价。在课堂复习环节,教师可组织复习上节课内容,形式各种各样。有时候可以叫一些学生读单词、课文,对表现好的学生,及时竖起大拇指,说Great,Wonderful,Clever等激励性的语言予以肯定,学生听到教师这样说后,会更加自信。

在新授环节,教师可采取小组评比方式,要求学生积极发言,分数最高的小组获胜,获胜整个小组成员每人获得10分积分币,或者奖励一支笔,也可以是一枚徽章。这种小组评价,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英语兴趣。

第二,作业评价。教师在批改学生作业时,可采取等级制,分为A、B、C三个等级。学生在拿了十个A后,可以获得一个小礼物。这就促使学生认真完成作业,也起到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作用。

学生对教师的评价非常在意,哪怕是一个大拇指、一个积分币、一颗糖,都可以让他们欣喜若狂。他们甚至会回家和家长说“今天我被表扬了”“今天老师发我糖果了”。教师一定不要吝啬对学生的评价,要学会巧用评价,这会让学生对教师所教的课程产生极大兴趣,能让教师更轻松地将学生带进知识的海洋、学习的天堂。

结语

为提升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教师需加强对多媒体等新型技术的应用,积极为学生创造富有趣味性、生动性、知识性的英语学习情境与氛围,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分层、小组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李伟,路士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现状与对策研究[J].英语广场,2022(27).

[2]徐敏英.“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后作业标准化设计方法[J].中国标准化,2022(18):203-20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