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简介及其在疫苗储存中的运用
摘要
关键词
冷链;监测;信息管理;疫苗;储存
正文
前言
人体通过接种疫苗来刺激自身免疫系统,抵抗不同种类的疾病,疫苗属于特殊制品,容易受到温度和环境影响,对储存条件要求很高,其成品需要在一定的温度和环境下运输储存。冷链监测管理系统是一种能够在一定温度环境下保证进行物品运输的装备系列或过程,随着国内冷链市场逐渐扩大,疫苗的运输储存规格也逐渐提升,为不断落实《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等,冷链监测管理系统技术极为重要,直接关系到疫苗的质量和接种安全,相关人员必须保证系统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为疫苗规划发展工作提供保障,保证疫苗安全有效,这对医疗事业的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1.冷链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简介
冷链监测系统涉及GPRS温度监测仪、中心服务器以及无线温度传感器,整个系统可覆盖区域内的不同疫苗接种点和医疗机构,并对监测对象进行实时监测,在管理方式上采取分级管理和自我管理的方式。GPRS温度监测仪和温度传感器之间建立一定联系,后者能够监测到冷藏设备的相关温度情况,并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将冷藏室的温度传播至前者,该系统能同时监测超过100个检测点,所有数据会统一打包发送,在服务中心设置接收服务器。相关部门在接收到数据之后,能够进行查阅并将数据反馈到对应的下级,不同的数据点在接收到数据后可进行数据监测,掌握疫苗的实时状态[1]。
2.冷链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功能
2.1监测预警模型
冷链信息监测管理系统有预警模型配置,对系统的温度有警示作用,当温度超标的时候会进行报警,疫苗储存中的温度控制采取的是环境温度和疫苗本身温度的双重监测,能够对二者内部温度进行实时监测,保障生物制品的储存安全和时效。整个预警模型或根据国家规定的不同区域设置不同的监控温度阈值,进而维持不同的预处理机制,并对温度异常的不同情况进行报警。(1)断电预警,系统能够针对设备监控以及用电情况进行监测,能实时掌握设备的运行情况,并且能对冷链设备的数据分析进行数据分析并提供报告,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也能让系统正常工作,服务更贴心;(2)温度异常预警,无论在高温季节还是低温季节,都能监测冷藏冰箱的使用情况,防止开关冰箱门造成温度落差,对存储环境实施储存温度和疫苗本体温度双重报警模式;(3)未处置预警,对储存设备长时间无人处置的情况提供实时报告,进行正确预警;(4)紧急预警,当储存温度一旦异常或者飙升到极限后会提供预警[2];(5)设备巡检预警,设备运行过程中发生异常或者紧急情况时的预警,能及时通知工作人员;(6)连续性异常预警,冷藏冰箱发生连续性温度异常,假如冰箱长期未进行制冷调整的情况下,系统会进行预警;(7)供电恢复提醒,储存设备突然供电后会做出预警,提醒相关工作中人员作出处置;(8)分级预警,根据储存设备的实际情况对预警情况进行分级,比如常规预警和经济预警,根据紧急情况的不同设置不同的报警温度阈值和提醒频率。
2.2 冷链设备管理
针对系统报废、停用等情况进行管理,维持设备正常运行并实时维护,并且在设备运行维护期间,温度设备可进行自动停机处置,系统还会结合不同的维护日常和数据进行调整,保证数据真实可靠,降低人工运行的成本。
2.3预警处置
(1)相关预警工作人员需要及时在预警系统中监测并及时处理相关的预警情报;(2)当预警模型的类似情况发生时,相关处理机构会收到短信预警,及时生成报警情报,相关工作人员会结合预警情报对相关情况进行分析,并且通过系统能够查询到符合预警模型的警情分析,并结合监测数据实施相关分析,包括预警情势的分析等;(3)系统中设置预警分析模块,对不同的预警情况进行分析、对比、处置[3]。
2.4机构人员管理
不同机构的工作人员可实现线上管理,系统覆盖不同网络数据端,并且和视频监控系统同步整合,日常运转能够有效完成,并监测系统仪器运转情况。
3.冷链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1冷链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必要性
目前国内关于药品的冷链监测系统仍然比较空白,有超过一半的药品在运输过程中没有实施冷链监测,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疫苗产量占据世界总量的1/3,但由于国内冷链监测系统相对落后,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疏漏,导致大量的疫苗和试剂被破坏,这种情况是十分严重的。而疫苗在运输过程中的监测系统是否严格,严重影响人们接种疫苗的安全程度,如果疫苗的冷链运输得不到妥善解决,将严重影响疫苗的运输和接种质量。并且很多疫苗储存运输基本依靠人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人员的消耗和浪费,首先是工作量十分繁重,参与的人数逐渐增加;其次是不同的药品和试剂流通分布各不相同,这些高速的信息差是人工难以实时监测的;最后是管理中涉及大量统计和数据分析,极为消耗人力[4]。而信息化管理的冷链监测系统,能够让工作人员更快掌握疫苗运输储存过程出现的各种情况,确保疫苗一直处于被监控的状态,消除运输储存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必要隐患,能够更加准确和方便的监测疫苗实时状态,并且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节省时间,让他们有精力面对更加特殊以及更高层次的工作。冷链信息监测管理系统,不仅具有流通意义,更具备社会意义,首先实现不同省份的疫苗生产和流通,并能全方位监控不同区域的疫苗生产、监管工作,提升工作效率;其次可实时监测疫苗的数量以及使用过程,防止出现疫苗造假以及混用的问题,保证疫苗高效正确使用;再其次,可以实时监测疫苗的库存和使用程度,并且更好管理疫苗的质量,对于存储中标准下降的疫苗能够及时报警,防止疫苗非正常流通和质量下降的问题;最后,一旦爆发严重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该系统能够成为指挥系统的一部分,并且能详细记录疫苗购买、分布以及统计状况,为政府调配疫苗提供科学依据[5]。
3.2冷链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可行性
疫苗冷链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是在疫苗流通、冷藏、生产几个环节发挥作用,各个检测点通过采集不同的数据,进而掌握疫苗各个环节的情况,主要包含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和应用三个方面。数据采集主要是通过对不同批次以及载体上的数据进行采集,并通过一定媒介将数据发送出去;数据传输主要是采用GPRS无线网以及其他设备将采集的数据传输,将数据汇集到一起;数据处理和应用主要指通过监测中心实现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将数据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分析查看,并对疫苗的流通和安全进行监管,保证人们接种疫苗的安全。监测系统中的各个环节是相互联系并协同合作的,系统采用不同的分布结构,实现对疫苗信息的监测管理,实现管理数据透明化,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这类结构目前已经被用于银行、电子政务等方面,是目前最为稳定和安全的监测系统[6-7]。
4.冷链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在疫苗储存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4.1疫苗信息管理还需解决更多难题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大部分相关部门对于温度的监控主要采取人工结合监测设备的方式完成 ,这样的检测方式需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在监测过程中受到人工和成本等多种因素影响,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1)疫苗的相关数据真实性难以保证,大部分疫苗接种单位在晚上和周末经常无人值班,也并非每天开诊,这就导致很多疫苗接种相关数据不稳定甚至缺失,很多部门为了应对上级突发检查,会凭空捏造不真实的数据记录,但是当结合疫苗运输储存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人工记录的数据真实性值得怀疑;(2)对冷链工作人员的要求提升,疫苗冷链工作系统看似十分简单, 实际工作量十分繁重且比较琐碎,根据《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负责记录相关数据的工作人员每天至少要2次查看相关数据并将数据仔细准确的记录到相应的位置,在长期的数据记录中,工作人员难免觉得枯燥和单调,这份工作本身需要具备充足的耐心和工作积极性,不容有任何疏忽和懈怠,必须保证每个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不断提升数据记录效率和质量;(3)假如疫苗储存运输中冰箱温度发生异常,各个监测点和疾控中心的数据就出现中断,这样疫苗质量也会受到影响,给单位和区域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4)数据记录会有不连贯的情况发生,有些工作人员每天查看数据的次数不足,导致数据不连贯,存在大量空白期,并且一旦出现系统突然断电、冰箱门未关的情况,而这些问题又没有被及时解决,很容易导致疫苗储存不当,引发质量问题,疫苗质量控制也缺乏必要的数据支撑;(5)无法及时掌握疫苗储存情况,疫苗流通储存涉及的区域比较多,这样相关部门不能在第一时间掌握相关数据,无法对疫苗质量进行全面的监管和数据汇总,缺乏必要客观的数据分析[8]。
4.2应用冷链监测信息管理系统能让很多难题迎刃而解
首先保证了疫苗储存和运输过程中温度以及相关数据的及时性、真实性、准确性,工作人员可提前通过系统设置某一时间段的温度并通过系统上传至信息中心,也可以设计储存的时间等,比如十分钟内温度为几度的储存条件,相关人员可登录云端或者互联网终端查看信息。并且能够通过互联网端监测到连续的数据信息,还能对历史的储存数据进行溯源,实时查看每一个时段的储存或运输温度数据,让疫苗的接种者和使用者对其质量更加放心,让疫苗的服务质量和形象得到提升;另外这样的系统之下相关人员的要求反而降低,通过疫苗冷链信息监测管理系统,以往的纯手工记录变成的计算机信息记录,预防工作人员在不熟悉工作的前提下发生工作失误,工作人员只要进行简单培训便可轻松掌握数据记录方式,并且熟练查阅相关温度数据;其次,这样的监测信息系统具有不同的预警功能 ,工作人员在接收到预警短信后能尽快处理相关信息,避免因为时间耽搁或者操作失误导致的疫苗质量问题;再其次,疾控中心通过这样的系统能及时查看不同区域疫苗储存的温度和数据,并且能通过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对于温度异常的数据有明显标识,让相关人员一目了然;最后,冷链监测信息管理系统能将数据同步到用户手机端,相关人员可随时随地打开手机查看相关数据和接收预警,能及时判断疫苗运输储存状态,节约工作人员值班时间,降低人力成本[9]。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信息化技术建设疫苗冷链监测系统,能够实现全国疫苗有效性管理,对提升国家疫苗质量以及接种效率有重要意义。无论是活疫苗、灭活疫苗还是其他类型的疫苗,其组成结构都是极不稳定的,很容易受到温度和环境的影响,相关部门应该引起重视,对疫苗采用24小时全自动监测系统是十分必要的。基于信息化技术冷链监测系统,可实现疫苗储存高效、安全,这样的系统简单、易于维护,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切实保障疫苗储存安全,保障人们安全接种疫苗,为提升区域公共卫生水平做贡献。
【参考文献】
[1]于清明,刘海建,耿永忠,顾文静,胡咏梅,赵东.疫苗流通全程监管中的追溯数据验证和数据扩展探讨[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22,(09):104-117.
[2]胡文青.论疫苗冷链运输追溯管理的风险和应急处理体系[J].中国储运,2022,(07):188-190.
[3]刘怡,缪宁,崔健,张国民.2020年中国疫苗冷链储存和运输设备现况调查[J]. 中国疫苗和免疫,2022,28(02):238-241+247.
[4]谢小良,成佳棋,褚琦,卫国.疫苗冷链系统故障风险的概率安全分析[J].系统科学与数学,2022,42(07):1851-1865.
[5]梁海峰,刘禹,张萍.太原市疫苗冷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实用医技杂志,2022,29(02):210-213.
[6]杨国梁,王建信,胥义.疫苗冷链安全监控技术研究及应用进展[J].制冷技术,2021,41(05):88-92.
[7]姚剑波,江俊波,陈中嵘,程跃,赵刚.疫苗冷链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展望[J].制冷技术,2021,41(05):93-99.
[8]孙立昆,贾琴,史曼丽,白云.2019~2020年北京市石景山区疫苗冷链电子自动化监测系统应用效果评价[J].预防医学论坛,2021,27(10):740-743.
[9]丁小磊,胡冉,方蕾.江苏省疫苗冷链设备和监测系统建设现状与评价[J].江苏预防医学,2021,32(05):639-6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