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的重要性和关键技术
摘要
关键词
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重要性;关键技术
正文
1 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的重要性
1.1 建筑安全性
对于现在的建筑工程来说,打造地基有一个良好的工程基础相当重要。其承载的不仅是整个建筑物的重量,还会对建筑建设完成后的整体形象造成影响,包括其安全性,我国在建筑行业方面得到了一些好的发展。但就质量而言,还存在很多问题,并且也是现在最为关注的问题。因为社会在进步,城市人口在不断增加,需要的建筑物类型及数量变得更多,而建筑建立所要花费的时间逐渐变得更加紧急。整体建筑物最基本的承载物便是地基,其直接关乎建筑物是否安全。
1.2 完善设计要求
基础的质量不仅与工程施工的技术有关,工程设计对基础质量也具有较大影响。为确保基础质量,必须进行必要的测试工作,确保基础的承载力满足设计与规范的要求。施工与验收环节都必须进行检测以保证其安全性。只有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检测,才能更好地发挥基础的工程价值,确保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
2 地基基础检测特点研究
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具有困难性、负责性和潜在性等特点。由于我国地广物博,各区域地质条件不同,地形各种各样,这对地基基础建设造成一定困扰,施工难度大大提升。地形较为复杂地区地基基础检测较为复杂,针对不同环境、不同难度选择适当的检测技术,满足不同检测需求;现阶段,我国部分建筑工程施工隐蔽,地基基础建设容易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程序复杂,无法及时检测每个因素。这可能导致某个环节存在问题,波及到整个建筑项目质量,小问题导致大后果。在恶劣环境中开展地基基础建设,在检测时也存在不确定因素,因环境影响部分检测设备很难进入现场工作,呈现出检测困难性较强的特点。部分检测人员对待工作不负责任,不愿意亲临现场,对建筑工程现场情况缺少全面的掌握,导致在检测地基基础时,很多影响因素被忽略,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地基基础建设作为第一道施工程序,实际情况中,无法多次检测各个环节,每项检测程序不同,应用设备不同,有时候一些特别细小的检测工作,需要多个专业设备,有的检测环节需要大型设备入场,这些都为检测工作带来很大难度。质量监管部门无法实地开展工作,对施工质量监管不到位,部分监管人员只是简单看一下施工情况,没有深入到实地进行各环节的勘查,对于监管工作缺少耐心,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使建筑企业“蒙骗过关”。再加上本身地基基础施工比较隐蔽,所潜在问题也较多,监管人员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对每一个环节做到严格管理,导致地基基础检测工作存在问题较多,实际监管不到位。
3 基础检测工作中的问题分析
3.1 管理体制不规范
我国有两种机构负责基础测试,分别是国家的专业机构和第三方检测机构。目前建设项目的基础检测不能从其中一方进行确定,为了解决由检测流程引起的质量问题,有必要在检测过程中从不同机构获得所需的检测数据。这种现状为其他机构提供了牟利契机,部分机构利用制度上的疏漏,将其他单位的测试数据以高价出售,实现其获利的目的。此外,检测中心的管理系统不够科学和完善,部分人利用权力谋取个人利益和进行财务交易,将虚假的审计数据出售给建筑公司。这容易使建筑管理者在施工过程中,做出不利的决策,对建筑项目的实施造成不良后果。所以相关监督机构应提高对检测机构的监管力度,保证地基检测工作得以顺利实施。
3.2 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人员存在问题
对于当前的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的工作人员而言,这是一项足够专业且相当重要的工作,需要用到的人员都是专业人士,其进行选取的标准相当高。但是其工作环境也较为艰辛,大多数情况下须检测人员驻扎现场,实时对数据进行观察。然而,因地基基础检测的工作现场是在建筑的基坑内,空间有限,无法对集装箱做出安排,相关的工作人员就只能住在帐篷之中,工作条件艰苦。不仅如此,当时的建筑单位未对特定的检测制度进行统一管理,有个别检测人员存在侥幸,经常不能够按照相关规定的标准进行数据监测,给地基基础数据的准确性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3.3 施工环境问题
对于建筑施工来说周边环境是一个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一是较多施工技术都需要考虑周边的环境问题,使环境对施工起到相关的保护作用;二是如果受到环境影响会破坏工程质量,导致其出现质量问题。所以在当前的建设过程中,为了保证建筑物质量得到提升,在地基建设过程中应更好地对周边施工环境进行控制,环境影响分为2大类,一是自然环境,这个类型的环境因素无法大面积改变,所以需尽量去适应;二是人工环境,此类环境为人为造成,所以在整个过程中可更容易地进行处理,保证地基建设质量得到提高。
3.4 地基检测报告问题
当地基检测工作竣工之后,相关的工作人员应整理检测结果,制作报告,必须要合理地撰写地基检测报告,提升建筑施工的品质。在编制地基检测报告的过程中,需要遵守规范要求。但是,现阶段我国所开展的地基报告编撰过程中,有一些工作人员没有科学合理地整理检测报告,报告中包含着大量不恰当的用语,同时存在着不合理的问题。甚至还会有一些检测标准已经逾期,或检测术语的专业性较差。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给检测报告的精准度造成不良的影响,对此,工作人员必须要做好基础的检测报告制作任务。
5 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关键技术
5.1 静载荷法
地基的静载荷检测是将一个外力施加到桩的顶部,外力通常由桩荷载和锚桩提供,以确定单桩的承载能力、地基的阻力、抗拉强度和水平承载力的测试方法,这也是目前地基检测的最直接、最可靠方法。此外,可以在测试过程中预先将内力测试元件嵌入基础中,从而可以充分了解桩体的内力、桩之间的接地阻力、桩的接地端阻力之间的关系,这对地基设计的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静态自平衡检测方法也在研究和探索中,这种方法是在地基下部的平衡点处设置一个负荷箱,使地基顶部和底部处于受压状态。利用地基的侧向摩擦阻力来达到平衡载荷与自身反作用力的目的,但是此检测方法的可靠性还需进一步论证。
5.2 低应变检测方式
低应变检测方式主要针对复合型竖向增强体和基桩的桩身检测,通过利用反射波科学检测地基基础桩身结构,于建筑基桩的顶部进行竖向激振,桩基结构会四处传播弹性波,如传播过程中桩身存在离析或端庄问题,则反射波波形和幅度差异明显,传播时间也不同,有效识别反射信息之后,按照数据信息断定地基桩身的缺陷程度,从而查找地基基础问题。此种技术以反射波为媒介,结合地质资料以及工作人员专业经验,来确定桩身是否完整。低应变检测方式对于地基基础检测,具有较强便捷性,检测结果稳定,受到建筑工程人员的广泛青睐。结合桩身波速值的不同,观察应力波反应,判断地基建设实际情况。在保障检测仪器运营正常情况下,模拟化应用检测技术,选择不同桩身开展检测工作,为数据准确性提供数据支撑。在应用低应变法过程中,需关注地基平均值,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不同桩型所应用的工艺不同,反射波反应也不尽相同,确定反射信号之后,应至少选择五根桩身,测定波速值,计算平均值,综合考虑并分析成桩工艺、桩型实测数据以及混凝土强度值等信息。
5.3 声波技术
建筑工程的实施中,常用到的就是声波技术。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技术相对成熟,尤其是在基础检测的过程中应用较多。而声波技术就分为很多不同类型的检查,如高、低处应变法及声波透过方式等。(1)高、低应变法是通过利用所走的路程、速度及形成的曲线加上利用波动基础理论对数据进行的方式。通过这种方法可很好地确定地基基装是否笔直而不弯曲。当波进行传播时,若碰到基桩没有产生曲线,就说明基桩是笔直的,就是通过对播组传播形成曲线的判断来确定其所在的位置。(2)声波渗透法是用声管存放的位置进行传播的原理,根据波长变化确定基装可能出现问题的位置。正是因为其投射精度相对较高,所以才会用来对桥梁进行位置检测。
5.4 建筑物的沉降值应小于容许的变形值
在建筑工程进行地基建设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建筑本身在完成建设后所出现的沉降情况,确保建筑的沉降值小于建筑地基基础建设所允许的变形值。在对建筑工程的沉降值进行控制的过程中,应对不同的情况进行分析,当建筑工程地基基础质地均匀分布时,应对建筑沉降后所出现的各项变化进行深入分析,以最大程度的保障建筑工程地基质量。当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分布不均时,对于可能出现的局部沉降情况,应对相应的局部沉降情况进行计算分析,以最大程度的保障建筑工程地基的整体质量。对于一些特殊结构的建筑工程而言,应对相应的工程地基基础进行特殊方式的计算,对可能出现的沉降情况进行分析,避免其超过建筑物允许的最大变形值。
5.5 钻芯检测技术
这种检测技术来源于地质钻探,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地基基础检测内容和要求进行改良而成,检测过程中需先借助钻机对桩身进行开钻取样,根据得到的芯样来具体检测桩身强度,同时还能直观地对取样后的桩身进行外观缺陷检查。桩身的具体强度需要实验室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取得,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较高,能提供较好的桩身质量评估价值,但是却会因为钻取操作对地基基础造成局部性的破坏,实际检测时除非必要一般不会轻易使用。
6 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的优化措施
6.1 做好检测人员培训工作
个别检测技术人员自身的专业水平较低,其自身水平会和检测质量有着较为紧密的关系,因此,施工单位须高度重视检测人员培养工作的开展。建筑施工单位在聘请检测人员时期,需要优先选择专业水平比较强的技术人员,在安排检测人员参与其工作时,必须以人员自身的实际状况为基准,将其放置到适宜的工作岗位上,凸显出工作人员自身的价值及作用,使检测工作更为顺畅的开展及运行。建筑施工单位要积极进行一系列的培训管理,强化工作人员操作设备的实践能力,最大限度地提升检测技术的水准。检测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是影响建筑工程检测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必须加强检测人员的培训。首先,在招聘检测人员时,应制订严格的准入制度,控制建筑企业检测人员队伍的整体水平。其次,在开展人员调配工作时,需要对检测人员自身的工作素养以及擅长的管理内容进行分析,达到人岗匹配的状态,保障其匹配的合理性,这样可以使得其工作效用更为完整地展现出来。最后,建筑施工单位应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开展地基检测培训等相关活动,培养并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强化其责任意识,促使其更为顺畅地开展检测工作。
6.2 创建完善的管理体系
完善、高效的管理体系,不仅有助于约束检测人员的行为,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对于确保各环节检测工作的有效开展也存在积极影响,有助于充分的发挥各项检测技术实效性。与此同时,检测人员基于管理体系的约束,也可以更规范的应用各类检测技术。具体而言,企业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及发展目标,在充分考量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条件及环境等的条件下,创建完善的管理体系,并搭配相应的管理制度及奖罚制度,以便在确保检测质量的同时,有效提升工程施工规范性,保证工程整体质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7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基结构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因此,需要采取合适的地基基础检测技术。对桩基础检测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多个检测方法,以便比对不同的检测结果提高结论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采取适合工程具体情况的检测方法确定桩体的承载能力和完整性,并采取必要的纠偏措施,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参考文献:
[1]房磊,胡绍辉.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的重要性及关键技术[J].四川水泥,2021(04):230-231.
[2]崔迪,吴子俊.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的重要性和关键技术[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21):142-143.
[3]李忠权.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的重要性与关键技术[J].产业科技创新,2020,2(25):62-63.
[4]叶飞,叶天琦.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要点及优化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14):163-164.
[5]陈利华,梁云达.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的重要性和关键技术[J].低碳世界,2020,10(05):101-102.DOI:10.16844/j.cnki.cn10-1007/tk.2020.05.0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