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翻译中的文化适应性策略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邓涛

江西警察学院公安管理系 江西南昌市 330103

摘要

法律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深刻地影响着法律的制定、解释和实施。法律翻译是语言的转换,也是文化转换。法律翻译过程中,翻译者需要全面了解不同法律文化之间的差异,并尝试在翻译过程中进行相应的文化转换。本文旨在对法律翻译过程中的文化等效转换、文化补充与解释、同化或异化、文本调整与重构等文化适应策略进行探讨,揭示法律文化对法律翻译的影响。


关键词

法律文化、法律翻译、文化适应性

正文


一、 法律文化

法律文化是指在特定社会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涉及法律制度、法律观念、法律价值观和法律行为等方面的综合文化现象。它是人们对法律的认知、理解和实践的集合,反映了一个社会对法律的态度、信仰和价值体系。

法律文化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 规范性:法律文化是法律行为和法律规则的文化基础,它塑造了人们对法律的行为准则和行为期待。法律文化既反映了法律制度的规范要求,又影响着人们对法律的遵守和执行。2. 历史性:法律文化是由历史发展而来的,它承载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法律传统和经验积累。法律文化往往受到历史事件、法律制度的演变以及社会变革的影响,不同历史阶段的法律文化特征也会发生变化。3. 多元性: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文化受到其历史、宗教、道德、社会习俗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法律文化。

法律文化对于法律制度和法律实施具有重要的影响。它可以影响人们对法律的遵守程度、对法律决策的接受度、对法律效力的认可,以及对法律改革和发展的态度。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体系可能具有不同的法律文化。在跨国法律交流和翻译中,了解和理解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文化差异是十分重要的,这有助于确保法律文本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准确理解和适应。

 

二、 法律翻译

法律翻译是指将源语言(源文本)中的法律内容和信息准确、清晰地转化为目标语言(目标文本)的过程,包括法律文件、法律文书、法律条文、诉讼文件、合同等各种法律相关的文本的翻译。法律翻译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转换,还涉及到文化、法律概念和制度等方面的跨文化转换和理解。法律翻译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首先,法律翻译在保障法律权益和实现公平正义上意义重大。法律文件和法律文书对于维护公民权益、确保正当程序以及实现公平正义至关重要。如果这些文本无法被准确理解和使用,会导致法律权益的侵害和不公正的结果。通过法律翻译,将法律文件和法律文书翻译为目标语言,为人们提供平等的法律权益和法律保障。准确的法律翻译对于法律的正确理解和适用至关重要,可以确保人们正确理解和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

其次,法律翻译对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起着重要作用。法律文本通常以国家或地区的官方语言撰写,这限制了非该语言母语的人们对法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通过法律翻译,将法律信息转化为目标语言,跨越了语言和文化壁垒,为人们提供了接触和了解不同法律的机会。随着全球化的加深,国家之间的法律交流与合作越来越频繁,在跨国业务、国际法律合作和争端解决等方面,法律翻译发挥着关键作用。准确的翻译有助于建立国际法律合作的桥梁,促进国家之间的互信和合作。

 

三、 法律文化与法律翻译的关系

法律翻译是将法律文本从一种语言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的过程。在进行法律翻译时,法律文化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法律文化的差异会影响到法律概念、法律术语的表达方式、法律制度和程序的理解等方面。

法律文化和法律翻译相互关联且相互影响。法律翻译涉及到将法律信息从源语文化转化为目标语文化,而在这个过程中,法律文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法律翻译是将法律从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的过程,而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文化包含了特定社会和历史背景下的法律制度、法律观念和法律价值观等内容,这些内容在法律翻译中需要被转化为目标语言文化的对应内容。因此,法律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涉及到跨文化之间的转换和理解,需要考虑文化因素。

在法律翻译中,理解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文化特征对于准确理解和传达法律文本至关重要。翻译者需要通过学习和研究法律文化,掌握其中的法律观念、价值观,以及文化背后的深层次含义,从而更好地进行法律翻译工作,以确保翻译结果在目标文化中能够达到相应的法律效果。

 

四、法律翻译中的文化适应性策略

文化转换是法律翻译的一项重要任务,它涉及到将既定文化中的法律概念、价值观和制度等转化为目标文化所能理解和接受的形式。文化转换在法律翻译中是至关重要的,它有助于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准确传达法律信息和内涵。文化适应性策略是确保法律文本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能够准确传达和理解的策略。在法律翻译中,为了确保准确传达法律信息并适应目标文化的理解,翻译者可以采用文化等效转换、文化补充与解释、同化或异化、文本调整与重构等文化适应策略。

1. 文化等效转换:在法律翻译中,文化等效转换是一种重要的文化适应性策略,用于将源语言中的法律概念和术语转化为目标语言中与之等效的表达方式。

文化等效转换包括两个方面:语义等效转换和功能等效转换。语义等效转换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将源语言文本中的法律术语和概念转化为与之在目标语言中具有相同或类似含义的术语和概念。功能等效转换是指将源语言文本中法律制度、程序或规定的功能和效果转化为目标语言文本中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和效果的表达方式。语义等效转换和功能等效转换都需要翻译人员对法律术语的含义和用法进行深入理解,并找到目标语言中最准确的等效表达方式,以保证法律意图的准确传达。

在运用文化等效转换策略时,翻译人员应始终考虑法律文本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在选择等效的术语、概念或表达方式时,应根据法律要求、目标读者的需求和目标语言文化背景进行合理权衡和决策。

2. 文化补充与解释:在法律翻译中,文化补充与解释策略用于帮助目标语言读者更好地理解源语言法律文本中涉及的文化背景、习俗、概念等,旨在弥补跨文化间的理解差异。

文化补充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向目标文本中添加相关的文化信息,以更全面地传达源文本中的文化背景和习俗。翻译人员可能会在翻译中添加括号说明、脚注或附注等方式,来解释源文本中的特定文化概念、法律制度或历史事件等。文化解释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对源文本中的文化概念、法律程序或术语等进行解释和说明,以帮助目标语言读者理解其含义和背景。翻译人员可能会使用比喻、类比、解释性语句等方式,来在目标文本中解释和澄清源文本中的文化差异。

文化补充与解释是一种增加翻译结果信息量的策略,其目的是帮助目标语言读者更好地理解源文本中涉及的文化背景和相关因素,从而准确理解法律文本的意图。翻译人员需要综合考虑源文本的准确性、目标受众的需求以及目标语言文化背景的理解,确保添加的文化信息或解释是准确、恰当和有针对性的,可以支持目标语言读者对法律文本的正确理解。

3. 同化或异化:同化或异化是常见的翻译策略,用于处理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在保持准确性的同时,使翻译结果更符合目标语文化的习惯和理解。

同化是指将源语言文本调整到目标语言文化背景中,其目的是使翻译结果更易于被目标语言读者理解,更符合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在法律翻译过程中,翻译人员根据目标文化的语言和惯用表达习惯将源语文本转化为目标语文本。异化是指保留源语文本的特征和形式,使翻译结果仍然保留源语文化特点。在法律翻译过程中,翻译人员可留源语言中的法律术语、习惯用法、法律结构等,而不作过多的调整,以保持源语法律文本的独特性,并使目标语读者能够对源语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有时,保留某些重要的法律术语的源语文化表达方式,可以传达更准确的法律意图和背景信息。

在法律翻译中使用同化和异化策略时,还应考虑法律体系差异,跨文化敏感性,以及目标语读者的需求等方面。翻译人员应考虑到不同法律体系之间的差异,选择更贴合目标语言法律体系的理解,了解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注意不引入与目标文化背景相冲突或不合适的内容,同时关注目标语读者的背景、知识水平和文化背景,应基于目标读者对源语言文本和法律体系的了解程度使用相应策略。

4. 文本调整与重构: 在法律翻译中,文本调整与重构是常用的文化适应性策略,用于确保法律文本在目标语言中的准确传达和理解。

文本调整与重构是指根据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理解方式,对原始文本中的结构、语言和格式进行调整。重新构建和改写。其目的是使翻译结果更符合目标语言读者的习惯和理解,以提高法律文本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例如,当源语言中的法律条款的表达方式和结构在目标语言中不常见或不符合习惯时,可对其进行调整重组。在源语言中使用的特定的表达方式或文体,在目标语言中,可根据文化和语言差异的需要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或文体来表达相同的法律意图。

在使用文本调整与重构策略时,翻译人员应尊重法律结构和格式,注意法律的合规性和一致性,保证读者的理解和可读性。法律文本通常具有严谨的结构和格式,包括标题、章节、条款等。在进行调整和重构时,应尽可能保留原始结构和格式,以确保目标语言文本与源语言文本在视觉上和结构上的一致性。在进行文本调整和重构时,翻译人员应确保目标语言文本符合目标语言国家或地区的法律要求和规定,文本调整和重构后应与目标语言中的法律体系保持一致性。调整和重构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让目标读者更好地理解法律内容,因此,在进行调整和重构时,应注意目标读者的背景和理解能力,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以提高目标文本的可读性。

 

五、结语

法律翻译在促进法律交流、跨越语言文化障碍、保障法律权益、实现公平正义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转换,更是一项专业技能和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工具。它确保法律文本的准确传达和适用,有利于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公正性。

在法律翻译中,准确性和法律一致性是首要目标,文化适应性策略应该在不影响这些原则的前提下进行。这些文化适应性策略可以根据具体的翻译任务和目标文化的特点进行灵活应用,以确保法律文本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准确传达和理解。

翻译人员在翻译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源语言的准确性和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语言风格和法律要求,以及目标语读者的需求,在保持翻译结果的准确性和法律一致性的同时,尽量使翻译结果能够在目标文化中得到适当的接受和理解。当然,这也需要翻译者具备深入的文化理解和跨文化知识,深厚的法律知识和翻译技巧,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法律文本在进行准确理解,以便更好地传达法律信息和内涵,有效地运用文化适应性策略,以实现最佳的翻译结果。

 

 

参考文献

 [1] 赵永平. 法律翻译的文化规约——以法律英语术语汉译为例[J]. 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20,(6

 [2] 肖强民. 文化差异视角下法律术语英语翻译策略探究[J]. 英语广场 2021,10.

[3] 周月. 法律翻译的文化传递研究[J]. 海外英语,2021,3.

[4] 师智启. 英语法律术语翻译策略研究——以刑法罪名为例 [J]. 中国科技术语2020, (3)

 [5] 张清 .我国当代法律语言学研究综述 [J].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21,5.

[6] 李克兴. 法律翻译理论与实践[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邓涛(1976-),女,汉族,江西铅山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法律英语翻译,语用学。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