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米艳红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第八中学 028000

摘要

在英语学习中,英语的语法结构、单词组成都与汉语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教学时,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学科思维,引导学生以英语思维去思考英语问题,改变“汉语式英语”习惯,这样才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加长足的进步和成长,进而推动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英语能力,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

初中;英语;阅读

正文


前言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让师生间一成不变的地位发生转变,彻底优化当前的教学模式。本文以英语教学为视角,浅析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一、现阶段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讲解方式单一,知识缺乏关联

虽然经过了小学学习,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但是,随着初中英语学习难度的提升,学生仍旧会遇到认知与学习内容不符的情况。传统教学中教师照本宣科的讲解方式,很难获得学生的喜爱,且较为枯燥单调,学生无法将语言知识与自身的生活、认知习惯建立联系,不同的学习内容运用同样的讲解方法,也很难让学生对其进行区分,这就导致了知识缺乏关联性,不具备特质化元素方便学生记忆的现象产生,进而导致了教学低效的结果。

(二)基础能力薄弱,语言能力差

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依托学生良好的基础知识储备,但是,在现阶段的初中英语教学中,很多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并不牢固,学生在英语阅读的过程中,读通、读懂文章都略显吃力,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让学生形成完善的学科素养非常困难。同时,当前的英语教学偏向于应试教育,很少有教师开展英语实践活动,学生除了在课堂中很少有机会将英语运用到实践中,有限的课内学习阻碍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无法让学生的英语思维得到延伸和拓展,这就导致了学生学习英语较为吃力,基础知识储备不够牢固,教师在反复“修补”学生基础知识体系的过程中,浪费了大量时间且效果不佳,最终导致教学效率差,学生成长速度缓慢。

(三)缺少德育延伸,教学属性单一

学科核心素养不单单包括学生的英语水平,也包括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德育提升以及文化素养提升。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不仅肩负着学生语言能力的强化,其中各类外来文化的讲解,也是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拼图。但是,在当前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一味地追求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忽略了教材中关于文化、思想、德育内容的讲解,这就使得英语教学的属性单一,学生虽然掌握了知识,但是,也仅仅是掌握了知识,自身的德行、思想、人文情感并没有随着学习英语内容的过程而得到提升,这不利于学生的多元化发展,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四)自主学习能力差,缺少个人思维

自主学习能力体现着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理解和认识,在当前的教学中,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在英语学习中掌握系统化的学习方法,尤其是在阅读这一知识输入的环节,学生本应当通过自我阅读和教师讲解形成知识认知,而后结合进行内化。但是,实际上,在学习新内容的时候,学生基本还是依靠教师的“加工”才能够掌握知识,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地位被动,自主思维难以得到提升,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脱离了教师,学生的课后自主学习将寸步难行,自身的创新思维和个性化想法难以得到激发,极不利于学生的进步和成长。

二、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意义

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学习英语掌握学习方法、提升自主学习意识、内化英语学科价值。在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适应学生成长需求,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得到能力、思维、品格的提升,教师也能够通过不断变化的教学要求更新教学办法,不断地提升英语教学与学生之间的适配性。通过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能够打破传统的教学僵局,赋予初中英语教学新的生命力和活力,这对学生英语学习能力提升和英语综合能力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帮助。

三、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一)强化知识内容延伸,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想有效地开展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就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差异化的设计。因为在不同的单元中,教学突出的重心是不同的,教师要根据阶段性的学习内容,配置对应的教学元素,融合主体教学核心内容的同时,也要尽可能地将知识记性延伸,多元化地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知识的多样性。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问答环节的设计,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让学生与教师进行知识互动的同时,能够自主独立地完成思考,提升学习的有效性,进而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能够大幅度提升,对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有着积极的帮助。比如,在开展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会学习认识很多新单词,以单词“charity”为例,在教学这一单词时,教师可以将学生的思维引导至“慈善事业”的话题中,与生活中较为有名的慈善家联系。学习单词时,可以将对应的图片在多媒体上进行展示,与单词形成关联,用特质化内容加深学生的记忆。同时,用口头表述引入慈善机构、慈善行为等概念,随后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关于慈善机构的解释。这样的教学可以让学生自主地去分析慈善机构的行为模式和社会价值,深化学生对文章内容的认识。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不仅拓宽了知识范围,学生还能够通过自主性的思考,深刻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将英语阅读从简单的文章中解放出来,让每篇英语文章都能够成为学生掌握不同知识内容的跳板。

(二)巩固基础知识内容,提升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的提升和强化,需要学生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储备,学生由此可以在阅读中能够对文章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通过行文断句识别文章中的关键元素,并且加以运用,在运用的过程中,学生自主性的尝试能够进一步优化学生的自我认识。要想达到这一效果,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要从对课文内容的复述做起,让学生循序渐进地锻炼语言能力,形成语言结构,养成语言习惯。在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适时地开展一些课题辩论、舞台剧编写、演讲比赛等,让学生能够切实地将英语运用到实践中,而不仅仅是将其作为考试内容去理解与记忆。当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在阅读中就更容易以英语思维、英语眼光去看待各类文章内容,进而塑成良好的学科核心素养。比如,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一些生词,为学生专门设计语言能力锻炼课程,比如,单词“business”,在学习这个单词时,学生会了解这个单词的含义是“生意、买卖”的意思,教师就可以将单词的解释向该释义靠拢,通过单词的组成将单词切割为“bus-in-ess”,将“ess”释义为“一直鹅和两条蛇”,那么,单词的解释就可以转变为“公交车内一只鹅和两条蛇在谈生意”,随后,用英语对该单词再次进行释义。在语言能力建立的开始,教师可以在阅读中通过这种“趣味分解”的方法,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语言习惯,提升语言能力。而在教学的后期,教师则可以用主题化的讨论,让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辩论,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完成语言逻辑的学习,真正达到锻炼语言能力的效果,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要先从模仿开始,在此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知识的灵活变通,要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多加练习,切忌模板化套用,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三)引用名篇范文,树立良好品格

英语学习不仅是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同时,也需要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能够通过英语文章吸收一些优秀的外来文化,提升自我素养。因此,在阅读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将知识系统内的知识传递给学生,也要尽可能地优化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接受一些名家名篇的阅读内容。通过引经据典,将正确的价值观与思想理念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掌握英语知识,还能够以正面的人物、积极向上的文章为榜样,形成优秀的品格、健康的心灵,实现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深度的双重提升,这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有着积极的推导作用。比如,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会经常看到一个句式“Could you please…”,这种句式为英语中的礼貌用语。在讲解该句式的时候,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同时,也可以用该句式的讲解为出发点,通过一些现实场景的代入,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教师可以借用多媒体,播放动画短片,短片中出现两个场景,是在排队的时候A和B在使用礼貌用语和不使用礼貌用语下的两种情况,短片以英语表述为语言类型,学生通过观看短片,能够发现礼貌用语的重要性。同时,能够通过英语短片掌握关于句式“Could you please……”的相关用法,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能够通过英语知识的学习,加深对英语特定知识的印象,带入生活的场景,能够让学生意识到礼仪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无形中将英语和学生的日常行为之间建立联系。在学习结束后,教师还可以引入一些关于礼貌用语使用的范文、范句,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印象。通过这种方式教学,学生的内在品行和英语综合能力能够得到有效的生成,这对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有着积极的帮助,是提升初中英语教学内涵、升华英语价值的有效途径。

(四)优化课程结构设计,锻炼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的锻炼是初中教学贯穿始终的主题,区别于小学教学,在进入初中后,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有了增加,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无法达到良好的效果,所以学生要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英语学习中,教师传授知识时不能够仅对课程内容进行陈述,也要帮助学生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当学生能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时,对教师的依赖就能够减缓,学习地位也变得不再被动,自主学习掌握知识的喜悦能够成为学生积极学习的内在动力,让学生在个人成长中少走弯路、不走弯路,更加高效地完成学习目标,这对学生课后学习乃至未来的学习活动都有着积极的帮助,也是培养学生英语学科素养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英语阅读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够一味地教学生识单词、识句子,而是应当教会学生一些行之有效的阅读办法。阅读方法分为略读、精读、选读,根据不同的学习情境和不同的学习要求,学生对阅读方法进行筛选。比如,在学习一篇文章时,学生对文章内容不熟悉,其中生词很多,那么,首先就要采取略读的策略,从头到尾对文章进行一遍梳理,找出不认识的单词、不熟悉的句子,而后再进行精细化的定位阅读,即为选读法,对略读中梳理出的难点一一突破,全面了解文章中各部分的含义。最后,当学生能够掌握文章的含义,且对文章的主旨有了一定了解后,再进行精读,通过精细阅读文章内容,对文章形成具象认识,筛选、摘抄优秀的句子、短语,进行积累,同时,将课后阅读中的内容带入文章中寻找答案,有目的地进行自主学习。这样的阅读方法,能够优化学生的阅读思维,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及学科素养,对学生长期发展有着积极的帮助。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就要从问题着手,通过解决当前教学问题,创新教学手段来优化学生理解知识的方法和途径,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个人思维得到提升,进而为提升学科核心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 [1]张雪平.深度学习视野下初中英语阅读支架式教学研究[J].学周刊,2023(18):85-87.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18.028.

· [2]李艳芳.论新课改下初中英语阅读中的分层教学策略[N].科学导报,2023-05-19(B03).

· [3]丁冬凤.深入浅出,初中英语阅读的秘籍[J].课堂内外(高中版),2023(15):32-33.

· [4]刘林.初中英语阅读和写作有效整合的教学策略分析[J].校园英语,2023(16):145-147.

· [5]马飞燕.基于互联网视域刍议初中英语阅读主题式教学方法[J].当代家庭教育,2023(08):223-225.

· [6]魏芙蓉.初中英语阅读分层教学探究[J].文理导航(上旬),2023(05):52-5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