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张杨春

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石上中心小学 342800

摘要

阅读是人类与社会交往的一种方式,也是认识社会的重要途径,更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方式。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欣赏到古今文明的光辉,欣赏到广阔的天地,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从文本中汲取知识的养分,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最终达到对语文工具性学科的完全掌控,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正文


【前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所以,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既要重视知识的传达,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更要将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念放在第一位,将教学的多维目标与阅读教学相融合,最终实现阅读教学的目标。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一)学生阅读能力非常低

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学生语文阅读能力还是很差的。许多学生都能把课本上的某些诗词和课文都背得滚瓜烂熟,可是问学生文章内容时,学生又不知该如何描述。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学生学习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异,即使教师投入了很多的时间和资源,但是其提高的速度也非常慢,这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和学科知识的培养,存在着一定的偏差。

(二)教学方法单一

小学教育中,由于受到了传统教育观的深深影响,教师十分注重学习的最后结果。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更多地强调生字组词,而对段落大意、主旨大意等内容的归纳不够完整。从阅读的角度来看,阅读课堂太单一,忽视了学生主体性、活跃性,课堂缺乏灵活性和趣味性,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和阅读领域的扩展。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一)激发朗的兴趣,让学生“乐读”

小学生有强烈的模仿倾向,所以在阅读过程中要注重恰当的示范和领读。在范读时,要注意把朗读的情绪声调速度的快慢,展示给学生。研究发现,学生非常喜爱并乐于对教师的范读进行模仿,教师的演示和指导能加快学生的阅读进度,教师的准确指导使本来枯燥无味的文章变得富有情感,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既能掌握句子的断句、理解文章的含义、展开想象力,又能体会到自己的情绪,开发智例如,表演读。小学生最爱模仿动物的神情、姿态和语气,有强烈表达欲望。例如,在教《要下雨了》时,让学生上燕子兔子蚂蚁的头,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会到这些小动物的声调动作表情,并加以模仿,从而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和积极性

(二)引导学生抓住问题的关键点

在教学中,要注意指导学生把握问题的要点,抓住问题的“点子”,这“点子”既是对课文的重点、难点、知识点的训练,更是对语言的训练。一是以问题为切入点,把握问题的关键,进行提问。比如,在《草船借箭》教学中,就拿“借”字来提问,为什么不用“骗”而是用“借”字?二是通过对矛盾的掌握,让矛盾在作品中得以体现。比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扶着一根拐杖,靠在一株大槐树上,焦急而耐心地等待着,但是“耐心”和“焦急”结合起来,是不是有点矛盾呢?为什么要这样?三是比较优缺点,比较教科书中的关键词和重点句子,找出为什么要这样写,为什么要用这个。比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中说:春来的时候,树会发新芽,会发青那么,为什么要用“抽”,而不是用“长”或“生”呢?

(三)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根据新课标的教学目标,要保证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较强的领悟能力。而要达到较高的理解水平,就必须培养出深度阅读习惯。因此,在平时的课堂上,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地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当今信息社会,人们的工作很难静下心来阅读,尤其是那些性格不稳的学生。所以,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举办群文阅读、阅读沙龙等多种阅读活动,从而加深学生对阅读的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还可以把语文写作与语文阅读相融合,让学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累积词汇量,并运用到写作中去。随着写作能力的提升,学生就会自觉地认识到阅读能力的重要性教师要向学生做一个很好的榜样,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现自己的广博知识,并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认识到,经过长期的、有计划的学习,学生的知识量就会得到提升。在这种理念的推动下,学生会慢慢地喜欢上阅读,形成一个好的阅读习惯。

)重视学生思维的培养

在新大纲中加强对学生语文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语文阅读要注意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的情况。本学科以拓宽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语文思维为教学宗旨,融知识性与实用性于一体。这一阶段必须把现代科技手段用足、用活,把学生的探索性发挥出来,让学生在课下练手,这样成绩才会相对好一些。

)营造学生活跃的课堂环境

学生如果要在课堂上直接朗读,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不足,语文知识掌握不多,往往会造成断断续续的状态,导致学习成绩下降。部编小学语文课本以小学生为中心,配以课本中的插图,内容和语言都变得生动活泼,富有故事性。部编版语文教材中,阅读是重中之重。要让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就必须让学生多说多讲,引导学生读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比如在《听故事讲故事》的教学中,它的素材就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此基础上,扩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充实学生的课外知识。在课堂上,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讲故事,把故事当作沟通的桥梁,让学生更好地交流,同时养成多说、爱说的习惯,提高语文阅读的教学效率。

、结论

综上所述要想改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就要与时俱进,转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对阅读教学的形式进行优化,使学生能够在自己的独立探究中得到更多的知识和情感,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薛艳艳.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以部编版语文教材为例[J]. 新课程(教研版), 2021, 000(028):170.

[2]柳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J]. 儿童大世界(下半月), 2019.

[3]钟梦佳.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创新策略[J].文学教育(下),2017(09).

[4]张淑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9,(7).122.

[5]李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9,(6).10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