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组合在中小学校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期刊: 世界·建筑论坛 DOI: PDF下载

齐忠硕

中元国际(长春)高新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摘要

随着国家总体水平的提高,社会越来越关注教育和教学的投资。中国教育部对素质教育的关注越来越高,各大高校都在全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建筑是教育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学校建筑空间的综合利用,使其具有更强的人文氛围,从而推动学校的人文精神。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与成长,建筑师要从整体上考虑学校建筑的空间搭配,并适当地加以利用,以确保建筑与环境的协调。


关键词

空间组合;中小学校建筑设计;应用

正文


引言对于空间组合,广义上来说,就是通过某种方法,将几个单独的空间,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从狭义的观点来看,空间的结合是建立在外部和内在两个层面上的,并将二者有机地结合,既能合理地调节空间,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建筑的特点。在学校的建筑设计中,空间组合的运用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因此,在具体的设计中,必须坚持整体化的原则,通过因地制宜的方法进行空间组合,并充分考虑到空间的相互关系,例如内外空间的组合,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将不同的空间布局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以学校的空间组合为目标,提升其多个层面的价值,使学校的人文风貌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为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奠定基础。

1空间组合概述

目前,教育越来越被重视,在中小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要正确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意义和重要作用,还要更加注重校园环境的建设,加强对校园环境的研究与投入。

简单,就是把各个独立的空间用科学的方法连接起来,再运用适当的手段把各个单独的空间变成有秩序的空间,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另外,将空间合起来,将其简单地界定为室内与室外的有机结合,并运用适当的方法,对其进行科学的调整,使其具备自身特色,有效地凸显出来,体现其整体的气氛与文化。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和分析教育理念的要求,把整个建筑设计的重心集中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营造符合学生学习和身体发展需要的良好校园环境。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设计者必须事先了解中小学生的特殊发展需求,并在设计过程中贯彻以人为本、高质量完成建筑设计。设计师要正确地理解空间组合在建筑中的重要作用。在设计方案,应综合考虑校园周边建筑、环境等因素,以校园建筑为主体,建筑设施和环境为对象,从全局的视角进行分析,以保证建筑的有机统一。

2空间组合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内部功能分区划分不明

当前中小学校建筑设计中,有一些设计者忽略了建筑内部的空间差异,造成了不同的功能之间分区不清晰,从而影响了后期的建筑使用。在规划设计阶段,若不能科学地运用空间组合,则在后期的校园使用过程中难以充分发挥作用,从而影响到实际使用质量。

2.2忽视了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行为需求

学生是学校建筑的主要服务对象,所以,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和兴趣,都会对空间组合设计有一定的影响。现在很多设计师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了设计上,忽略了学生的性格和年龄,他们采取了一种固定的组合形式、统一的设计方案,这样的设计方式虽然相对来说比较保守,也比较稳定,但并不能完全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所以,在中小学建筑设计中,应针对中小学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发展与发展特点,分别进行空间组合的设计,以达到对学校、对学生有利的目的。

2.3中小学校园建筑设计千篇一律

现在的小学和初中的校园建筑设计,都是大同小异,用一些绿色的植物来勾勒出学校的整体面貌,校园里的陈设等都是一成不变的,让人感觉到了无聊,甚至有一种压抑的气氛,让人感觉不到任何的乐趣。长时间的审美疲劳会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受到抑制,从而降低学习的效果。

3空间组合在中小学校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3.1中小学校园楼梯的空间组合

学校楼梯分和室外两种,不同的空间组合需求也不相同设计室内楼梯,在保证楼梯有良好采光和通风的同时,在楼梯走道的墙上贴上名人名言,学习榜样,一下子就能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增加学校的文化氛围。设计室外楼梯要考虑倾斜角度和空间状况如小学应根据学生的身高、能力,台阶的宽度小于0.26 m,高度不得超过0.15m;初中的孩子个子比较高,走路也比较灵活,所以台阶的宽度应该在0.28m以上,高度在0.16m以下。楼梯的布置应与学校的平面功能相协调,并与建筑空间有关联。因此,在进行校园楼梯空间布局时,设计者要把握好楼梯的位置、建筑空间的关系,确保其使用性和安全性。

3.2半室外空间

所谓的半室外”是指一半在室外建筑格局和风格这样的建筑设计既体现了与大自然的紧密融合,又维系了原室内装饰的优势是现代建筑风格的前沿典范。半室外与教学区相通,通过设置绿化或学生作品来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文化兴趣,创造一个良好的空间环境,使二者之间的文化联系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真正做到建筑与教育的结合,既美化了校园,又增加了人文氛围。另外,半室外也是学生们的主要休闲场所,既要保证安全,又要注重美感,要在建筑材料上达到一定的要求,创造出一种新的教育文化。针对我国中小学教育建筑的现状,应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运用与学生特点相适应的有关事物,进行有效的设计,这样既能创造出良好的空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智力、能力等方面得到综合全面的协调发展。

3.3校园图书馆的空间组合

图书馆是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重要场所因此,在空间布局上,图书馆应该位于学校的正中央,使各个楼区的学生可以同时进入。同时,图书馆的选址也要尽量避开风雨操场、音乐室、舞蹈等多功能教室,为学生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阅读环境,促进学生的学习。图书馆的空间布局,除了地理位置之外,还需要拆分和重组,尽可能地将更多的公共空间集中在一个地方,这样才能保证其拥有良好的采光条件。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室内有良好的光线,还可以有效减少照明设备,达到绿色环保节能的目的。阅览室是学生们在学校进行课外阅读的重要地方,因此,要把阅览室设于环境安静并与教学用房联系方便的位置并做到教师阅览室与学生阅览室分开设置,这样在使用上互不影响,但是又不失联系。通过对图书馆空间结构的合理选择,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使学生能够主动到学校来读书,从而培养他们的阅读技能和终身的阅读习惯。

3.4 校园整体环境营造

在校园中进行环境建设,既能达到空间组合的呼应,又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可以利用一系列的建筑物来衬托绿色空间,也可以用绿化来反衬建筑物。可以在合适的地点设立竹园,竹林所蕴含的深意可以帮助凸显学校的浓郁的学术氛围。另外,合理的运用绿化,可以提高校园的景观效果。在校园内,运动场的功能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充分利用草坪为学生造一个绿色生态环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类体育活动,营造出一种天然的人文氛围。

结束语

总之,现代素质教育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要从基层的教育环境做起。尤其是在中小学校园建筑的设计中,利用空间的合,使其具有更高的建筑价值。在进行空间组合时,必须以平面功能关系作为基础,以建筑整体为起点和落脚点,并对建筑空间进行科学的组合和分割。合理安排学校的空间布局,使学校和学校的建筑融为一体,提升教育建筑的设计质量,提高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 杨先瑞,金艳.探讨空间组合在中小学校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21,11(06):182-183.

[2] 孙琦.开放式教育理念下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

[3]艾学明.空间组合在中小学校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建设科技,2016(17):72-7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