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
摘要
关键词
新媒体;小学语文教学;教学效率
正文
前言:“新媒体”“新技术”和“新课堂”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中一个热门话题。因此,我们要加强对新媒体技术的运用,积极探索新媒体在教育中的作用,从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在这种观念得到普遍认同的同时,我们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更应考虑怎样才能将新媒介真正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去,使新媒介对语文教学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新媒体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影响
(一)丰富语文课堂教学
因为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而且一般都很活跃,所以在教学的时候,老师要考虑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专注。利用新媒体技术,可以有效地充实语言教学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语言教学中过于枯燥、单调的缺点。随着新媒体的运用,整个语文课堂的教学形式将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会变得更有趣味性,小学生们很容易就会被这些趣味盎然的教学方式所吸引,从而大大提高了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扩大了课堂的容量,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实践中获得更多的语文知识。
(二)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许多老师都是主导性的,有些老师在课堂上花了大量的时间去讲解知识,而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语文知识,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很少,所以,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也不是很好,这就造成了许多小学生在学习了一段时间后,跟老师还是没有说过几句话,不能建立起融洽友好的关系。因为小学生的年龄相对较小,所以如果出现不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科学习是十分不利的。但是,利用新媒体,可以有效地提高师生在课堂上的交流与互动,在一问一答的过程中,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自然也就增多了。并且,新媒体还可以为老师搭建一个与学生互动的线上平台,让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与老师互动,也可以将自己不会的内容上传到班级学习群中进行交流和讨论。教师还可以通过在线交流平台将部分优秀的语言学习材料与其他同学分享,便于同学们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和练习。这样,师生的交流、互动将打破时空的局限,使学生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可以与教师进行有效的对话。
(三)过度使用会损害学生的视力
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新媒体运用的最多的载体就是课堂上所使用的电子仪器。目前,许多小学都安装了电子屏。这固然可以为老师的教学提供便利,但在老师的教学过程中,如果过分地利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长时间地观看大屏幕,很容易对学生的视力造成损害,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和进步。此外,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因为有了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辅助,在备课的时候,过于依赖电子课件,在课堂教学中,无法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这对于教师的长期发展和进步是不利的。
二、 新媒体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新媒体教学条件发展不均衡
不同区域新媒体教育状况的发展并不平衡,这是因为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差别,相应的,也就有了很大的差别。因为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比较迅速,教育产业比较发达,所以大部分的学校都有比较完备的基础设施,这就使东部地区的教师能够享受到更先进、更完备的新媒体教学环境;但是,在西部地区,因为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因此,在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般都是比较薄弱的。
(二)教育模式存在弊端
当前,在新媒介环境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主要表现为:一是部分教师过于依赖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很难在短期内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二是有的老师具有良好的网络意识,有良好的新媒体教学技能,但过分依靠新媒体,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
(三)学生学习兴趣低
老师把所学的东西硬塞进课堂,使得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很难消化,长期下去,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学习负担。新媒介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极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得他们很难专注于教材中所学到的东西,从而造成教学目标的背离。另外,一些学生的家长在他们的课外时间里给他们安排了很多的课外辅导,从而导致一些学生不愿意去学习。
三、新媒体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方法
(一)发挥新媒体优势,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新媒介的优点,采取各种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许多小学语文老师从头到尾都是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这样很容易让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以更多的形式来丰富我们的语文课堂,并以更多的形式来展现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快速的掌握文章的背景知识和文章的主要内容。为此,教师应在准备课程时,将课程内容与新媒介相结合,使其更好的发挥作用。
(二)合理使用新媒体辅助教学
尽管新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诸多的优点,但在教学中也要认识到它的弊端。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任由新媒体教学主宰,让学生在一节课中注视大屏幕40分钟,对学生的眼睛会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利用新媒体,即要将新媒体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要掌握好运用的度,不能让新媒体挤占了教学的所有空间。在课堂教学中,新媒体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而在文本的解释中,教师可以利用各种趣味的教学活动和教师的解释来完成。要充分利用新媒介,使其在教学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三)运用新媒体技术突破教学重点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学校应将现代的教育理念和技术相结合,将提升小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主要目的,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案。新媒体让语文教学变静化动,例如,老师在讲朱自清的《背影》等长篇作品时,可以利用新媒体作为主线,让学生先问:“各位,你见过哪一个人的背影?”你有没有注意到你的父亲?你爸爸是怎样的一个人?引起了学生们的注意,让他们对这门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之后,再给学生们播放一段课文的主线内容,将文章中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人物出现的先后顺序等内容展示出来,让学生们对课文有一个初步的印象,这样才能方便地引入教学主题。接下来,要引导学生根据多媒体播放的内容来阅读全文,对全文中的段落关键句子进行标记,并与老师和其他同学一起分享。在多媒体的引入下,学生能够快速地对文章的基本脉络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对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突破文本的重点和难点有帮助,从而提升小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四)应用新媒体技术,增添学习乐趣
小学阶段,小学阶段的课堂教学对小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小学生的学习时间以学校课堂为主。因此,怎样才能更好的利用课余时间,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是一个很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让课堂更加生动活泼。把新媒体技术应用到教学中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老师可以通过网络来查找更多的教学资源,例如更能引起学生注意的图片、音频和视频等,都可以应用到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对于教材中没有提到的内容,通过新媒体来获得与教材相辅相成的资料,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借助录像资源,让学生模拟教材中的场景,例如,老师在讲授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先看一看有关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让学生去体会,去触动他们的心灵。然后,再运用新媒体技术,让学生去做一个角色,即让学生去扮演主人公,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把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展现出来,这样,在演出的过程中,学生就能体会到作者的离别之情。最后,学生还能在角色扮演中,把自己代入到作者书写诗歌时的心情中,加深对文本情感的理解,从而提高了小学语文课堂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五)课外运用新媒体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学校的教学时间有限,要想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更大的提高,除了要在课堂上高效地学习之外,还需要在课后利用新媒体上的各种资源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老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多看一些与教材相关的录像和图书,加强他们对教材的理解,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使他们无论在课下还是在课下,都能持续地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同时,老师还可以让学生组建微信讨论群,让学生在群里讨论自己在课下学习的一些收获,交流自己的想法,还有自己在课下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同时也可以邀请家长参与,让学生在家长和老师的共同指导下不断提高。
例如,老师在讲授袁鹰的《白杨》的时候,为了更好地拓宽学生们的语言知识,老师们会让学生们在课余时间里,利用网络上的信息技术,收集一些与白杨有关的材料,包括白杨的生长环境,不同季节的特征,这些都会让学生们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自己的知识。随后,在班级中,组织同学们一起分享自己的学习结果,并通过朗读的方式,引导同学们进入到白杨树的世界中,感受到白杨树自身坚韧不屈的精神,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同学们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面临困难时不低头的精神。最后,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心得发表在微信讨论群中,利用新媒体技术,将学生的学习经验记录下来,深度挖掘出白杨文本的创作主题。也可以将家长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孩子们在自己的课余时间里,去阅读这些文字,表达对白杨自身精神的赞颂。这样,在新媒体的帮助下,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得到了提升,也有利于小学生们的良性发展。
(六)新媒体可以优化语文课堂的形态
在传统的语言教学中,老师是主要的教学方式,而新课改则是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因此,在我们的语言课上,同学们也在热烈地讨论和回答问题。事实上,以这种思想为基础,从学生的角度来对语文课堂的形态进行思考,我觉得新媒体在对课堂形态进行优化时,更重要的是可以在学生学习发生需求的时候,发挥出自己的功能。
比如,在教《祖父的园子》时,有些同学对“天很蓝,地很高,地很远”这句话产生了疑问。白云越来越多,越来越大,从我爷爷的头顶飞过,就像是要落在我爷爷的帽子上一样。”因此,作者利用一块电子白板,把相应的动画展示给学生,再利用互联网,找出其他人可能有的看法。这种新媒体的应用,其实就是为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而设计的,它才能真正的起到应有的效果。同时,借助新媒介,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能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作者在这个时候所要表达的思想。在这样的课堂形式下,学生的问题会自然而然地出现,自然而然地解决。尽管新媒体在课堂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并没有出现“大相径庭”的情况,这也是新媒体在课堂上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一个重要体现。
(七)借助新媒体,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自我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较少,表现自己的途径也比较单一。在新媒体的环境中,大学生能够利用这些新媒体,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现自己。比如,在班上举行的阅读交流会上,有些同学会利用幻灯片的形式,向同学们分享阅读的感受。他们会事先将自己的感想录入到电脑里,再加上收集到的照片,就能做成 PPT。还有一些同学把事先录好的录像放出来,把自己看书的过程都录了下来,让同学们有一种新的阅读体验。为了能够将自己最好的作品展现出来,学生们都会事先做好规划,做好各种工作,在无形之中,也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计算机操作能力,让学生愿意学习、乐于学习,这不仅让学生获得了实实在在的进步,也为学生未来的终身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媒体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能够丰富语文课堂教学,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同时新媒体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学生的视力。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发挥新媒体的优势,而且还需要考虑到新媒体的负面影响,教师要合理地使用新媒体来辅助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新媒体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积极影响,有效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王海霞. 浅析新媒体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J]. 新校园(中旬),2018(2):66-66.
[2] 唐雪莲. 新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的实践探究[J]. 电脑迷,2018,No.106(9):105.
[3] 汪丽萍. 新媒体视野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J]. 中国报业,2017(22):97-98.
[4]方杰.新媒体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创新探讨[J].求知导刊,2021(37):16-17.
[5]王龙.新媒体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新课程,2021(26):1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