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中地域文化的研究与运用

期刊: 世界·建筑论坛 DOI: PDF下载

郑乾艺1 宋畅2

中冶沈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辽宁省沈阳市,110000

摘要

建筑设计,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对建筑物质以及建筑精神财富创造的总和,在建筑设计中,地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该文通过研究与建筑相关的知识和建筑史上的典型案例,论述现代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的关系,以期使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能更好地融合,形成更丰富的建筑设计风格。


关键词

建筑设计;地域文化;研究与运用

正文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大量现代城市建筑设计在初期缺乏对地域文化的有效关注,从而在形式、内容上趋于单一。无显著差异城市公共环境不仅会让城市居民产生审美疲劳,而且会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人们对城市的归属感。城市公共环境在城市整体空间中占据的比重极大,在承载城市文化、彰显城市内涵等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角色。地域文化作为某区域劳动人民通过长期生产生活所积累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总和,与公共环境有着极大的关联性。凭借着地域文化的艺术欣赏性、精神象征性及公共文化心理,将地域文化与城市建筑设计进行合理融合,不仅可以提升城市建筑设计的整体效果,满足城市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还可推动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基于此,如何在城市建筑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是当前广大设计人员需要研究解决的一项重要问题。

1建筑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的作用与意义

①建筑模式过于单调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建筑业正在走上稳定的发展道路。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模式的出现,建筑设计正趋于单一化和标准化。建筑格局已在许多城市同质化,缺乏必要的地理特征。最明显的表现是,我国的建筑设计是一个固定的模式,新城市的形状非常相似,缺乏必要的当地特点。在这种情况下,建筑不再是一种文化表现形式,而是变成了一种复制品,失去了最初的吸引力。在现代建筑中,建筑师非常重视环境与建筑之间关系的作用。此外,在充分尊重当地历史和历史背景的情况下,建筑文化反映了建筑上的差异,为提高对保护地理文化的认识提供了重要基础。②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地理文化是建筑设计的关键组成部分,也可以反映不同的文化特征。设计师们必须结合当地的风俗习惯让建筑设计更有艺术意义。这也导致了地理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有效应用。我们的国家有悠长的历史文化,它在建筑上的使用也促进了文化遗产的发展。现代人对历史的研究还需要将地理文化融入建筑设计中。建筑文化也是文化发展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文化发展的一部分。③展现城市文化底蕴,提高城市魅力建筑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不同的建筑风格展示着城市的风貌与文化,更是代表着城市的发展,能够充分体现当下城市的发展阶段。将地域文化融入建筑设计当中,能够帮助人们更加深刻、更加迅速、更加全面地对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和风土人情等进行了解,文化底蕴下的城市毫无疑问更加具备其独特的魅力,如果还能加上更多的具备特色性的建筑或者具备丰富内涵的标志性事物,则更能够使一所城市的吸引力大幅提升。而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工业化的不断推进,使得很多城市渐渐失去原本具备的文化底蕴和标志性建筑,大拆大建使得具备特色的老城被彻底破坏,城市风格渐渐在现代化的发展下趋于一致,失去自身的独特魅力。因此,将地域文化融入建筑设计当中,不仅可以展现出城市的底蕴、提高一座城市的魅力,更可以为打造更加具备特色的国际化城市奠定基础。

2建筑设计中地域文化的表现形式

2.1关注细节设计,融入中华文化

建筑设计中必须高度重视细节处理,完美的细节控制可全方位提升建筑物的美观性。细节建设的难度较小,设计人员需要将细节控制作为工作重点。以优秀的细节设计提高建筑物的质量。细节涵盖的内容较多,主要有房屋边角或一幅特色鲜明的壁画。细节设计中也应考虑当地人民的宗教信仰,如印度的佛教建筑,会给人传递一种超然、平和的视觉感受。若想生动体现现代建筑设计的风格,设计人员就需要多下功夫,而结合中国文化则是提升建筑设计水平的有效措施。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具有多样性,且不同地区的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能够为设计师提供灵感,可被利用的人文元素较多。建筑设计师在建筑设计中应当全方位考虑并融合我国优良的文化传统。如北京的四合院建筑,就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历史文明成果。古代中国是一个封建帝制国家,宫廷建筑较多,宫廷建筑的风格与四合院的风格较为相似,环环相扣,而四合院建筑也延续和传承了古代的宫廷文化,该类型建筑形式也成为我国文化传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2突出地方的文化底蕴,实现因地制宜

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对地域文化进行充分的表达与体现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是对建筑的尊重,更是对当地传统文化的尊重,体现的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美德和精神。实际建筑的过程中,外在形式的塑造也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其传递了整个建筑的情感。基于此,建筑设计人员应当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习俗,充分考虑当地人的基本生活方式、思维模式以及价值取向等,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将这些因素能够正确融入进去。除此之外,环保、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也要正确分析,使得整个建筑的内涵和层次得到升华,成为地方特色文化的有效体现。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应用的核心点在于地域与文化之间关系的理解和把控,这也是将地域文化充分融入建筑设计的切入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决定着中华民族文化底蕴的深厚,而中华土地的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和五十六个民族更是使得中国不同地区建筑特点也有显著的差异性。这就需要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正确把握切入点,使得不一样的地域文化通过合适的建筑设计方式体现出来,对于建筑设计工作人员来说,这是一个最基本也是最困难的问题。以广州部分地区的建筑为例,当地拥有客家文化和岭南广府文化,两者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就必须做到建筑理念与建筑技术的创新,将两种文化融合起来,创设出全新的建筑手段,将别具一格的建筑呈现出来。

2.3场所精神在建筑空间内的体现

场所精神是建筑的文化内涵体现,是一所建筑内长期存在的精神氛围。不同的建筑在不同的场地有自身的存在位置。尤其是一些独特的标志性建筑,在城市内作为地标性建筑体量,其地位是城市的核心区域,也是展示城市风貌的主要手段。代表城市核心地位的建筑所体现的精神必然与地域传统文化相关,这才能更好地诠释城市底蕴。城市文化的多样性也可在建筑设计内进行场所的营造。场所精神的体现在建筑空间的变化中也会自然产生,因此在规划馆的设计中,从建筑空间体量上进行了一系列的交互设计,各个空间之间相互渗透、重叠、互动,同时又保持独立。例如,多重空间的设置,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复合型功能的规划展览馆,从中庭共享空间到建筑出挑平台,从建筑与景观的一体化到景观与建筑的紧密结合空间,无一不是给市民意外的惊喜和丰富场所精神的体验。规划展览馆从外观到共享中庭空间都将地域文化进行解析与诠释,在室内设计中也充分注重场所的营造。共享中庭空间对老街中传统的市井文化体现的淋漓尽致,现代材料灯光科技的运用,将传统与现代融合,让参观者体验一盘从传统到现代的穿越。室内设计中同样注重文化场所的氛围,剪纸、天车、灯会等元素经过提炼变形与现代材料结合,融入到主展厅内,在主展厅内打造出历史文明的印记。传统不再突兀,现代不再乏味,人们在规划馆内的游走,不仅只是单纯的参观,也是对历史的不断回顾。游览者不经意地都会放慢脚步,陶醉在这历史与现代的穿梭中

2.4推动文化与技术有机结合

现如今,文化与技术深度融合是建筑设计中的主要特色。我国现阶段的建筑设计中投入使用了大量的先进设备,以往难以实现的建筑形式,如今都变为可能,这为建筑设计师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设计师只要依据房屋基础标准开展设计工作,则现代技术就能够将设计图纸变为现实。设计师要在建筑设计工作中,更好地展现自身的思想理念,融入真情实感,并依据所学专业知识组织设计创作。此外,在建筑设计中,设计人员也应在设计方案中积极融入当地的文化特色。优秀的建筑设计一方面展现了建筑设计师的思想理念,另一方面也会融入当地的风俗人文,从而使建筑被大众接受。如云南大理的建筑中,充分体现了大理国白族文化的主要特色。当下大理依然是我国十分重要的文化古城和旅游胜地。设计师在设计大理地区的建筑时,应全方位考量白族的文化特点,建筑外壁采用白灰色。又由于大理处于亚热带气候区,炎热干燥额时间较长,所以建筑多以木质材料为主,设计人员可结合上述特点组织开展建筑设计,力求在全面展现传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顺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

结语

中国几千年积淀的深厚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渗透力,为当代艺术设计创作提供了文化基础和灵感源泉。一个地区的建筑文化是通过不断发展和长期孕育而生成的,它的产生、发展和成熟离不开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共同影响。在当代建筑文化中,把握传统文化的“根”,是一种文化精神和价值观的传承,也是一种有生命力的反馈和理念。人们应正确理解建筑文化传统的价值和理念,把握建筑文化传统的时代性和现代性。建筑的形式和功能之间的关系不是非此即彼,而是相辅相成的,如果一定要界定一方的重要性,就会造成新的问题,因此在设计中二者同等重要。设计者在处理设计灵感和理念在功能与形式之间的关系时,要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斟酌取舍,有理有据,以满意适度为原则,促进当代建筑审美与功能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兵.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0,369(11):88-89.

2]孙杰.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产业创新研究,2020,45(16):56-57.

3]邹琴.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20,160(6):97-98.

4]刘烁.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建材发展导向,2020,18(5):16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