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李玲丽

上饶市第一中学 邮编:334000

摘要

在目前的高中化学教学课堂中,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应付高考,老师们要在新高考的大背景下,设计出一套完美的教学计划,这样才能让学生们更好地准备高中化学高考的备考,明确复习的主要方向以及复习的重点,这样不但能在某种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老师们在课堂教学的时候,要对新高考的背景展开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并与新高考改革的内容以及考试的重点相结合,让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更好地指导和引导学生。


关键词

新高考 高中化学 教学策略

正文


前言:在素质教育改革的持续推动下,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当前在化学这一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的最大问题和最大的挑战。因此,高中化学教师要积极地组织教学,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更有效的知识。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并不高。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新高考背景分析

新一轮的高考,对教育教学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新高考试题与以前的高考试题相比,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应用性和生活性。所以,在日常的具体教学过程中,就拿化学教学来说,老师们要把教育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科的核心素养上,而不是只停留在基础教学的层面,让新的高考考试更全面、更实用、更生活化。高中生能够逐渐地提高自己的综合学术素质,进而在高考中获得理想的分数,这对于学生进行长期的研究、学习和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

二、新高考的实施对高中化学教学的意义

焦学科渗透,以灵活多变为切入点

在过去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老师往往只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漠不关心。而受到目前高考新政策的影响,越来越多的老师在教学中使用了渗透式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学科知识逐步渗透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的知识内容,从而强化对不同学科的学习,使学习的过程更加灵活。

对文科生来说,在各个学科的目标上,一般都没有什么明确的界线。但是,在目前的时代背景下,不仅是文科,理科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是没有什么区别的,除了学生可以使用渗透式学习方法之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使用渗透式教学方法,通过在不同学科之间建立起一定的联系,来促进学生的学习,从而建立起更为规范的知识体系。

注重学科文化,以核心素养为突破口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因为我国教育领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在面对化学学科时,并没有真正理解化学本质,只是简单地做了一些相关的考试题。但是对化学的发展历史和化学的本质却是一窍不通。所以,对学生来说,不能仅仅通过考试就可以了,要想更好地理解化学,还应该从化学的本质开始。与此同时,许多学生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并没有深入理解到实验过程反映的本质和原理,只是盲目地进行一定的操作。如果学生们能够认真地理解这些理论,对他们的学习也会有很大的帮助。此外,教师在准备化学的时候,也要向学生介绍化学的本质,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的时候,既可以学到化学知识,又可以培养化学的优秀品质和核心素养。

聚焦课堂教学,以培养能力为出发点

最近几年,我国的教育现状一直存在着一些问题,而最典型的就是高中生的论文写作问题,特别是在科学论文中。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在高中阶段,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造成了学生的能力欠缺。此外,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许多学校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过分重视考试分数和学生的成绩,而忽略了最基本的能力培养。对学生来说,写作能力,特别是论文写作,是一门必须要掌握的技能。在高中阶段,学校和老师应该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增加对学生能力锻炼的机会,强化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三、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课堂现存问题及其原因

(一)教学内容难以把握,夹生饭现象时有发生

新高考化学试题涵盖了高中化学教材的所有方面,内容与要求都十分广泛;从一维到二维,再到三维,都有很高的教学要求。课程的内容很多,时间也很紧,一堂课可以在不同的学习地点进行切换,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系统,现在还处于浅尝辄止的状态。新课标要求学生敢于发问、敢于发问,但课时紧张,教师难以展开,加上家庭作业普遍高于课本,于是就有了一锅汤的现象。

(二)教学方式陈旧,课堂缺乏活力

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营造平等、和谐、宽松的课堂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新课一开始,老师们摒弃了以往的傲慢态度,倡导学生平等参与,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当他们发现自己已经走上了正轨。由于缺乏互动,探究没有预设的学习效果,课堂上组织交流、讨论、合作探究的机会较少,课堂气氛也逐渐回归常态。缺乏合作探究、合作研讨的教学方式,缺乏平等、宽松、融洽的课堂气氛,课堂上依然没有生气。

(三)简单化的教学评价,无法实现三维目标的同步

积极倡导学生自我评价、活动表现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然而,从目前的调查和听课的结果来看,老师们对学生的评估主要是以测验和家庭作业为主。大部分学校已经制定或制定了一个全面的学分评价表,包括学习态度、课堂表现、活动探究和实验。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注重对知识与技能的评价,注重小测、笔试、作业的检验,忽视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的评价,使三维目标的同步变得困难。

四、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设计巧妙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高中化学教材的内容一般都比较基本,对学生来说没有什么难度。但是,在新高考的背景下,学生要想在高考中获得好的成绩,就一定要突破书本知识的桎梏,要对书本内容之外的知识展开延伸,从而丰富自己的化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化学素养。所以,在高中化学的实践中,要把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放在第一位。学生有了探索的兴趣,才能有持续的学习动机,才能使他们在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在目前的高中化学教学中,对学生提出问题是最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用提问的方式来激发学生,激发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教学目的实现的效率。但是,在此过程中,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在教学过程中,不要给学生过多提问,要注重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

比如,在讲授《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的时候,老师可以先让学生做好准备,然后再提出问题,让他们自己去做,这样就可以让他们自己去做。比如,什么是反应热”“哪些因素可以影响反应热等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到书籍中去寻找答案。在讲课前,请同学们互相交流,展示自己的预习结果。请务必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反思,这一点很重要。在讲授课的过程中,老师一直在指导学生解答,直到他们得到了正确的答案。因为问题是未知的,每个学生在获得了问题之后,都会有更多的想要去思考和探索的欲望。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们就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化学学科的魅力。学生们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满足自己对新知识的需求,从而对化学知识进行持续的探索,从而提高自己的化学素养。

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

因为高中生的化学知识复杂度很高,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要帮助学生把每一个知识点都整理好,在课堂上,老师不但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而且要让学生明白如何把这些知识点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从近年来的高考化学试题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些基础题占据了很大的比重,有些拔高题也是在这些基础题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展和延伸,因此,在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帮助学生把这些基本的知识点整理出来,达到很好的巩固作用。老师要与课本中的内容相联系,帮助学生对课本中所涉及的关键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在让学生进行备考的时候,教师要有计划、有目标地组织学生阅读高中化学课本中的内容,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每天读10页左右的高中教材,并对高中化学教材中所涉及的例题展开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在分析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确课本中例题的解题思路和所运用到的知识点,从而让学生能够从这些题目着手,提高自己的知识掌握。在学生读完课本中的例子后,老师要与课本中的题目相结合,为学生做一些条件的改变,这样既能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又能训练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通过题目的变换,学生可以系统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并根据自己的化学基础做出正确的选择。

以理论付诸实践,提高学生化学实践能力

化学是一门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大量的化学实验使我们认识到了实习的重要。如果老师只是简单地把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那么很可能就会出现高分低能”“应试人才,这与我国新高考的要求和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符。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是高中化学教师必须关注的一个环节,也是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比如,老师在传授了理论知识之后,可以带着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实践,这一定会强化学生的记忆力,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化学实践能力。许多高中都配备了化学实验室,但很少向学生开放,而且老师们也很少有机会把学生带到实验室里去进行实习。所以,学校也应该按照新高考的要求,为化学老师和学生提供更多的教学便利,从而促进学生的化学能力的提高。在高中阶段,学生必须要掌握大量的高中化学实验技能,这样才能在应对考试的时候,做到随心应手,随机应变,不然就会被束缚在理论知识中,思维的火花得不到真正的点燃。同时,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也是让学生适应高中生活的一种方法,毕竟,进入高中以后,没有什么老师会在背后督促你,也没有什么老师会主动为你解惑,一切都要靠学生自己去学习,自己去创新,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化学能力。

 提高学生的化学科目学习质量

在新的高考改革背景下,教师应适当地减少高中化学课堂上的学习压力,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尽可能地掌握高中化学的基本知识。相对于除数学之外的其他学科,高三化学学科在高考试卷中所占比重明显降低。所以,在减负的教育思想指导下,高中化学课的有效教学是十分必要的。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要尽量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较多的了解,并尽量缩短在课堂上进行复习与巩固的时间。此外,在新的高考中,化学学科所占的比重虽有降低,但在化学学科中所占的比重却没有降低。所以,在高中化学课程中,教师要使学生能够按照新高考试题的要求,在高中化学课程中进行灵活性的学习。在化学教学中,教师除了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外,还要让学生进行实验以加深对某些知识点的印象。比如,在课堂上,老师可能会要求学生做一个铜与浓硫酸的实验。

首先,老师应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并对他们进行探索式的研究。因为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已经对这部分知识做过实验,所以,当教师要求学生现在进行实验的时候,就需要对学生的实验目标和探索的内容进行创新。比如,在实验开始之前,老师可以提问:在加热之前,溶液中的物质是不会发生变化的。经过不断的高温,铜导线在溶液中会变成黑色,并且会出现气泡。将铜线上的黑点除去。浓硫酸流到了表面。这是什么东西?请把你学到的知识结合起来想一想。教师向学生提出此问题后,每一位同学都会根据原有的实验内容,对整项实验加以创新。

结语:在新高考的大环境下,老师们要加大对高考备考的关注,创新并调整原来的题海战术的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题能力为主要内容,老师们要强化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的传授,扩大高中化学备考教学的深度和广度,采取正确、科学的复习方式,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解题准确率。

参考文献

[1]赵明辉.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研究[J].学周刊2019(19):33.
[2]张国辉.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探讨[J].中国农村教育,2019(09):122.
[3]孙萍.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学课“走班制”教学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7):169-170

4]杨德华.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构建策略研究[J.高中课程辅导,201909:60-62.

[5]李再军. 浅析新课改背景下高中 化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策略[J]. 中国校外教育, 2016(5) : 17-2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