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绿色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期刊: 世界·建筑论坛 DOI: PDF下载

袁琳

中元国际(长春)高新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吉林省长春市 130000

摘要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的规模越来越大,功能越来越多,使得建筑结构越来越复杂,传统的生产方式在设计、施工、后期维护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使得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越来越差。BIM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特别是在给水工程中,它能对输水管线进行仿真,通过三维可视化的图形对管线等进行优化,从而满足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需要,为建筑工程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本文将对以上内容进行后续的详细分析。


关键词

BIM技术;绿色建筑;给排水;工程

正文


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给排水系统,就需要更多的设备来完成。为了让建筑的排水系统在未来的工作中发挥出更好的作用,BIM技术是目前给排水工程中最好的一种技术,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因为BIM技术是一项很有研究价值的技术。

1.BIM技术概述

1.1BIM技术的含义

BIM的全名是“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中文翻译为“建筑信息模型”)。该系统着重于对建筑项目的实时数据进行集成,并将综合的建筑数据信息进行建模。BIM的具体工作流程如下:首先,CAD平面图进行三维模型化;其次,各学科模型之间的一致性检验;然后,二维图纸及各专业模型验证无误,建立了BIM模型。通过建立信息模型,将采集到的专业数据和工作流程通过固定的工作平台进行分享,各部门按照各自的专业需要进行采集、调阅、调整、更新。BIM模型包含了整个施工过程的所有信息,通过连接各个工程的参考资料,形成了一个更加重要的模型,使得各个行业之间可以共享BIM的数据。

1.2 BIM技术的特点

BIM技术具有综合性、协调性、可模拟性和可视性。在传统的工程设计中,主要是通过图纸的形式来表现主体结构、细部结构等,通过BIM技术的综合特性,在建模的时候,将各种信息都反映到模型中,从而有效地掌握项目的总体信息和细节,达到控制项目成本的目的。BIM技术由于其自身的协调性,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各行业的特殊性,BIM技术可以协调各专业的工作,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施工的效率。运用BIM技术的模拟性,对照明、电气等施工工艺进行模拟,使施工单位能够精确控制施工过程,确保各工序按标准化程序进行施工。由于BIM技术的可视性,使得BIM技术能够在复杂的建筑物中构建可视化的模型,使技术人员能够准确地把握各个过程,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防止问题的产生,避免影响到工程正常施工

2 绿色建筑给排水管道工程之中BIM技术使用优点剖析

2.1可视化设计

建筑的给水设计是建立在一个独立的体系上的。这些系统会出现在某一层,如果对其进行改动,将会对多层造成直接的影响。在传统的平面布局中,各层各有其独立的排水系统,修改各部分的排水设计模块,采用基于BIM的方法,可以较容易地进行图纸的修改,确保设计的精确度。而传统的CAD图纸是以平面、剖面和立面三种方式来表现设计结果,这是由专业的设计者根据自己的立体感觉来想象出的设计结果,从而造成信息传递的误差,使信息的准确性丧失。

2.2协同设计

因此,在进行设计时,要主动转变观念,创新工作方式,充分了解CAD技术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设计工作,从而为今后的协同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BIM模型的应用,可以实现不同的设计工作的顺利进行,通过对不同参数的分析,可以迅速、准确地掌握水泵的型号、尺寸等参数。设计、施工等不同的参者,可以从不同角度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估,并对其进行修正,形成一种协同设计的工作机制,使设计的合理性、正确性得到提升。

2.3模拟性

BIM技术在给排水系统中的应用可以更好的模拟施工这样可以更好的分析出施工中的问题让设计方案更加的符合实际同时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参数来优化提高施工质量。这个模拟性特点不仅可以对工程的质量进行有效的监控还可以对成本和进度进行有效的控制。

3.BIM技术在绿色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

3.1参数化设计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BIM技术在施工中的运用,使得施工工艺发生了持续的改变,而BIM技术能够在施工过程中有效地改变和改善工艺参数,从而实现对各种工艺参数的优化。在常规的给水设计中,由于采用了office软件,在建立参数体系和进行数据计算时,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造成工程项目不能满足工程要求。采用BIM技术进行设计时,将采用参数化的方法,将各个环节所涉及的数据进行参数化处理,以确保设计中所采用的参数更为精确,符合工程的实际需求。另外,利用因特网的多变性,把数据库与因特网相连,并通过网络的辅助作用,使有关数据具有参数化的特征,比如在给水管道的设计中,通过对输水管道的物理性质进行调整,从而实现对管网的设计。

3.2建筑模型可视化

BIM技术在给水工程中的应用,使其能够通过BIM技术的可视化,使其成为一个可视的三维模型,能够对各个部位的具体情况进行实时了解。与传统的模型相比,BIM技术可以在一个模型中实现传统模型的平面、立面和剖面的绘制,而且单个模型整体上要比传统模型高。在利用Re.vit软件构建三维模型时,设计者会根据项目的特定需要,将给排水项目构建为一个虚拟的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可以完善项目的信息,使项目的内容更加详细,同时,当发现问题时,还能在直观的状态下,对设计内容进行精确的调整,从而提高设计的准确性。施工单位将可视化建模与施工组织设计相结合,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体系,既简化了施工流程,又能提高施工效率,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3.3虚拟安装

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设计是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因此,要充分运用BIM技术,充分发挥BIM技术的优势,并能有效地运用BIM技术。作为一个设计师,必须要提升BIM技术的熟练程度,通过BIM技术的积累,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准和技术。在给排水工程中,要运用这种技术,必须要将自己所学的理论和知识运用到实际工程中去。通过调研,我们发现BIM技术在给水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十分普遍。特别是在虚拟设备上,更是如此。此外,采用BIM技术进行给水工程设计,能准确把握施工过程中的缺陷,及时进行调整,保证给排水设计的合理性。在实际工程中,运用虚拟安装技术,了解给排水系统的结构,并根据实际操作程序进行合理施工。

3.4管线综合优化

应用BIM技术对建筑给排水项目进行三维建模,进行参数化设计,通过BIM的3D漫游体验,对施工后的实际情况进行监测,并运用BIM的MEP模型对各个专业进行碰撞检测查找、修正管道碰撞点,达到零碰撞,提前解决管道冲突,降低项目变更概率,合理控制工程成本。但此软件仅能检测单个零件和模型的碰撞,而不能同时检测两种模型。同时,应用BIM技术进行4D仿真,并根据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实际施工进度,综合考虑管线的施工规范及安装次序,例如:管道保温层、支吊架形式、安装空间及检修空间、安装流程等,进行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模拟和优化设计,解决虚拟环境下设备、管线空间布局不合理的现象,降低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风险,减少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的返工现象。

结束语

总结了BIM技术在给排水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中的具体应用,具体体现在设计、施工、运行等各个环节,通过BIM技术的可视化特征,使设计过程中的整体设计更加科学,使设计人员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握整体设计要求;在BIM技术的基础上,利用BIM技术实现了对各个复杂地区的精确定位和决策支持,确保了工程的质量与效率,并提高了整个给水系统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梁超.BIM在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给水排水,2012(1):85.

[2]赵吉.探究BIM在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中华民居,2013(9):95.

[3]朱文举.BIM在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应用价值[J].四川水泥,2015(10):28.

[4]黄婷宇.《BIM在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房地产业》,2017,4.p1-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