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趋势及对策分析
摘要
关键词
互联网时代;人力资源管理;新思维
正文
引言: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人才需求不断增加。“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改变了商业的管理形式、经营形式等,促进企业的发展向信息化进步,在这种变迁下,企业的不 断进步不仅促进企业的管理方式也要适应新的时代,更要求企 业对人才的管理与培养也要迈向一个新的时代。“互联网+”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走向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人力资源管理逐 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推动着人力资源管理迈向电子化,形成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这是顺应时代变迁的人力资 源管理改革,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必经之路,是企业平稳发 展的重要前提。
1 “互联网+”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的概述
互联网时代,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具有信息化的特点,这也是目前社会中的新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就具体情况来看,该模式主要立足于人力资源管理这一基础上,并借助数据库软件对企业原有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业务内容及流程进行科学改进,以此达到低成本、高效率的人力资源管理目的,并且能够促使企业全体工作人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该管理工作中,借此提高人力资源在企业发展战略中的地位,这样则能够形成一种开放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另外,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相关企业若是开展信息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则能够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完成进度,而且还能够改变企业自身的管理理念,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使得该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得以提升,同时也能够减少资金的投入,使得企业的无形资产得到科学有效的整合。目前,在竞争激烈的经济市场中,人才作为竞争要素之一,其在企业中若是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及科学的管理,则能够帮助企业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进而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此外,在对人力资源信息进行整合时,相关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的忠诚度及满意度在不断提升,这在较大程度上满足了企业内部员工的实际发展需求,帮助企业实现了内外部的信息共享,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了较大的保障。
2 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人力资源管理观念落后
互联网时代下,部分企业并没有及时更新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已无法满足新时代下企业发展的需求。在人才为王的今天,很多企业没有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制定人才招聘计划,仍沿用离职一个招一个的人事管理思想,经常会出现一些关键岗位长期空缺的现象。而且,由于人才招聘的突发性与不确定性,也会压缩新入职员工的培训周期,从而给人才价值的发挥带来不利影响。此外,不少企业只追求经济价值,并不重视对员工优缺点的系统分析,没能帮助员工制定与企业发展前景相契合的职业发展规划,不能有效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与自主性。
2.2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较为陈旧
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软实力,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促进人力资源作用发挥的重要决定性因素,然而不少企业并未搭建起契合发展需求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导致管理模式过于保守与片面。很多企业将大量精力集中在领导层、管理层人才的引进上,没有结合发展所需来搭配不同层次的工作人员,没有将以人为本理念贯穿于管理中。不少企业甚至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就是简单地人员招聘,没有从人才引进计划、管理培训、考核与晋升等环节搭建管理系统,导致很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流于形式,无法充分调动员工的归属感与荣誉感,从而影响企业软实力的发挥,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3 “互联网+”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趋势及对策
3.1 集中管理
针对现代企业特点,在基于信息化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企业需要选择定制模式。邀请全体职工参与,就企业岗位体系规划、绩效管理流程规划、薪资体系规划进行探讨,将人力资源管理的多个层面转化为可统计的信息,并对相关信息进行抽取、剖析,确定基于信息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运用需求。即:企业薪酬体系规划与管理,企业组织结构与岗位体系规划,企业人才培植,企业招聘与选拔功能完善,企业培训管理与绩效考核增效等。
在基于信息化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人力资源部是系统核心,负责依托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平台Web界面,建立多个级别的组织结构,在统计企业全部资料的同时,发起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比如,搭建企业组织结构体系、开展常规人事变动、规划企业岗位体系、完成常规薪酬管理并执行、规划并分析绩效考核结果、规划并分析职工培训数据、为企业管理人员制定发展信息报告等。而企业内部每一位职工则负责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的传递、使用,比如,参与企业绩效管理与培训管理、分享人力资源管理者信息成果等。企业内部每一位职工提供的信息也可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规范制定的依据,规范基于信息化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
3.2 构建完备的人才互动体系
在现代化的互联网环境下,相关企业若想开展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则需要引进先进的技术,改善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的人才互动体系,加强与人力资源之间的交流沟通,这样也便于了解人力资源的实际发展需求,及其自身的工作能力,更有利于满足人才的发展诉求,实现对人力资源的科学分配。基于此,相关企业可以引入互联网信息技术,以此建立相应的互动交流平台,由相关管理人员利用该平台,与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进行深入交流沟通,在这一过程中,管理人员则能够对不同员工的具体情况予以了解,对其本身的角色能够正确认识,也方便对不同部门的管理。另外,相关企业还可以利用现代思维,加强工作人员之间的互动交流,在互动过程中,创新出更好的管理思路,进一步促进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
3.3 完善传统的管理结构
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通常会应用矩阵制、直线制这两种传统的管理结构,就实际情况来看,传统管理结构更注重管理分工及职能,员工与管理人员之间存在非常明确的等级差别。就当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情况来看,不同员工之间的界限比较明显,尤其是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更应该对传统的管理结构进行科学优化,实现管理结构的扁平化、柔和化,避免对企业员工进行强硬管理,以免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
3.4 要做好人力资源的共享和安全管理
信息安全是互联网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应重点关注的问题,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数据化管理时要加强对信息安全的管控,提高数据库的安全性,以避免因信息泄露给企业、员工带来不利影响。首先,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进行信息数据共享时要采取一定的加密手段,以避免关键数据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其次,要强化信息安全管控举措,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信息安全意识,并加强抽查与考核力度,严格惩处恶意泄露企业各类信息的人员,通过多措并举来保障大数据积极作用的发挥以及信息安全。
3.5员工的价值实现成为必然
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中, 贯彻和落实采用自上而下的方 式,强调的是企业的利益,有一套严格的模式,员工的价值往往 是不受重视的,企业的利益第一位的,对员工价值的轻视对于企 业发展而言有害而无益。 伴随“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员工获取 信息的渠道在加宽, 员工可以运用手头的媒介快速实现沟通与 对话,员工的价值在被一点点重视起来,这是企业与员工关系转 变的关键时期,互联网充当了关系维护纽带,而人力资源管理必 然充当挖掘员工价值的利器。 此外,互联网的大范围应用,也使 得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充分认识到员工才是企业的核心竞 争力。 员工的能力与技术都是企业宝贵的财富,也是对抗外界竞 争的有为武器, 因而企业会更加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和员 工的价值,进而为全体员工的价值体现提供平台和机会。
4 结束语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更多的企业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大数据则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当前社会,相关企业应该对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科学改进,使其更适应互联网时代下的企业发展需求,实现对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促进企业长远稳定的发展。在“互联网+”时代下,人力资源作为企业培养人才、分配 资源的重要手段,也需要跟随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不断进步。 随着我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的管理模式也慢慢从传统的
单一模式走向多元化的发展需求,对人才的需求也转变为多样 性。“互联网+”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越来越重要,而人力资源 管理需要不断优化,以促进企业的发展,防止资源的浪费。
参考文献:
[1]刘昱芳.互联网时代人力资源管理新思维探索[J].黑龙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22(08):65-67.
[2]闫华.新时代对青年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及营销策略的探讨[J].中国市场,2022(11):130-132.DOI:10.13939/j.cnki.zgsc.2022.11.130.
[3]陈婉.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岗位设置的问题及方法[J].人才资源开发,2022(07):36-37.DOI:10.19424/j.cnki.41-1372/d.2022.07.0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