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目标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韦雪新

广西贵港市港北区港宁小学 537100

摘要

教学目标指的是教师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小学英语教学目标的设计要以新课标和已有教材为基础,并与小学生的学习特点相结合,从整体上加以设计。教师要想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对教学目标进行合理地设置。然而,在我国现行的小学英语教育体制下,在小学英语教学目标的设计上却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从而影响到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作者在对一些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的探索中,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

小学英语;教学目标;设计问题;对策

正文


前言

现阶段的小学英语教学更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和教学的深度,所以在设计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让更多的学生认识到主动学习英语的重要意义,从而培养他们的良好学习习惯;小学英语的学生更倾向于生活应用,教师在设计教学目的的时候,应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让学生认识到英语的用处,真正做到“会学”“愿意学”,这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首要目标。在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下,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帮助学生高效地学习,促进学生快速、稳健地发展。

一、对教学目标的认识

现代教学观把教学看作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活动的影响下,掌握知识和技能,使他们的身体和精神得到全面发展的过程。教学目标指的是目前还达不到,但经过教学活动之后将要产生的、表现在学生身上的新知识和技能、身心的新发展。教学目标是教学体系中的灵魂元素,合理而精确的教学目标设计是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反之,教学则是一叶扁舟,失去了方向,随波逐流。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以及在教学评价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目标的设置反映了教师对教育观念、教学体系、教学观念与方法的认识水平。笔者在多年的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发现,不少教师对于教学目标的设计只是一种浅尝辄止的经验,缺乏科学和系统,严重影响了教学活动的效果。小学英语教学目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二、现阶段小学英语目标设计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1.小学英语教学目标空泛

在我国的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一些英语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设定过于模糊和笼统,没有抓住教学要点,使教学目标的设定显得空洞而缺乏实质。同时,这样的教学目标又使得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缺乏侧重点,很容易偏离教学大纲,从而影响到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也不利于长期实施小学英语教学计划。

2. 小学英语教学目标设计层次不清

目前,小学英语教学目标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把高目标和低目标混为一谈,无法在某个特定的阶段设计出一个合理的目标。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原本应该掌握的低级知识变成了高级知识,从而形成了一种“跳跃式”学习。也有一些教师贪图教学目标,将一节课,几个单元,一个学期,甚至几个学期的教学目标都列在一节课上,缺乏循序渐进,层层递进的观念,这对小学英语教学是不利的。

3. 小学英语教学目标缺乏或单一

小学英语教学目标的设计比较单一,只是希望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课本中的一些基础词汇,词组和句型。但小学英语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课程,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既要重视英语知识和语言技能,又要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文化意识和学习技能。

4. 小学英语教学目标设计太过抽象

如,在某一单元的英语教学中,许多教师都将“掌握本单元的相关词汇和句型”作为教学目标,这是一个过于抽象的教学目标,学生无法从这个目标中得到具体需要掌握的词汇、词组和句型。这种抽象化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利于师生对教学重点的掌握与理解,长期下来,教学效果必然不佳。

三、对小学英语教学目标设计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1.转变教学理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是教学目标的制定者、实施者、修正者。所以,为了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实施变得更加科学、合理,教师就必须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对自身的知识建构进行优化,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持续提高自己的理论和实践素养。例如,在教学部编版教材时,教师要有充足的业务准备,以确保教材能够更好地实施。

首先,老师们要对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结构、教学理念等都了如指掌,掌握好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展的规律,并适时地调整教学策略,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其次,使学生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他们的眼界,提高他们的教学深度、广度和效果。最后,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持续总结和反思,对自己的教学模式进行积极地调整,并持续地进行创新,让自己的课堂教学始终充满着源泉的活水,从而有效地达到自己的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为学生

学生是学习行为的主体。按照现代教学论的观点,教学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学习过程,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从学生出发,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考虑问题。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一定要对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学习起始能力进行认真分析,不仅要对社会、国家课程标准、教材对学生在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方面的外在需求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学习的内在需求进行关注。因此,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不能一概而论,而要有个性化。比如,在制定五年级(下)英语第一单元第一课时听说教学目标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水平的不同,来设定教学目标:对于那些仍然难以朗读单词的学生,可以在老师或其他同学的帮助下,跟着读单词。对背诵单词没有困难的同学,可以运用课文中的句型和别人进行对话。

3.培养学习兴趣,营造和谐氛围

没有什么比兴趣更好的老师了。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自主探索能力,营造一个轻松和谐,民主包容的学习环境。在设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教师要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使整个教学过程生动直观,丰富多彩,引导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探究英语知识的欲望,激活学生的英语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和理解能力。比如,在部编教材“Happy birthday”中,如果要教的是“生日快乐”这一节,那么教师就可以采用情境教学的方式,创设“生日祝福”的情境,让学生们一起过生日,然后把相关的内容安排在不同的区域,让学生们感受到一种别开生面的感觉,感受到一种温暖的气氛,感受到一种愉悦的感觉,这种感觉比空洞的讲课要好得多。

4.依据课标与教材,统筹全盘考虑

学科课程标准一直都是开展教学的准绳,而教材则是开展教学的媒介。因此,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对课标进行深入研究,以课标中对于学习目标的详细描述为依据,再对教材展开细致的研究、分析和领会,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并将课时内容在本册教材中的位置。

如,部编版Unit 10 Colors,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就是“Colours”。对三年级学生而言,新课程标准对他们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提出了他们对英语的好奇心;能够按照老师的简单指示完成动作(如画色,连线等);能够进行简单的人际沟通,表达简单的情感;正确阅读英文字母26个。同时,通过对教材前后内容的研究,笔者认为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可设置为:学生能正确地听,说,读,写字母 Aa, Bb, Cc, Dd,并知道其在单词中的发音;学生可以听,说,认读本单元中的red,green,blue,black,white,orange,brown等新词,并能用这些新词来描述不同颜色的物体;能够根据具体情况使用“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等句型对他人表示问候或回应他人的问候;学生能够根据具体情况,运用“This is……”这个句型来介绍别人;听到字母能说出它对应的发音。如此一来,整个单元的教学在这些目标的指引下就显得水到渠成。

5.注重学情分析,实现因材施教

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对学情的分析,是确定教学目标的关键。在具体分析时,教师既要从学段出发,也要从学生的英语基础,生活经历,性格特点等方面来考虑,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策略,情感态度。以Unit 10 Activities部分为例,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代表月份和节庆活动的词汇;询问和回答学校活动的日期。“Read and write”“Lets check”是对上述基础知识的练习,而“Story time”则是对本课语法点的复习、巩固,同时也是对本课语法点的一次学习。同时,通过前五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十二月的词汇、中西方传统节日的名称、节日活动的词组(其中不包括端午节),以及“I will”这一核心句型,为新知识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认知基础。笔者所执教的五年级学生,在整体上,他们思维活跃,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在整体上,他们也存在着两极分化的现象。一部分学生的语用能力比较差,一部分学生在课堂内,无法独立完成一封邀请函,无法完成老师的统一要求。

因此,笔者在对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设计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对前两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掌握,还可以让学生形成一个知识体系,这对他们长远的学习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来设计教学目标。初级水平:能按照“ch”和“sh”的发音规则拼写单词;能在单行中正确、规范地抄写句子;阅读历史时间,了解邀请中介词 by的意思。发展水平:掌握介词 in、 at、 on和时间搭配的基本规律;能借助图片通过跳读、寻读、精读的方式读通文本;理解邀请函的意思;完成文本后的判断题;通过模仿录音,用正确的语音和语调朗读课文,能够根据所创设情境,引用课文中的例句,使用I'll,写出一张节日请柬;学习有关西方复活节文化的知识。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以上教学目标设计基本与《英语课程标准》倡导的因材施教思想相一致,更好地体现了学生在不同层次上的主体性。

6.语言表达规范,力求具体全面

教师在设计小学英语教学目标时,要尽量做到全面、具体,这样才能使教学更有针对性,更有指向性,更容易落到实处。不能因为知识与技能目标是显性的,其目标的达成度比较容易观察到,就只偏重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导致目标设计过于片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用标准的语言来表达学生应该达到的水平,比如“听懂”“表演”“复述”等。以部编版英语Unit 8 Music为例,其情感目标可以如下表述:学生能理解和表演故事,能在语境中恰当地运用故事中的语言;在故事语境中,通过刻苦练习并最终在不擅长的唱歌考试中得到音乐老师称赞的经历,从而初步了解了“Practice makes perfect.”这句英语格言的深意。从这一点来看,情感目标的设定应符合小学生的语言学习规律,准确地给出“指令”,以指导教学实践。

7.联系实际,强化应用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英语教学目标的设计应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英语发音和口头表达能力,注意观察学生英语口头表达中的情感。在此,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让学生在实践和体验中学习英语,为学生创设适合他们使用语言的情境,使他们在愉快、自信、积极的情绪中,通过语言练习,培养他们的语感,培养他们的英语学习习惯。例如,在学习“brother、 father”时,老师可以设计一个“watch TV”的情境环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练习,反复听和模仿[th]的发音,使发音与语调语感的表达具有情感色彩。在平时的英语教学过程中,老师们也可以为孩子们设计一些有趣的话题,比如小记者的采访,比如趣味操练,这样才能引起孩子们的共鸣,找到孩子们感兴趣的地方,让他们想去说并且有话可说。

总结

教师教学目标的设置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进度与效率。所以,教师有必要进行更科学、更详细的设计,必要时在每节课上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通过交流或独立思考的方法更好地消化学习内容。在目前阶段,学生正处在智力、能力、价值观等方面迅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树立一个好的教师形象,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向教师学习,享受英语课堂。在目前阶段,教师队伍亟需改革与发展,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与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姚婉贞,梅向青.科学教学指导下的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以小学英语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5(16).

[2]马艳茹. 浅析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 新东方英语,2018(10):175.

 

 


...


阅读全文