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英语以读促写
摘要
关键词
初中英语;核心素养;写作教学;以读促写;关键能力
正文
前言
在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英语教师运用最多、最广泛的就是“以读促写”。运用“以读促写”的教学方法,既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水平,又能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为其以后的写作积累材料,从而提高写作水平。英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其功能与价值,培养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从而使其英语写作水平得到提高,从而达到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目的。
一、核心素养与“以读促写”的解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初中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英语课程的核心素养是指培养学习者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素养四大能力。写作是英语教学中的一大难点,为了改变目前的教学状况,写作教学急需改革。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可以采取“以读促写”的方式进行写作教学。在英语写作中,要充分利用语言知识、写作技巧和思维能力,并运用英语进行精确、适当的表述。
核心素质是指在不同阶段的学习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基本素质,以适应个体的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核心素质不是单纯的知识或技巧,而是基于学科的知识和技巧,在分析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过程中,通过学科概念的思考方式和技巧,表现出综合素质。核心素质是指在受学校教育的熏陶下,逐步培养并展现出的问题解决能力。
所谓“以读促写”,就是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通过培养学生在阅读中所积累的语言知识和技巧,为学生搭建起一座“读”与“写”的桥梁,使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以读促写”的实践探索,即教师要自觉引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去探索“写”,找到“读”与“写”的关系,真正使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语言知识,夯实语言基本功,锻炼写作技能,使写作成为“活水”。
本文从核心素养视角出发,探讨了“以读促写”的初中英语教学模式,指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和实践创新。“以读促写”是针对中学英语的实际教学难题,克服地理、教师、教育手段、英语阅读材料的不足和阅读范围狭窄等诸多问题,寻找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使英语阅读产生更好的作文。重点探讨了“读什么”、“怎样读”以及“怎样以读促写”的问题。让初中生在读中积累,读中提炼,读后练笔,从而有效地提升英语写作水平。在这一领域,学生将会得到最宝贵的可持续发展的知识。
二、英语阅读与写作在初中阶段的教学问题
(一)初中生在作文中的创新能力不足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对阅读与写作的关系还不够透彻,而且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他们的关系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英语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制约着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在进行作文练习时,往往会遇到内容简单、语言简洁、内容少、形式陈旧等问题。教师们觉得,只要字词应用正确就行了,不需要其他太多的东西。因此,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以读促写”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对英语阅读理解不够重视
在中学英语的具体教学中,教师们往往把重点放在了文法的教学上,而对于英语的相关知识的传授却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这就导致了阅读教学的质量难以提高。在当前阶段,教师对阅读教学的关注不够,而且在当前阶段,阅读教学也不能给学生提出清晰的目标和要求。教师们对试题中的内容并没有太多的解释,主要是针对问题的解释,时间一长,学生们就会忽视了这一点,从而导致阅读的效率下降,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三)英语阅读与写作基础较薄弱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阅读与写作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把写作与阅读相结合,以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这个办法在英语教学中也是一样的。英语教师要提高英语写作水平,就必须从增加阅读量入手。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对作文的认识会更加清晰和深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不足,缺乏规律的阅读习惯,对所读的文章的理解也不够透彻,因此教师要做到一字一句的翻译,就可以完全地了解文章的内容。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虽然会读懂词汇,却不会理解其中的意义,更不会运用,从而影响到他们的英语学习。
四、初中英语课堂“以读促写”的实际应用策略
(一)提升学生语言积累
读书是写作的基本要素。美国语言学家舒伯特认为,教科书所提供的文本是一种材料,是一种学习语言规律的典范。通过阅读,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英语词汇,短语,句式,固定搭配等。因此,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的观点来看,阅读是写作的前期,是材料的积累,在阅读过程中要做好语言的输入,积累语言的规则,比如通过句型的积累,为写作做好准备。如,在教科书中可以看到一些关于人物的介绍,问候的句型,天气的表达,这些都是学生需要在口头上掌握的,而这些知识,都是通过书写来完成的。再如,教师经常会安排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英语对话练习,让他们按照“购物”的对话,创造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对话,然后用笔在纸上画出相应的对话,然后在对话中练习。
(二)理清篇章的结构和逻辑,在仿写中将语言内化
心理学研究发现,“模仿”是一种本能和一种学习倾向。语言的学习也是从模仿开始的,实际上,写作就是“说话”的一种书面形式,没有模仿,就没有模仿,只有模仿,才能学会使用。因此,模仿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起点,学生在进行阅读时,不仅要学会如何使用好的词汇和句子,还要学会如何理解文章的逻辑结构,理解文章的构思,理解文章的结构。
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逻辑,使他们理解文章的不同的写作结构,使他们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思维逻辑。学生们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构思的方法、构思的技巧等,学会了在设计的时候列好提纲,挑选要突出的要点,收集材料做好写作的准备,通过阅读和仿写来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比如,当同学们从课本上了解到有关的文字介绍时,可以从结构上分析,从人物的肖像、语言、行为等方面,了解到人物的性格特点,表现出作品的核心,确定哪些段落要重点,哪些地方要略,怎样开始,怎样丰富文章的要点,怎样最后才能突出主题。概括地说,“仿写”是基于深度的阅读,它能为学生提供一个思考的框架,提供一个写作技能,并能促进学生的学科核心能力的培养。
(三)选择文本,指导学生进行读后续写
读后写是指学生在阅读原文本时,根据故事的结构和情节,进行想象力的补充,比如对文章的短语、句型、结构等进行深入的理解,然后利用自己的观点和想象力来分析文本的发展,分析文本的人物语言、性格,进行合理的想象,然后对文章进行续写,这既是模仿,也是语言的灵活运用。因此,读完跟读是一种很好的结合,可以很好地改善英语的学习。要使学生理解原文的特征,理顺文章的主线,突出原文的语言特征,发散思维,有依据地推动文章的发展,创造性地完成。如果是叙述类的,则可以从教科书中选取文本,也可以从教科书之外选择。
如美国小说家欧亨利《麦琪的礼物》的阅读中,故事也很简单,讲述了一对夫妇在圣诞节互相赠送礼物,表达了一种纯粹的爱和两颗善良的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度的阅读,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使学生能够根据原来的故事来完成自己的后续创作。在续作时,应充分发挥原文的语言特点,使其具有原作的逻辑性。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的续作,其效果也不尽相同。教师们挑选了几篇具有创造性的、具有创造性的作品,让同学们一起进行讨论和评价。教师要给予具有创造性的持续写作能力的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和激励,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同时,通过交际,培养学生的欣赏和想象力。通过这种方式,阅读和书写既能获得原文本的知识,又能利用所学到的语言知识,从而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发展,从而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四)运用多种语篇的表达方式指导学生重新写作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将会接触到各种主题和类型的课文,教师可以指导他们对各种主题和类型的文章进行结构和语言特征的分析,从而帮助他们在写作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主题和风格的文章,并根据所学的内容,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从阅读的角度去理解和理解小说中的主人公,将叙述的文字转化为对话的文字。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缩写的方法,把文章的核心和要点写出来,然后把它浓缩、浓缩,使其变得简洁、表现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扩充较短的文字来培养,在不改变原文章的主旨的前提下,增加更多的故事,增加新的材料,让文章在原来的基础上更加生动,从而达到“以读促写”的效果,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提高核心素养。
(五)提高文化素质,以语篇文化为中心
阅读过程中往往会包含与中国文化差异的文化、风俗习惯、情感表达方式等,因此会产生文化冲突,因此,应通过文化的差异来提高自己的学科核心素养。首先,挖掘教材中的文化意蕴,重视文化差异,使学生能够真正地掌握英语知识,并避免在写作过程中产生歧义。其次,在“以读促写”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和敏感度,能够辨别和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吸取中西文化的精髓,感受我国的文化的博大精深,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最后,运用教学资源进行跨文化意识的渗透,教师要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通过严格的筛选选出贴近学生生活、贴近时代的阅读材料,发掘其所内涵的主题思想,启发学生进行体会和创作,尊重文化。
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采用“以读促写”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较好地解决了“读”与“写”不能融合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学生要在语篇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系统,才能在问题的时候能够主动地思考,用现有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这就是“以读促写”,从而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高,课堂上的教学效果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此外,我们还应该探索“以读促写”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和意义,认识到两者的内在关系,并积极帮助教师拓展和整合思维,寻求有效的方法,从而进行具体的教学计划和实施。
结语
总而言之,在学科核心素养的指导下,采用“读促写”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在文本阅读过程中进行理性的分析和积累,从而为英语的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避免将阅读和写作形式化的分离孤立,而是要从多个方面将二者深度整合,使学生能够更自如地实现阅读的输入和输出,并由此过程中逐步培养、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及关键能力,以保证其在今后更为长远、更为深入的学习与发展中能够有所底蕴,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也是身为一名教育教学工作者所理应去实现的。
参考文献
[1] 周迎春. 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运用以读促写方法的研究[J]. 科学咨询,2022(3):217-219.
[2] 付小凤,陈柏华. 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导下的初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探究——以Unit 13 Save the sharks为例[J]. 英语教师,2021,21(7):149-153.
[3] 邹响太. 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英语"以写促读"的实践与思考[J]. 教学月刊·中学版(外语教学),2021(1):28-31.
[4] 李秀荣,牛鹏跃. 以读促写 提高初中学生英语读写能力——以 The Golden Touch文本改写教学为例[J]. 辽宁教育,2021(17):94-96.
[5] 李伟影. 核心素养背景下开展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认识与思考[J]. 科普童话·新课堂(下),2022(6):109-110.
[6] 谢玲玲. 核心素养下农村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研究[J]. 中外交流,2019,26(25):2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