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
关键词
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实践
正文
小学生正是他们身体发展的黄金阶段,也是他们进行体育技能训练的重要阶段,所以,老师要根据他们的特征来设计体育课程,运用体育游戏,充分利用他们爱玩的本性,以寓教于乐的方法来激发他们的热情,让他们在学习中对体育有一个正确的理解,从而增强他们的体质,喜欢上体育运动。体育游戏指的是将体育的内容和游戏的内容有机地融合起来,使同学们能够在放松、愉快地游玩的过程中,高效地进行体育训练,由此培养出了良好的体育训练习惯。
一、体育游戏的特点
第一,学校的体育教育目的是:促进儿童的体质发展,指导儿童的运动技术;有些运动比赛注重发展体质和智力,有些运动比赛注重心灵和品德,有些运动比赛注重消遣和娱乐,以调节心情。也就是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参赛者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地创造、完善自己的比赛内容、比赛规则。体育竞赛课程以教育为主。运动本身就是一项有组织有纪律的群体运动。有些游戏,需要有剧情,有题材,有套路,这样就可以很好地进行下去了。这款游戏的内容具有良好的教育性,可以指导学生如何遵守规则,如何合作,如何互助。而竞赛类比赛的诞生,本身也具有竞争的特点,这就需要同学们在竞争中发挥出最大的潜力,去感受胜利的快乐,去发掘自己的体育潜力。但是,在体育运动中,它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它的娱乐性,参加比赛的人可以很容易地、很自由地参加比赛,他们的活动比较独立,没有任何的约束,可以将自己的正面的心理效果完全地展现出来,而且还可以获得一个可以展现自己的自由和自我性格的机会。
二、小学体育开展游戏化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利用体育游戏进行课前热身
在利用体育游戏来建立有效的课堂时,应该尽量让它覆盖到学校的每一个角落,让它成为学校进行体育教学的基础。在目前阶段,所有的体育教学都有一个课前热身的过程,主要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健身操、关节舒展操等,这种方法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如果跟着老师进行动作,就是大脑会迫使他们的手脚进行运动,而不是他们的手脚自己想要运动,所以整个教学过程看上去都是一种“懒散的气息”,因此,课前热身的效果并不明显。在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被充分地激发出来,所以,在教学中,老师应该利用运动游戏来进行教学,以建立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譬如,针对小学生的体质和年纪,选择适当的运动项目,利用「五角一元」「老鹰捉小鸡」等方式,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课的热情,不但可以活动肢体,还能提高他们对体育课的兴趣,使他们能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运动活动。在进行热身运动时,要考虑到两点,一是运动时要达到运动的要求,使学生的手关节、颈部、腿部等关节活动自如;其次,这个游戏要有一定的挑战性和趣味性,不能太过沉闷,不然就像是一套标准的体操,太难太容易的话,都会影响到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当这两个条件都得到了满足之后,就可以做到事半功倍地指导学生们移动他们的手脚,从而达到期望的热身效果,从而推动建立一个有效的课堂。
(二)利用游戏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入环节,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引入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适当的引入,可以大大提高小学生上课的参与热情以及主动性、积极性。只有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观能动性,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才能保证有效的学习。所以,在小学体育课堂上,如果在引入环节中使用了游戏,可以快速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同时也会对老师在这一新课中所展现出来的趣味形式感到好奇。比如,在引入环节,老师使用了体育器材,也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迫切地想要了解其中所包含的体育知识究竟是什么,这样,就能更容易地进行有效的教学。但是,在目前的小学体育课的引入环节的设计中,有些老师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老师们更倾向于直截了当、平铺直叙地对新课的具体内容、其中所包含的运动技巧和需要注意的问题等进行简单的介绍,但是他们并没有把提高这一新课引入环节的趣味性和有效性作为切入点,积极地进行设计和运用,并不能真正地做到这一环节的具体模式。如果老师在开始上课的时候,很可能会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一种陌生与生硬的感觉,这就会造成他们很难快速地融入到学习新课的过程中,也很难让他们产生对新课进行探索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走进课堂当中,甚至有些人还会存在着一种不那么专注的学习热情。这样的话,老师的教学就会在顺畅地进行中被妨碍,与创建有效的课堂也就有了一定的距离。
(三)挑选趣味体育活动,鼓励学生踊跃参与
在把体育游戏引进到课堂中时,体育教师要注意选取高品位、趣味性、时效性的,同时要深入地分析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需要,判断体育游戏的强度和刺激,为学生选取符合其身心发展规律的。小学生的身体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他们在进行体育训练时,由于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因此,教师要通过一些活动来保护他们,激发他们参与比赛的积极性,增加比赛的乐趣。
例如,在体育教学中,在跑步游戏比赛中,教师可以将跑步分为快跑和慢跑,随后,教师要求同学们根据自身的体能情况来选择跑步的方法,而选择快速跑步的同学体能更好,并且要做好自己的防护工作。而那些打算快跑的,就必须要循序渐进,争取短时间内提高自己的体能。
(四)游戏的设计应符合学生实际
在进行体育比赛的教学时,老师们必须对每一位同学的运动能力及体质进行充分的考虑,并根据他们的学习情况进行教学。低年级的孩子喜欢玩耍,但他们的身体素质比较弱,很难完成高难度的体育动作。所以,在进行体育游戏的设计时,老师们要将低年级的孩子们的具体状况都考虑进去,要注重趣味,首先要让孩子们喜欢上运动。当学生的年纪越来越大,他们的身体素质也有了很大的提升,这个时候,体育教师就可以逐渐地增加游戏的难度,将更多的体育技能训练融合到游戏中,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
比如,很多基本的运动,从小就在学校的体育课上出现。最容易的运动莫过于“走”,这也是每一个学童都要具备的基础走路姿态与速度。在进行“走”步基础练习时,我将其与各种运动项目相结合,并针对各年级的特点,进行了具有鲜明个性的运动项目的开发。小学的儿童有很强的玩耍欲望和对身体的掌控能力。在培训过程中,我还做了一些小游戏。首先,通过设置情景,让同学们扮演他们喜爱的小动物,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模拟,使同学们感受到了快乐。然后就是一场走位的竞赛,看看哪一个人走得更好,走得更快。进入中、高级阶段,在步法的练习上,我把教学的重心放在步法的练习上,同时对学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引入了一些基于规则的小游戏,使其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纪律和规则的观念。
(五)比赛的方式应当多种多样
学生们都爱新的东西,对于一成不变的东西,他们缺少了求知欲。就算游戏很有趣,但时间长了,也会让人失去兴趣,失去耐性。所以,在进行游戏活动的时候,小学体育老师必须要抓住孩子们的这一独特的心理,尽量地进行多种形式的游戏活动,以满足孩子们的各种需要为基础,将体育动作巧妙地融合到了游戏活动之中。这样可以经常让孩子们感受到新鲜的感觉,让他们的体育课堂变得富有挑战,进而可以更好地激发孩子们的竞争意识,让他们能够更积极地参加到课堂中来。
比如,在进行运动类游戏的设计时,我就针对各种运动类的作用和所用的时段,进行了多种形式的运动,努力使运动类游戏的表现形式更为丰富。运动项目的实施过程有:热身活动、中间休息活动、班级练习活动等。在每一段时间内,玩家的角色和角色都会发生变化。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如下的游戏类型:情景游戏,竞赛游戏,智力游戏等等。情景类游戏是以创造情景为目的,让学生参与到体育学习中来,使单调的体育技能训练变得有意义,变得有趣。我经常使用的体育情景类游戏有:占领阵地、角色扮演、老狼什么点了、老鹰捉小鸡等,经常用于热身环节,不仅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身体能力,还可以提高他们对体育的兴趣。比赛游戏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比如,飞碟游戏,传球游戏,比赛跑步等。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利用小组合作比赛的方式,使同学们可以持续提高同学们的运动技术水平,充分发掘同学们的运动潜力。至于问答类的比赛,我一般都会安排在中场休息的时候,也可以安排在上课的时候。这个时候,一节课才进行了一半,许多同学都无法专心听讲,他们就想玩一些益智类的游戏。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下一次的教学,比较普通的一些益智游戏,比如蔬菜蹲,听数,都很受孩子们的喜爱。
(六)要注重比赛后的课堂评价
在课堂上利用游戏,有利于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所以,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小学体育教师不能抛弃本,不能简单地将孩子们带到学校里,而是要把孩子们的玩耍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将孩子们的玩耍行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与此同时,在游戏活动完成之后,老师要适时地将学生带入到课堂中,让他们表达自己的学习感受,讲述在这次的游戏活动中,他们学到了什么样的体育知识,掌握了什么样的运动要领,他们在比赛中会碰到什么样的问题,他们自己又是如何处理的。最后,老师要再一次指导学生对本课的重要体育动作进行回顾,对他们的大脑记忆进行加强,对他们的教学过程进行检查,并对他们的教学过程进行最中肯的评价,以协助他们更好地将教学过程进行。
比如,在游戏教学中,我非常重视每节课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习成效的评价,以强调教学的要点。在一场激烈的比赛之后,我适时地将同学们的注意力转移到了上课上。首先,我让同学们去想,这一节课都学到了什么样的运动技能,这些技能和比赛有什么样的关系,从而让同学们了解比赛的重要性。其次,要求同学们做一个自我评价,谈谈他们在运动中所碰到的问题,以及他们在运动中所遇到的问题和他们所采取的对策。然后,我要求学生们在比赛过程中相互评价,并选出在比赛中最出色和最熟练的学生。最后,我从总体上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了评价,用肯定的话语,赞扬的行动,给了他们很大的鼓舞,让他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可以更好地去努力,并提出可以改进和提升的地方,让他们逐步地进步。
结语:
总体来说,把游戏与小学体育教育融合在一起,与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相一致,与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相一致,还可以让小学生游戏的心理需要得到充分的体现,可以极大地提升小学体育教育的质量。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小学体育老师必须对实施游戏教学的具体方法进行深入地探讨,把游戏和体育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同学们创造一个更好的体育学习情境,对同学们进行更好的引导,持续地提高同学们的体育素质,为同学们更好地达到他们的教育目的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袁兴林.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游戏化教学的意义与策略探析[J].体育视野,2021 (18):99-100.
[2]张旭.基于学生坚毅品格培养下的小学体育教学策略探究[J].大众心理学,2021 (09):18-19.
[3]刘晶,吴家维.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品格的有效培养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 2020(12) :250.
[4]赵国剑.在小学体育锻炼中提高小学生的品格意志[J].新课程(中), 2019(07):246.
[5]李淑红.以课外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策略研究[J].课堂内外(小学教研) ,2021(12):14.
[6]邹佳灵.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实践策略[J].进展:教学与科研, 2021(3):22.
[7]刘德玲.体育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策略[J].读天下:综合, 2019(19):36.
[8]于超. "体育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游戏的优化策略探讨[J].小品文选刊:下, 2019(36):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