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应用
摘要
关键词
初中物理;情景教学;应用
正文
前言
课堂教学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途径,改善课堂教学量,可以有效地提升了初中物理教学的总体质量。对初中生来说,学习物理学科的知识比较有难度,尽管它与现实生活有关,但在教科书中所表现出来的内容都是较为抽象的,因此,在学习的时候,学生们会感到很难。情景教学指的是为学生创设一个适宜于学习的情境,在情境中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同时也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形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会感到枯燥,也符合现在课堂改革的目标。
一、初中物理情景教学的概念
“物理情景”指的是一种思维情境或者是客观情境,可以使学生的情绪变得更加丰富、更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物理思维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物理情感,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合理的、深入的思考,从而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说,教师可以创设出一个物理教学的情景,在情景中为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他们对这些问题提出质疑,让他们进行理性的思考,从而培养出理性思维,有利于师生之间和谐相处,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物理的客观情境是具体的,比如,教师可以用实验的形式,向学生进行示范,也可以指导学生对物理实验展开实际操作,从而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物理情景教学指的是根据教材内容,结合知识点,创设物理思维情景,或客观情景,进行物理课堂教学的活动。在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创设情景来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初中生们可以积极地融入到情景当中,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并深化他们对课本内容的理解。
二、情景教学的重要性
物理学是一门重要的教学科目,它提倡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也要与学生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相结合。所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探索能力和应用能力是非常关键的。创设一个生动有效的课堂教学情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和应用能力。此外,情景教学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在新课程的指导下,初中物理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既知道基本的物理内容和基本的技能,又可以应用到实际中去。在物理课堂上,教师创设情景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快地理解课本的内容,还能充分地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让学生不用教师和家长的催促也会自动地进行学习,大大增强了学习的效果。物理课程强调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强调培养学生探索和应用知识能力。将物理内容以真实的物理情境展现出来,可以将枯燥、泛统的知识、算式、定理转化为易于理解的东西,并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学生的学科素养。在新的课程观下,教师应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将人文主义思想与物理学课程相结合。也要注重挖掘相关素材,积极运用情境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更多地了解到物理方面的内容。人们很少会关注自然界中经常见到的现象,而物理的内容都与这一类经常见到的自然现象有关,所以,要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就必须将现实中经常见到的自然景象融入到情景教学中,教师将教材中的知识还原到现实环境中,从而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三、情景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应用
1.利用情景教学,渗透物理思想
人的思维是全身的指挥官,一个人的思想不准确,就会让他的动作和行为习惯接受到不准确的指示,从而造成自己做什么事情都不会成功。而思想并不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化的,而是一个人从小对一切事情的看法,还有父母和老师的教导。所以,初中物理老师应该在课堂上注意把物理的科学思想渗透到学生之中,利用情境教学,为学生创设与文本相关的情境,让他们体会其中的思想,同时,他们也可以将这些理念与自己的解决方法相结合。这样,不仅可以全面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而且可以让自己的思维更为敏捷。
举个例子,当老师讲到“杠杆”的时候,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到了很多的物理学知识,比如我们在生活中谈一些重物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运用到杠杆的原理,让我们的思维变得更加灵活。然而,许多学生在以前的课程结束后,不会灵活的运用到生活之中,甚至他们不知道如何运用到生活之中。因此,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向学生举例,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到杠杆原理的例子,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老师所设定的情境,让他们可以体会到,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是十分有用的。并且没有物理这些研究发现的话,我们生活中很多事情都不会轻松的完成,因此,学生就可以认识到物理知识的重要性。老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遇到任何问题,都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想到用物理知识去解决。
2.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习
当学习到那些相对难以理解的抽象知识的时候,物理教师可以通过将生活中的真实例子,来帮助学生加深对这些抽象知识点的了解,从而指导他们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常见现象展开更深层次的思考,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此外,许多物理知识都来自于生活,因此教师要对学生在课堂下的学习意识进行强化,因为仅仅依靠教师的授课,很难让学生对这些知识有一个正确的了解,所以要增强学生在课下学习物理的能力和意识,同时也可以让他们对生活中的某些固定思维有一定的创新和变化。
例如,在学习物质属性这一部分的时候,因为密度的概念是非常抽象的,所以如果仅仅是依靠教师的讲解,很难让学生对密度的概念有一个正确的了解。于是,老师就可以用铁和棉花哪个重的玩笑来让学生对密度的概念展开思考,从而改变学生形成的固定观念,增强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另外,在教学中,老师还可以出一个这样的脑筋急转弯:“一艘轮船上有一条标记,距离水面有三米,在航行的过程中遇到暴风雨,水面上升一米,请问现在这条标记距离水面有几米?”有些学生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就会立刻给出两米的答案,而有些人在经过深思熟虑后,会给出三米的答案。因此,在这样的情形下,教师要对学生的创造力进行强化,持续地刺激他们的固定思维,强化他们的逻辑思维。
3.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景
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在教育的过程中,也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协助他们的教育工作。在物理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有很多的物理现象和实验场景,在现实的生活中,学生很难接触到。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对物理情境展开仿真,将某些物理现象转化为图片、视频或者音频等资源,这样在让学生感受到神奇的物理现象的同时,还可以让课堂的氛围变得更加生动,让教学手段更加丰富,从而激发出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热情。
例如,在学习浮力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泰坦尼克号》中的一段视频播放出来,然后让同学们看一看,再想一想,那么大的一艘船,为什么会沉下去?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可以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到最大,也让学生意识到,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灵活运用到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
4.以实验为情境主体,激发学习热情
物理实验是反映物理现象的一种重要途径,它也是帮助初中生理解物理概念、降低概念抽象性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果仅仅是围绕着这些概念本身的理论内容来进行讲解,那么初中生就很难理解了,而且还会给课堂增添一种枯燥无味的感觉,降低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情景式的教学方法,让物理实验成为情景的主要部分,并在其中渗透物理观念。这样不仅可以迅速提升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初中生的学习热情,深入感知物理现象。
例如,在《光的折射》教学中,要使初中学生牢固地掌握有关概念,使他们能够运用光的折射原理来解释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教师仅仅是根据教科书中的插图来对不同的概念进行讲解,这会导致教学变得过于生硬乏味,这不利于初中生能够快速地掌握不同的概念和知识点,他们的学习效率也会相对较低。针对这一点,教师就可以创造出一个实验情境,首先,将一个透明碗放在初中生都可以观看到的教室中心位置,将一支筷子放入其中,之后,再向碗中慢慢地倒入水,让初中生直观清晰地观看到实验。通过视觉刺激,初中学生可以马上看到弯曲的筷子,并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就能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时,教师再结合实验引入不同的概念,可以显著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对不同的概念及知识点进行扎实的掌握。
5.灵活整合实验,引导默契合作
初中物理的知识既是抽象的,又是多而分散的。要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就必须加强学生的体验性,并经过知识点的形成过程,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主导的课程,实验是让初中生对知识进行深刻认知和扎实掌握的重要途径,但是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可以在一个物理实验中得到体现。要想让初中生可以利用实验对不同的知识点进行良好的掌握,教师就需要灵活地引入不同的实验,让初中生可以在深刻体会到不同的实验现象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知识实质。为使初中生在提高体验感的同时,有效地掌握不同的物理知识,教师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
当初中生准备好足够的实验材料后,将其分成多个小组,由各个小组进行实验探究,然后由各个小组对各自的实验结果进行探讨总结,可以有效地解决教学难题。例如,在《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中,老师在讲解“声音的传播媒介”的时候,可以把初中学生分成几组,然后让他们做一些实验,比如把闹钟放在一个真空容器里,在水里敲击石头,等等。并对各独立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归纳,归纳出了声传输媒质的有关知识。最终,让不同的小组对其实验体会进行深入的讨论和总结,这样就可以加深他们对液体、空气能够传播声音等物理知识的理解,并有效地提升了教学的趣味性。
6.借助生活情境,开展课堂练习
要想让初中阶段的学生学好物理,老师们除了要让他们对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有一个很好的了解之外,还需要让他们知道怎样去应用或者可以用他们所学到的物理知识来解释现实生活中出现的物理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将课堂练习与生活情境巧妙地衔接起来,为初中生创造更多地运用理论知识的机会,才能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需要指出的是,传统的教学手段不能将生活画面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将教学与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既可以实现良好衔接生活情境的目的,也可以有效地扩展课容量,使初中生有更多运用理论知识的机会。同时,它还能有效地扩展课堂知识,让初中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应用这些理论知识。
比如,在《升华和凝华》中,老师在讲解了“升华”“凝华”的基本原理之后,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依次播放北方冬季挂树的漂亮画面,把樟脑球放进箱子里一段时间,樟脑球就会变小,在寒冷的冬天,挂在室外冰冻的衣服晾干,堆起来的雪人随着天气的变化体积变小等等。同时,还可以通过不同的视频,来指导初中学生,将他们所学的物理知识,运用到他们的生活中去,并充分消化升华和凝华的物理知识。
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阶段是学生对物理进行学习和理解的初级阶段。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通过情景的创设,可以让学生更快地进入到物理学习的氛围中,让他们更快地消化并掌握所学的物理知识,从而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胥彤雯. 浅议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 内蒙古教育,2019(06):55-56.
[2]付明. 初中物理情景创设的再思考[J]. 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9(02):35-36.
[3]徐恬. 浅析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J]. 课程教育研究,2020(25):177-178.
[4]范文平. 初中物理学科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实践浅谈[J]. 课程教育研究,2020(42):162.
[5]陈立.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与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0(6):154.
[6]王绍鹏.关于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20(7):180.
[7]黄胜. 初中物理教学情景创设的问题及对策分析[C]. 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新教育时代教育学术成果汇编.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2019:1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