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文关怀护理理念的心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期中的应用效果

期刊: 生·育 DOI: PDF下载

田莉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贵州贵阳550001

摘要

目的:论基于人文关怀护理理念的心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期中的效果。方法: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我院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人文关怀护理理念予以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ANSS、ADL、NOSIE等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基于人文关怀护理理念进行心理护理,可促进症状康复,利于提升护理依从性,还可预防不良事件,效果显著。


关键词

基于人文关怀护理理念;心理干预;精神分裂症;康复期

正文


精神分裂症在临床中十分常见,属于一种慢性发展的精神障碍疾病研究显示,该疾病具有迁延性特点,残疾率[1]引发此疾病的原因十分复杂,截止到目前,临床也还尚未明确具体的机制原因。当患精神分裂症后,患者的思维则会出现异常表现,同时还有幻觉与妄想现象产生不能自主进行客观事物的有效判断,同时也不能控制好自我的各项行为[2]。此疾病的治疗时间相对较长,在有效的对症治疗后,患者可能会经历康复期,此时患者的精神症状已经有所控制,自理能力也有所改善,但仍需巩固治疗[3-4]此时患者则会对疾病康复产生更高的期望,再要求恢复病症的同时,也迫切想要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因此对于康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还必须加强有效的护理干预,使患者能够更快的回归社会之中,从而保障患者的预后质量[5-6]人文关怀护理下能够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护理指导,并能为患者进行情感精神文化等多方面的干预,满足了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需要鉴于此,本文将基于人文关怀理念进行患者的心理护理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13~20223月我院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80例,随机:对照观察组间资料对比:P0.05研究所需。如表1

1 资料比较(n±s)

组别

例数(n)

女性

男性

年龄范围()

平均年龄()

对照组

40

20

20

28-66

45.26±4.39

观察组

40

19

21

28-65

45.18±4.25

x2/t


0.050

-

0.083

P


0.823

-

0.934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经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且处于康复期;(2)患者均接受的同一类型的治疗方案;(3)患者家属知晓本研究,并签字。

排除标准:(1)合并先天性疾病者;(2)合并癌症病变者;(3)合并有其他心理障碍者。

1.3方法

1.3.1对照组

对照组常规护理。患者在治疗期间需加强相应的用药指导和疾病复发预防,并叮嘱患者出院后及时到院复查,如有不适也马上联系医生就诊。

1.3.2观察组

观察组基于人文关怀护理理念予以心理干预具体如下:(1)创建心理护理小组:选举本科室主治医生、心理治疗师以及相应的护理人员组成,并统一分析人文关怀理念,掌握其中的护理要点,小组所有成员在护理前均需接受专门的培训指导,确保能够有效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特点和干预对策。(2)人文关怀技能培训:加强对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的护理培训,每月以讲座形式开展一次人文关怀知识的普及,并重点进行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特点的介绍,了解护理的重点和难点,同时还需加强对护理人员护理态度以及技巧的培训。在每次培训后,还均需对所有人员进行统一考核,当考核合格后再进行上岗,如未合格还需再次考核。(3)创建微信群:组建健康档案小组,成员需通过微信方式建立微信群,并将患者和家属邀请至群中,每日可在群内进行有关知识的普及,并提出相应的群规则和群简介,实现微信的一对一指导,当患者出院后,还需为其创建相应的健康档案,及时掌握患者的康复情况和用药情况。(4)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小组成员需定期在微信群中发送相应的康复训练视频和生活习惯指导,同时还可将语言表达技巧、社交技巧等视频放在群中,每个视频可按照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按时间定期发送,视频时长需保持在5-10分钟左右。发布后需叮嘱患者和家属及时查看,并在视频指导下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每周日还可在线上进行一次健康讲座,讲座前一天需提前告知患者与家属,并叮嘱其准时上线。线上讲座中,则可将康复期患者的常见疑问进行解答,并重点阐述有关的康复锻炼技巧,同时还可通过在线方式要求患者和家属提出自身的疑惑,并予以有效解答。针对患者不足的地方,还需及时提出意见,要求患者改进,每次讲座时间保持在30-60分钟即可。(5)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每周可随机抽取部分患者进行心理健康宣讲,宣讲主要由心理治疗师进行,重点阐述家庭功能训练的重要作用,并要求家属做好患者的监督和陪护指导,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另外,还需及时解答患者存有的心理问题,微信群中还可定期发放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的相关知识,包括疾病出现的原因、表现、用药的注意事项、复发前的表现、复发预防措施、自我心理调节技巧等。

1.4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

(2)对比两组的护理依从性。分为全部依从、部分依从与不依从。

(3)分别选择PANSS(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ADL(生活活动能力量表)NOSIE(精神科护理观察量表)三种量表进行患者恢复情况的分数统计。

1.5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s)与计数资料(%),分别应用t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详情如表2

2 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n(%)]

组别

例数(n)

噎食

跌倒

伤人

自残

总发生率

对照组

40

3(7.50)

3(7.50)

2(5.00)

1(2.50)

9(22.50)

观察组

40

1(2.50)

0(0.00)

1(2.50)

0(0.00)

2(5.00)

x2






5.165

P






0.023

2.2两组的护理依从性

观察组的护理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详情如表3

3两组的护理依从性[n(%)]

组别

例数(n)

全部依从

部分依从

不依从

总依从性

对照组

40

10(25.00)

20(50.00)

10(25.00)

30(75.00)

观察组

40

20(50.00)

19(47.50)

1(2.50)

39(97.50)

x2





8.548

P





0.003

2.3两组的精神状态

观察组的PANSSADLNOSIE等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详情如表4

4 两组的精神状态[(±s)分]

组别

例数

PANSS评分

ADL评分

NOSIE评分

对照组

40

32.96±4.30

26.75±4.65

6.68±1.69

观察组

40

26.48±1.20

21.16±1.27

3.15±0.42

t


9.180

7.334

12.821

P


0.000

0.000

0.000

3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慢性精神障碍疾病的一种患者,可出现情感、行为、感知觉等方面的异常表现,同时,患者也不能有效判断现实和想象,行为方面有明显的迟钝表现,甚至会产生行为过激反应,部分严重者的社会交往也会受到严重影响[7]。研究显示,此疾病主要以青年和壮年时期为发病的高峰阶段,病因同妊娠、大脑结构、遗传、环境因素等均有着一定联系[8]。不过,截止到目前,临床还未对其发病机制进行具体阐述,同时,临床也认为精神分裂症的治愈难度大。不过,在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控制中,能够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改善。

对于康复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说,此时只要针对性用药,加强巩固治疗,则能防止病情加重。不过,在康复期间,如若受到其他内外因素的干扰后,患者的病情则可能会发生一定波动表现[14]。因此,针对康复期患者还需增加有效的护理指导,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以保证患者预后。精神分裂症患者受心理方面的影响相对较大,因此,心理护理则显得十分必要。以人文关怀为基础的心理护理,注重和鼓励病人的家人参与到病人的康复训练中,从而间接地使病人的家人学会一些心理干预技巧。以人文关怀护理观念为基础的心理干预,加强了对病人出院后用药的教育和监管,从目前病人的康复需求出发,对病人的家属进行影响,鼓励病人参加康复训练和用药监督,使病人对病情的认识、判断、预后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而本文则主要基于人文关怀护理理念予以了心理指导,加强了多方面的护理干预,极大的满足了患者的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的需求,有效预防了其他内外因素的综合影响,帮助患者更快回归了正常的生活和社会交往,使患者内心的不良情绪得到了有效缓解,症状也更快康复。因此,结果中显示同常规护理相比,观察组出现的不良事件更少,护理依从性更高,精神状态更佳。分析其中原因,主要在于基于人文关怀理念的心理护理,极大的满足了患者的安全需求、生理需求,同时尊重了患者的各项行为表现,使患者有爱与归属感,在满足人文关怀需求的同时,也对患者的人文关怀需求也有一定控制效果,能够降低患者的护理依赖感。另外,康复期患者已经具备一定自制力,迫切希望回归社会,回归正常生活,但由于患者长期处于治疗阶段,且精神、情感、行为等方面均受到了一定影响,可能发生社会脱轨表现,内心也会存在相应的自卑感,融入社会的难度相对较高,因此,患者也会有更高的护理需求。而在人文关怀护理之下进行患者的心理疏导,则能加强人文关怀和护理需求的满足,同时也会予以相应的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掌握回归社会的各种技巧和方法,对患者回归社会有显著帮助。

综上所述,基于人文关怀护理理念进行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康复有促进效果,生活质量水平更高,不良事件更少,症状改善效果更明显,价值可观。

参考文献

[1]余小定.基于人文关怀护理理念的心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1,27(36):5017-5020.

[2]许佩娜,彭燕萍,邓娟,.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1):147-148.

[3]孙健,史丽娜,胡媛媛.强化心理康复干预方案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严重程度、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0,47(2):309-311,339.

[4]李琴,邹文娇.系统心理疏导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0,27(11):136-138.

[5]吉耘嵋.心理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的应用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11):191-193.

[6]孙宁华.综合心理治疗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0,15(21):92-93.

[7]白萍,王清芬,冯合星,.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实施团体认知行为疗法(CBT)干预效果[J].中国卫生工程学,2020,19(2):240-241.

[8]纪红玉,张玉青.自我角色认同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0,15(10):31,3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