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教育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曹旭东

辽宁省阜新市第五中学小学部123000

摘要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只有高质量的教育,才能为未来的社会提供更多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所以,小学班主任要加强自己的责任心,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也要重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的培养,从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小学生因为年龄特征,他们对这个世界和这个社会的认知还很不完整,他们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还没有得到彻底的形成,这就要求家长和老师对他们展开正确的指导,而德育教育是班级中的重点工作,小学班主任要创造出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建立起一个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拥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这样才能极大地促进学生未来的发展。


关键词

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策略

正文


一、开展德育工作的意义

德育教育是对全体师生进行带有道德素养目的性和计划性的教育,以提高其德育素质,培养出社会发展有益的人。前,我正处政治、经济、文化深刻变革的时不同的价值观念文化理念并存,在这样的情况下,小学班主任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及方针政策的传者,要想做好学生的德教育工作,就必须具备较高的道德素质也就是说提高学生的道,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提高班主任的道质。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学生受到互联网的影响他们很容易不良信息、舆论所影响他们的价值取向和对人生的思考也会出现改变,特别是一些学习能力和自制力都比的学生,他们就更需要加强对他们的道德教育和引导。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的人,学生身心发展起着一种无形的影响作用因此,班主任的言谈举止、思想品质和人格修养等都会对学生起到表率作用,同时也会对学生的人格修养产生刻的影响,在无形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小学班主任要起到表率提高己的道德素起到表率作用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现状

1.缺乏德育知识,管理模式不完善

小学班主任由于缺乏全面的德育教育理论知识,对德育教育的认识不够透彻,导致在解决问题时,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原因分析,也不能确定学生心理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没有建立健全的班级管理体系,因此,目前的德育工作还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方式上。过去的教学管理模式与现实生活不相适应,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往往会受到严重的打击,产生逆向心理,进而对学校的德育工作产生直接的影响。

2.仍采用落后的德育教育管理模式,缺乏创新精神

当前,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小学班主任仍然采取落后的德育教育管理方式,强调对学生的文化知识的培养,而忽略了对德育的管理,使其在德育管理上的作用变得越来越小。在德育工作中,由于班主任缺乏创新,虽然管理观念发生了一些变化,但由于管理方式过于单一,小学生不能真正认识到德育教育的本质。在德育教育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没有突出主体,德育观念与现实生活不符合,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发展。

小学班主任有效开展德育教育策略

1.班主任要多表扬学生

小学阶段正处于学生成长的起步阶段,虽然心智还不是很成熟,但是已经有了一定的判断能力,更喜欢得到表扬与鼓励,对于一些批评打击容易丧失自信心,影响到以后的成长。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纪,在课堂上爱捣乱、不服从管理,但是也有一定的优点。所以班主任不能一味地否定学生,去挖苦、批评学生,要多观察学生,给予学生表现的机会,并且适当地给予表扬,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其学习态度与思想意识就会发生改变。总之,对于一些调皮的学生,班主任不能总是批评,而是要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闪光点,并用一些鼓励、表扬的话语激励学生去改变自己不好的习惯,使学生能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最终促进小学生更好地成长。

2.以身作则,树立良好榜样

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权威地位,特别是班主任个人的性格特点,更是会在潜移默化中学生造成接而重要的影响。所以做好德教育,班主任首先要严格规范的言行,这样才能起到好的表率作用才能对学生起到积极的影响

小学班主任要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以起到表率的作用,在德育教育中,劳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为了提高学生的劳动积极性班主任可以平时的一些班级集体劳动中,不仅组织学生有进行劳动,班主任也要非常积极地参劳动,会主动承担一些较繁重的工作。再在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了更好的指导学生,让他们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班主任要先纠正己某些不的心理倾向,以此来给学生树立一个建康、阳光的形象。最班主任表率作用的行习惯步朝着正面的方向发展

3.深化德育教育开展措施,增加家校联动机会

德教育就是立德树人的教育班主任学生引导者,对生的影响也非常。但是,学生的学习成长不仅限校园,他们在生活中也应更好的德教育,这就要求班主任在进行道德教育候,目光不能只停留在校园,还应该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在当前,班主任在推进班级管理时,需要实一个目标就是要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而加强家校联动机制则是加学生思想道德成长的一个有效途径。班主任通过学生家长的联动学生家长真正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中。班主任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道德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家长对校园管理的信任度,还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在校园家庭的学习状况,学生良好品质塑造起到很大的影响

,小学班主任可以针对学生常见的问题,进行家校联动的管理小学生贪玩心理是很上现在这个期,随着我术的发展多电子产品已经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中,这给我们提供了很便,但是给我们的学生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比如网络游戏。生适当玩点游戏,可以缓解他们的压力,但度玩游戏会让他们沉迷其中甚至对他们学习生活造成不利的后果这一点,班主任可以采家校联动的方式来对其进行管理在校园中有班主任监督学生学习,而在家庭中由学生家长来完成监督。这样学生学习生活进行全方位关注,还可以让学生家长学生的成长有一个更为直观的了解

4.制定德育目,保证管理效果

建立一个科学、高效的德育教育目的是实现德育工作正确进行的先决条件。在当前的形势下,为了确保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能够得到切实的落实,必须根据实际的教学任务来进行相应的调整。为此,必须确立一个清晰的德育教育目标,把学生道德修养的培育当作终极目的,根据当前的教学目标,对新时代的德育教育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适应新时期的要求,提高学校的德育教育的效能。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基本特点和行为特征,将其道德行为和品德教育融入到德育教学的目标之中,以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力、提高其教学效果。

5.要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

新时期下,许多小学生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家长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自己的孩子身上,导致了他们形成了唯我独尊的性格。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心理状态是非常脆弱的,不能承受挫折、不能承受压力,还会形成自私自利,缺乏责任感,以及叛逆的性格。小学生随着年纪的增长,他们的思想和意识也日渐成熟,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很多时候都不会向家人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班主任要与学生进行更多的沟通与交流,与学生成为朋友,更要多理解他们的思想和情感,同时也要从他们的立场出发,引导他们发泄自己的消极情绪,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和问题。

6.加强感恩教育

德育教育过程除了包括对国家的爱,还包含了其他的爱,对家人的爱、对老师的爱、对同学的爱以及对其他人的爱。所以,在德育教育过程中,班主任还应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如,在教学过程中,班主任教会学生要学会感恩,教育学生在家应该听父母的话,应该尽自己的力父母做事。同班主任开展感恩教育时,也举出与之应的例。如,在家时,要为父母尽自己一份力,在母亲节父亲节时,要对爸妈说一句“节日快乐”此之外,平在家尤其是周末的时候,我们应该尽自己,为父母做一些事情。比,当他们上班回来的时候,我们可以他们递上拖鞋热茶,在吃饭的时候,会给他们夹菜,这都是我们对他们感恩的一种表现。因此,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班主任还应加强对学生的感恩教育,使学生的道德得到很好的提升

7.制定班级管理制度

任何事情要想有序就必须来支撑,如果没有这些,人们就会随心所欲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那么,社会上的活动必然会陷入一种混乱和无序的状态人们正常工作生活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与此类似在进行道育工作,也必须有一些规则来对其进行限制,不然,学生就会各行其是这对他们形成正确的行为规范是不利的此,教师要提高对班级管理制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探讨与之相的班级管理体制。

制度设计上,必须遵循民主性、公平性等原则。小学班主任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在学校中的主体地位,并让学生也参与制度的制定中来。班主任不能打着“有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的幌子,为自订一套体系。这果是,缺学生意见,使得该制度在实中的操作性都很差,不符合学生的身体和制度实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所以,小学班主任可以在班会上个同学的意见然后在班级里进行讨论另外,还可以请同学代表对同想法进行调研把他们想法汇总后,再向班主任告,这样才能在以后的执行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外,在实施这个制度时们班主任也不能以自己的情感和偏爱去学生。对不同学生的同一行为,要按规定,实行相应的奖惩措施,以确育的公平。

8.增强风趣教学

在德育教育中,为了更好地提学生的接受程度,提升他们育的兴趣积极性,小学班主任应增加道育的趣味性,加强风趣教学。,小学班主任可以利用一些比较风趣的语言,来增加道育的趣味性比如,在进行纪律教的时候,班主任提醒学生不能在课上睡觉,如果直接说:“同学们,我们不能在课上睡觉,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学生对这警告的反响很差的,有些学生仍然会在上课时继续睡觉,因此,班主任可用一些幽默的语言,对他们进行警告教育,让他们更加重视老师警告,从而更好地维护课堂秩序

9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

班主任要提高德育教育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惩奖机制,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不能用有色眼镜去看待学生。首先要处罚那些在原则上有过失的同学,要让他们明白规章制度是要严格遵守的,比如上课打闹,玩手机,捣乱等等。在惩罚之后,要及时的进行教育,防止这种情况的重演,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其次,对于表现良好的、学习有进步的学生,要有物质上的奖赏,让他们成为其他同学的榜样。在制订班级奖励和惩罚体系时,应由学生共同来完成,由于学生都有参与制度的建立过程,因此在遵守和执行过程中会比较容易。

结语

总之,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既是教育教学发展的要,是学生全面成长的必要过程。为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与实效性,小学班主任应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好的学习体验。同时,教师要把道的内容融入学习生活促进他们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英秀.浅析中学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教育[J].新课程.中学,2021(12):106-106.

[2]曾咏梅.浅谈初级中学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教育工作[J].科技创新导报,2019(17):165.

[3]王秀云.浅谈小学中班主任如何开展有效德育教育[J].中华少年,2019,(24):264-265.

[4]史永杰.班主任如何有效开展德育教育工作[J].中国培训,2020,(8):113.

[5]李玉珺.浅析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实施策略[J].考试周刊,2019,(45):189.

[6]梁少敏.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探析[J].考试周刊,2019,(44):186.

[7]肖世强.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4):39.

[8]李健雄.小学班主任进行德育教育的措施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4):12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