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和荒漠化治理的有效路径探析
摘要
关键词
水土保持;荒漠化治理;有效路径;策略
正文
引言
近几十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是随之而来的还有日益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现象,越来越多的地区受到了二者的破坏,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不仅仅影响着地区的经济发展,其带来的泥石流、山体滑坡以及沙尘暴等等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影响了物种多样性发展,甚至还会危害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水土保持和土地荒漠化治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可以提高人们生活居住的环境质量,形成良性循环。
一、 水土保持和荒漠化治理的意义
水土保持和荒漠化治理是党和国家在新时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提出的要求,需要我们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时刻关注环境的恶化情况,尤其是对于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现象,这两点需要重点关注,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进行水土保持和荒漠化治理的过程中,其实也是一个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好手段,并能兼顾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提升,有效提升人们的生活幸福感,在一定程度上,环境治理工作的开展对于缩小我国的城乡经济发展差距也有着促进作用。
二、 水土保持和荒漠化治理中的技术应用
(一) 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
在开展水土保持和荒漠化治理的工作过程中,由于信息数据的更新和发布存在着很大的延迟,可能会遇到很多实际中的困难,导致治理速度赶不上荒漠化的速度,造成了环境破坏的更加严重,对治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因此,可以在治理工作中加入全球定位系统,目前我国采用自主研发的全球定位系统——北斗定位,在精度和使用便捷性上都有着很大的优势,覆盖面极为广泛,可以为人们提供准确的地域信息。所以,在实际开展水土保持和荒漠化治理应用中,在需要相关区域的信息时,可以通过卫星定位快速准确地获取,同人工操作相比,更加精确、高效。在治理过程中出现问题时,也可以借助卫星定位及时准确地找出事故发生地,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更好地进行水土保持和荒漠化治理。
(二) 遥感技术的应用
遥感技术是一种在气象系统和地理测绘工作中运用比较广泛的技术,在水土保持和荒漠化治理中同样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比如,治理工作人员在需要了解不同区域地理状况和植被覆盖度等的时候,可借助遥感技术,快速准确地获取相关信息,减少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资源,毕竟环境治理工作是一项争分夺秒的工作。遥感技术可以区分不同地理类型以及植被分布状况,并且能够实时传输数据,保证了治理工作中的数据的准确性和交互性,减少了资源浪费。遥感技术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水土保持和荒漠化治理的效率和质量,对于当地经济发展也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大数据时代,数据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地理信息系统在水土保持和荒漠化治理中就是扮演着数据库,也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技术涵盖面比较广,涉及地理、测绘、数据分析、信息技术等等工作。通过数据库,相关工作人员可以获取有关水土保持和荒漠化治理的准确数据,再通过整理,科学分析数据,分析地理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科学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可以为水土保持和荒漠化治理提供具体工作的方案,指明工作的方向,也为一些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难题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三、 水土保持和荒漠化治理的具体措施
水土保持和荒漠化治理工作需要有着科学的规划,对于水土保持治理,其在本质上是改变土壤的不科学结构,对于水分进行保持,尽可能使其流入土壤,再根据不同区域因地制宜采取对应的水土保持措施。荒漠化治理需要综合人、物、地以及政策,因为当前我国荒漠化治理水平较低,任重而道远。
(一) 山坡支护防护
山坡水土保持防护工程主要是应用在一些以山坡地形为主的区域,防护工程的目的主要是拦截降水、降雪中地表的径流,可以增加山坡农田水分保持,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也可以有效减少山坡水土流失产生滑坡灾害。
(二) 山沟防护工程
山沟治理不同于山坡,山沟治理的主要思路是疏通,尽可能减少洪水在山沟中的阻力,因此,需要对洪水做好分流、引流措施,减少山洪中所含有的固体物质比如石头、树木等等,减少洪水对于山沟的冲击,更好地排除洪水是山沟治理的首要任务,可以有效减少洪水对于沿途道路、庄稼以及建筑的破坏。
(三) 蓄水工程
一些区域由于降水集中,导致在雨季多发洪水,旱季多发干旱,长此以往,在红水和干旱的交替下,水土流失和荒漠化都会更加严重。因此,部分区域可以采取修建蓄水工程,以此实现在雨季对地表径流以及地下水的拦截,并且做好存储,当旱季到来之时,可以将其灌溉给农田,减少土壤受到干旱的程度,提升全年土壤的平均含水量,还有利于全年的农作物增产,促进经济发展。在这些区域中,也需要种植一些耐干旱的植被,并且有一定的保持水分能力,可以有效提升土壤的含水量,特别是一些具有经济效益的植被,更应该被推广,不仅人们响应会更加积极,并且能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提升经济收入,有效地平衡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四) 采用节水灌溉方式
采用节水灌溉是防止土地荒漠化的重要手段。由于我国是农业大国,特别是在东北和华北区域,由于人口密集带来的农作物压力,因此实施退耕还林政策比较困难,此时就应当采取科学的种植手段,节水灌溉就是值得提倡的科学灌溉方式,在近几年来,许多区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水源短缺,所以节水灌溉的意义更为重大,值得推广。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作物的种植区域应当相对集中,减少中途浪费的水资源,相关种植人员也需要根据植物生长需求,计算出合理的灌溉需求,尽可能做好节水灌溉工作。
(五) 退耕还林,防风固沙
退耕还林政策已有十几年的实际应用,在很多地方都有着很好的应用,能够有效解决荒漠化问题,做好固沙植被的种植则对于缓解沙暴现象很有帮助,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适合退耕还林,毕竟人口密集区域还存在粮食紧缺的现象,所以实际实施需要根据当地情况进行。
(六) 优化地域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结构必须合理,过度发展农林牧多少都会对社会经济或者是环境带来破坏,相关部门也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结合地方特点。合理规划农业、林业和畜牧业的比例,也要发展工业和现代化经济,有效促进经济发展,带动荒漠化治理工作。
四、 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水土流失和荒漠化越来越严重的现象,我们必须尽快采取相应措施,有效进行水土保持工作以及展开荒漠化治理工作,减少其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正常生活的影响。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宣传,落实国家相关的政策方针,深入开展水土保持和荒漠化治理工作,提高我们所生活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环境的改善,不仅仅关乎经济发展,也关乎每个人的权益,所以,不论是政府还是人民群众,都应当重视起来,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宣导,人民则迅速响应,共同为我们的生态环境建设作贡献,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参考文献
[1]应恩宇,张立存.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思路[J].水利技术监督,2021(11):70-72+163.
[2]王丽英.3S技术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中的应用研究[J].农业灾害研究,2021,11(08):122-123.
[3]屈革荣.施肥对植物群落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农业灾害研究,2021,11(04):132-133.
[4]蒋忠伟,蒋忠瑞.水土保持和荒漠化治理的有效路径[J].吉林农业,2019(15):81.DOI:10.14025/j.cnki.jlny.2019.15.0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