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期刊: 生·育 DOI: PDF下载

郭忠琪,邓喆夫,张月沥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四川南充637000

摘要

目的:此次研究主要观察在新生儿的护理中实施全程优质护理进行干预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21.3-2022.3月就诊期间选取60例新生儿,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优质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极其运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体重增加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新生儿采取优质护理进行干预,能够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缩短新生儿的住院时间,确保新生儿能够健康生长发育,值得推广。


关键词

全程优质护理;新生儿护理;运用效果

正文


由于新生儿在抵抗力以及免疫能力上较弱,缺乏自理能力,因此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提高对新生儿的关注[1]。由于新生儿自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对护理要求较高,常规的护理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新生儿的需求,需要依照新生儿的需求为其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2]。据研究发现,对新生儿实施全程优质护理进行干预,能够进一步提升其护理满意度,确保护理质量得到提升,为新生儿的生长和发育提供保障和护理安全[3-4]。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新生儿健康发育,需要对护理方案进行全面升级,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全面分析新生儿的个体差异,依照每个新生儿的不同给予其不同的护理干预,确保新生儿健康成长,同时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病率。因此为了尽可能提升新生儿的存活率,缩短其住院时间确保其恢复正常生活,减少家庭的经济负担,还应当对其护理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在此次研究中为了观察全程优质护理的实施效果,选取了我院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报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从本院2021.3-2022.3月期间选取60例新生儿,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有女童14例,男童16例,新生儿胎龄范围(36-41)周,平均胎龄(38.69±1.34)周;观察组有女童13例,男童17例,胎龄范围(36-41)周,平均胎龄(38.47±1.28)周,两组新生儿的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研究。

入选标准:(1)此次研究新生儿家属知情,并自愿参与;(2)研究在伦理委员批准后实施。

排除标准:(1)新生儿存在肝肾功能异常;(2)新生儿存在发育不良。

1.2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的新生儿则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其中主要包含了室内通风、环境干预、生活指导等。

1.2.2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则对其实施全程优质护理干预。(1)体位干预。提升新生儿的舒适度,需要对其采取体位干预,确保新生儿的神经行为能够健康发育,因此护理人员可以在体位干预中对其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于新生儿使用的卧床用具应当选择柔软、舒适的。除此之外,为了提升新生儿的安全感,需要确保新生儿手脚能够感受到边际。婴儿的手应该接触到脸部,这样才能增强头与手的交互作用。根据新生儿的具体情况选择护套,避免宝宝脸部被抓破。新生儿的体位要有规律的调节,可以选择不同的俯卧和侧卧。抚摸可以改善新生儿的免疫、内分泌以及神经系统,增加迷走神经的紧张度,促进胃泌素和胰岛索的分泌。同时,还可以有效地减轻新生儿的焦虑,使宝宝的吃奶量和睡眠质量得到提升和改善。(2)皮肤护理。新生儿皮肤细嫩,表皮与真皮的连通性差,角质层较薄,抵抗力弱,衣物、指甲等易损伤新生儿的肌肤,故需注意保护。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加强对头颈腋窝以及会阴部皮肤的清理,为确保会阴部的干爽清洁,需要定时更换尿布,对于臀部的清洗还一个当运用温开水进行流水冲洗,冲洗完成后将皮肤上的水分擦干。 在护理干预期间要严格依照消毒措施实施,并且各项护理干预措施需要在无菌环境下实施。护理人员在护理前后应当使用肥皂或是消毒液进行手部的清洗,避免出现感染。(3)喂养干预。对新生儿进行母乳喂养是营养来源的一种对其身体发育十分重要,新生儿实施母乳喂养能够进一步降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然而单一的给予母乳喂养不能够满足新生儿的生长需求,因此还需要在饮食中给予热能、微量元素、蛋白质以及维生素。新生儿若有吸吮能力,可以给宝宝喂食一定数量的配方奶,根据宝宝饥饿感程度、大便情况等情况来决定。(4) 排便护理。在新生儿出生之后,活动量以及进食量比较少,所以应当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同时为了避免新生儿出现消化不良,应当在进食后增强体位护理,确保婴儿肠胃蠕动,为了促进婴儿排便,应当选取合适的力度及方式进行腹部的按摩。护理人员可以指导新生儿家属进行腹部按摩,为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还应当在按摩时全程陪伴,并加以指导。(5)脐带护理。为了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需要在新生儿出生后对脐带进行密切的关注,观察其有无异味以及渗血等状况。使用绷带进行包扎,此外使用酒精对脐带进行消毒,在对婴儿进行沐浴时也应当加强注意,避免感染的发生。在对新生儿实施护理期间应当加强对脐部的护理和干预,尽可能降低新生儿的不适感,并且护理人员也可告知家属相关注意事项。(6)床边干预。对婴儿实施床边护理,其中主要包含了听力的筛查、洗浴以及身体抚摸等。定时对婴儿实施沐浴对身体抚摸,能够确保婴儿身体血液循环畅通,抚摸还能够加强肠胃蠕动,提高皮肤的代谢能力,在进行脐带进行护理时需要注意炎症反应,还应当提高对胆红素指标的干预。与此同时为了确保新生儿健康成长,还应当对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确保家属能够对医务人员产生信任度,提高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认知,促进护理工作能够顺利实施,还能够在护理期间使新生儿家属熟悉护理婴儿的办法,及时在出院后也能够掌握护理新生儿的办法。

1.3 观察标准

(1)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2)观察两组的护理质量。(3)对比两组新生儿的体重增加量以及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4.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n(%)]

组别

例数(n)

十分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观察组

30

17(56.67)

12(40.00)

1(3.33)

29(96.67)

对照组

30

11(36.67)

12(40.00)

7(23.33)

23(76.67)

x2

-

-

-

-

5.192

P

-

-

-

-

0.023

2.2比较两组护理质量

观察组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两组护理质量的对比分析表()

组别

例数

消毒护理

护理操作

护理态度

护患沟通

风险管理

观察组

30

94.34±1.67

92.27±5.46

95.37±2.94

92.38±4.43

94.64±4.49

对照组

30

89.52±1.69

84.27±3.69

89.84±2.68

88.67±3.28

87.11±5.27

t

-

11.111

6.649

7.613

3.686

5.957

P

-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3对比两组住院时间以及体重增加量

观察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体重增加量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4对比两组住院时间以及体重增加量()

组别

例数

住院时间(d)

体重增加量(kg)

观察组

30

10.01±1.04

2.12±0.11

对照组

30

14.35±1.69

1.21±0.19

t

-

11.979

22.702

P

-

0.000

0.000

3讨论

对于新生儿来说护理工作的质量高低会直接影响其生长发育,因此需要提升护理质量,对新生儿护理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以及护理质量,也有利于新生儿的正常发育[5]。据研究表明优质护理属于目前临床中较为新型的护理模式,具有全方位、人性化的特点,因此在新生儿的护理中实施全程优质护理干预,能够尽可能降低护理工作中风险的发生率,确保新生儿能够正常排便、提升进食量[6-7]。护理工作的基本目的是促进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并对其进行全方位护理,包括体位干预、皮肤护理、进食护理、排便干预、脐带护理以及床旁护理等,以提高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并使其家属更加信任医护人员,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和医患关系[8-9]

在此次研究中,对新生儿采取全程优质护理进行干预,能够提升护理人员和新生儿的亲密感,能够提升新生儿的配合度。通过对新生儿实施了全程优质护理,不仅能够提升新生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在全程护理期间,通过各项医疗服务的干预使得护理质量提升。在此次研究中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该护理模式的可实施性以及有效性。针对新生儿的个体差异对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通过少食多餐的原则,进一步提升新生儿进食量,同时给予其体位干预,通过按摩、抚摸促进新生儿肠胃蠕动,有利于正常排便,促进其健康生长发育[10]。因此观察组新生儿的住院时间缩短,体重增加量得到提升,在护理期间进行教育,确保家属掌握自我护理、自我干预的办法。

综上所述,在新生儿的护理中实施全程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新生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提升对新生儿的进食量,缩短住院时间,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运用价值,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廖薇,林亚娟,赵杰.优质护理对初产妇新生儿护理及自我保健能力的影响[J].护理研究,2020,34(2):315-317.

[2]夏欢.母婴同室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对新生儿照护能力、满意度的影响[J].黑龙江中医药,2020,49(5):269-270.

[3]刘芳芳,罗旋旋,王辉,等.优质护理管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心理月刊,2020,15(5):92.

[4]高铭,任向芳,雷娜,等.综合优质护理干预在Prader-Willi综合征新生儿喂养中的应用[J].中国医刊,2020,55(12):1384-1386.

[5]范丹丹.优质护理对提高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的影响[J].河南外科学杂志,2020,25(1):168-169.

[6]刘伟.家庭参与式护理在新生儿病房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及家属满意度观察[J].中外医疗,2020,39(20):145-147.

[7]王红梅,胡美娟,孙倩.优质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及新生儿护理质量的影响[J].贵州医药,2021,45(11):1807-1808.

[8]苏莉.对接受复苏治疗后的新生儿窒息患儿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21,19(1):175-177.

[9]吴丹.优质护理结合胎心监护仪对自然分娩产妇心理状态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12):1726-1727.

[10]黄小满,李小平.优质护理干预在鼻塞式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22,29(6):861-86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