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服务对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影响

期刊: 生·育 DOI: PDF下载

张春颖

德惠市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吉林 长春 130300

摘要

目的:探究药学服务对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影响。方法:筛选糖尿病患者76例,时间范围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用药指导)和观察组(药学服务),各38例,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FBG、2hPG、HbA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用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各维度健康管理情况(血糖监测、坚持用药、规律运动、合理饮食、睡眠充足)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糖尿病患者药学管理服务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健康管理行为,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关键词

糖尿病;健康管理;药学服务;血糖水平;不良反应

正文


作为慢性代谢性疾病,糖尿病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病因胰岛素生物作用受损、胰岛素分泌缺陷等密切相关,持续性高血糖状态,会诱发一系列病理改变,可累及视网膜、肾脏、心脏、神经、血管等器官组织。目前,糖尿病尚无法治愈,长期、正确用药,是缓解病情进展、减轻靶器官损害的关键所在,同时,为保证药物治疗效果,还要求患者采取相应的健康管理行为,如日常监测血糖、饮食配合等,但患者用药依从性差、难以坚持健康行为等问题普遍存在[1]。药学服务以患者为主体,由药师主导,是一种新型药学工作模式,可为患者提供科学、全面、规范的用药指导,利于慢性病管理机制的健全,可起到提高血糖控制效果、提升用药依从性等重要作用。现对药学服务的实际应用做出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选糖尿病患者76例(20206月至20216月),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较小(P>0.05),见表1。纳入标准:(1)确诊为2型糖尿病;(2)接受口服降糖药治疗;(3)病程>6个月;(4)认知能力正常,具备完全行为能力;(5)知情同意本研究。排除标准:(1)特殊类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及妊娠糖尿病;(2)合并其他内分泌疾病;(3)出现严重糖尿病并发症;(4)重要脏器功能不全;(5)合并精神心理疾病;(6)不配合药学服务或中途退出研究。

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n=38)

项目

观察组

对照组

年龄(岁)

64.71±4.02

64.98±4.11

男女比例(例)

20/18

21/17

体质量指数(kg/m2

24.02±1.80

23.97±1.74

糖尿病病程(年)

5.98±1.64

6.11±1.79

降糖药使用种类(种)

2.95±0.72

2.88±0.69

文化程度(例)

-

-

初中及以下

14

14

高中及中专

15

14

大专及以上

9

10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取药时,将用药方式粘贴在药盒上,并口头告知患者口服降糖药名称、服用时间、服用剂量等。观察组:1)搜集患者基本信息,建立药历,包括患者年龄、病程、用药情况、生活方式、体力活动情况等,每2周组织1次糖尿病教育活动,面对面予以患者药学服务,留下患者联系方式,每周进行1次电话随访,了解患者近期情况,如是否按时用药、有无发生不良反应、血糖水平变化、有无规律运动等,干预时间为3个月;(2)讲解降糖药作用机制、服用剂量、服用顺序等,指导患者阅读药物说明书,深化患者认识,强调规律用药对血糖控制、糖尿病预后的影响,对于记忆力较差患者,指导其通过家属提醒、设置闹钟、携带便携小药盒等方式,帮助患者用药;(3)耐心解答患者用药问题,通过语言安抚、预后良好案例鼓励、家庭支持等方式,激发患者血糖控制信心,对于抵触、抗拒用药者,主动与患者沟通,明确患者内心顾虑,如家庭经济负担重、担忧药物不良反应等,予以针对性疏导;(4)讲解相关健康管理行为对药物治疗的影响,例如,适度运动、控制饮食能够发挥辅助降糖效果,减少降糖药物用量,定时监测血糖,能够为用药方案调整提供依据等,鼓励患者自觉采取健康行为,并通过记录健康日记的方式,记录自己日常生活行为,并及时反馈给药师、医师;(5)指导患者自我监测、正确应对药物不良反应,例如,服药量过大、运动过度、食物摄入不足等因素,易引发低血糖,主要表现为出汗、心悸、饥饿等,提醒患者注意以上因素,严格把控服药量,并随身携带糖果;叮嘱患者避免空腹服药,以此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定期检测肝肾功能指标,若出现肾功能不全,应适当调整降糖药物种类、联合用药数量、用药剂量等,以此减轻肾功能损伤[2]

1.3 观察指标

1)对患者FBG(空腹血糖)、2hPG(餐后2h血糖)水平进行测定,参照标准流程,采集患者肘静脉血,检测工具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患者HbAlc(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进行测定,工具选用糖化血红蛋白仪,检测样本为肘静脉血;(2)对患者用药依从性进行评估,工具选用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3],涉及8个条目,如是否有时忘记服药、外出是否随身携带药物、是否擅自停药或减少药量等,分值0~8分,得分8分、6~7分、<6分,分别代表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总依从率排除不依从患者;(3)对患者健康管理行为进行评估,包括血糖监测(能够遵循医嘱进行血糖监测,每周测量血糖至少3次)、坚持用药(能够遵医嘱正确服药,每月漏服、错服药≤3促)、规律运动(能够每周运动至少5次,总时长超过150min)、合理饮食(能够严格禁食高升糖指数食物)、睡眠充足(能够规律作息,夜间睡眠时长>8h)5个维度,通过询问患者、询问家属、查阅患者健康记录等方式进行评估;(4)对两组口干、腹泻、头痛、低血糖、恶心呕吐、体重增加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血糖水平

详见表2。

2 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水平对比(±sn=38)

组别

FBG(mmol/L)

2hPG(mmol/L)

HbAlc(%)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

9.52±1.38

6.19±0.95

11.28±1.36

7.45±1.06

8.69±1.43

4.81±0.98

对照组

9.40±1.35

7.65±0.92

11.21±1.24

9.31±1.22

8.55±1.40

6.52±1.06

t

0.3832

6.8055

0.2345

7.0944

0.4312

7.3019

P

0.7027

0.0000

0.8153

0.0000

0.6675

0.0000

2.2 用药依从性

详见表3。

3 两组用药依从性对比[n(%),n=38]

组别

完全依从

部分依从

不依从

依从率

观察组

23(60.53)

14(36.84)

1(2.63)

37(97.37)

对照组

19(50.00)

12(31.58)

7(18.42)

31(81.58)

X2

-

-

-

5.0294

P

-

-

-

0.0249

2.3 健康管理情况

详见表4。

4 两组健康管理情况对比[n(%),n=38]

组别

血糖监测

坚持用药

规律运动

合理饮食

睡眠充足

观察组

36(94.74)

37(97.37)

35(92.11)

36(94.74)

35(92.11)

对照组

30(78.95)

31(81.58)

28(73.68)

30(78.95)

28(73.68)

X2

4.1455

5.0294

4.5470

4.1455

4.5470

P

0.0417

0.0249

0.0330

0.0417

0.0330

2.4 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详见表5。

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n=38]

组别

口干

腹泻

头痛

低血糖

恶心呕吐

体重增加

总发生率

观察组

1(2.63)

0(0.00)

1(2.63)

1(2.63)

0(0.00)

0(0.00)

3(7.89)

对照组

2(5.26)

1(2.63)

2(5.26)

3(7.89)

1(2.63)

1(2.63)

10(26.32)

X2

-

-

-

-

-

-

4.5470

P

-

-

-

-

-

-

0.0330

3.讨论

现阶段,临床将控制血糖水平、预防并发症发生、延缓病情进展作为糖尿病治疗目标,患者往往需要长期服用多种降糖药物,以此获得良好的血糖控制效果[4]。但受用药疗程长、药学意识薄弱、家庭经济负担较重等因素影响,部分患者难以做到规范用药,使得不合理用药现象、药物不良反应频发,直接影响糖尿病患者临床预后[5]。有研究表明[6],在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中,药学服务可提升药师慢性病管理参与度,充分发挥药学专业特长,能够起到保证药物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促进合理用药等作用,利于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控[7]本研究中,观察组用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FBG、2hPG、HbA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究其原因,糖尿病患者以居家治疗为主,药学服务的开展,可弥补糖尿病患者院外血糖管理的空白期,通过建立药历,可对患者进行全面指导,有效规范患者用药行为,提高患者疾病认识,从而改变其不良服药习惯,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和血糖控制效果[8]本研究中,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大多同时使用多种降糖药物,药物配伍、用药剂量、服药方法等,均与不良反应的发生密切相关。在药学服务中,重视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与管理,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如避免空腹服药、随身携带糖果、定期检查肝肾功能等,能够充分保障用药安全,在一定程度上,规避药物不良反应[9]本研究中,观察组各维度健康管理情况(血糖监测、坚持用药、规律运动、合理饮食、睡眠充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糖尿病治疗中,降糖药物使用、健康管理行为可发挥协同作用,在药学服务中,药师与医护密切协作,予以患者心理支持,普及健康管理行为对药物治疗的影响,能够提升患者健康意识,促使其在合理用药的同时,不断改变自身健康行为。同时,叮嘱患者书写健康日记,便于药师、医护人员更好地了解患者日常生活行为,可为用药方案的调整提供有力指导[10]

综上所述,予以糖尿病患者药学管理服务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改善患者相关健康行为,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切实提高患者血糖控制效果,降低血糖水平,值得推广借鉴。

参考文献:

[1]郭琼杰,史文宗,安迪,.药学服务联合个性化管理在糖尿病慢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河北医药,2022,44(17):2603-2606.

[2]胡勇.药学服务对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及血糖控制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2,15(22):155-158.

[3]储菲,姚扬,杨秀木,.基于PCNE分类方法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个体化药学服务的效果[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62(02):60-64+103.

[4]周波,徐汉明,简凤璧.药学服务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治疗效果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2,15(10):143-145.

[5]张帅.探讨药学服务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各项血糖控制指标、用药依从性、不良反应的影响分析[J].临床研究,2022,30(04):25-28.

[6]韩娟.药学服务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及血糖控制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30):162-165.

[7]赵小磊,刘萌萌.对门诊糖尿病患者实施临床药学服务的效果研究[J].中国处方药,2021,19(10):59-61.

[8]尹晓.药学服务在糖尿病患者使用降糖药物控制血糖中的作用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18):219-221.

[9]马悦,朱世国.药学服务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及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J].中国药业,2021,30(15):13-15.

[10]辛海莉,郭红,张明,.药学服务对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影响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20,17(01):56-5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