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研究
摘要
关键词
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路径探究
正文
引言
当今,教育领域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许多新的挑战和问题都需要我们去解决。其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尤为重要。在语文课堂上,我们应该以传授文化知识和培养优秀品格为基础,尊重语文学科的独特性,并充分理解这些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培养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核心素养不仅仅是某一学科的特征,它更是所有学科素养的基础,它是学科素质的核心者。我们应该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审美能力、语言能力、表达能力等为目标,全面提升他们的学科素养,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不同的学科都有其独特的学术重点。作为母语教育,语文课程贯穿了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因此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至关重要,特别是学生充满活力的高中阶段,更是培养他们的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语文教育不仅是为了传承我们的母语,还应该帮助学生培养现代主流价值观,并且让他们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字阅读、表达和审美能力。只有将这些能力融入到语文课程中,我们才能真正找到我们的教育方向。
二、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现状
提升高中语文课程的质量是素质教育的关键,它对于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都至关重要。然而,当前的语文课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我们需要教师们深入理解课程的含义,并且能够根据当前的情况来适当地调整课程,推动课程的持续改善。
(一)课堂教学枯燥乏味、目的性过强
高中语文作为高考重要组成部分,其考查内容丰富、复杂,因此,在教授过程中,我们需要既注重实用性,又着眼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涉及的知识,避免课堂上枯燥乏味的情况。随着科技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已经逐渐被改变,课堂教学已经从教师为主转向了多元化、互动化。虽然高中课堂上还会有一些实践交流活动,但这些活动形式单一,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对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方面聊胜于无。
(二)知识性内容过多,缺乏文学内涵
高中语文课程不仅要传授学科知识,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然而,目前的教学方式仍然偏向于应试,忽略了文化内涵的讲解,导致学生只会专注于考试,缺乏文化素养。高中语文课程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容和文学作品,但是教师在准备这些课程时往往会过于关注出题人的偏好,比如某篇文章的某些段落的意义,或者某首诗的某个词的妙处。这种做法忽略了文章背后的深层文化内涵,失去了语文教学的本心。
三、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策略
(一)提升学生对于语文文化的认知能力
认知能力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外部信息。在高中语文课程中,认知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因为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文化,并且能够帮助他们更深入地探索语言的本质。通过在语文课堂上加强实践活动,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对于他们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如,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仔细思考作文的形式,梳理自己所学的知识,选择合适的素材并理清思路。这样,他们的思维就能够持续运转,对于应用的知识也会更加深刻,促进了他们文化认知素养的发展。
(二)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提高
语文的审美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高中阶段。通过培养这种能力,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现今,大家都有着相似的文化鉴赏能力,特别是在高中语文课堂上。通过阅读和欣赏优秀作品,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审美水平。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审美修养上,而不仅仅关注他们的学业成绩。这样才能让高中语文课程真正发挥它的作用。比如,在《荷塘月色》课堂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仔细阅读课文中的精彩段落,感受其中的美感,并用文字表达出来。此外,还可以让学生搜集相关的图片、音乐等资料。文化和审美是相互联系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文字的形式。
(三)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语言学习的目标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因此,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我们应该充分利用阅读、写作和综合实践课程的成果,帮助学生培养出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通过教授常见的语言技巧,如记叙、描述、抒情、说明和议论,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使用母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加强他们的语境意识。
(四)倡导文化传承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经过多代人的积累和精心挖掘,形成了今天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积淀。语文教育应当科学地传承和发扬这些传统文化,但是,要想真正理解和把握它们的精髓和内涵,就必须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它们。基于对传统文化的全面理解,我们应该运用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科学地比较传统文化价值观与现代价值观的异同,将古老的智慧融入当下的实践中。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并坚持正确的态度和立场。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辩证地把握传统文化,既不能盲目接受,也不能完全否定。应该引导学生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摒弃糟粕,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五)语文思维的培养
语文教育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反映了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不同的教学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但都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材施教。在强调思维逻辑性、系统性和整体性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特思维方式,并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视角来看待问题,培养他们全面的辩证思维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和审美能力。我们应该鼓励学生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并将其与现代价值观相结合。教师应该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尊重学科差异和文化差异,正确把握学科素养的培育方向,不断丰富学科素养的培育路径。
参考文献
[1] 尹西超.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研究[J].教育界:基础教育, 2019(10):2.DOI:10.3969/j.issn.1674-9510.2019.40.016.
[2] 林黎黎.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研究[J].高考, 2020(15):1.
[3] 马秀燕.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策略研究[J].新作文:教研, 2022(10):0064-00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