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安全及防范对策

期刊: 世界·建筑论坛 DOI: PDF下载

王志学

中孚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省济南市 250102

摘要

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当前我们已然进入大数据时代,在此背景下,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也随之成为一个重大隐患问题,加强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维护工作显得极为重要,为广大网民提供“增强信息安全意识,全面提高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水平,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基于此,本文对新时期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相关安全内容、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威胁以及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安全及防范对策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新时期;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安全;有效防范措施

正文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娱乐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丰富的内容,人们对计算机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超过上亿的互联网用户,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计算机网络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网络安全隐患依然存在,在使用计算机网络时,加强网络安全防范很有必要。

1 新时期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相关安全内容

新时期下,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安全防范十分重要,可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是从狭义角度来看,是指在进行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做好安全防护措施,保障硬件设施的完整性,避免计算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造成的安全问题,以确保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另一方面是从广义角度来看,是指通过科学的安全防范措施来保障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营造安全的计算机网络环境。实施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安全防范措施,有利于推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长远发展,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2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威胁分析

2.1 网络系统或软件自身漏洞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隐私保护、大数据杀熟等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系统和软件的安全问题是目前较为普遍的问题。计算机是一种储存媒体,其内部信息不会因时空而改变。但是,一旦系统本身存在问题,就会严重地威胁到网络的安全,严重地影响到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这类软件的缺陷,主要是因为软件自身的缺陷,软件设计者的设计失误,或者技术上的局限性,使得软件很容易被不法分子所利用,从而引发重大的网络安全事故。

2.2 黑客恶意攻击

恶意入侵是当前最普遍的信息安全问题,给个人、企业和社会带来了难以估计的损害。目前的入侵行为有两大类:主动式入侵和网络侦查。主动攻击是指黑客对网络的完整性和正确性进行多种攻击。其中,网络侦查是指在不影响网络系统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对目标计算机进行拦截和解密,从而获得关键的保密信息。任何一种攻击都会对网络的运行模式造成不良的影响。

2.3 网络信息安全意识淡薄

由于计算机网络中有很多信息安全隐患,使用者的网络安全意识薄弱,很可能会遭不法侵害。从当前的互联网应用现状来看,在互联网用户的信息安全意识方面,有两方面的问题。首先,用户在使用计算机网络时,往往只关注于所使用的网络服务,用户的不小心或不适当的行为,可能会对信息安全造成威胁,例如,下载不知名的软件,或访问不安全的网页。其次,部分人员对计算机网络过于信任,忽视了网络的安全性。如果只是设定正确的口令,或者将口令告诉别人,那么,诸如缺乏安全意识的行为,就有可能泄漏并对网络信息造成不良影响。

3 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安全及防范对策

3.1 建立防火墙与安装杀毒软件

防火墙就是避免非法人员入侵、盗取机密信息的系统技术,这项技术十分普遍与常见,从当前的状况来看,这项技术已趋于成熟。一般来说,防火墙的技术分为代理型、过滤型、转换型与检测型等四种。

转换型防火墙技术可以将计算机系统内部的访问地址转换成其他格式,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帮助用户隐藏真实地址,给黑客的入侵增加难度;而过滤型防火墙技术就是对一些安全系数不高的、有风险隐患的访问行为进行智能型的隔离与阻拦,从而极大地降低了网络信息环境的风险,避免了病毒的攻击与入侵。以上两种技术在如今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占据主要地位,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使用者要在电脑中安装相关的防火软件及防护系统,用来抵御电脑病毒,或者将自己的电脑IP地址隐藏起来,使病毒无法找到。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这些病毒的攻击力也会随着科技的进步而壮大,所以使用者要养成定期清理电脑垃圾、查杀病毒的习惯,经常更新计算机系统里的防火软件,主动维护一个安全无风险的网络系统。

3.2 加强计算网络安全技术的方法

3.2.1数据加密技术

数据加密技术是保护计算机数据的一种重要的技术。为了提高计算机的安全性,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数据完整性和加密是确保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要手段。个人用户必须保护个人计算机信息(比如帐户、个人隐私、个人文件等),对计算机内部的文件与数据进行加密,不被他人轻易获取,从而有效达到保护个人账户信息。

3.2.2网络安全技术

网络上的破坏行为增加了企业用户和个人用户使用计算机时进行商务或者个人活动的风险,同时,它也降低了服务质量和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为了防止这些网络遭到破坏,我们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建设一系列功能齐全的网络。具有良好性能的网络信息系统。我们把这种技术称为网络安全技术。这种安全检测技术是能够保护信息安全。

3.2.3入侵检测技术

入侵检测系统IDS是一种网络安全的警报器,是历史最久并最普及的入侵检测技术。入侵检测系统是通过异常检测和签名检测实现的,能够在黑客入侵破坏网络之前发现黑客,并通过警报和防护系统赶走黑客,减少黑客攻击中带来的损失,接收黑客攻击后的相关信息,利用这些相关信息分析安全防护措施,强化系统的防护能力。入侵检测系统是大规模网络安全结构的一部分。

3.2.4身份认证

身份认证是为了防止攻击者冒充合法用户,通过对单个用户的身份进行识别和认证来获取访问权限,从而减少破坏网络的行为。这是确认网络中操作员身份的有效解决方案。身份认证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认证,也可成为鉴别或者确认,在在操作计算机之前,必须有办法确定行动执行人的真实身份;第二方面是授权,用户身份验证完毕后,授予该计算机文件和数据等操作权限;第三方面是审计,在操作计算机后留下历史记录,便于核查。

3.3 推广安全协议,增强网民安全意识

为提高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水平,应当构建和推广安全协议。其有利于实现良好的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确保计算机信息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安全协议愈发完善,逐步实现了规范化。其包含了以下内容:一是安全审计协议,主要作用在于有效采集相关数据,加强对数据传输的管理,营造安全的计算机网络运行环境。二是加密协议,其作用在于信息保密和公开的转化,维护计算机网络的稳定性。安全协议作为一种信息交换协议,其应用到密码学内容,可通过认证来进行密钥分配,以便于保护信息传输安全。可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中,推广安全协议,加强对安全协议的研究和开发,以充分发挥其安全防范作用。

除此之外,还应当强化网民的安全意识。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有部分原因源自于人。当网民不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时,其便有可能在不规范的操作中丧失自己的隐私信息。为此,作为网民,应当充分认识到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安全防范的重要性,明确信息泄露带来的危害。可从两方面着手来提升网民的安全意识:一是要约束网民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中的操作行为,予以其安全警示;二是要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严控计算机网络环境中的不良信息。除此之外,还应当强化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维护人员的安全意识,重视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充分发挥相关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完善自身能力,学习新的技术和安全防范措施,做到与时俱进,有效解决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中的安全问题。

3.4 加强信息存储及传输的安全保障性

为尽可能地避免信息传输过程中窃取、丢失等问题的发生,用户必须要加强信息存储及传输的安全保障性,通常可采用信息加密技术来加强信息安全防护。通过该技术,可有效降低信息在存储及传输过程中的被恶意破坏或窃取的几率,防止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截获信息片段取得保密信息,同时可规避数据遭到破坏。当前,信息加密主要利用的是数字签名技术,能有效提高信息传输的安全稳定性。与此同时,数字签名技术主要是对网络线路及端口对端口加密的手段对信息进行保护,其中线路加密是对信息传输的过程予以保护,通过密钥技术将信息安全传递到目标计算机;两端加密则是发送者通过加密软件对目标文件加密设置,将明文转为密文之后达到信息的安全传输,接收者则需要通过密钥对文件进行解密。

3.5 加强网络安全管理、提升网络安全意识

针对网络系统做出应有的安全体系的同时,也要对网络管理人员加强教育,对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安全应用与管理工作实行“谁主管、谁负责、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人员防范与技术防范相结合”的原则,逐级建立安全保护责任制,加强制度建设,充分利用一切可行的技术和手段,尽可能去减少、控制非法的行为,把不安全的因素降到最低,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加强计算机网络的安全规范化管理力度,这样才能使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得到可靠的保障,从而使广大网络用户的利益得到保障。

3.6 还原备份,运行防控设备

为有效防范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安全,应当做好还原备份工作。可从两方面来分析:一方面,当计算机受客观因素影响,如断电等意外事故而出现文件丢失、数据不完整等问题时,需要通过备份技术来还原这些数据。比如说,可在计算机系统中设置文件自动备份功能,以避免因为意外关闭计算机或是未保存情况下文件关闭而导致重要数据丢失,降低损失。除此之外,还需要对计算机用户的信息进行备份处理,尤其是重要信息,以免其丢失无法找回,造成巨大损失。另一方面,为防范黑客的攻击,应当通过还原备份技术来保护计算机信息安全,维护整个网络运行环境的安全性。

由于计算机除了受内部缺陷影响而产生安全隐患外,还会因为外部环境影响带来一定的安全风险,因此必须充分发挥防控设备的作用,保障计算机网络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比如说,可以运行防控设备来把控计算机所处环境的温度、湿度。除此之外,还需要根据计算机网络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实施针对性措施来加以解决,以维护计算机网络运行环境。

3.7 防止黑客攻击的对策

3.7.1卸载不必要的协议

一般来说,服务器和主机只需要安装一个协议就够了,如果协议太多的话,会存在更多的安全隐患,所以,我们需要卸载掉没有用到的协议。为了防止NetBIOS攻击,可以关闭连接到TCP/IP协议的NetBIOS,这只与一些不需要打印、共享和提供文件的主机相关。

3.7.2关闭不必要的服务

对于一些不需要用到的服务可以将其关闭,开太多服务是方便了管理,但是同时也给黑客提供了入侵的机会。例如,我们通常在没有远程控制的情况下关闭远程网络登录服务。禁用不必要的服务不仅可以提高服务停止后系统的运行速度,而且还能保障系统的安全。

3.7.3正确的隐藏电脑的IP地址

黑客想要攻击一台计算机的信息和网络的前提是需要得到实际的IP地址。想要自己的电脑不被黑客攻击到,我们最常用而又简便的做法就是使用代理服务器来隐藏我们电脑的IP地址,这样黑客来入侵得到的就是一个代理服务器的IP地址,就无法对我们的电脑进行攻击。所以,我们在使用电脑时必须正确隐藏好自己的IP地址。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应当重视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范工作,需要针对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来实施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以提高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水平,保障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储存和传输。为此,应当充分发挥防火墙技术的作用,在计算机中安装优质的杀毒软件,定期清理计算机系统,提升计算机操作安全意识,有效应用安全协议,培养更多优秀的信息安全防护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子鸿.新时代下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影响因素与防范对策[J].信息记录材料,2021,22(04):61-62.DOI:10.16009/j.cnki.cn13-1295/tq.2021.04.030.

[2]陈天心.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安全及防范对策[J].信息记录材料,2021,22(01):23-24.DOI:10.16009/j.cnki.cn13-1295/tq.2021.01.013.

[3]彭兴斋,王娟.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安全及对策[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0(19):257-258.

[4]邱卉.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安全及对策探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20,32(15):204-206.

[5]施成杰.关于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安全及防范对策分析[J].电子制作,2020(12):79-80.DOI:10.16589/j.cnki.cn11-3571/tn.2020.12.03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