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旧体育场地改造设计问题与对策解析

期刊: 世界·建筑论坛 DOI: PDF下载

滕岳

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13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体育对身体的重要性,场地作为运动场所其实用性更是重中之重。而那些建成年代久、功能单一、不规范、无声光电等智能系统的老旧体育场地已经不能满人民现代生活需求。把现有的老旧体育场地改造成规范的、符合使用功能、安全、卫生、技术、经济及体育工艺等全方面满足全民健身与比赛基本要求的标准场地,是民之所需,同时也积极响应了国家产倡导的绿色建筑号召,达到节能、节地、节材的目的,一举多得。


关键词

老旧体育场地改造设计,场地综合设计,细部设计

正文


引言

党的十九大以来,随着全民建设的普及,以及建筑业对《既有建筑维护与改造通用规范》等相关规范组织编写,充分表明我国建筑业对老旧体育场地改造设计越来越重视,积极推进相关领域的发展建设,老旧体育场地改造设计已成为发展趋势,接下来我们以实际项目为例对老旧体育场地改造设计的问题与对策进行解析。

1. 老旧体育场地改造设计,原址实地考察是发现问题的关键:

项目原址位于乌兰察布市。从卫星地图上,我们只能看出原址场地中心轴是偏置于西南侧。从已知照片上,只能看出场地不标准,无障碍、防火、节能、排水、音响照明、构配件等均无设计。地面老化,积雪,看台距地面过近的问题。

然而通过原址实地考察,我们发现了诸多实际隐患。

1.1原址场地面积不足:原址实地考察,场地仅有足球,跑道,跳远三块场地,均为非标准规格。跳远场地占据整个场地1/3的面积。场地入口坡道及楼梯交通占据了内场大面积用地。

场地与周围体育馆建筑之间有一圈高差2米交通沟联通体育馆地面,此部分用地均可为后期场地扩容的备用地,为此次场地改造设计为“包括径赛用的周长400m的标准环形跑道、标准足球场和各项田赛场地。除直道外侧可布置跳跃项目的场地外,其他均应布置在环形跑道内侧”的正式比赛场地兼做全民健身用地的可行性奠定基础。

1.2场地老旧:原址实地考察,原址地面为大部分水泥地面老化,僵硬开裂随处可见。原址场地无颁奖台,无国旗杆位置。

1.3原址场地地坪过高:原址实地考察,场地地坪高于室内外地坪2米左右。地坪与主席台之间的高差仅有1米。就存在以下问题:主席台的观众看不到场地中心的比赛。场地需设多部楼梯、坡道占用面积。高差2米的交通沟踏步积雪水。体育馆外墙门窗均开向交通沟一侧采光昏暗,必须要人工照明补足。窗顶高度几乎与场地齐平,导致摄录设备伸出视角受到限制,赛程录制不全。

1.4原址场地交通不便:内外人员均需楼梯进出场地。消防车辆、货运车辆均需经过15米长,2米高的巨型坡道进出场地,十分不便。工作人员介绍,坡陡车重,很容易出现溜车及爬坡熄火,安全难以保证。

1.5原址场地排水不畅:原址实地考察,场地中心区坑洼积水严重,并无排水措施,只能雨雪水下渗至土壤或者自然风干来干燥场地,导致进行中的场地经常中断。场地外边缘区,雨水都从交通沟倒灌至体育馆室内,电子设备被淹,地面与墙壁被雨水浸泡长毛开裂。

1.6原址场地照明不全、音响系统缺失:原址实地考察,照明设备吊挂于看台上遮阳棚边缘,且数量稀少,无音响系统。 

由此可见原址实地考察是发现问题的关键,从问题中寻找解决的对策,才能合理的进行设计。从问题中综合思考的对策,才是合理的设计方案。

针对每个问题单独给出的对策,只能片面解决问题,管窥蠡测,有时还会导致错误的设计。只有从问题中综合思考的对策,才是合理的设计方案。

2.1原址场地面积不足的对策:填平场地入口坡道与交通沟,拆除栏杆,使场地延伸到体育馆墙最边缘。看似完美解决了该问题,可由此产生了新的问题:加高了坡道。体育馆外门窗被埋无法连通。故此方法不可行。待后期综合考虑。

2.2场地老旧的对策:场地地面严格按照规范,清除水泥地面,满铺塑胶进行设计。其中,场内跑道、跳高、跳远,、标枪、障碍水池等部位的塑胶厚度、颜色均按需区分。足球场满铺低成本天然草坪。场地重新画线。增设颁奖台,国旗杆、会旗杆。

2.3综合考虑原址场地地坪过高、场地面积不足,交通不便的对策:对主席台的视线分析,使主席台的观众能看到全场比赛需降低原址地坪2米左右。恰好场地地坪与交通沟及体育馆室内地坪相差2米。

设计下挖场地地坪2米,降低场地内外高差,且体育馆开门直接进入体育场,窗户全部直通室外变成正常采光窗且不遮挡内部摄录。此举解决场地面积紧张的同时还充分利用窗台作为运动员临时休息场,为设计亮点。

下挖场地后,场内外高差降为450mm,人员入场只需3级踏步。车行坡道按无障碍坡度设计,既缩短长度退让出面积又满足功能,一举多得。

2.4原址场地排水不畅的对策:下挖后设计龟背式排水方式,设两条排水。在冻土深度以下设计盲管下渗汇集至排水沟,多方式排水保证场地雨过即干,不影响比赛正常进行。

2.5综合考虑原址场地照明不全、音响系统缺失的对策:综合配电系统设计,启用原址南侧LED电子显示屏(大屏),显示系统与计时记分系统相连,传送到成绩统计系统和技术分析处。打造现代科技、智能的场地。

由此可见,只有综合思考的对策,才是合理的设计方案。

2. 设计顺序,设计手法是方案转化为实体工程的保证。

 “由大到小”的设计顺序,合理、规范的设计手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从上面发现问题到思考的对策,老旧体育场地改造设计都应该是一个从大到小的顺序。先从场地综合考虑。

3.1“大”平面入手先确定场地的面积:通过比赛场地的综合布置、紧凑合理,在满足各项比赛要求和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能缩小场地总面积,得出最小的场地面积以确定老旧体育场地改造设计实施的可行性。

3.2“中”场地的标高设计:在确定方案可转化为实体工程的基础上,进行场地竖向填挖方、场地排水的设计。老旧场地的看台是固定的,那么不妨从视线分析开始,来判断场地的地坪标高。再结合场地周围的体育馆建筑室内标高,矫正标高最终确定工程数值。场地中点与终点标高确定后,再进一步设计龟背式排水坡,确定排水环沟位置,一步步把方落到实处。

3.3“小”场地的细部配置:场地竖向设计后,就可进行场地铺装、划线、配件等的设计。规范的铺装、划线,齐全的基准桩、埋件、国旗、颁奖台、地上体育设施配置,最终构成完整的实体工程。

3.4规范的设计:

3.4.1.田径场:结合场地的尺寸,场地按标准400米综合田径场设计,半径36.5米,直道长84.39米,分道宽1.22米。本场地设计8条主跑道,西侧设9条短跑直道。

3.4.2.径赛项目的布置情况:在西侧直道设置了100米和110米栏,在北侧半圆区内设置了3000米障碍水池。除此之外,在环形跑道上可进行所有国际田联规定的其他径赛项目。

3.5. 合理的设计手法:在北半圆内分别设有两个东西向的撑杆跳高场地,以增加对比赛场地选择的灵活性,方便比赛的组织;在南北半圆分别各设两个铅球投掷区,以足球场草坪作为落地区;。南半圆内设置两块跳高场地,可避免眩光对运动员的影响。在南、北半圆区的东侧设有铁饼、链球同心投掷场地,可适合不同风向对链球、铁饼比赛的需要。由此可见,没有一个正确的顺序就不能按部就班的进行方案转化,没有合理规范的设计手法,就不能设计出合理优秀的实体工程。可见设计顺序,设计手法是方案转化为实体工程的保证。

结束语

在经济发展的新时期,全民健身的兴起,人民身体素质的提高,节能、节地、节材的绿色建筑的推广,我们更应该重视老旧体育场地改造设计,发现问题与总结对策,把老旧体育场地改造设计成新型现代化的,同时满足平时健身、比赛、举办大型活动的综合场地,使老旧体育场地以新的面貌延续下去。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