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体化视野下小学数学品质课堂的建设分析
摘要
关键词
小学数学;品质课堂;策略探究
正文
小学文化知识的学习阵地仍然以课堂为主,是老师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的唯一场所。在现在的高质量的数学教育教学中,将不再仅仅是对学生的文化知识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成为整个数学课堂的主体,老师也应与学生多进行互动,共同探讨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要打造一个高质量的数学教育教学课堂,其主要应体现在:学校在为教师提供优质教学资源时,可以根据教学目标,进行因材施教,将立德树人与教育相结合,注重素质教育;教师还应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感受到更为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与学生进行更多的交流。
一、教学评合一的研究概况
教学评一体化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与传统的教学理念相比,它更加强调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三者之间的有机融合。要想充分发挥出教学评一体化的教育价值,教师就必须建立起教学目标,并将其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比如,按照教学目标,为学生提供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更深层次的规范,并对教学评价指标进行优化运用,从而可以有效地解决教师的教学目标不明确或教学内容不适合学生实际学情的实际问题。
(一)以成果为中心,重视知识的构建
“教学评合一”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对教育目标的精确把握。在此基础上,教师将从整体上来考虑如何整合教育资源。不管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评价方式,或者是教学策略,都要紧紧地围绕着教学目标展开,教师应该按照教学目标来指导学生完成所有的学习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每一名学生都要与教学目标相结合,从不同的维度展开探索和学习,这样可以得到丰富的学习经验,深化对概念和知识内在关联的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学生学科文化素养、多种思维能力和正向价值观的形成。
(二)以学习体验为重点,以评估为创新
在传统的教育活动中,强调终结性的评估,教师往往采用随堂测验、期中考、期中、期末考等方式来衡量学生的专业能力。在教评一体化的背景下,教师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并把它融入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去。例如,教师需要对每一名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关注,了解他们是否可以按照预先的要求来完成学习活动,或对原有学习策略展开创新。过程性评价可以帮助教师对课堂整体教学节奏进行更好地把握,保证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学情相一致,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重要的支持。
(三)以“反省”为动力,对学习结构进行优化
教评融合实质上就是一种以螺旋为特点的学习结构。比如,教师要以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依据,对教学策略进行灵活地调整,当课堂上的学生对某个知识点有疑问时,教师就会为他们设置一些基本的概念性问题,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在课堂上,当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并且可以充分地理解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们就需要展开体验式的教学活动,为学生们提供一个以实际生活为基础的问题。以上这些教学方法都有一个“螺旋上升”的特征,老师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对自己的教学策略进行灵活的调整,这对学生们对自己所掌握的学科知识进行巩固和提升,从而提高他们的学科核心素养是有益的。
二、当前我国教育形势
(一)课堂互动不足
现在,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上,老师都会让学生自己做一遍数学书上的习题,然后把计算中需要记住的公式写在黑板上,或者用口头表达出来,最后学生就会根据老师写的内容,依葫芦画瓢的做题目。在这样一个缺乏互动的数学教学课堂上,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不能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还会影响学生上数学课的心情和学习的热情。
(二)多媒体技术的不当应用
大多数的老师都喜欢用一些多媒体设备来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这并非是一件坏事,但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要注意与学生们的实际学习情况相结合,要综合考虑学生的计算能力,充分发挥多媒体设备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这样才能充分保证学生在学校中的计算能力和数学学习质量。
(三)在数学教学中存在盲目性
现代科技的产物运用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不仅可以加快教学进度,还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这也是教师们可以减轻自身压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最佳选择。但是,这也会给老师们带来一种盲目性,老师们在上课之前不做好准备,在讲解数学课本内容的时候,都没有把握好重点,这就使得数学老师只追求课堂的整体进度,而忽视了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否被学生们所接受,这种与学生们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们对数学产生反感,从而降低班级的整体凝聚力,甚至会导致学生们的数学计算能力下降。
三、教评一体化视角下的小学数学品质课堂的特点
(一)知识逻辑的效率
高效率的知识逻辑性是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一个重要特点。从结构上讲,知识逻辑可划分为三个方面:一节课与整个课程的逻辑关系;二是知识讲授的逻辑合理性;三是保证学生具有接受知识的逻辑可能性。单次课时与学科整体之间的逻辑关系,具体表现为:教师要保证各章节教学内容与整体教学目标具有同向性,或以核心概念为教学目标,保证课堂各个教学环节的结构性。知识讲授逻辑的合理性体现在:教师要保证课堂教学的严谨性,教师在讲授数学知识的时候,需要拥有一套完整的逻辑条理,比如在课前,为学生创造一个合理的教学情境,在课中,为学生适当举例,在课后,指导学生进行实践。保证学生具有接受知识的逻辑可能性,体现在教师要深入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设计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规划,确保知识教学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组织方式,实现学习过程、教学评价、教学方式之间的有机融合。
(二)精准化教学预演与灵性生成
“精准教学预测”是指教师能够准确地预测学生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举个例子,在讲授《图形认识》这一章时,老师就要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如果有一部分学生的空间意识不够强,不能正确区分图形,怎样的讲授方法才能帮助他们解惑呢?面对各种题目,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灵动生成是品质课堂的重要体现,生成的主要对象是学生,教师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策略,促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充分体现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进而引导学生与已有的数学知识相结合,对新知识的内涵进行探究,持续促进学生多种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激发动机和培养思考能力
质量上乘的课堂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果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就不能发挥出质量上乘的课堂价值。教师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对学科知识的价值有清晰的认识,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有利于学生由浅薄的知识学习逐步向深层次过渡,有利于培养具有较强问题解决能力、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四、教评一体化视角下的小学数学品质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创新多元课堂评价方法促进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虽然小学的数学知识看起来很简单,但如果没有足够的理解力,学习起来还是有些困难的。所以,一定要让学生牢牢地掌握基础知识,但一味地通过课堂教学,会不断消耗学生的耐心和热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所以,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地创设情境,对课堂进度进行准确把握,在教学过程中构建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及时给予适当的点评。数学课堂需要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互动,才能达到共同提高的理想目标。所以,数学教师应该使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教师还可以通过游戏活动来讲解数学课堂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学习评价,鼓励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培养他们的学习信心。
(二)探索知识生成过程中的合作学习
课堂教学历来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场所,构建高质量的课堂离不开教师对课堂的正确引导。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问题为主导,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在小组中,学生们可以互相分享自己的想法,一起探索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给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学生们可以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更多丰富多彩的知识。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计算五边形内角和”的相关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小组里的同学都能想到将五边形分割成不同的图形,然后进行运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每个人都画出了自己的想法,有的人把它分成了五个三角形,然后计算出五边形内角和180度X5=900度。然后,又有一名同学说,这个三角形的内角是重合的,这名同学把五边形分成了三个不重合的三角形,然后计算出了五边形的内角和。而那些做错了计算的学生,也发现了,他们有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减去后,他们的内角也变成了540度。这样,借着学生自己的力量计算出来,然后同学们还能自主总结出多边形的内角和计算公式,同学们在此过程中不断思考探究,获得了成功,打造了高品质的课堂教学过程。
(三)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数学逻辑思维的最好时期。但是,刚开始接触数学的学生,很容易就会被抽象且难懂的数学知识给难住,从而导致学生不会考虑以后的学习。因此,教师应该有足够的耐心,去给学生讲解书本上知识的逻辑,经过反复多次的逻辑理解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也会有很大的提高。
比如,在《鸡兔同笼》中,学生们可以做一个游戏,先选出几个人,分成两个小组,第一个小组代表的是一只鸡,第二个小组是一只兔子,每个人都有自己所代表的动物的腿,最后再选出一个人。当老师随口说出腿的数量时,最后一名学生要从这群“动物”中选择腿的数量,而腿的数量与老师所说的一样多。教师可以帮助那位同学完成任务,然后逐步引导学生们进行分析,可以先用列举法告诉学生们一个基本的逻辑,然后再来告诉学生什么才是正确的解题方法,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整体的教学进度。
(四)建构学习的出发点
“学习起点”可以帮助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来调整教学过程,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所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并为后续的教学活动提供支撑。在教学活动的开始阶段,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有关运动会的影片,然后给学生提供甲、乙两个运动小组的名单以及成绩,要求学生用统计学方法计算两个运动小组的成绩平均数并用图表来表示。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常规数学题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测试。在这段时间里,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来调整后续的教学策略,如果大多数学生的平均算术都很好,那么教师就可以继续为他们提供各种各样的数学应用题;如果有不少学生出现计算错误,教师就需要对平均数的计算方式和统计图表制作步骤进行再次讲解。
(五)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数学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目前大部分学校都会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当前小学数学课堂和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求教师能将书本中重要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求学生能灵活地运用数学逻辑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教学内容开始前或课堂上,可向学生播放相关视频,并与学生交流讲解,使学生对知识点有更多的了解,最终成功地讲解难点知识。
结语:综上所述,要有效地构建小学数学“品质课堂”,就必须注重课堂教学中的细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肯定学生的学习能力,积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能力。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适时地调整教学计划,努力给学生带来最好的数学学习感受。
参考文献:
[1]邹润甜. 实践性作业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小学数学"品质课堂"实践性作业的模式与构建[J]. 亚太教育, 2022(11):148-150.
[2]杨秀琴. 基于新课程背景探讨如何构建小学数学的品质课堂[J]. 新课程(教研版), 2021, 000(024):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