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位妊娠患者围手术期优质护理的实施体会

期刊: 生·育 DOI: PDF下载

杨柳枝

岑巩县人民医院 贵州 岑巩 557801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护理对异位妊娠围手术期患者护理干预作用。方法:2021年01月至2021年12月,取样42例,随机方式分组,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优质护理干预观察组,护理效果行比对。结果: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病率等统计,观察组就具备优势性(P<0.05)。结论:以优质护理干预异位妊娠围手术期患者,具备较高护理干预有效性,实施后可促进其术后恢复,具备良好护理效果。


关键词

异位妊娠;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干预作用

正文


    异位妊娠又称宫外孕,其成因是由受精卵着床于输卵管、卵巢等位置所导致,一般以既往存附件炎或其他妇科疾病者发病几率较高,患者患异位妊娠后,可导致其出现停经、腹痛、阴道出血、腹部剧烈疼痛等症状,对其生殖系统健康存在极大影响[1]。极早实施手术,能够使异位妊娠影响性、危害性得到有效控制,降低该疾病对患者机体健康干扰性,但通过对既往行手术患者观察发现,多数患者于围手术期阶段存在不良情绪、精神负担等情况,在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影响的同时,不利于其术后恢复,加剧手术并发症发病[2]。基于此,在异位妊娠患者围术期阶段,以优质护理对其进行干预,结合患者病情、个体差异性等因素,从细节处入手,给予其针对性干预措施,调整其生理及心理状态,除改善患者围术期机体状态外,防控术后并发症发病,对患者疾病康复、术后机体恢复等均具备显著干预作用[3]。基于此,本次课题选取异位妊娠围手术期患者42例为样本,对优质护理异位妊娠围术期护理中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其干预作用及临床开展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1年01月至2021年12月,取样42例,随机方式分组,对照组资料:分入21例,年龄平均(27.48±2.55)岁5例为伞部妊娠,7例为输卵管壶腹部妊娠,4例为间质部妊娠,5例为峡部妊娠;观察组资料:分入21例,年龄平均(27.52±2.63)岁6例为伞部妊娠,6例为输卵管壶腹部妊娠,5例为间质部妊娠,4例为峡部妊娠;无差异(P>0.05)。

1.2方法

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引导患者术前行常规检查,辅助其建立就诊档案并接受相关治疗,告知其手术时间,管理其禁水、禁食,使手术于预定时间顺利开展;手术结束后告知患者结构,叮嘱其遵照医嘱用药,待其精神状态有所恢复后,引导其下床活动,促进其术后恢复。

采取优质护理干预观察组,详细方法如下。

1)术前:①术前指导:患者自入院后,协助其接受相关检查,引导其遵照医嘱配合治疗,告知其手术方案,使其能够严格遵照医嘱进行术前准备。②疾病知识讲解:选取适宜时间对患者开展疾病相关知识普及,结合患者年龄、文化程度等,以患者可接受方式讲解疾病成因、影响因素等,为其解答疑问,丰富其疾病认知。③情绪干预:协同家属对患者个人情绪、心理状态进行调整,护理人员采用评估量表评测其心理健康水平,以聊天方式,了解患者不良情绪成因,引导家属配合护理工作,为患者营造舒适病房环境,并从家庭角度给予患者关心、关怀,提高其疾病康复信心,使其诊疗依从性得到促进。

2)术中:行手术期间,持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并对其非手术袒露部位进行加盖,避免体温流失引发应激反应,维护手术安全。

3)术后:①病情监测:手术结束后,监测各管道通路、生命体征等,定时查验引流管引流量,对管道行妥善安置;每日早晚使用清水清洁患者头面部、手部、足部,提高患者体感舒适度;患者精神状态有所恢复后,引导患者极早下床做适度活动,促进消化系统功能恢复。②饮食结构调整:术后对患者行饮食结构调整,补充营养的同时,避免其进食乳制品及豆制品,避免引发腹胀,造成其不适感受。③并发症防控:引导患者保持情绪稳定,定期对手术切口进行消毒、敷料更换,防控感染;会阴部行清洁消毒,避免细菌滋生,定期采集样本行临床生化检测,分析患者有无并发症发病指征,极早行干预或预防性治疗,管控其发病几率。④生活作息指导:自患者及其家属处了解其既往生活作息习惯,行资料整理后,制定健康生活作息计划表,为患者讲解健康作息对其机体健康及术后恢复所存影响性,同时阐述不良嗜好,如熬夜、吸烟、饮酒等所具备危害性,以此引导患者遵照表上内容调整作息习惯,以此使患者个人精神状态、机体健康水平等得以调整,助力于其术后恢复及疾病康复;⑤出院指导:临近出院前,告知患者其自身康复情况,并为其讲解出院归家后注意事项,指导其术后保持规律作息,健康饮食,调控机体健康水平,遵照医嘱进行规范、安全用药,告知术后复查时间,以此维护手术治疗效果,从而促进其术后机体状态能够尽快恢复。

1.3观察指标

术后恢复情况:术后下床时间、排气时间、腹痛消失时间、住院时长。

并发症发病率:术后感染、消化系统不适、腹部胀痛等。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优质护理异位妊娠围术期患者护理干预作用采用SPSS21.0版本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计算分析,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值、C²值进行检验`x±s)、(n%)方式进行表示检验结果为P<0.05,表示数据存差异、P>0.05时,表示统计结果无差异

2. 结果

2.1术后恢复情况

    数据来源于患者术后下床时间、排气时间、腹痛消失时间、住院时长的统计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相关指标项汇总,经比对,以观察组较好P<0.05),见表1

1异位妊娠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汇总(`x±s) n=42

分组

案例(n)

术后下床时间(h

排气时间(h

腹痛消失时间(h

住院时长(d

对照组

21

20.64±2.78

34.29±5.71

25.68±3.89

6.81±0.92

观察组

21

15.39±2.15

26.97±4.32

17.49±3.05

6.05±0.34

t

-

6.8457

4.6849

7.5926

3.5508

P

-

0.0000

0.0000

0.0000

0.0010

2.2并发症发病率

    数据来源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统计结果,行护理后,以观察组发病率得到有效控制P<0.05),见表2

2异位妊娠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病情况统计n%)

分组

案例(n)

术后感染

消化系统不适

腹部胀痛

发病率

对照组

21

2(9.52%)

2(9.52%)

3(14.28%)

7(33.33%)

观察组

21

0(0.00%)

1(4.76%)

0(0.00%)

1(4.76%)

-

-

-

-

5.5588

P

-

-

-

-

0.0183

3.讨论

异位妊娠在临床中属常见妇科疾病,自发病后,对女性机体健康、生殖系统功能等均存在极大影响性,严重者将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具有极大危害性。手术作为异位妊娠首选治疗方式,通过手术清除病灶,能够避免异位妊娠所致风险事件发生,管控疾病危害性[4]但对于患者而言,手术的开展会造成其心理压力及精神负担,加之疾病因素干扰,由此导致其围术期阶段出现烦躁、焦虑等情绪,影响其诊疗依从性,不利于治疗工作开展,从而加剧疾病对患者生理、心理等方面影响性,对其疾病康复、生殖系统功能恢复等均具有显著干扰性,因此需及时采取有效方式对异位妊娠患者进行干预,使疾病所存危害性、影响性等得以降低[5]

因此,对异位妊娠术期患者开展临床干预,存在实施必要性。随着现今医疗领域不断发展和进步,护理方式及其开展措施也逐渐趋向于多样化,临床中多种护理措施均对异位妊娠患者存护理干预作用,其中以常规护理方式较为常用,常规护理的开展,是以配合临床诊疗工作,引导患者对其进行积极配合为重点,在实施过程中,常规护理能够充分协同诊疗操作,应用于异位妊娠护理中,该护理方式有助于手术的开展,同时维护手术实施安全性,具备一定护理干预作用。但就其实施效果而言,常规护理在开展期间并未对患者个人感受做有效关注及管理,且缺乏情绪、心理状态等方面引导,由此易导致情绪因素干扰患者术中生理状态及术后恢复情况,不利于其术后康复,因此干预效果存明显不足,患者护理体验略差。优质护理在临床诸多护理措施中具有干预作用显著、护理质量高等特点,其优势性在于通过给予患者细致、规范的干预措施,能够使其生理功能、心理状态等得到有效调整,加之该护理方式在行临床干预期间,充分遵循患者护理需求及个体差异,从而在护理开展期间,能够给予其所需护理服务,增进其体感舒适度,缓解其因疾病、治疗等方面素质异常心理及负性情绪,对其诊疗依从性、遵医意愿等均可做到有效引导,从根本上改善其生理状态,由此提高患者机体健康水平,增进其疾病康复几率[6]。以优质护理干预异位妊娠术期患者,从患者角度出发,采用疾病知识普及、情绪引导等方式,缓解患者围术期精神压力,抑制其不良情绪,减少情绪因素对其机体状态影响,使其在围手术期保持情绪稳定,同时丰富其疾病认知,使其能够正确看待自身疾病,纠正其疾病认知误区,对其烦躁、焦虑、抑郁等情绪存良好缓解作用,由此在行手术准备期间,能够充分遵循医嘱配合准备工作,促进手术开展;术中配合手术操作,检测患者生命体征,防控应激反应,能够维护患者手术安全性,避免风险事件发生,与此同时,还可加快手术进程,缩短患者手术时长,以此使手术对其机体功能、生理状态影响性得到管控,助力于患者术后恢复,从而管控其术后并发症发病率。术后实施饮食结构调整、病情监测、引导患者极早下床活动、并发症防控等措施,其目的在于引导患者机体生理机能恢复,饮食结构调整,可满足患者机体营养需求,提高其机体免疫力,降低并发症发病率的基础上,改善其机体健康水平;行病情监测,明确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调整其个人精神状态,保障其术后恢复阶段能够保持良好舒适度;引导其下床活动,可使患者消化系统功能、免疫系统功能等恢复得到促进,由此加快其疾病康复进程;并发症防控则是判定患者于恢复阶段是否存并发症发病指征,及时性有效干预或预防性治疗,管控并发症对其术后恢复影响性,充分保障手术实施安全性。临近出院前开展出院指导,可使患者术后恢复得到显著促进,降低手术对患者机体状态影响性,引导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其对自身疾病做到充分重视,于归家后保持良好作息习惯,进一步维护诊疗实施效果[7]。优质护理、常规护理在实施中均对异位妊娠围手术期患者具备干预作用,但二者相比优质护理临床干预作用、实施效果等均具备优势性,且在护理过程中可使患者心态、情绪、生理功能、术后恢复情况、疾病康复进程等做到有效干预,同时保障患者围手术期个人良好精神状态及机体健康水平等,有效开展后,能够增进临床诊疗安全性,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临床干预治疗较高,能够充分维护患者围手术期身心健康,降低疾病及治疗等方面对其情绪、个人精神状态影响性,护理干预作用极为明显,实施后可达预期干预目的[8]

本次课题研究样本选取42例,分组后以不同护理方式对其进行干预,其中以接受优质护理患者心理状态得到有效调整,术后恢复情况较为理想,并发症发病率得到有效控制。由此可见,优质护理的实施,对异位妊娠围术期患者具备显著干预作用,护理质量较好,行干预后可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长,临床干预作用明显。

    综上所述,异位妊娠围术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临床干预效果极佳,建议临床对其进行充分应用

【参考文献】

[1]占建红.优质护理在异位妊娠患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21):174-175.

[2]刘丽媛.优质护理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0,37(02):238-239.

[3]李锦丽.对接受腹腔镜手术的异位妊娠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评价[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05):249-250.

[4]彭小琴.优质护理在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医疗装备,2019,32(17):161-162.

[5]郭万锋.优质护理干预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中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01):186-187.

[6]马丽萍.优质护理在妇科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6(34):171-172.

[7]肖瑜.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急诊异位妊娠手术患者生理、心理的影响研究[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9,30(07):900-901.

[8]李彩芬,廖冬兰,李彩红.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对异位妊娠术后抑郁评分的影响[J].黑龙江中医药,2019,48(05):261-26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