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绿色智能建筑对建筑学的设计要求
摘要
关键词
绿色智能建筑;建筑学;设计要求
正文
引言: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深化,绿色智能建筑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对建筑的设计和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早的时候,他们还只是提出了一种绿色的建筑,这是一种以绿色、节能、环保为原则,对现有的建筑进行合理地规划和建设。而绿色智慧建筑,则可以说是将绿色建筑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建筑领域,由于绿色智能建筑的发展,对规划的制定、施工图纸的设计都有了更高的要求,更注重环保、节能的理念,只要按照绿色智能建筑的设计理念去做,那么未来的道路一定会更加宽阔。
1.绿色智能建筑
1.1绿色建筑
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的定义是:在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节能、节约、节约能源、节约能源、节约能源、节约能源、节约土地、减少污染、为居民提供一种实用、健康、有效的生活方式,以及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的建筑。
12绿色智能建筑
通过对国内外众多绿色智慧建筑的研究,本文提出了绿色智慧建筑的概念。按照建筑规范(绿色智能建筑)的定义,绿色智能建筑就是将建筑自身作为建筑的基础和载体,加入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安全系统、设备管理系统等,为用户提供一个节能、环保、高效、安全的建筑平台。绿色智慧建筑是由建筑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等多种技术的有机结合而成。一座完整的绿色智慧大厦由多种系统组成,包括楼宇自动化系统、通讯及联网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
2.绿色智能建筑设计的重要性
2.1有利于降低建筑成本
在建筑设计工作的开展过程当中,主要是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作为基础的设计原则,在最大限度上保证整个工程开展质量的前提下,还需要有效的降低工程施工的经济投入,以此来提高整个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将设计工作当中有效的融入绿色设计理念,一方面来讲可以有效保证施工单位进行更加有效的施工计划,同时还可以减少工程施工的周期,为施工的整体成本控制作出重要的保障;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进行分析,通过绿色节能施工技术可以充分顺应我国提出的节能减排理念,保证建筑产业不断朝着长远可持续性方向发展,为建筑设计工作的长远发展创造出良好的工作条件。
2.2能够有效降低建筑工程的能耗
设计绿色智能建筑的主要目的在于利用环保节能技术以及绿色智能建筑材料,从而使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能耗降到最低。建筑设计行业目前对绿色设计理念的重视程度愈来愈高,也将绿色设计理念广泛应用到了建筑工程的选址、施工材料的选择等各项重要的工作中,从而使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2.3有利于提升住户的生活质量
在传统的建筑工程开展过程当中,其中所使用到的建筑材料很有可能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比如,在建筑工程施工装饰当中,经常会使用含有甲醛的材料,甲醛会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威胁,因此将绿色智能建筑设计理念有效使用在建筑工程当中,对保证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相关设计工作人员需要以人们的身体健康角度来进行有效的考虑,有效降低传统建筑施工中材料的使用量,同时需要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当中,尽可能的使用一些更加经济环保的施工材料,以此来为人们提供出一个更加绿色健康的生活环境打下良好的基础。
3.绿色智能建筑的设计要求
3.1建筑方案的要求
绿色智能住宅主要采用开放式大空间结构,钢结构、框剪结构、框架结构等,大空间结构可以灵活安排各个功能区;在视觉上更好,空间简单、美观、内部空间舒适、立面色彩怡人;为功能用房和综合布线预留空间,如设备间、管道铺设空间、强弱电竖井及配线间等;屋内的净高不小于2.6米,保证一定的层高,走廊高度不低于2.3米;屋顶设计中采用绿化措施,对太阳能也应该合理地进行利用。
3.2建筑外围护结构设计要求
按照国家节能标准的规定,对建筑的外围护结构进行了设计,若建筑的节能要求高于国家标准,则在设计时要特别考虑节能效果,合理确定窗墙的面积比例和体积系数,以达到国家和地方的节能设计标准。在进行建筑物外墙保温和外保温设计时,应在供暖房和未供暖房的隔墙上加保温;在选用外墙外保温系统时,应采用热反射涂层。在地下停车场和不需供暖的房屋中,应在地下室楼顶设隔热层,在悬挑区和一楼架空楼面上应加隔热。在进行整体设计时,应注意提高幕墙、外墙的热工性能,玻璃幕墙应尽可能地使用加入惰性气体的空心玻璃、真空玻璃,或在窗户外面粘贴透明反光薄膜或透明保温漆;外窗的开窗和施工时,应确保建筑物的气密性,外窗的气密性必须符合有关规定的气密性。
3.3建筑室内环境设计要求
(1)采光与日照。在进行单体建筑的设计时,必须利用电脑软件来模拟日照。若为居住建筑,其日照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规和当地有关法规。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按国家有关规定,计算窗户的面积比例,若比例较低,则应考虑室内的采光系数。为了增强室内的自然光线,应采取各种方法,如屋顶天窗、天井、中庭等,可以有效地增强室内的光线。对地下空间,应采取各种措施,如地下室为半地下室,可直接开窗采光,可设计成下沉式院落,或利用天窗、天窗等,以吸收阳光。
(2)建筑遮阳。在建筑的遮阳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到玻璃钢的遮阳作用,通常,在建筑物的南向、西向的窗户、玻璃窗和玻璃幕墙上都要采取外遮阳措施,而可调式外遮阳是最好的方法。同时,也要根据室内的日照条件和标准来确定。同时,结合园林设计,可以在建筑物南北方向栽植高大树木,也可以在墙体上栽植一些植物,利用这些植物遮蔽日光,起到遮阴作用。
(3)通风换气。若为团体式建筑,则各建筑物的外立面应朝向夏季占主导风向,而主屋则应避免冬季占主导风向;建筑剖面设计、平面组织和门窗的布置应符合室内自然通风要求,夏季室外气温小于28℃时,应采取自然通风方式,若夏季气温太高,则应避免大量热风进入室内。
(4)隔声降噪。在进行总体规划时,若单体建筑对噪音不太敏感,可以设置在小区的外围,不能有交通干线,若大楼靠近城市主要道路,要加强窗户、墙体的隔声,可以采用广告牌、阳台板等措施来阻挡交通的噪音。对噪音敏感的建筑物,应避免相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地面上设置噪音源;对民用建筑,室内环境噪声和墙壁的隔音效果要达到国家有关规定的标准,可以采取阻尼板、弹性吊顶、浮筑等措施;医院、学校、旅馆、住宅的门厅、走廊的天花板和墙壁都宜选用吸声材料,大型建筑物宜选用吸声顶棚,以减少人为噪音的干扰。
3.4建筑节材要求
如格栅、飘板等,应考虑导风、遮阳等的作用,在安装时要考虑风能和太阳能的最大利用率,而单纯的装饰性部件不宜安装。在选用建材时,应考虑建筑物的使用年限,如门窗、墙体等,应选用可循环再用的建材。如果是商务办公建筑,为了保证内部空间的弹性,可选用轻质、可重复利用的材料。结合建设单位的工业发展情况,因地制宜,在满足安全、环保要求的前提下,选用粉煤灰、海泥砖等墙体材料,以废纸为原材料制造隔热材料,以小麦秸秆为原料制造装饰材料。目前,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还停留在商品化的阶段,对工业产品的利用要加强,减少工地作业,采取干式施工,并尽可能地采用商品预拌和商品混凝土。
3.5建筑布局和设计要求
建筑学设计要提高水平,确保设计出来的绿色智能建筑被各方所接受,并能产生良好综合效益,就需要对这类建筑有充分全面了解,明确各个方面设计标准和对于功能要求,然后将其呈现在设计中。实际上就是要将绿色、节能、智能化等比较笼统的要求,直接呈现到设计之中,最终通过建造达成目标和满足需求。这就需要在建筑学设计之前与业主做好沟通,了解其对绿色智能建筑功能需求,也可使其提出具体要求。设计中将绿色智能建筑要求和业主对功能和其他方面需求结合起来,依照相关的规范和标准完成设计,将所有的要求落实到建筑上。
建筑学设计中必须要很强的生态意识,引入节能环保理念,并对智能系统有一定了解,将绿色环保、降低能耗、智能化要求等糅杂在一起,确定施工方案与工艺等。绿色智能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契合对布局的要求,这类建筑空间上有特点,应满足宽敞明亮的要求。故而建筑学设计中要科学布局,结构框架选择上要合理,通过选用框架结构,或者是现在比较流行的钢结构等,达成建筑对大空间的要求。绿色智能建筑设计布局应坚持基本原则,保证建筑拥有良好的舒适性,另外则是要满足美观性要求,还有则是要绿色环保,必须有比较好的视觉效果。建筑学设计中内部布局要合理化,各种功能房要有良好通风效果,建筑内空气会更好,而且对空气净化设备和空调需求变少,有助于减少建筑能耗。通过合理布局使建筑有良好采光效果,对于电能需求也会降低,也能减少污染和辐射。各种智能系统设计应做好整合,最大限度提高运行效率和控制能耗。
结束语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对建筑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绿色智能建筑可以很好地满足人们的工作、生活需要,从而达到对资源的高效利用。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许多先进的技术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绿色智能建筑中,自动控制系统的应用与设计是建筑业发展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温树彬.浅析智能建筑的建筑设计和智能化系统[J].建材与装饰,2017(15).
[2]黄佑凤.绿色智能建筑对建筑学的设计要求运用[J].智能城市,2019,(14).74-75.
[3]李浩.浅谈绿色智能建筑对建筑学的设计要求[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1):215-216.
[4]温炎涛,彭立宁.绿色智能建筑针对建筑学专业的设计要求[J].价值工程,2012,31(33):91-93.
[5]秦国军.浅析建筑设计的绿色建筑设计要点[J].居业,2019(08):32-33.
[6]张志宇.绿色建筑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1(3):107-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